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风烈-第1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趁着这段没有战事的时间,张辽再次派人给马超送去了一封信,详尽的讲述了西域现在的情况,并在心中言明,多则两年,少则一年,西域必定可以重新回到大汉的版图上。

    受到张辽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书信之后,马超仔细的看了三遍,每次他的脸上都露出无法掩饰的满意。

    西域就要被平定了,这可是件天大的好事,无论对目前的马超集团来说,还是着眼于未来,甚至,从民族融合的层面上,西域重新被纳入大汉的疆土,都绝对是极为有利也极为值得庆贺的事情。

    看完了张辽的书信,马超用红笔从中勾勒出了几点,并在信纸的空白处,简单的做了一些注解,将张辽在西域一年多的征战,简明扼要的通过兵法术语做了注解。什么离间之计、远交近攻、瞒天过海、以逸待劳、声东击西……等等,孙子流传于世的三十六计,张辽在西域征战的时候,几乎用了一个遍!

    随后,马超把张辽的这封书信,当做经典战役的教科书,下令传阅全军将士,让大家相互学习、讨论。马超这样做,确实是因为张辽在西域一系列的战斗中,体现出了卓绝的指挥才能,另一方面,马超也是想给张辽提前打好基础,等他凯旋之后,便正式让张辽进入自己的核心圈子里。

    过去一年中,在西域那边,张辽所取得的成绩是辉煌的,虽说目前还没有完全平定西域,可距离最后的成功,也已经指日可待了,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罢了;另一边,马超在长安也没闲着,他这一年中,除了每个月抽出数日的时间陪伴家人之外,其余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处理军政大事和体察军情、民情中度过的。

    一年来,马超深感自己手头的人才不够用,于是先后三次下了荐贤令,招纳八方人才,还让部下的文武众人们举荐合适的贤才。经过一年的努力,着实让他招揽到了几个后世闻名的大才。

    其中名气最大的两位,就是钟繇和杜幾了。这两人原为朝廷官员,后来刘协鬼迷心窍,主动扎进曹操的预谋之中,仓皇逃窜出长安的时候,这两人未能同行,被迫留在了长安。后来马超拿下了长安,他们便辞去了朝廷的官职,待在家中闭门谢客,一直不肯和马超相见。

    马超在多方努力下,亲自数次登门造访,劝说两人重新出仕,为大汉的子民们尽一份责任,同时一展胸中抱负,这两人都十分坚决的婉拒了。直到近期,马超一系列的举措,令关中恢复空前的盛况,他们的心思才活动了起来,在马超不厌其烦的再次拜访时,他们有感于马超却确实是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做事的明主,又在老朋友周异、郑泰的再三劝说下,这才答应出仕,投效到马超的麾下,令马超不胜欣喜。

    对钟繇、杜幾这两位能人的重要性,没有人能比有着后世历史知识的马超更清楚了。这两个人可都是主内型的综合性人才,只要是内政,无论是哪个领域,就没有他们办不了的,可以说得到了他们,马超今后就再也不用为内政上的事发愁了。

    单单是这两个大人物本身的能力,就足以让马超开心的睡不着觉了,更何况,马超可是还知道,这两大人物的后代,日后可也都是搅得风云变色的英雄呢!钟繇的次子钟会,那可是后来灭了蜀国的两大箭头人物之一;而杜幾的孙子杜预,那可是一举灭了吴国的大将军,后来更是出将入相,为后人所称颂。

    虽然现在钟繇膝下还只有一个长子,钟会还未出生;杜幾更是刚刚三旬出头,距离生孙子的时间还久远得很,可是马超一点也不着急,他的眼光可是长远得很,现在将钟繇和杜幾拉入自己的阵营,并让他们进去自己的核心圈子,那可就等于是为以后数十年做的最大的投资了。一个军事集团想要长治久安,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新鲜血液的补充可是很重要的,关羽、黄忠等人终将老去,甚至马超也有变老的一天,如今有了这两个人的存在,马超军事集团也就等于是有了未来的支柱了,等跟随马超打天下的这班老人逐渐老去之后,也不至于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避免像历史上的蜀汉一样,因后继无人而断送了江山。

第二十三章 人才济济() 
除了钟繇和杜幾,还有一些在历史上不太出名,但确有真材实料之人前来投奔,给马超的军士集团增添了许多的新鲜血液。

    比如说其中的天水人姜叙。

    姜叙与杨阜乃是姑表兄弟,杨阜在临出征西域之前,便向马超推荐过姜叙,后来马超在第一次下荐贤令的时候,远在西域的杨阜又给姜叙亲笔写了一封推荐信,将姜叙推荐到了马超的麾下。

    在历史上,杨阜原本和马超是仇人,还联合姜叙一起击败了马超,逼得马超不得不逃往了汉中,可见杨阜和姜叙,都是相当有才能之人了。当然了,这一幕如今是不可能上演的了。

    此外,杨阜还推荐了他的从弟杨岳,和姜叙一起来投奔了马超。从弟是较为亲近的直系血亲关系了,就像是马超和马岱一样,单从杨阜的智慧和谋略上来推断,杨岳就不可能是无能之辈,毕竟,至亲的血脉摆在那里呢。

    姜叙在投效马超之后,又先后向马超推荐了同乡的赵昂以及汉阳人姜隐,这两个人又分别推荐了陇西的赵衢和冀城人姚琼;杨阜的从弟杨岳又唤来了武都人李俊和南安人庞恭。

    通过考察和检验,马超发现这些人在历史上都不怎么太有名气,可论起实际才干,虽不能称之为俊杰,可也都是独当一面的郡守之才了,如此一大批的人才,刚好可以解决他手头上中层官员匮乏的窘迫问题,为马超解了燃眉之急。

    文官的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武将那边也是屡有收获。在陈仓被马超收服的郝昭,推荐了自己的至交好友鹿磐,而后两人又联名给曾经的同窗和袍泽写信,先后招来了费耀和戴陵,费耀到来之后,又推举了阳曲人郭淮,随同郭淮一起前来的,还有他多年的生死之交杜袭。

    此外,关羽的举荐了他的同乡河东人李堪,同时,西凉人张横和候选、陇西人王双以及关西人周仓先后前来投奔马超。其中李堪、张横、候选三人,都有自己的部曲,他们是分别带着五百至一千人不等的部队前来的。这三个人,在历史上,原本就是马腾部下八健将中的人物,不知何故,直到现在才真正的出现,不过如此以来,倒也凑齐了八健将之名了。

    至于王双,其实在历史上还算是较为有名的。历史上的他也是天水人,后来投靠了曹操的阵营,还曾率兵与马超的四弟马岱交锋,将马岱打的大败亏输,可见王双不但勇武过人,而且还是有一定才略的。

    最后一个周仓,马超记的在正史中,是没有这个人的记载的,以至于后世人普遍认为,周仓是被杜撰出来的人物,没想到竟是真有其人。周仓字元福,双臂有千斤之力,一脸的短须好似钢针般根根倒立,天生就带着一股蛮力,倒是和马超的贴身护卫官胡车儿又几分神似。

    周仓之所以到长安来,除了敬仰马超的威名之外,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要一睹关羽的庐山真面目。或许冥冥之中,真的是早已注定,偏离了原本历史轨迹的关羽,依旧吸引来了周仓,对此,马超很是大度的将周仓调到了关羽的麾下,充任关羽的副将,马超的这个决定,让关羽和周仓都感到很高兴。

    对于这些前来投奔的武将,马超一律封他们做了偏将军,让他们先在军中带兵,或是驻守地方,等日后有了功绩,在根据其所建立的功勋,另行赏赐、升迁。

    一时之间,在马超先后三次荐贤令的促进作用下,雍凉两州的人才,几乎被马超一网打尽了,使得马超手中人才济济,争霸天下的基础,向着更坚实的方向迈出了有力的一大步。

    文官武将的大批到来,也兴起了马超再次组建精锐部队的念头。准确的说,第三支精锐部队的组建,在他的心中早已有了雏形,只是苦于没有闲暇的时间去系统的安排这件事。现在马超手上的官员们暂时足够用了,也让他可以抽出时间来着手组建新的精锐部队的事宜了。

    马超深知,掌握及时的信息,便可以出奇制胜,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而,这个消息闭塞的时代,想要真正的掌控天下间的各种信息,无疑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普通的探马和细作,一般都是由军中的精细之人来担任的,可他们出身行伍,身上的限制颇多,而且不知不觉中,便会流露出军人的气息来,容易被人发现,想要将天下的秘密和讯息,精准的在第一时间掌握,就必须要组建一支善于伪装、无论各个场合都能进出自如的队伍来,而且这支队伍的身上,还不能带有明显的军人气质。

    唯有如此,才能做到完美,才能将全天下的有效信息,第一时间知悉。因此,马超在过去的一年时间中亲自着手组织安排,并抽掉了贾诩和周瑜,来组建这样一直专门负责探听消息兼具刺杀任务的精锐部队。

    组建队伍的第一步,就是要挑选适合的兵源。说是兵源也不恰当,因为这些未来的精锐,马超根本就没想在军中选拔,而是将目光直接放到了民间。民间多奇人异士,由这些不带军人气息的奇人异士来组成这支精锐部队的框架和基石,是最妥当的了。

    为此,马超在体察民情的时候,时刻注意那些隐藏在民间的高手,一经发现,立刻对其进行一系列的考察,比如说在当地的声誉如何,为人是否忠义,是否孝顺长辈、善待后辈等等,这些细节上的事,是最能反映一个人品质的。只要考核的结果能达到马超的标准,马超就会立刻派人和这些奇人异士联络,在他们自愿的情况下,吸纳进备选的候选名单中。

    通过马超亲自考察、部下们的发现和举荐,以及毛遂自荐而来的等多种途径,最终马超圈定了一份一万人的候选名单,之后马超先让贾诩对他们进行伪装和揣摩人心的培训,同时火速将师叔王越从西凉请了过来,让这些人在清晨和上午跟随王越联系剑术,下午和傍晚跟随贾诩学习洞察之术。

    王越本来是一直留在西凉帮助马超训练青囊军的,这两年多以来,使得青囊军的单兵作战能力大大的提升。可青囊军的主要职责,是救治伤员,并不需要多么高超的剑术,只要能够在战场上又自保之力也就可以了,相比较之下,新组建的这支精锐,更需要王越的亲自教导和传授,要知道,王越可不单单只懂剑术,他的各种搏击手段,甚至是暗器的使用,可都是对即将成军的新部队有着巨大的帮助的。

    为了能让新组建的部队快速成型,马超还毫不吝啬的将专供奔雷骑和破军阵修习的出手法、铜马相法和西凉掌这三大军中战法拿了出来,由王越代为传授给他们,以促进他们的战斗力迅猛提升。当然了,这一万人,还只是候选人,还不能被称之为最终的精锐部队,所以在传授三大战法的时候,王越在马超的授意下,还是有所保留的,只向他们传授了三成左右,等他们当中那些通过重重考验,最终留下的人,才有资格学习完整版战法。

    通过半年时间的考察、吸纳和训练之后,最终有五千多人留了下来,被淘汰的人数接近了一半之多,可见想要通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