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寻途-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说王双全上到了百乐门的二楼,看着李英领着一个舞女在舞池中间跳舞。他们二人的身边已经没有了别人,就剩下他们二人在表演。捏手捏脚的王双全。”

    李青山给小艳霞讲的当然不是自己编的,那是他们第一次抢银行的亲身经历。也就是那次,抢完了银行,顺便又炸了鬼子的运油车。在给境外的抗联电报时,无意中被苏军的情报机构监听了电报,让斯大林找到李青山,才有了李青山他们寻宝的事儿。

    故事快讲完了,小艳霞的呼吸声也平稳了下来。李青山一阵困意袭来,不知不觉的睡着了。

    ‘喔……!喔……呜呜!’随着第一声公鸡打鸣,李青山就醒了。轻轻的放开小艳霞的手,李青山起身穿起了衣服。

    屋子外面,喜欢早起的胡建民又把院子扫了一遍,还洒了点水。

    给自己的爹上坟,肖大河等人自然是全跟着了。不让他们去,他们心里也过意不去。艳芳和陈升斗已经订婚,这次必须去。另外,姐姐还让李青山给自己的公公和婆婆也顺便扫一下慕,艳芳和陈升斗也必须去祭拜一下。这样,上坟的队伍里又多了艳芳和陈升斗两个人。姐姐是不能去了,昨天的那顿酒今天早上发作了,让她头晕脑胀的。早上的饭,都是艳芳做的。

    黑鱼泡位于屯子东面五里路的样子,这是东山上的控山水汇集到这里形成的。因为它盛产当地人喜欢吃的黑鱼而得名。

    在黑鱼泡的东面,是一片坟地,就是人们常说的乱葬岗。不过,这里的坟地埋葬都是很有说道的。比如,老张家的祖坟在这里的半山腰,那么在它的下面就不能埋坟了。想埋,去东面或者西面去。小鬼子在时,这个规矩曾经一度被打乱,可是鬼子刚走,这里的老百姓就把埋在自家下面的鬼子坟给掘了。用当地老百姓的一句话说,要顶脚的也是自己去给祖宗们顶,绝对不用日本鬼子给祖宗们顶脚。

    烧纸、纸人、纸马、纸金壳子,都是李青山在县城里面买来的。站在自己爹的坟头,一直不怎么流泪的李青山这回哭了。

    “爹!不孝的儿子来看您来了…呜呜……呜!您没有享着一天的福啊……!”

    确实如李青山所说,他爹自从落户黑鱼泡屯,就教书了。自己的母亲自己都没有见过,就已经没了。老爹是在自己当兵的第二年没的。当时李青山在大连,知道信,鬼子就快发动“九一八”了。本想回来,可是还没有动身呢,鬼子就把北大营干没了。辗转反复,李青山总算回到了黑鱼泡,他爹都过了百天了。再加上李青山心情不好,正值满丫被鬼子开拓团的翻译官尹大敏欺负,李青山一股邪火上来,就抢了翻译官的枪,杀了那个翻译官,跑到了长白山当了土匪。那年,李青山刚刚满二十岁。

    李青山哭没人去劝,别说肖大河和李青山认识两年来,就是牛大有跟了李青山近八年,都第一次见到李青山哭。

    祭拜完,接着是艳芳带着陈升斗祭拜姥爷。然后是肖大河等人给李青山的父亲烧纸。紧接着,李青山又在另一处墓地旁给张老爷子烧纸,艳芳带着陈升斗过去祭拜。整个仪式下来,已经一个半小时了。

    打发了张艳芳和陈升斗回家,他们顺着黑鱼泡上面流下来的溪水,上了东山。

    人们常说的东山里,是在庆安东面的铁力县。在铁力县的东南面,有一道河,叫做南蟒河。而南蟒河又在上游分了两个枝杈,叫做西南蟒河,东南蟒河。当地人习惯叫它们南蟒一、南蟒二。南蟒河顺着山势流向西南,逐步的流向了绥化这里。这也是为什么,黑鱼泡这里,南面水系纵横的一个原因。

    一边走,李青山一边给肖大河等人讲解这里的山系以及地质构造。这是李青山这一个月学来的东西,讲解这些有利于巩固他自己所学的知识,也为给自己的战友们增添一点常识。

    东山,距离黑鱼泡不到二十里,而李青山姐夫张俭去的东山里距离东山还有九十多华里那。

    四个小时后,李青山等人扛着十几个木头墩子回到了八区屯。这个时候,社会部的两位同志和那个叫曾朝芳的都已经等在了李青山的姐姐家。

第259章政治任务(九)被审() 
虽然肖大河曾经干过抗联,可是见到两个社会部的人还是脸色有点难看。

    “李青山,你的姐姐和孩子们我们都让区里找走了,你看是不是……?”那个为首的黄同志迫不及待的说到。

    “还让不让人有点私人空间了,你们这是求人的态度吗?”肖大河实在是忍无可忍了,跟着来人急眼了,

    “地瓜,不要急躁!这正是个机会。一会儿,你去找老曾叔,我就直接和他们过去了。要是姐姐问起,就说县上找我有事。你明天早上过去。其实,过去不过去都行。走了!”李青山决定,趁着姐姐和孩子不在家这机会走。

    “好的,计划照旧,我明天早上赶去。这事儿弄的,还得做轮子。你们几个,去跟着点。”李青山就是这样安排,肖大河都不怎么放心,愣是让几个人跟在了李青山的后面。

    一辆卡车,停在了屯子的南面,车上站着四五个战士,车下也跟着六七个大兵。李青山心想:“县里本来就没有什么油,把精力用在这上面,亏那帮官老爷们想得出来?”

    上了卡车,胡建民和刘喜子几个人有点傻眼。跟在卡车的后面,那不是擎等着吃灰吗?李青山一看,对着他们摆摆手,让他们回去。可是,李青山的安危对于他们来说那是相当的重要,就算再吃灰,也得跟着啊!

    和李青山一样,站在卡车车厢里面的黄同志看到这个情况,对着驾驶室的车棚敲了几下,卡车停住了。

    胡建民等几个人上了车,卡车一溜烟的开往了县城。

    县城的警察局早就有人等在了那里,社会部的人要办事儿,他们可不敢怠慢。胡建民他们还是昨天那个招待所,只留下来刘喜子跟着李青山。事先说好的,不管李青山到了哪儿都得有人陪着,这是原则。

    进到了警察局,立刻有人把李青山送到了审讯室。对于李青山来说,把自己关起来,明天发布一下枪决的命令,然后就可以走人了。他没想到要被审问。

    “不是明天一早执行完就完事了吗?还弄个审问干什么?”

    看了李青山一眼,黄同志拍了一下手里的档案袋说到:“材料上面说要全套的审讯资料,您请配合一下吧!无非就是您以前的陈年旧事。麻烦了!”

    “好好好!你们尽快!这里我一分钟都不想多待。你问我说,早点结束!”李青山很是不耐烦了,搞得跟真的似的,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嗯…!那个…!那什么?我们不能参与审问,得是县上的人审问,我们要资料。请多担待啊!”黄同志有点底气不足的说到。

    从某种意义上说,黄同志把李青山领到这里来,李青山已经很给他们面子了。可是,审问这个环节在开始的时候根本没有说。这就是社会部理亏,李青山现在反悔都行。

    “不就是一问一答吗?赶快!弄完了,我就在这里蹲着,明天早上行刑,然后我就走!”李青山实在不愿意看到他们啰嗦,索性直接同意了。

    审问的是县委助理曾朝芳和另外一个戴眼镜的同志。他们两个没有墨迹,上来直奔主题。

    “姓名、性别、籍贯、职业,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加入的土匪组织,都干了什么大事儿,这些都得说清楚。”那个戴眼镜的同志似乎对审问很内行,一上来就说出了一大串。

    李青山知道,这些人早就把自己调查个底掉了,也不隐瞒,直接说到:“姓名:李青山,男,老家是庆安老户,世代居住在黑鱼泡。”

    其实,李青山的父亲是很早来黑鱼泡定居的,并不是世代居住在黑鱼泡的。这样说,就怕他们又去做外调。麻烦不说,调查出来李青山给苏联人找黄金,那就是泄密了。

    “嗯!和我们掌握的一样,接着说说你的职业?”戴眼镜的很满意,示意李青山接着说。

    “你们知道还审问,真特么的脱了裤子放屁,白费那二遍事儿。”李青山在心里腹诽到。

    “职业?土匪算职业吗?”李青山笑着说到。

    “呵呵呵!青山,你还是那么幽默。按照现在的局势,我以为算是吧!东北的土匪太多了,简直是多入牛毛。”一直没怎么的说话的曾朝芳笑着说到。

    “那就是写职业土匪吧!我是一九一三年生人,二九年十七岁当兵。就在大连了。‘九一八’事变,我跑回了老家庆安。在杀了尹大敏那个王八羔子后,就跑到了长白山老虎口当土匪了。”李青山接着说到。

    “这你都能做到?鬼子的翻译官你都干杀?当年你也就十九岁多一点吧?”那个眼镜有点崇拜李青山了。

    “鬼子翻译官算个鸟,小鬼子死在我手里的,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当土匪那阵子,我们老大是大连三英之一,专门找日本小鬼子的晦气,见着就杀。要不,我们一千来人的队伍,怎么会散了呢?你见着鬼子把东北那个绺子打散了?还不就是和他们干的绺子都被弄废了?”李青山继续说到。

    “哎!曾大哥,这笔录记不下去了。按照李青山这个说法,他不但不是土匪,还是抗日的英雄那。你说,上面是不是弄错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眼镜放下笔,对着曾朝芳说到。

    曾朝芳看了李青山一眼,点了一下头,拉着眼镜走了出去。

    十几分钟后,眼镜和曾朝芳走了进来。眼镜说到:“说吧!我只问你当土匪那段时间的事儿。有没有干过逼良为娼、打家劫舍、绑架、打闷棍、损害中国人民利益的事儿?”

    “有过!劫大户算不算?分地主老财家的东西算不算?至于打闷棍、绑架?那是家常便饭。可是绑的都是小鬼子的官儿。就是拿到了赎金,人也被宰了。要不然,我们大当家的王占奎也不至于战死。就是因为把小鬼子弄的太苦了,他们才对我们围剿。后来…。”

    “后来你就成了土匪头,对吧?”眼镜适时的说到。

    “对!属于临危受命那种。我是二当家的吗?我不接管这些兄弟,难道让鬼子接啊?所以,‘青山好’绺子在长白山就出名了。也就成了鬼子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七百多人的队伍啊!打到最后,只剩下了十三个人。”李青山说到这里,有点伤神,情绪很是低落。

    “说点高兴的,你们是怎么跑出鬼子的包围圈的。我见材料上写的不是很详细。您的事儿,刚才曾助理和我透露了一点。我知道您是配合我们,我也学习过保密条例,说不漏嘴。”眼镜饶有兴趣的放下笔,要听李青山讲故事。

    “哎!怎么不记录了?”李青山问到。

    “反正你说完了,我还得编一遍,索性不写了。等到我写完了,你签个字,就算完了。”

    “好!谢谢兄弟理解。那我就说去往东宁的事儿。四五年秋以后的事儿,你们就不要知道了。涉及到很多事儿,知道了反而对你们不好。懂吗?”李青山笑着说到。

    “知道!不该问的不问,不该听的不听。您说说,我们也好对鬼子有个大概的了解。”

    李青山知道,像眼睛这个岁数的,刚参加革命,对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