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风烈-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在枝阳修整了五日之后,马超率领本部马步精兵五千,连同三个部落的氐族骑兵七千,合计一万两千人,直扑金城,不一日来到了金城城下十里处安营扎寨,对金城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自扎好营寨之后,马超便命太史慈和赵云轮流上阵,每日由其中一人带着小股部队到金城城下挑战,还故意把箭矢的箭头折断,然后绑上劝降书射入城中,瓦解着城内守军的士气。与此同时,马超秘密调令徐晃和杨秋率领本部一千名精锐步军,绕到金城城外的僻静之处,借着城外障碍物的遮掩,每日昼伏夜出,在城外挖掘出一条直通城内的地道,以作为攻城的通道。

    徐晃和杨秋是秘密接受马超命令的,因此其余的将士们均不知情,不明白马超只是派出太史慈和赵云率小股部队去挑战的用意,因此一些好战的将领,纷纷耐不住等待,主动来到马超的大帐中请战,其中甚至包括俄何烧戈在内的三名氐族首领。

    面对每个来请战的将领,马超都是不动声色的将其劝回,只是让他们加紧训练本部人马,弄得他们不知道马超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而对待俄何烧戈等三个氐族首领,马超的态度则是要稍微和煦一些,他委婉的说明,氐族擅长骑战,而骑战如果用来进行攻坚战,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而且马超内心中也不愿意让氐族的战士们去充当炮灰,所以马超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的理由,将他们也劝了回去。

    马超的劝说,让俄何烧戈三人心中感到分外的欣喜。一般来说,新加入到某一个势力的部队,都是被当做炮灰来使用的,一方面是考验这支新加入部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则是以此来评测其忠诚度,但是马超却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让俄何烧戈三人真切的感受到,马超是将他们当做了自己人来看待的,有了这样的感受,自然让他们觉的,马超和其他的诸侯不一样,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追随在马超身边的决心。

    诡异的对峙局面,在七日后被打破。

    就在金城内的守军们,因为太史慈和赵云每日来到城外,向城中射入劝降书而导致守军的士气降落到了冰点的时候,徐晃和杨秋终于率部凿通了地道,以此潜入金城之内,并顺利的攻占了城门,进而将城门打开,迎接马超率领的主力部队长驱直入。

    这个时候,马超才将俄何烧戈三人派上了战场,责令他们迅速杀入城中,占领城中的各个制高点和军事要冲,并特意嘱咐他们:对器械投降的叛军以及普通的老百姓们,绝不能肆意杀戮,一旦发现有违令者,格杀勿论。

    俄何烧戈三人率部领命而去,利用氐族骑兵特有的灵活性,在最短的时间内占据了金城之中的所有要道,切断了城内叛军抱成一团的路径,完美的分割了战场。

    随后,马超带着大部队进入城中,将金城的局势牢牢地掌控在了自己的手中。城中本就士气低落的叛军们,被不知从何处出现的徐晃所部打了个措手不及,等反应过来才发现大势已去,于是几乎没进行什么像样的抵抗,大部分人都把武器扔掉,主动请降了。

    此一战,马超几乎是兵不血刃的便占领了金城,连带着捕获了六、七千的叛军俘虏,缴获的物资粮草更是不计其数。毕竟金城可是韩遂的老巢,城中的储备,那可是堆积如山的,凡是韩遂没来得及带走的东西,都成了马超的战利品。

    之后的论功行赏中,马超对徐晃表示了真挚的感谢,因为徐晃是杨奉的部将,所以马超也不能给他什么额外的封赏,便只能赏了他三匹好马,外加一些金银之物,聊表心意。

    徐晃之后,便是杨秋。借着这个机会,马超正式代替马腾,擢升杨秋为军前校尉,也算是解决了杨秋的身份问题,让杨秋此后率兵作战时,再无后顾之忧;其余人等,马超根据军功一一进行了封赏,分别赏赐了数量不等的财物,并在金城的府库中,抽出一大笔钱,按照部下军士们平时一个月的军饷数,分赏给了他们,让这些西凉汉子们爆发出了震天般的欢呼声,而赏赐下去的钱财,对于金城府库中的存留而言,其实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至于俄何烧戈等异族人,马超没有赏给他们一文钱,但却按照先前的约定,准许他们举族搬迁到金城内居住,与城中的汉族西凉人们一起生活。马超的这个指令,对于氐族上下而言,那可是远比金山还要贵重,他们知道这其中的实惠,是几座金山也买不来的,三个部落的氐族人,由此对马超自然是感恩戴德,于敬畏之外,油然生出了许多的亲切感。此后任何一个氐族人,在城中见到马超的时候,都会立刻致以最尊崇的礼节,并恭敬的向“神威天将军”问安。

    攻占了金城之后,马超修书一封,说明了金城的情况,然后派人给马腾送了回去。马腾的回信也来的很快,数日之后便递到了马超的手中。

    马腾的回信中只有两句话:吾儿壮勇,父甚慰。金城事宜,吾儿自行做主便可。

    看完了马腾简短的回信后,马超英俊的脸上露出了温馨的笑容,缓缓的将回信折好,收入了怀中。

    知子莫若父,马腾的意思,便是让马超从此在金城盘踞下来,与武威连成一片,攻守相望!如果以后有谁想要马超交出金城,自然有马腾这个当爹的给马超做后盾!

    至此,马超算是终于开创出了一片自己的天地,在这个烽烟乱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块地盘。

    神威天将军马超,开始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第五十四章 张绣来到() 
在马超率部占据了金城之后,他可没有闲着,每日依旧是苦练武艺,打熬力气,并且每天都要抽出至少两个时辰的时间,和部下众人商讨军政要务,安抚金城内老百姓们民心和稳定投降叛军的军心,并对现有的朝廷律法进行细微的改革,以使其更契合在金城郡内实施。

    军事方面,马超在氐族骑兵中挑选出一千名好手中的好手,补充到自己本部的精锐骑兵中,从而使得自己的骑兵精锐达到了两千人之数目,之后他又在其他的氐族骑兵中,精选出了整整一万名骑兵,扩充到自己的部队中,加上原有的武威骑兵和投降的金城骑兵,令马超的普通骑兵部队人数,剧增到了两万人;步兵方面,经过徐晃亲自训练的那最初的两千多名劲卒,也被马超编成了独立战斗序列,成为了马超部下的精锐步兵兵种;其他的兵卒们,经过筛选后,马超留下了战斗力较强的一万人,当做是驻守金城的正规军,其余的不适合留在部队中的人,由马超发给粮饷路费,全部都给遣散了。

    经过一系列的整顿,马超现在共计拥有了三万四千多人的控弦带甲之士,麾下的势力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几乎已经追上马腾了,据守金城,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政务方面,因为马超现在还不是朝廷正式任命的金城太守,所以不能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只能是遵循着大汉现有的法度,进行一些微调,在许慈和国渊的鼎力帮助下,马超很快便稳定住了金城内的民心,令原有的居民不在因为战争和金城易主而感到恐慌,并且和新搬迁来的氐族人,也能够做到和平相处,这其中,可没少花费许慈和国渊的心血。

    国渊是在给马腾送回信的时候,来到金城的。马腾心知马超初定金城,身边一定缺少得力的帮手,所以才特意让国渊前来相助。

    稳控住了局面之后,时光已经过去十天的时间了。

    在第十日的清晨,号称北地枪王的张绣,率领着部下三千铁骑,来到了金城。

    原本在韩遂叛乱之初,张绣便心中惦念着自己的师父和两个师弟,意欲率兵前来相助的,可是北地郡紧邻羌人,羌人趁乱四处烧杀抢掠,令张绣无法分身,因此只好先平定了北地郡之内的隐患,击溃了羌人侵略的势头之后,张绣才抽出身来,赶往祖厉驰援马超。

    可是等张绣赶到祖厉的时候,马腾麾下守卫祖厉的大将成宜告诉他,马超已经率部前往金城作战了,于是张绣又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却没想到短短数日之内,马超竟然已经拿下了金城,并且令金城重新焕发出了几分昔日的光彩。这倒令张绣吃惊不小,他以前可是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小师弟,不但在武学之道上天赋过人,而且连指挥作战和治理政事上,也同样妖孽!由此,张绣心中对马超的评价,又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马超和赵云亲自出城,将张绣迎接进了金城,来到城中的府衙落座。因马超没有朝廷的任命,所以不能住进太守府中,所以金城府衙,便成为了马超的临时住所。

    落座之后,张绣拿起茶杯一口喝光,然后便催促着马超,让他讲述一下是如何攻下金城的。马超无可奈何之下,只好简单的说了个大概,可就是只有一个简单的讲述,却令张绣拍案称妙,看他那样子,是怪自己来的太晚了,恨不能和马超并肩作战杀个痛快一样。

    马超看着张绣的样子,心中也有些好笑,开口岔开了话题:“佑维师兄,北地境内的叛军形势如何?”

    张绣笑着说道:“初期,有几股羌人叛军,在北地烧杀抢掠,都已经被我给击退了,后来便再也没有叛军出现了,可能是因为陇西那边的战时吃紧,韩遂他们把大部队都调集到陇西去了吧。”

    顿了一顿,张绣又说道:“对了,你们可曾听说了么?董卓部下的校尉华雄,率领五千铁骑,搅的韩遂所部不得安宁,在正面的交战中,韩遂部下已经有数员大将被那华雄斩杀了。”

    华雄?

    听到这个名字,马超明显愣了一愣。在后世,这个华雄可是非常有名的,可惜的是,此人心狠手辣,与马超并非同道中人,马超是不太可能将其收到麾下的。而且在后世中,华雄的名字,往往是和关羽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也不知真实历史中的关羽,此刻究竟身在何方?是否已经投效到了刘备那个伪君子的部下了呢?

    看马超暗自出神,张绣伸手轻轻推了他一下,打趣道:“孟起,你在想些什么?莫不是到了该婚配的年龄了,开始寻思上哪家的姑娘了?”

    被张绣这样一说,马超英俊的脸庞瞬间红了起来,就连额头上的竖眼伤疤,都跟着开始充血了,他没好气的瞪了张绣一眼,道:“佑维师兄你可别乱说,我什么时候惦记上人家的姑娘了?”

    马超的辩解,让张绣和赵云同时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一笑,短时间内便停不下来了。难得见到从容若定的马超,有这样窘迫的时候,他们怎么能不趁火打劫的笑话一番呢?

    在二人的大笑声中,身躯魁梧的徐晃大踏步走了进来,一向严肃的面庞上,却带着几分罕见的不着调,对马超说道:“少将军,适才你们的交谈,末将也听到了几句,以少将军的年纪,确实也到了该婚配的时候了。我家将军膝下有一女,生的国色天香,知书达理,若是少将军有意,末将可以做媒。”

    在这个时代盛行早婚,像马超这样的年纪,大部分人都已经开始张罗婚事了,所以徐晃才会这样说。按照这个时代的礼制,十五、六岁的男子,便可以由家中做主,托人做媒,到心仪的女方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