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汉-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却在此时,一个声音响亮的声音在这宽敞大殿响起,寻声望去,正是中书令张华,只见他拱手道:

    “丞相此言有失偏颇,要知道钟会可是倾力一战,而那刘谌不过是图谋州县,只需派新野襄阳等地的大将防御,等解决残魏,蜀军必不攻自退。”

    张华此言也是极有见地,竟是看出刘谌是乘乱打劫,引得一众文武连连点头,就连司马炎也是迟疑起来,显然已经动摇。

    贾充本来器量不大,见这张华不仅年轻,更只是一个尚书令,与自己完全不能比,便道:

    “张尚书此言谬也,谁人不知刘谌颇有智谋,若是放任自流,必成大患!”

    这话直接否定了张华的建议,而且含沙射影地将张华威胁了一通,其中的威迫之意很是明显。

    司马炎听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建议,一时不能决,但是发现大家都是将目光看向自己,司马炎也有些心虚。

    目光无意间扫到杨骏,顿时眼睛一亮,仿佛找到救星一般问道:

    “岳丈大人,您怎么看?”

    司马炎的太子妃杨艳和夫人杨芷都是杨骏女,原本杨骏只是车骑将军,变成皇亲后直接升为大司马,却是并无多少实权。

    见到司马炎看向自己,原本闭目垂思的杨骏急忙抬头拱手道:

    “太子折煞老臣了,方才贾丞相与张尚书之言,均是真知灼见,老臣不才,实无好计,太子问计,老臣只能说张尚书之言甚是,臣附议。”

    见到大司马附议张华,其他很多人也是连忙发声,还是有一部分或是摄于贾充淫威,或是其党羽,闷头不语。

    其实杨骏只是表面上像个温和老者,谦逊而和善,其实他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能坐到大司马他不知努力了多久,就连两个女儿都送了出来。

    但是结果他只得到了一个虚衔,而贾充什么都没做,依旧是总领大臣,位列百官之首的丞相,这让他多少有些不甘,此时不过是希望借张华等人来抗衡贾充罢了。

    见到很多人支持张华,权衡一番司马炎也觉得甚有道理,便道:

    “既然百官如此一致,那就出兵长安,先解决钟会,只是何人领军,多少人合适?”

    此话一出,顿时许多文臣在众多武将身上徘徊,尤其是贾充和杨骏两人。

    “启奏陛下,大司马文武齐备,智谋不凡,何不拜其为都督,总领长安战事?”

    这个出言的文臣,显然是杨骏之前交代的亲信,毕竟杨骏也希望立功来服众,也是为了取得朝中发言权。

    贾充知道自己那几把刷子,要不是他会溜须拍马,以他的才干是坐不上丞相高位的,但他也不愿杨骏得势,急忙拱手道:

    “启奏陛下,扶风王,左将军司马亮勇武强劲,可独领一军,让他领军更合适!”

    司马亮是司马懿四子,一生活在刀光剑影中,个人能力却平平不突,在征讨诸葛诞时失利被罢免,暗中贿赂贾充才再次复出任左将军,算得上贾充党盟。

    听到贾充这话,原本胜券在握的杨骏顿时大怒,但是他也不是莽撞之人,眼睛一转道:

    “丞相功高盖世,百战无败,当以丞相领军方为上!”

    听到这话,贾充在心里不知骂了杨骏多少,却是知道前者的意思,连忙推辞。

    司马炎一直信任贾充,见到杨骏推举,也不理会贾充那急切的目光,拍板定议。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司马炎不仅让贾充统领各郡齐集的三万大军前往长安御敌,更是派遣杨骏前往荆北,都督荆州各郡军事,力保南部安定。

    张华的见解还是很到位的,钟会也知道此战事关存亡,七万大军没有理会长安周边郡县,径直将长安团团围住,也不休息,连日开始进攻。

    “田章将军,这第一战就由汝之前军开始吧,希望汝莫要让本司马和陛下失望!”

    田章也知道这高三丈的城池不好啃,还是领命展开了进攻。

    “全军听令:此战事关国家存亡,也将决定汝等命运,是封侯拜将,还是化作枯骨,就看大家敢战否!”

    杀杀杀!

    古人思维很古板,尤其是这些教育低下的将士,他们只知道陛下和司马都说司马昭是叛逆,便死命认为自己是伐逆,一时也是气势高涨。

    魏军怒喊着冲向那高大城墙,一路的鹿角陷阱却成为了噬血的狂魔,吞噬着一个个脆弱的生命。

    噗嗤噗嗤!

    啊啊啊~

    惨叫声声,在这空旷之地却是传出不远,就被那沉寂的树木草植吞没,留下一片荒凉。

    ……

    今天看了很多东西,收获很大,感触很多,很开心,先来一更,稍后继续!

第九十五章 功大不赏() 
残日如血,将大地映得猩红,连那青翠山峰也带上了几分红色,显得娇艳。

    呜呜~

    终于,钟会眼见大军苦战一天,在长安那高耸的城墙下留下一片残肢断体,残兵断箭后,无奈收兵,号角声声,呜咽得好像哀鸣之音,让本就愤怒不已的钟会愈发羞愧。

    “哈哈,这个该死的凉州兵终于退下了,要不是这一地的尸体,本将都要怀疑这兵士是否是铁做的!”

    说话的是一个威严的男子,年近四旬,却一点也不显老迈,豹眼中还有睿光闪烁,足见这是一个聪慧勇武之人。

    只不过此时的他也有些气喘,古铜色的额头上残余几滴汗珠,眉宇间也是难掩的疲惫,手中的长剑更是血迹斑斑,说明此前经历了一场恶战。

    “元凯兄,这钟会果然不凡,训练的军队也是敢战之士,一整天轮番进攻,三万大军竟是有五次登上城楼,要不是将军死命抵挡,恐怕胜负难料啊!”

    说话的是胡奋,身材只有六尺,一身肌腱高耸隆起,青筋盘桓粗大的手臂,此时他也是有些颓色,脸上却是难掩的兴奋。

    一天的战斗,两方在这方寸地方展开了殊死搏斗,留下一地尸体,魏军带着伐逆的昂扬战意而来,一战却输的体无完肤,哀鸿遍野。

    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动用三万军队将长安城内的所有防备力量引出,付出八千战死,近万伤病的代价,灭敌两千,而且消耗了城内无数器械刀箭,若是久功,三日或可下。

    但是钟会也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毕竟洛都那位是不会坐视不管的,若是援军一到,他又储粮不丰,到时恐怕不战自溃。

    听着营内时时传来的哀鸿,钟会愈发心烦气躁,当一个传令兵传来他们打探到的信息时,钟会顿时一惊。

    “什么?汝之意是刘谌乘吾军强攻长安之际,出兵拿下了上庸房陵?”

    吃惊的同时,他内心升起一股嫉妒而又暗恨之心。

    要知道,他生平最大的败绩就是拜刘谌所赐,而且刘谌还都是靠偷袭,这让他颇为不服,不过此时他大任在身,顾不得刘谌此人。

    思绪半晌,钟会也是平复了内心的波动,然后沉吟半晌,传令道:

    “传令让句安来见吾!”

    不久句安便来见钟会,看了看这个平时不被自己看重的男子,钟会强压内心的厌恶,温和道:

    “广平将军,近来在军中可适应?”

    句安知道自己因为身为蜀将却投降魏国,让许多人看不起,平时钟会也没怎么关注他,此时定是有事要自己去办。

    一直渴望以功绩来证明自己的句安见到钟会如此,急忙表现出感激涕零的神情,郑重拱手道:

    “多谢大司马照顾,末将尚觉无碍!”

    句安越是如此,钟会就越是看不起,也不在强迫自己表现得虚伪,只是不耐道:

    “此时蜀国齐王刘谌正兵寇荆北,于吾征讨叛逆有益,汝即刻星夜前往荆北,要刘谌无论如何也要进攻新野,条件就是割让荆北襄阳一郡,知道了吗?”

    句安见钟会如此,内心苦涩的同时也有几分不服,领了令就轻装南下,准备绕路去荆北。

    看着句安远去,钟会原本有些颓丧的情致又活跃了起来,看着那在黑夜中恍若饕鬄巨兽的长安城,自顾自地道:

    “以刘谌之能,想必拿下新野也不是不可能,若是其真如此,那长安定然援军转向,吾之盖世功绩何愁不得?”

    哈哈哈哈~

    一声声肆意的狂笑传出,与整个大营的沉肃格格不入,甚至有些难听。

    当此消息传到汉中,姜维豁然一笑,显得很是开心,毕竟兴复汉室,开疆拓土是他和恩师诸葛亮的毕生追求。

    见到刘谌如此出色,姜维最后一丝疑虑也消散,他已打定主意,只要此战结束,他就自请辞去大将军职位,毕竟刘谌来更合适。

    消息传到cd的刘禅手里,正在日夜操劳于军资器械筹备,粮草统计的刘禅虽眼睛红肿,却是朗声畅笑,满意自是不说。

    升朝列坐,大臣高唱后退下坐在榻上,纷纷静等刘禅开口。

    刘禅自从刘谌兴起,便觉得自己明锐不已,此时也是兴致高昂,朗声开口道:

    “此次伐晋贼,齐王与诸将奋勇拼搏,终能得此胜利,实乃孤之幸,大汉之幸!”

    “陛下英明!齐王威武!”

    大臣闻言各有思绪,还是强装激动地拱手唱到。

    “此次大将立功不少,张伯恭,文次骞,诸葛尚等等,大家说说孤当怎么赏他们?”

    这些人的封赏倒简单,张翼进爵上庸县公,文鸯封为关内侯,其余诸将各有封赏,但多以爵位和官职为主。

    见处理了这些人的封赏,就只剩下刘谌,刘禅本来就准备好好奖赏一下刘谌,也就首先开口道:

    “诸位爱卿,此次齐王建立此功,一洗吾汉国颓势,让大汉朝重新发散出勃勃生机,此次孤决定大赏,诸位以为如何赏?”

    刘禅此言一说,下面的众人虽然激动,却是眉头皱起,目光时时瞟向前排,刘璿几人的身上。

    不说太子刘璿,他是早就被封为太子的,但是刘瑶等人与刘谌一起封王,均是郡王,诸如刘谌之前的北地王,就是司隶北地一郡。

    但是刘谌悄然出往汉中,却是直接被封为齐王,已经是一国之王,若是再封,不知有何可封?

    “启奏陛下,齐王殿下建立此功,确实是劳苦功高,然吾汉国地少人稀,赏物怕是不适,赏爵更是于理不合,望陛下三思!”

    说话的是大儒谯周,之前他称病不朝,此次刘禅是希望他有所悔悟,才特意让他参与朝议,但是此言一出,刘禅气的脸又绿了。

    自古建功封赏乃是天经地义,赏赐也分为赏银,封地,加爵三种,刘谌已经是几乎与太子平齐的齐王,再往上实在无爵可封。

    但是刚刚谯周也说了,蜀川地物不丰,赏物银更是不行,那就只有赏封地了。

    “启奏陛下,臣亦赞同光禄大夫之言,既然齐王殿下光复上庸房陵,何不将新郡一地封赏于他?”

    说话的是太常张绍,他赞同谯周之言不过是为了恭维太子,果然,张绍隐晦望去,刘璿传来感激的神色。

    “两位大人此言差矣,话说殿下功在千秋社稷,小小一个郡怎能够?何不算上荆北南阳,襄阳,江夏几郡?若是功大不赏,恐会让将士寒心!”

    驸马都尉邓良一直与刘璿关系要好,加上自己是国戚,所以一直想得权得利,此时不忍刘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