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风烈-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远交近攻,对于韩遂,马超已经把他当做第一个要消灭的对象了。毕竟,无论是谁,也不能容忍卧榻之侧,再有他人酣睡。

    和韩遂的势力不相上下的,还有边章。边章和韩遂是同乡,所以两人的私交很好,经常互通有无。目前边章占据着冀城,是朝廷册封的西凉督军,虽然只是一个文职,但手下还是收拢了万余的兵马,和金城的韩遂守护相望。

    除了这几个势力之外,还有两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其中一个,是镇守在北地的太守张济。张济名义上是董卓的部下,可是根据马腾的密报来看,张济并不受董卓的重用,而且在很多问题上,和董卓的意见并不统一,甚至相悖。想要在董卓去洛阳后,有所作为,这个张济,一定是要争取一下的。最起码,从后世的描述中和现有的密报来看,张济还是比较正直的,与张济合作的话,至少不会出现类似与虎谋皮的危险。

    另一股势力的首领,名为杨奉。原本杨奉乃是黄巾起义中的三十六渠帅之一,统领司隶地区与西凉交界处的黄巾起义军,后来在黄巾军大天师张角死后,投效了朝廷,被朝廷封为将军,归西凉太守董卓管辖。

    和张济一样,杨奉也是对董卓残暴的性格有些不满,但又不敢公然和董卓翻脸,所以目前也不受董卓的重用,甚至还被董卓打发到部下四大中郎将之一李傕的麾下任职。可虽然如此,杨奉的手下,还是有一定的军事实力的,带领四千多的人马,暂时驻扎在武都郡内的武兴县。

    杨奉手中的实力虽然不强,但如果利用的好,四千人马,那也绝对是一股可以左右大势的力量了。

    和董卓保持距离,结交张济和杨奉,伺机吞并韩遂,这,就是马超在综合了各方势力的力量之后,所规划出来的一条最切实可行的道路。

    之所以将韩遂当做首要剿灭的目标,除了两家势力不能兼容之外,马超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必须要考虑。在历史上,不久之后,韩遂就会伙同边章,煽动羌人造反,反抗汉朝廷的统治。虽然现在的大汉再也不复昔日的鼎盛,但也还没有到病入膏肓的程度,是绝对不容许韩遂和边章这样胡来的,纵然无力派出军队镇压他们的反叛,但至少也会调动西凉本地的军马对其进行围剿,到那个时候,马超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征讨韩遂,以大义为名,彻底清除与武威比邻的韩遂势力,进而占据金城,扩大自身的势力了。

    至于阎行,也算是马超决意拿韩遂开刀的原因之一吧。刚穿越时光逆流来到这里,就差点被阎行要了性命,这口气,马超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就此忍气吞声咽下去的。

    当然,武威军的统领,并不是马超,而是马腾。所以马超的这一计划如果要正式提上日程,还必须获得马腾的首肯。

    在落日的余晖,挥洒出最后一点温度之后,书房的门缓缓打开,马超走出书房,大踏步向着马腾的房间走去。

    他要把自己的计划告诉马腾,并力求征得马腾的同意。

    当马府中亮起灯光的时候,马腾的房间中却是一片沉静。房间中除了他和马超父子之外,再也没有第三个人的存在。这对父子,已经深谈了将近一个时辰了。

    “孟起,这些,全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马腾压低声音,有些诧异,又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马超,问出了刚才那句话。

    在马腾的印象中,自己的这个儿子,一向是好勇斗狠惯了的,从来不喜欢费脑子去思考算计他人的事情,除了对练武肯花心思钻研之外,其他的事情很少愿意开动自己的大脑,怎么今天会忽然拿出“远交近攻”这样的策略来呢?难道是一月之前被那道落雷劈坏了脑子?

    其中的秘密,马超当然不会让马腾知道。那些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的马超依然和以前一样,把马腾当做亲生父亲一样尊重,就够了。

    “父亲,韩遂盘踞金城,且其人心思叵测,绝非正道。迟早是我军的心腹大患,一日不除,便如芒在背,一山岂能容二虎?至于董卓,他性情残暴,翻脸无情,也非可以依靠之人,在这偌大的西凉,若想生存,我们便唯有壮大自己才是正途。但我军目前实力并不强悍,所以还需要获得张济、杨奉二人的信赖,同心戮力,才能闯出一条生存之路来。”

    马超有条不紊的娓娓道来,手指不停地在面前的战争沙盘上指指点点,分析着目前西凉的局势。

    所谓的战争沙盘,就是用白沙和胶泥混合而成,根据现实中的地理地貌,以一定的比例,所塑造出来的微型地理图形,摆在桌子上,可以让人一目了然。这种军事用具的首创发明者,正是马家的先祖——伏波将军马援。

    马腾静静地看着马超指点江山,在这一瞬间,他忽然出现了一种错觉,在年仅十多岁的马超身上,他竟然依稀感觉到了几分先祖马援的气度,马超在举手投足之间,颇有一方统帅的气势。

    直到马超把心中所想全部说完,马腾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直视着马超,缓缓说道:“孟起,振兴家族,振兴大汉的重任,日后恐怕都要落到你的肩膀上了。”

第十章 易龙太乙阵() 
韩遂与边章策动羌人反汉的事,马超并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发生,但是马超笃定,这一天已经不会太远了。

    根据后世史书的记载,这件事应该是发生在董卓离开西凉进京洛阳之前,也就是说,顶多在有一年多的时间,韩遂和边章就会动手造反了。

    马超并不迷信后世的史料记载,因为他清楚,史料也是人写出来的,是人,就有可能会犯错误。更何况编写史书的人,永远都是后人,作为后人,又怎么可能准确无误的写出前人的历史呢?误差,是多多少少一定会存在的。

    而且,马超也并不确定,自己的到来,是否会让原本的历时轨迹发生偏转,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更加让马超无法准确的拿捏韩遂、边章造反的具体时间。

    总之,大概的时间是一年左右,具体的时间,马超却无从得知。

    对一些大事有先见之明,是穿越者的优势所在,但这种优势却并非是绝对的,很多细节上的环节,还需要马超花费大量的心思去推敲。

    即便是穿越的灵魂,也并非是无所不能的。

    理清了思路之后,马超豁然发现,留给自己的时间,其实已经并不多了。

    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马超第一次登上历史的舞台,是在数年之后的长平之战,也就是马腾和董卓的部下李傕在长平对峙的战斗中,那个时候,马超已经十八岁了,第一次登上战场,便大展神威,赢得了“锦马超”的赞誉,为世人所称道。

    可现在,时间不等人,马超已经等不到数年之后的长平之战了。韩遂与边章策动羌人造反这样的良机就摆在眼前,若是能在这次镇压叛军反动的军事行动中,闯出一片威名,对马超日后的发展,无疑是有巨大好处的。

    在这个时代,良好的名声,那就是一块巨大的金字招牌,将会吸引各地的人才被收为己用。想想历史上的刘备吧,他在军事生涯的早期,除了有个仁义的好口碑,还有什么?可他就是能利用自己苦心制造出来的这个好口碑,广收羽翼,最终成功的一路跌跌撞撞爬上了帝王的宝座。

    相比刘备,马超出身名门,父亲马腾是一方郡守,麾下有自己的军队亲随,放到后世,那也算得上是名符其实的“高富帅”了,比刘备的起点不知高了多少,刘备能做到的事,马超为什么不能?

    所以,出名要趁早,趁着刘备之流崛起之前,将猛将良臣尽可能多的收到自己的麾下,日后才有足够的底气和其他诸侯一争长短。因此抓住韩遂、边章等人造反的机会,马超必须要提前登上历史的舞台,并争取在这个舞台上一鸣惊人,上演一幕精彩的开场秀。

    只是,马超今年在只有十四岁,身体还处于发育中的状态,距离巅峰还有着很长的一段距离,即便是一年之后,他也只不过十五岁而已,如何才能让自己的开场秀博得满堂彩,是马超眼下急需思考的问题。

    单纯的依靠武力,像历史上那样大杀四方,显然是并不太可能的了,即便是如今的马超有九霄御雷诀这样的顶级内家功法傍身,也很难依靠武力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那么除了武力之外,自己还有什么依仗呢?

    一道灵光自马超的脑子里闪过,没错,还有易龙太乙阵法!来自于北宋道教开派祖师扶摇子所创的易龙太乙阵法!

    根据扶摇子的记忆传承,易龙太乙阵是按照天上的北斗七星演化出来的,繁复精妙,由浅入深,由七个人占据阵眼,根据北斗七星的运行轨迹进行站位,共同构成易龙太乙阵。阵法完全运行起来后,构成阵法的七个人,可以发挥出超强的战力,形成无懈可击的攻守链接。

    若是将易龙太乙阵法融练于武威军中,让将士们将易龙太乙阵法演练熟稔,哪怕不能像扶摇子那个时代的内家功夫高手一样,发挥出易龙太乙阵的全部威能,可至少也能让组成易龙太乙阵的武威军战斗力翻倍,这一点,应该是不成问题的了。

    一想到这里,马超胸中的热血,瞬间沸腾了起来,立刻跑回自己的房中,拿出沙盘来,摆上七个泥沙制成的泥偶,开始研习起易龙太乙阵来。

    不知不觉中,三个月的时间仿似白驹过隙,弹指之间,便过去了。

    在这三个月中,马超每日的生活极为规律,清晨早起修炼两个时辰的五禽之戏,之后整个上午都练习家传的五虎断魂枪,或者研习沧澜剑法和昊天掌;吃过午饭之后便会关上房门,开始钻研易龙太乙阵法的原理和运用变化之道,到了晚上,则是盘膝坐到床榻上,静心修炼两个时辰的九霄御雷诀。

    三个月之后,马超将易龙太乙阵的原理及变化之术完全弄明白了之后,便将原本钻研阵法的时间腾了出来,改为到军中的校场上,和军士们操演阵法,一边通过实战提升自身的战斗力,一边潜移默化的将易龙太乙阵的站位方式传授给了军中的将士们。

    闲暇的时候,马超还会暗中观察一下马腾和庞德的练兵方式,日子久了,马超竟然领悟出了一些临敌变阵和训练军士的门道了。

    前世的时候,马超就是个超级游戏迷,酷爱战争策略类的游戏,尤其喜欢三国题材的游戏,而今世的马超又是自幼在军中长大,多少知道一些军中之事,两相结合,马超也算具备了兵法之道的理论知识,如今又是刻意去留心马腾和庞德等人的练兵,渐渐地便走上了兵法之道的正途了,一些常见的兵法要义,马超已经做到烂熟于胸了。

    其实作为武威太守,又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马腾是很乐意看到马超能够潜心学习兵法的,只是无奈马超之前好勇斗狠的性格,除了练武之外,对别的事情几乎都不太上心,所以马腾并未传授马超兵法。可是在看到马超现在对带兵的方法有兴趣之后,马腾高兴地将家传的两部兵书直接甩给了马超,让他自行去钻研。

    马腾明白,兵法之道,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感悟,兵书上的东西,根据每个人的悟性和性格,每个人所能学习到的东西都不一样,运用之法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