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大帝-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岩寸步不离的跟着兵马最多的刘宗敏,尽量阻拦,想要让他少造杀孽。

    当刘宗敏搜到平西伯吴三桂府的时候,李岩对刘宗敏说道此乃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府邸,请刘宗敏慎重对待,不要逼反吴三桂,否则山海关危也。

    刘宗敏见闯王李自成都不听李岩的劝谏了,本就对此人异常厌恶的他自然更不会理会。他不顾李岩的劝说,率军破门而入,砍杀了吴府数十名亲眷家将,大肆搜索。

    手下士兵在吴府后院抓到一倾国美人,带到刘宗敏面前,刘宗敏顿时惊为天人。一问,美人名叫陈圆圆,乃吴三桂宠妾。刘宗敏本想自己霸占,但回想这事要是被闯王知道,自己定然要吃挂落,于是决定将她献给李自成。

    刘宗敏让手下们继续搜索吴府,他则将陈圆圆带进皇宫,去见李自成。李自成一见陈圆圆,顿时为之所迷、失魂落魄。听刘宗敏说这美女是献给自己的,不由大喜,欣然纳入后宫。

    北京吴府被劫,亲眷遇难,陈圆圆被李自成霸占的消息传到山海关,本来准备向李自成投降的吴三桂不由勃然大怒。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愤而降清,为原来的历史上满清入关、李自成战败埋下了伏笔。

    且不说北京城里的大乱,杨毅和王承恩在几个临时保镖的护卫下,昼伏夜行,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

    五天后,三月二十五,杨毅一行抵达天津卫。

    经过护卫的打探,天津卫目前一片混乱,明军卫所官兵已逃散大半,只余几十个士兵守在卫所不出门,城门没有官兵把守。大顺军可能兵力不足,将精力都放到了北京,也还没来得及占领天津卫。

    得知天津卫没有大顺军在内,杨毅才放心的进了城。进城后,杨毅就将在通州雇佣的几个临时护卫解雇,让他们回通州去了。然后,杨毅再重新雇佣了天津卫当地的几个汉子当护卫,以这种短期雇佣保镖的方式隐瞒自己和王承恩的身份来历。

    在天津卫休息了半天,傍晚,杨毅在一家客栈包了两桌,他和王承恩一桌,几个护卫另一桌,大家准备吃完晚饭后连夜赶路。

    就在饭吃到一半的时候,一队行商十多人风尘仆仆地涌进客栈,大呼小叫地让小二上酒上菜。

    这十多人也坐了两桌,就在杨毅和王承恩旁边。等这些人坐下来,小二询问完他们要的吃食到厨房去准备后,这些人开始聊开了。

    一个大汉首先开口道:“幸亏我们见机得快,降价处理了剩下的货物跑出北京城,否则这会儿肯定被李自成的匪军没收,人也可能被抓住充军了。”

    “是啊。这些挨千刀的反贼,听说进京之前纪律还算好的,李自成还提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很是笼络了一些人心。不料打下京城就贼性暴露,开始洗劫起来。不光许多朝廷官员遭了殃,很多平民百姓家里也被洗劫一空,比土匪还土匪啊!”

    “李自成本来就是杀官造反的土匪,你还以为他跟你讲什么仁义道德啊?我们能及时逃出来,就算不错了。”

    “可惜那吴三桂的宠妾陈圆圆,听说有倾国倾城之貌,也被李自成霸占了,红颜薄命啊。”

    “呵呵,红颜薄命,我看是红颜祸水啊!那吴三桂被皇上封为平西伯,镇守山海关,手下数万关宁铁骑,乃是大明朝廷最精锐的部队。这李自成自以为进了北京就真当皇帝了,连吴三桂的宠妾都敢霸占,我看吴三桂肯定会联合清廷,进攻李自成。”一个老者如此说道。

    【明洋天水-作品,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票、求会员点击。】

第7章 杨毅的谋划() 
听到老者这么说,有人疑惑道:“不会吧?吴三桂再怎么说也是汉人,他能甘当清廷走狗,引狼入室?”

    “那可就说不准了。吴三桂虽然是汉人,可又不是没有汉人在清廷当官的先例。比如范文程、洪承畴,就早已投降清廷当了大官,这吴三桂投降清廷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不错。吴三桂手上虽说有数万关宁铁骑,战斗力强悍。可惜山海关孤立无援,不能自给自足。现在北京被大顺军攻占,皇上不知所踪,吴三桂不投降李自成,就得投降满清,没有第三个选择了。既然跟李自成有了夺妻之恨,那他投降满清就是可以预期的了。”

    听着这队商人的闲聊,杨毅的眉头皱了起来。王承恩见了,以为他在为李自成劫掠京城气愤,轻声道:“如果吴三桂联合满清,一起打败李自成,倒算是为大明报仇雪恨了。”

    杨毅摇了摇头,没有说话。这几天,他在路途中用自己脑中的ie查了许多明末的资料,知道正如这些行商分析的,就是因为宠妾陈圆圆被霸占,吴三桂才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降满清攻打李自成的。

    崇祯十七年的四月,也就在下个月的二十一、二十二两天,吴三桂和满清多尔衮将在山海关联手击溃李自成,彻底奠定满清入主中原、定鼎天下的大局。其中固然有吴三桂投降满清,两强联手的原因,也有李自成轻敌自大的原因。

    李自成不知道吴三桂对陈圆圆的在乎程度,只是自认为自己入主北京,大局已定,吴三桂无路可走,不得不向自己投降。因此,李自成轻信了吴三桂假投降的请求,率军前去受降,毫无防备之下,被吴三桂和满清联手一举击溃。

    此事如果不加以阻止,导致崇祯帝自缢的反贼李自成固然很快就会被击败,但满清也会很快入主北京,横扫天下。到时候,就没有时间让杨毅去慢慢的试验制造步枪大炮、训练新军了。

    如此,杨毅就必须要让李自成能够挡住吴三桂和满清,给他争取至少一两年的和平发展时间。否则,杨毅即使有满脑子的高科技资料,没有时间和地盘来试验制造,也是无济于事。

    主意一定,杨毅示意王承恩加快了吃饭速度。

    吃完饭,出了客栈后,杨毅支开几个护卫,找了个僻静的地方对王承恩道:“承恩,李自成固然是攻占北京,导致朕流离失所的罪魁祸首,但满清也不是我们的朋友。”

    “按现在的形势,李自成虽然号称大军百万,实际可能只有四五十万人,还要兵分几路,防备张献忠、江南各省,李自成带到北京的兵力恐怕还不到二十万人。加上攻占北京后,大顺军上下普遍变得骄奢淫逸,战斗力下降。如果吴三桂和满清合二为一,攻打李自成,他很可能挡不住。到时候,满清入主中原,横扫天下,朕在江南也不能安心试验制造神仙传授的那些先进武器,也无法安心训练新军了。我们得阻止这事。”

    听杨毅这么一说,王承恩也反应过来了。李自成固然该死,可满清也不是明朝的朋友,不能轻易让他们入主中原。而现在皇上手上无一兵一卒,不可能自己去阻挡满清入关,只能借助李自成了。

    “那我们怎么做?”王承恩问道。

    杨毅想了一下,道:“这样,叫我们刚才雇的那几个人不要跟我们一起南下了,让他们北上,沿路撒播流言。就说因为陈圆圆被李自成霸占,吴三桂已经投降清廷,放满清八旗入关,准备一起攻打京师,入主中原,让李自成有个防备。为防止有人拿了钱不办事,除了这几个人,你还多雇点人,北上散播这个消息。让他们路上互相监督,最后哪怕只有一个人最终走到北京,将这个消息传到李自成耳中,让他对吴三桂投降满清有准备,就算成功了。”

    王承恩点了点头,找了个客栈安排杨毅住下,然后他就去办杨毅交代的事情了。

    当晚,王承恩雇了几十个混混、乞丐之类的闲人,给了他们一笔钱,交代了任务,让他们连夜北上散播吴三桂投降满清的流言。

    第二天,杨毅和王承恩另外雇了几个人当保镖,继续南下。两人途径沧州、东昌府、兖州府,沿路换了几波保镖,半个月之后,于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九,抵达徐州。

    徐州尚在南京朝廷控制之中,没有大顺军在此搜捕崇祯帝,杨毅和王承恩终于可以恢复正常作息,晚上休息,白天赶路了。不过杨毅还是没敢去找当地知府,怕不可靠。南京朝廷所有的文武官员中,目前他只相信史可法。

    虽然根据查到的资料,南京朝廷还有很多忠臣,一直跟随南明几位皇帝抗清,直至战死。但这些忠臣有实力的不多,手中有大量兵马又对朝廷忠心耿耿的重臣,就只有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了。其余手中有大量兵马如左良玉、马士英等人皆是拥兵自重的投机军阀之类,无法以之为依靠。

    因此,没有见到史可法之前,杨毅不敢轻易亮明身份。万一发生意外,自己的皇帝生涯就有可能被终结。在后世看多了主角因为粗心大意老是被坏人算计的电影,杨毅非常小心,将一切意外因素排除在萌芽之前。

    在徐州休息了两天,又换雇了几个保镖,两人继续南下。

    四月十三日下午,一行人走到徐州南面萧县永固山快到山顶的时候,走在前面探路的一个护卫已经走到了山顶最高处。他往南面山下一望,突然浑身一震,连滚带爬地跑了回来。

    “怎么了?”王承恩问道。

    那探路的汉子惶恐地道:“王管家,山那面有大军过来,起码好几万兵马,前锋马上就到山顶了,我们快躲起来吧。”

    众人均是浑身一震,连忙躲入路边荒草中,一动不动。值此兵荒马乱的乱世,有大军过境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躲起来不露面,否则谁也说不清楚会发生什么事。

    【明洋天水-作品,新人新书各种求,求收藏、求推荐票、求会员点击、求评论、求签到、求打赏、求评价票……】

第8章 南京兵部尚书() 
几人刚躲好,一队数十人全副武装的前锋骑兵骑着战马冲上山顶,沿着山路跑了下来,往北面徐州方向而去。杨毅几人幸好躲得快,否则定然被这些骑兵发现了。

    等这一队探路的骑兵冲过去后,王承恩在杨毅耳边轻声道:“掌柜的,看衣着应该是明军官兵,只是不知道是谁的兵马。”

    杨毅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不管是谁的兵马,他也不打算露面,不能轻易冒险啊。

    又过了一刻钟左右,明军大部队开始陆陆续续翻过山顶,骑兵步兵均有。走在前面的一队骑兵,均扛着大大小小的各色军旗。

    杨毅入目所见,“清道”、“金鼓”、“朱雀”等各色旌旗遮天蔽日,看得杨毅眼花缭乱。其中还有许多画着龙虎豹蛇的旗子,杨毅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只有其中两面旗子,一面上书一个大大的“明”字,还有一面上书“史”字,被杨毅认了出来。

    身边的王承恩突然激动起来,声音急促地对杨毅道:“掌柜,这应该是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大人的兵马,否则不会有‘史’字帅旗。”

    杨毅心头一震,暗道难道史可法率军北上了?要是这样,那可真是巧了,居然能在徐州这里遇上。

    “你给我认一认,看史可法有没有在军中。如果在,我们就出去见他。”杨毅吩咐道。

    王承恩点了点头,道:“好。”

    又过了一刻钟,前军陆续走了过去,中军大部队出现在山顶大路上。在几十名开道的亲兵卫队之后,一名骑在战马上,由众多武将护卫着,却未穿武将战甲的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