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山河-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次姚缘奇力排无数年轻俊杰,在君羽易的龙威亲点之下成为了当朝状元。

    无数的达官贵人纷纷带着重礼采访姚缘奇,无数的美貌女子让人前去说媒。一时间,姚缘奇在京城暂时居住的小酒楼简直热闹非凡。

    昔日,多少看不起姚缘奇的一些傲慢公子皆是铁青着脸色,纷纷上门致歉,希望姚缘奇不要在心底记恨他们。

    “我跟你们说,姚公子我可是在几年前就认识了。他三年前来我这小酒楼时,我就见他气宇不凡,定然能够出人头地的。果不其然吧,如今姚公子名满大江南北,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家小酒楼的老板笑眯眯的大肆吹嘘着。

    “听说姚公子都上京考了多年了,如果姚公子的学识当真厉害,为什么以前从来就没有听说他上榜呢?”许多百姓都从中看出了些不同寻常的东西,疑惑不解的议论纷纷。

    “哼!以前是一众的官宦把守文武会考,他们怎么可能让姚公子这样学识渊博的寒门子弟崛起呢。如今咱北渊陛下亲自坐镇,一下子就涌现出来了多少的真正学子,人才济济的时代才是咱北渊国。”

    有些人似乎毫无忌讳的在私底下言论着,听闻有诸多的寒门子弟榜上有名,他们的心底都不由自主的升起了一股骄傲之意。

    ……………………

    安风镇,距离云城一个比较近的繁华小镇。

    今日的安风镇可谓是热闹异常,家家户户都像是炸开了锅。

    “恭喜云家公子榜上有名,得当今陛下恩赐。”安风镇的各大有名的家族纷纷带着重礼前往云家。

    “云公子竟然能够考上第二名,还在京城暂行听封赏,恐怕这次云家的崛起势不可挡的。”无数人望着云家感叹不已。

    “咱们安风镇竟然出了个这种大才子,云家真的是好福气哪!”无数道艳羡的眼光看向了云家。

    安风镇的每一条街道上都能够听到百姓的赞叹和恭维声,都是在为云长青能够高中状元而感到高兴和羡慕。

    雨青楼的二楼雅阁处,当雨花听闻到了云长青容得当今陛下钦点文考第二,她一双玲珑美眸激动的闪烁了几分,不过很快就黯淡了下来。

    “云公子,如今你已经是人中之龙了。而我只不过是一个烟尘女子,他日你光耀门楣回来之时,可还会记得当初你我在这雅阁中素心畅谈的时光呢?”

    雨花的美眸中不自觉的闪烁着丝丝泪珠,两行清泪从她的眼眶中垂落在了白皙的脸颊上,留下了两行泪痕。

    …………………

    云城中,云霄武馆。

    问泽宇遥望京城的方向,神色凝重的喃喃道:“孩子,莫要辜负了血雄将军的这个称号。”

    问嫣然处在闺房之中,当她听到了辛雄庄容得武考状元时,她的眼底深处露出了一丝欣喜,不过很快就换成了担忧的神色:“师兄,希望你能够在边疆好好的,嫣然不想听到从边疆传来的噩耗消息。”

    北渊国境内的大街小巷都在讨论着这次的文武会考,有的人欣喜不已,有的人颓废黯然。

    这一次,不知道有多少的寒门子弟榜上有名,不知道有多少苦读十余载的书生梦想成真。

    有人欢喜有人愁,京城中的各大家族却是有些不悦了,但是他们却也不敢有什么动作,毕竟君羽易的威望实在是太大太大了,无人敢有这个胆子去触怒龙须。

    文武会考的消息传遍了九州大陆,许沐川等人自然也是听闻了。

    今天,许沐川等人强行没有让风安锦在练武了。

    因为风安锦练武实在是太过于超过身体的负荷了,而且风安锦从来就不开口说一句累,每一次都是练到身体实在是坚持不住的颤抖时才停止的。因此为了能够不让风安锦留下什么后遗症,这两天便让风安锦好生的休息。

    许沐川等四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美酒入杯,傅恒生和闻若非两人忍不住的多饮了几口。

    “老师,云师兄考中第二名了,您不开心吗?”风安锦见到许沐川神色有些凝重,于是轻轻的问道。

    “没有不开心,老师只是在想其它的事情。”许沐川转头看着风安锦,微笑着说道。

    风安锦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不在说话。

    而傅恒生和闻若非两人则是从心底里感到许沐川有些深不可测了,他们来保护许沐川之前,肯定是将许沐川能够查到的的信息都了解的一清二楚了。

    他们二人当然知晓云长青和君落殇两人都是在许沐川的私塾中待了一段时间,傅恒生两人在调查许沐川的资料时,也顺带知晓了云长青的一切事情。

    按理来说,云长青只不过是在安风镇比较有名气的学子罢了,他能够在举世瞩目的文武会考中冲入前百名就算得上幸运了。

    可是,事实总是让人出人意料。云长青不仅榜上有名,而且还直接得到当今北渊大帝的面见,过得文考的第二名。

    当傅恒生两人听闻云长青夺得文考第二时,这怎么能够不让他们感到震惊呢?

    要知道,此次文武会考可是君羽易亲自坐镇的,无人敢在其中掺杂猫腻。

    云长青的结果如此出人意料,着实让闻若非两人在心里思索了许久许久。

    “殿下的眼光真的是毒辣,一个在小镇子稍微懂点儿学识的书生,在许公子的几月时间教导下,竟然就能够力夺文考第二。太让人感到惊诧了!”

    傅恒生和闻若非两人看向许沐川的眼神,都不知不觉间夹杂了一些凝重和恭敬。

    文武会考的消息让整个北渊国热闹了半月后,从玉箫关门前又传来了惊人的消息。

    玉箫关前生死立,三千甲士尸首归。

    不久前,为了抵抗蜀国大军进发玉箫关的那三千将士的尸首终于在今日被运回到了北渊国的一处城池中。

    血腥的气味在整个北渊国都蔓延了起来,浓浓的死气直入人心。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三千甲士尸首归() 
文武会考已经告一段落了,玉箫关的难题便摆在了北渊国的面前。

    如果玉箫关没有取回来,那么对于北渊国的威望和军士的士气都有极大的影响。但是怎么取回来便成了一件难题了。

    攻打玉箫关,剿灭占领玉箫关的一众蜀军?这是下下之策了。

    因为在这九州大陆上不仅有蜀国,还有一头隐忍不出的离国。若是北渊国和蜀国开战,那么最得利的便是在一旁观虎斗得离国了。

    君羽易可不想让他人得利,因此一直迟疑不决的没有做决定。

    “我……老了吗?当年的我可不是这种优柔寡断的性子。”君羽易独处皇宫深处时,眉头紧皱的喃喃自语着。

    重要的不是玉箫关,而是北渊国的威望哪!而是死去的那三千甲士哪!而是北渊国无数百姓的尊严哪!

    三千甲士的尸首被北渊国的将士运回到了距离玉箫关不是很远的一座城池——易城。

    易城处于北渊国的边部了,自然不是很繁华,但是这里是北渊国的咽喉之地,是北渊国的重中之重。

    若是易城被破,那么敌军便可通过易城大举进攻,杀进北渊境内,直达皇城。

    因此,在易城所驻扎着的兵力足足有十万。虽然这十万雄兵镇守在易城周围,但是很少会去城中破坏安居在此的百姓的生活。

    三千甲士支离破碎的肢体被摆放在易城的城门口不远处,无数的百姓尽皆沉默的落泪望去,无数的哀叹声从易城传至北渊国的四面八方。

    “兄弟们,一路好走。他日,我刘勋济定然会屠戮来犯之敌,为兄弟们报仇。”驻扎在易城的不是别人,正是昔日征战天下的北渊十三将之一的刘勋济。

    北渊十三将如今存于世上的只有两位了,一位是镇守在北边防止离国突袭的风擎宇,一位便就是眼前镇守在南方的刘勋济了。

    刘勋济一生征战,杀敌无数,眸子深处露出着无数的血腥气息。

    刘勋济能够位列北渊十三将,自然是不同凡响。壮年之时,他的一身武艺就已经算得上超一流了,再加上他在战场上的计谋层出,杀得来犯之敌纷纷胆颤不已。

    刘勋济穿着一身深红色的战甲,头顶上带着的羽冠头盔显得他霸气非凡,手中的一柄长枪很是突显出他的威武。

    刘勋济站在三千甲士的尸首面前,虽然面无表情,但是眸子里却是闪烁着熊熊的怒火。

    在刘勋济的背后站着上千名气势汹汹的士卒,他们皆是看向了地上躺着的三千甲士,沉默不语的握紧了手中的兵刃。

    “传我将令!将一众兄弟好生安葬,入土为安。”刘勋济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而后仰头大吼道。

    “是!”

    上千士卒的怒吼回应声,震耳欲聋的响彻在天地之间。

    随后,刘勋济便一步一步的朝着军营的方向而去,萧森冷意不断的从他手中的枪尖中散发而出。

    三千甲士的尸首便在后方无数百姓的注视下,一个接着一个的被埋葬入了漆黑无比的黄土之中。

    随着这些甲士的尸首被埋进黄土之中后,便意味着又有至少三千多个家庭支离破碎了,又有上千名的女子成为了寡妇,又有无数的孩童失去了父亲。

    看着躺在地上的断臂残肢的士卒,易城的百姓轻轻抹去了眼眶中即将掉落下来的泪珠,然后望向了刘勋济渐行渐远而去的背影,眼底深处露出了浓浓的坚毅神色。

    ……………………

    当三千甲士的尸首埋葬入土后,京城深处也终于传出来了声音:“传朕圣旨,派遣当朝宰辅皇甫玉林前往蜀国,与其商谈玉箫关之事。”

    随着君羽易的此番圣旨一出,无数人都惊诧的瞠目结舌。

    皇甫玉林哪!这可是当朝宰辅,一品大臣。一般情况下,使臣都只是不大不小的官员,这样避免了使臣被杀后,引起一系列的动荡。

    当朝宰辅亲去蜀国,商谈关于玉箫关之事。不得不说,君羽易的心未免太大太大了。若是皇甫玉林在蜀国有了闪失的话,那么对于北渊国无异于是一场地震。

    皇甫玉林德高望重,门下子弟遍布朝堂,可谓是极为的不凡了。就连君落殇等皇子都是在皇甫玉林的教导下读书写字的,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陛下,请三思哪!皇甫大人可是咱北渊的当朝宰辅,怎能轻易入蜀?”文武百官纷纷跪在朝堂之上的劝诫道。

    “儿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莫要让皇甫大人以身犯险。”北渊国的大皇子君夜天也不由得跪倒在地,恭敬不已的说道。

    此时,皇甫玉林却极为平静的接旨领命道:“老臣皇甫玉林,领旨。”

    轰隆!

    一时间,文武百官都是愣住了。他们不知道为什么皇甫玉林在面对这种难题还要迎难而上,他们不明白皇甫玉林为什么脸色平静的愿意出使蜀国。

    也许,当今天下,能够真正读懂君羽易的人便只有他皇甫玉林了吧!

    “陛下此举,恐怕已经有些忍不住了哪!”皇甫玉林知道此番君羽易让他出使蜀国商谈玉箫关一事,已经是一种无奈之举了。

    因为君羽易不能够派一个名声不显得文官出使蜀国,这样会让蜀国的觉得北渊对玉箫关不够重视。

    但是却又不能够在派之前所去的杨大人了,因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