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途-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则使用一支缴获来的m1加兰德步枪,算是中规中矩。

    四百米的靶子,还是不动靶,这让带有半自动性质的m1步枪大显身手,他们最先射击完成。

    手持m1步枪的战士快速的击发,十声枪响后,这名战士把枪膛敞着,迅速的站起来大声喊到:“报告!兴安支队射击完毕,请指示!”

    林志民喊到:“归队!等候结果!”

    这个战士先声夺人,别人还正打第五六枪呢,这可是个心里压力。

    最后的结果,端木用自己不熟悉的步枪,整整在四百米的距离上打了九十六环,拿下了第一。苏军的战士拿下了第二,他的成绩是九十五环。而二支队的狙击手,以用时超出苏军两分钟,以同样的九十五环屈居第三。林志民的战士虽然是最快打完的,可是成绩确实只有八十四环,只好排在了第四了。

    实际上,四百米能利用半自动步枪,打八十多环的成绩还是不错的。要是在战场上,这个成绩肯定是枪枪命中敌人。

    林志民阴沉着脸,没说什么话,这脸丢大发了。可是他身旁的小林子不干了,他走出队列大声的说到:“步枪打死物算什么?不服!要比就比盒子炮打活动目标,谁敢?”

    按道理,比赛有两个将军当裁判,根本轮不到一个小小的排长说话。可是,兴安支队这人是丢大发了,面子肯定要往回找找,哪怕是林志民在这里,战士们也是不服气。再者说,兴安支队的八路军就是用惯了驳壳枪,比这个获胜的希望是最大的。

    “我来!”刘喜子笑嘻嘻的拿着自己的驳壳枪出列了。

    “行!算是加一项表演赛,不列入正式比赛,让大家尽情发挥。”李青山适时的说话了。

    比赛规则不能更改,表演就另当别论了。

    说着,李青山从左右各掏出一把驳壳枪,手一按枪把,两个弹夹应声落入口袋里。然后,李青山一伸手,用枪大机擦了一下裤子,这支驳壳枪处于没弹状态了。只见李青山一抬脚,那颗落下去的子弹正好被他踢起。最后,右手的枪交到左手,伸手接住那颗子弹。李青山手没停,右手直接拽起左手那支枪的大机头,左手一抖,那颗子弹直接飞出,他伸手一抄,两颗子弹落到了一起。

    整个动作一起喝成,看着很是潇洒。大家知道,驳壳枪可是不轻,特别是李青山手里三十响的大肚匣子,没有一定臂力的人,很难顺利的做完这套动作。

    三支队伍能用驳壳枪,四支枪准够了。苏军就不跟着掺和了,他们手里只有六轮手枪,驳壳枪好卡壳,苏军才看不上呢。反正是表演赛,大家都上来凑个热闹。

    现场的气氛立刻活跃了起来,随着林布托夫一声令下,一下子让苏军的士兵们拿出来五六十个伏特加的酒瓶子。这些酒瓶子让林布托夫看着都脑袋痛。禁酒禁酒,就这么禁酒的。

    三个队,每队十个酒瓶子,最后让兴安支队拿到了头牌。刘喜子只有一个酒瓶子没打着,而二支队,没打着的近一半。

    那个使用驳壳枪的战士打完了还自言自语的说:“只能打酒瓶子,拼刺刀还差不多。”

    下面的近距离突击作战,正是那名用驳壳枪的战士参加的。

    短距离突击作战,就是模仿战场上的近距离冲锋。首先考验的是战士们的反应能力,再次是突击速度。速度再快,没等到地方,直接挂了还打个毛啊?

    这个科目比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不是真是的战场,所以裁判很不容易。

    因为没有战地模仿,只好用人当器械。胡建民四个人临时被派到现场,充当计时和副裁判。只有他们能被认为是第五方,临时客串。

    一个总裁判,在阵地近五十米的地方负责喊话,这就要由端木这个出色的谍报人员来完成了,他可是会苏中两国话。

    随着端木的喊话,战士们立刻进入到状态。只听一个女生尖尖的喊到:“卧倒!迫击炮弹!冲锋!前面小坑,匍匐前进………!”

    最后,还真就是二支队那个战士拿到了第一名。苏军的大个子不负众望,拿了个第二。牛大有因为腿上的伤,虽然动作做得有模有样,还是差了半秒,弄了个第三。

    那个小林子,因为动作僵硬,没到一半就被胡建民喊出局了。

    最火爆的是第三局,近身格斗。这一局先抽签,然后再比。

    肖大河很是高兴,直接抽到和苏军对阵的第一签,他早就想和苏军的军中格斗高手较量一下了,可是没机会。

    与肖大河对阵的是一名叫玛奇懦夫的俄国大汉,这个人身高近两米,是名副其实的哥萨克。

    大冷的天,这个战士上身也不穿衣服,直接挥着拳头对着肖大河喊叫了起来。一边看热闹的苏军士兵,近乎疯狂的喊叫着。

    肖大河身体微微下沉,伸出手对着对手一摆,那个大汉像一辆坦克一样扑了过来。

    正所谓身大力不亏,这要是被撞上,不飞也得趴下。只见肖大河一伸手,正好搭在玛奇懦夫的手腕上,肖大河刚想转身卸力,把他扔出去。可是玛奇懦夫停住了,另一只拳头跟着到了。

    这个玛奇懦夫可是不傻,头一个动作是个假动作,只要肖大河抓住自己,他马上停住,用第二支拳头打一个勾拳,直接让肖大河中拳出局。

    肖大河的反应不慢,眼看要中招。他也不往回撤手,反而双手前送,右手抓住壮汉的右手,左手挡住壮汉的左手,双脚利用右手的撑劲,一下子悬空而起。

    也正是肖大河的悬空,让前冲的玛奇懦夫没了着力点,他的身体迅速下沉。等到他控制不住身体了,肖大河猛然下沉,脚下角力,直接把玛奇懦夫蹬飞了起来。

    随着‘轰’的一声,玛奇懦夫落地,肖大河迅速倒钩坐起,随着玛奇懦夫坐到了他的身上,右手还做了一个下切的动作。

    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要是自己别说是最后这个动作,就是那一脚,就得被蹬得不知道飞到哪里。

    第一场,肖大河胜出。

    在地上躺了一会的玛奇懦夫起身,竖起大拇指对着肖大河喊到:“地瓜上校,强!认输!”

    剩下的一场,让林志民找回了场子。河北有武术之乡的美称,二支队的战士,直接让一个小战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在场的一些人甚至没看到那个小战士怎么出手的,二支队的一个山东大汉就趴下了。好在地上积雪够厚,才没有造成伤害。

    接着一场,是肖大河和那个小战士对垒,肖大河直接认输。不是肖大河打不过人家,要是以命相博,那个小战士肯定不是对手。可是要比武,肖大河心里没谱,怕的就是两败俱伤,那样就违反了当初的意思了。所以肖大河认输,林志民的人获得了一个宝贵的第一。

第四十三章表演() 
最后一场是最激烈的,那个山东大汉不负众望,直接淘汰了玛奇懦夫,晋升到第三名。

    综合到最后,因为李青山他们名次最高,拿到了第一。苏军和二支队并列第二,第三就是林志民他们兴安支队了。

    争名次不是最重要的,李青山要通过这个活动,把苏军和自治军的人员拉近。而苏军的战士们也摆脱了天天没事儿干的窘境,闲着的时候也开始练习一下荒废的正业。要知道,从德国回来的那些老兵,根本不怎么站军姿,都是以功臣自居。

    还没等李青山这边发奖金呢,那边二支队的几个懂俄语的战士已经和一帮苏军的士兵混熟悉了。兴安支队的战士们也不示弱,不懂语言都用手势交谈。

    这个场面无论是林布托夫,还是林志民,都是很愿意看到的。

    接下来的是林布托夫安排的送行晚宴,虽说军营不让喝酒,可是林布托夫还是采购了十几支肥羊。就是不送李青山他们,人家林布托夫将军也得小自恋一下不是。

    一台发电车供电,把整个苏军的营地照的是通明瓦亮,像是中国人的过年。

    酒到是没怎么喝,气氛却是异常的火爆。俄罗斯民族是个外向的民族,只要有活动,肯定要有表演什么的了。

    那个武术很好的战士被大家推举出来,专门为异国的同行表演武术动作。还没等他下场,已经有人找到了小林子去林志民那里说情,说什么要学习中国武术。

    战士们热闹够了,有人想起了事儿,定好了的表演赛因为天黑,没有进行,是不是可以现在开始了?

    本来李青山看到原定目的已经达到,最后自己的表演也就装糊涂不上了,没想到几个苏军的参谋想起了这事儿。

    看到躲不过去了,李青山索性没有表演定好了的十步装枪。他直接来个高难的,要三十秒之内把拆开的驳壳枪装上,而且是装两把,这个难度简直是挑战极限。

    听到几个苏军参谋宣布了李青山要做表演,战士们都很高兴。这可是苏军的一个将军为他们表演,档次一下子就提了起来。不但战士们好奇,那些苏军更是期待,人家可是将军,这在军中好像也是少有。最主要是想看李青山水平的人多,都说厉害,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李青山也不矫情,直接把自己的那两把枪拽出来,放到准备好的桌子上。那边几个胶东籍和河北籍的老战士一看就知道门道了。这两把枪可是有说道,一支准星被磨掉了,另一只的握把已经被蹭的非常亮了,说明持枪人的枪法了得,不然不会这样的。

    李青山‘卡擦、卡擦’的几下,把枪拆成了零件状态。回手一顺,把一个围裙放到桌子上,又把零件枪都摆在围裙里。

    大家都聚精会神的等着李青山表演,三百多人的操场上鸦雀无声。

    忽然,李青山一摆手,肖大河从旁边拿过来一块黑布,把李青山的眼睛蒙住了。

    大家顿时一愣,明白人不禁为李青山捏了把汗。这蒙着眼睛装枪,而且是装两把,听都没听说过,这个将军的胆子也太肥点了吧?

    正当人们摒住呼吸,目不转睛的盯着李青山的时候,只听见端木高喊到:“三十秒计时开始!”

    现场只要是有表的人,都拿出自己的表开始计时。

    被蒙住眼睛的李青山一伸手就是一颗子弹,只见他顺手抓起一个枪管,把子弹顺进枪管里,然后是枪的主体,先把枪管装上,再把其他的零件复原。在放下整体枪身的同时,又开始组装第二把枪。

    场内静悄悄的,人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李青山怎么样完成这个奇迹。

    装到最后的环节时,李青山没有把弹夹装上,而是迅速把两把枪的大机头按上,才把手放下。李青山刚放下两把枪,端木喊到:“停!三十秒计时到了。”

    这时的李青山悠闲的背着双手,脸上的黑布还蒙着那。人们开始琢磨状况了,弹夹没有安上,李青山挑战这个极限似乎失败了。

    事实上,李青山接着装弹夹,只能装上一个,另一个肯定会浪费一秒钟的,战场上半秒钟都能决定生死,别说是一秒钟了。

    人们面面相觑的互相看着,谁也不敢肯定李青山是失败了,还是成功了。

    这时,林布托夫举着一块表大叫到:“将军成功了,他用了二十八秒八八,超出预计一点一二秒。祝贺你,将军!”

    这时,几个参谋走过来,用俄语叽里咕噜的说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