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大帝-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护卫着,却未穿武将战甲的官员出现在王承恩眼中。

    一看见这名身着兵部尚书官服的官员出现,王承恩马上对杨毅道:“皇上,那名中间身着兵部尚书官服的就是史可法史大人。”

    杨毅看着这名处于万军重重护卫之中的兵部尚书,从崇祯帝的记忆中找到了他。史可法作为朝廷重臣,还是面见过崇祯几次的,崇祯帝有史可法的记忆。

    “走吧,我们出去!”杨毅站起来,对王承恩道。王承恩也欣然起身,跟着杨毅一起钻出草丛,向外走去。

    旁边不远处几个雇佣的护卫没听到杨毅两人的交谈,对他俩突然站起身向外走的举动感到震惊,却又不敢发声喊住他俩,急得脸色发红。

    “什么人?”

    几名行进中的军士发现了路边丛林中的动静,举起长矛指着草丛喊道。

    “住手,皇上在此,还不退下!”王承恩当先一步冲出草丛,对这几名士兵喊道。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本来听到动静开始戒备的其他官兵不由面面相觑,停下了手中举武器的动作。

    杨毅从丛林中慢慢走了出来,王承恩护在他身前,对上坡十多丈外的史可法喊道:“史尚书,还不下马过来拜见皇上。”

    史可法生得短小精悍,面容微黑。他本来是得到李自成进攻北京的消息,率军北上勤王的。路上得到了李自成攻破北京,皇上失踪的消息。他仍然抱着撞运气的想法继续北上,看能不能找到失踪的崇祯皇帝。不料大军走到永固山北坡,路边突然跳出两个人来,其中一人竟然喊出自己的官职,说皇上在此,让自己下马拜见。

    史可法定睛一看,前面那人可不就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王承恩,他几次面圣王承恩都在崇祯身边。再看被王承恩挡住的那人,身影依稀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陛下。

    史可法心头猛震,连忙翻身下马跑了过去。周围官兵看到史可法的样子,猜到那人可能真是皇帝陛下,也纷纷下马的下马,收兵器的收兵器,并让开一条路让史可法跑过去。

    史可法跑到王承恩身前,王承恩让开了身子,将杨毅让了出来。史可法一看,正是谣传在北京失踪的崇祯朱由检陛下。他面过几次圣,不可能认错人。加上又是跟王承恩在一起,就更不可能有错了。

    当下,史可法下跪行礼,高声喊道:“臣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路前后视线所及的数千官兵,看见史尚书下跪三呼万岁,均心头大震。他们此行,目的就是进京勤王。路上听说皇上失踪,史尚书还是带着他们继续北上,准备碰运气看能不能找到皇上的,不料皇上尽然在这里出现了。以史尚书的身份,断然是不可能认错人的,那这人就千真万确是真的崇祯皇帝了。

    于是,数千官兵纷纷下跪,高喊“吾皇万岁”。

    丛林里,那几个杨毅在徐州临时雇佣的护卫看得目瞪口呆。

    本来,看到有大军过路,大家都躲入了丛林,避免被军纪松弛的官兵劫掠。不料中途那个简掌柜和王管家尽然站起来,走了出去,把几个护卫惊得够呛。几人都以为那简掌柜和王管家定然凶多吉少,肯定要被官兵抢劫一空。不料王管家尽然说什么“皇上在此”的话,然后就见那中军之中的大官真的下马跑了过来,对简掌柜三呼万岁。

    随后,大路上数千官兵纷纷下跪行礼,对简掌柜高呼“万岁”,几名护卫这下真的有些懵了。他们万万没想到,因此临时的护卫关系,他们护卫的竟然是大明皇帝,崇祯万岁爷。

    杨毅深吸了一口气,走上前,一边扶起史可法一边道:“爱卿请起,众将士平身。”

    “谢陛下!”数千官兵纷纷谢恩起身,史可法站起来激动地说道,“苍天护佑,皇上无恙,真是大喜啊!”

    其他将士也纷纷议论起来,消息前后传出去,数万将士都得到皇上现身、安然无恙的消息,所有人都喜笑颜开。

    “皇上无事,真是喜从天降!”

    “皇上乃天子,有上天护佑,当然无事。那李贼得逞一时,也终有覆灭之日。”

    “咱们跟随史大人北上勤王,迎驾圣上,该当大功一件吧?”

    “那当然!江南几十万兵马,就只有咱们这一支不畏强敌,毅然北上,皇上定然要将我们当亲信的。我看,咱们有可能会编成皇帝亲军,守护圣上。”

    ……

    【明洋天水-作品,求点击、收藏、推荐票】

第9章 明朝皇帝的骨气() 
杨毅对史可法道:“史大人能率军北上,进京勤王,实乃朕之股肱,忠心可嘉。”

    史可法道:“陛下言重,此乃臣之本分。臣于途中得知李贼攻占了北京城,陛下不见踪影,实在担忧不已。现陛下安然无恙,臣欣喜万分啊!”

    杨毅点了点头,这史可法言辞激动,可见真是欣喜万分,不愧为明末大忠臣。也不枉自己将所有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没有所托非人。

    王承恩见两人见完了礼,在旁边说道:“史大人,陛下从北京撤出来,赶了二十多天的路,疲惫异常,大人还是快安排陛下好好歇息吧!”

    “好,是臣疏忽了!”史可法连忙应道。跟皇上打了个招呼后,就转身向他的部下传达命令,让他们去后面找一辆大马车过来。

    过了一会儿,一辆两匹马拉的箱车被赶了过来,史可法让皇上和王承恩上车休息,然后下令大部队调转方向回南京。从此以后,杨毅就真的要以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身份在这个明末乱世生存了。

    王承恩上车之前,将那几名临时护卫的工钱给结了。几个临时工汉子看着上车离去的皇帝,久久不能说话。一介平民,能当几天崇祯皇帝的贴身护卫,此番离奇境遇,当可成为他们在家人朋友面前显摆一辈子的丰功伟绩。

    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五日下午,经过十二天的返程行军,史可法终于将皇帝朱由检安全送抵明朝留都南京。早已得到消息的江南文武百官,以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为首,齐聚南京南面正阳门,恭迎圣驾。

    御驾在南京城南的正阳门前停了下来,马车外的王承恩对车内的崇祯帝杨毅道:“陛下,南京到了,韩赞周等文武百官在城门口迎接圣驾,您出来见见吧!”

    “嗯!”杨毅应了一声,从马车内缓缓走了出来,自有亲兵搬了凳子过来,让皇上平稳下地。

    杨毅从马车上一下来,就只见高大的南京正阳门前,韩赞周等数百名身着各级官服的明朝江南官员一起跪了下去,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路边、城墙上,数千城卫军和得知消息赶来的上万名老百姓,也跟着一起高呼万岁。

    杨毅看着这么多官兵百姓给自己跪拜行礼,一时感慨良多。后世的自己不过一平头百姓,穿越到明末成了崇祯皇帝,也面临着李自成的威胁,随时有丢掉性命的危险。现在成功逃出北京,到了南京,终于不再是光杆皇帝,有兵马、有大臣可以支派了。

    杨毅抬了抬手,大声道:“众卿平身吧!”

    “谢陛下!”众臣谢恩起身。

    这是江南文武百官和百姓对崇祯皇帝的一个欢迎仪式。见完礼后,韩赞周代表江南官员想设宴款待皇上,给皇上接风洗尘。王承恩以皇上长途跋涉、急需休息为由,拒绝了韩赞周的安排。

    既然皇上急需休息,自然也无人敢勉强。于是,杨毅又上了马车,从正阳门、洪武门、承天门进入南京紫禁城。刚穿越而来就开始逃命,经过一个多月的逃亡,现在终于安全了,杨毅确实急需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休息一下。

    至于城门附近的官员百姓,则各自散去,将崇祯皇帝安然无恙、平安抵达南京的消息传到江南各地,以稳定军心民心。只有韩赞周跟着御驾一起进入皇宫,准备安排皇帝的居室。他作为监视江南文武百官和照看南京紫禁城的守备太监,对南京皇宫的熟悉程度,恐怕比目前任何一个大明皇族都要清楚。

    南京紫禁城,属明故宫的内皇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打造了比北京故宫规模还庞大的南京明故宫,分内外皇城。

    外皇城为南京六部和五军都督府等朝廷高级政-府机构的办公地点,内皇城即为南京紫禁城。紫禁城又分前朝、后廷,合称“朝廷”,即我们称呼古代中央政权为“朝廷”的由来。

    前朝是指皇帝和大臣们上朝、议事、举行各种祭祀、典礼的地方,如奉天殿(金銮殿)、华盖殿、谨身殿等。后廷则指乾清宫、坤宁宫、柔仪殿、御花园等皇帝和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

    杨毅的寝宫,就是在韩赞周的建议下,选择了乾清宫。

    在韩赞周临时安排的几个侍女的服侍下,杨毅舒爽万分的泡了个热水澡,然后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就上-床-准备休息了。

    躺在古代奢华的皇帝龙-床-上,杨毅一时思绪万分。不光有终于开始享受古代皇帝生活的激动,也有一种对未来的责任感。

    从北京开始一路南逃,杨毅在途中查询了许多明末的资料。其中,他看到了一份后世对明朝的总结语:“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是从永乐帝朱棣迁都北京,亲自镇守边关开始的;君王死社稷则指的是崇祯帝宁死不投降、不迁都,自杀殉国的事件。

    现在杨毅穿越附体到崇祯身上,为了活命,和王承恩一起抛下了首都北京,逃到南京,却是把这句无比血性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全部给丢了。路上曾有几天时间,杨毅处于一种无比自责的状态中,觉得自己给大明王朝丢了脸,给整个中华民族丢了脸。

    另外查询到的一些资料,也让杨毅对大明王朝深怀敬意。

    纵观整个明朝,从朱元璋1368年称帝建立大明,到1644年崇祯帝自缢于煤山的276年明朝历史中,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大明朝廷从未低头过。哪怕首都被围、皇帝被俘,大明朝廷也从未低头服输过。所谓“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乃是后世对整个大明王朝最大的认可。

    而满清入主中原后,清朝“和万年亲、赔万亿款、割万里地、屠万亿民,天子弃国门、君王万里逃”的做法,跟明朝一对比,所谓康乾盛世简直就是个笑话。

    【明洋天水-作品,新书求收藏、求推荐、求会员点击。】

第10章 韩赞周的配合() 
虽然明朝的疆土不是历史上最广阔的,经济也不是最发达的,但明朝的皇帝的确是最有骨气的,从未有哪个明朝皇帝向外敌低头服输过。这一点,哪怕所谓的汉唐盛世也未曾办到。

    因此,杨毅觉得自己为了活命逃到南京虽然是迫不得已,但还是要想法将明朝的血性保留下来。这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将来屹立在世界之巅的本钱,应该予以继承。不然,他有再多的高科技知识,没有官员百姓们配合实施,也是无用。

    于是,杨毅决定,明天跟王承恩、史可法等人商量一下,找时间开一场大朝会,表表决心,提提士气。不要让首都失陷、皇帝南逃的事情影响到江南官员百姓的士气。

    随后,杨毅又用ie查了一下南京守备太监韩赞周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