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权倾山河-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老臣以为这蜀国来者不善,可是我等对蜀国的来意毫不清楚,只能够见招拆招了。不过,我们应当率先派人去调查清楚蜀国这位平安公主的一切消息。”皇甫玉林老脸上的皱纹都挤到了眉头,十分凝重的弯腰拱手道。

    “嗯,就依爱卿所言。”君羽易思索了良久,实在是想不出蜀国这般举动的来意,只好重重的点了下头:“此事就交于杨承文大人去处理吧!”

    “是。”杨承文听到君羽易的任命后,身体微微一颤,连忙上前半步的弯腰行礼道。

    满朝文武,文官之列,君羽易对于皇甫玉林和杨承文这两人最为放心。因此,这种要紧的事情交给杨承文全权负责,君羽易心里悬起的巨石才微微有些松落下来。

    “如今,钦差大臣行进到何处了?”而后,君羽易便转移了话题,扫视了一眼群臣,沉声问道。

    随着君羽易的问话落下,一个官员急急忙忙的回应道:“启禀陛下,钦差大人如今已经行进到扬城了,恐怕用不了多久便会回京复命了。”

    “如此便好,朕便在京城等着他的归来。”说到此处,君羽易的眼底中闪过一丝欣慰之情,脸上的凝重之色也消减了许多。

    百官噤声,大气不敢多喘一声的低着头。如今的北渊国,除却北渊大帝君羽易之外,钦差大臣许沐川可谓是如日中天,地位极高无比。

    许沐川一路的游走,一路的判案断案,扫除了各方地区的山匪贼寇,惊得为非作歹的官员和乡绅瑟瑟发抖。许沐川走过的每一寸路,可谓是用鲜血和尸体承载了的。

    每当一条又一条的消息传回京城,文武百官每一次都听得心惊肉跳,实在是难以想象看似书生模样的许沐川沾染了无数的鲜血。

    很多的官员知道许沐川是要针对那些贪赃枉法、欺压百姓的官员,于是,很多原本放纵家族和亲友的官员纷纷遏令下去,收敛了许多许多。

    虽不在京城,但是许沐川那威严气势却早已将京城给掩盖了。

    许沐川看似风光无限,威压北渊,但是他所遭受的暗杀和毒害却没有多少人知晓。一路上,许沐川隔三差五就会被某些人袭杀,幸得闻若非他们的日夜保护才安然无恙。

    一路走来,许沐川原本黑幽的青丝也已经夹杂了许多的白银发丝,整个人看起来都年老了许多。

    “公子,我派人暗中查访了一些百姓,得知扬城的一众官员虽然没有百姓大肆称赞,也无百姓恶意暗骂。想来扬城的很多官员都是中规中矩的,没有逾越。”

    在扬城一家不大不小的酒楼内,闻若非恭恭敬敬的候在许沐川的身侧,一五一十的诉说着扬城的一些事情。

    “嗯。”许沐川很安静自然的喝了一小口美酒,暖了暖身子。

    此刻在许沐川的脑海中,关于蜀国打算要和北渊国联姻的事情,久久挥之不去。

    许沐川想不通,为何蜀国有了联姻的想法?为何一向强势的蜀国会这般低头的想要交好北渊国?

    冥冥之中,许沐川总感觉在暗中有一双手推动着这一切。许沐川在心底深处总觉得这件事情远不是表面上看的这么简单,其中定有深意。

    “蜀国,看来怕是坐不住了。但是,联姻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呢?对未来的战局会有影响吗?难道离国和蜀国在这一年中起不合了吗?”不知不觉间,许沐川将自己的心绪带到了蜀国的层面上来看待这个问题。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许沐川不想用北渊的目光来看待联姻的问题,而是用蜀国的那一方来看待这个问题:“若我是蜀帝,想要对北渊国动手的话”

    在一旁候着的闻若非和傅恒生突然发现许沐川陷入了一个空洞的状态,尤其是许沐川端着的酒杯也悬在了半空中,一动不动。

    许沐川的眼神慢慢的变得有些空洞了起来,越来越黑,越来沉。闻若非和傅恒生疑惑万分的对视了一眼,两人都选择了不在这个时候开口打扰,就连呼吸声,两人都慢慢的放轻了许多许多。

    “玉箫关之战,蜀国是怎么出手的呢”许沐川莫名其妙的越想越入迷,最后陷入了深思之中,忘却了周围的一切环境一样:“步步为营,蜀国被后定有高深谋士在推动着一切。”

    你越想去想透一个未知的问题时,你就发现自己越会陷入其中。对于蜀国联姻,许沐川没有在其中深陷,反而是想在一年前的玉箫关之战中找到答案。因为许沐川相信,如果蜀国联姻和玉箫关之战背后鼓捣的是同一个人的话,两者一定会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先攻玉箫关,在用一队人马做诱饵,引得刘勋济被困关内,埋伏齐现,几万大军而出,只为取刘勋济的项上人头”

    “然后然后默然不承认,用一个剿灭反贼为借口,草草打发了事”

    突然,许沐川猛然端着酒杯的手猛然一摆,酒水洒落在了木桌之上,许沐川更是眼眸急剧一睁的惊呼道:“不好,我们要马上回京!”

第两百九十三章 倾国之姿,萧月雪() 
    “启奏陛下,蜀国平安公主已经过了玉箫关,随行三百军士而来。”

    “启禀陛下,蜀国平安公主已过易城,不日遍北渊内境。”

    “启禀陛下,蜀国平安公主越过云城,已至京城五里之外,直奔京城而来。”

    一道接着一道的消息快马加鞭的送入了京城深处。

    随着平安公主距离京城越来越近,京城内似乎都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因为蜀国的平安公主来的实在是太快了,没有一日的停歇,直奔京城而来。

    北渊国境内,各方势力和基层百姓都知晓了这联姻的事情,很多人茶余饭后都在谈论着蜀国的意图和想法。

    仅仅二十来天,蜀国联姻的队伍便已经抵达到了京城的大门口。

    三百匹战马威风凛凛的照在城门口打着响鼻,三百余蜀国随军将士穿着朴素的简单服饰胯在战马之上。

    联姻部队为首的是一辆豪华奢侈的马车,马车的外面用黑红色的颜料涂抹了一遍,看起来十分的沉稳。

    坐在马车内的正是蜀国的平安公主,萧月雪。

    人如其名,萧月雪的肤色犹如这漫天的飘雪一样白浊和雪白,她那双勾魂的丹凤眼让人浮想翩翩,婀娜多姿的娇态仿佛让这飘雪都黯然失色了。

    蜀国来此的联姻部队没有擅自入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因此,他们才停止了前行的步伐,在原地等待这皇宫深处的召令。

    半个时辰悄然而逝,大雪纷飞的将萧月雪乘坐的马车都遮掩了一层白色。

    隆隆隆

    杨承文带领着一队人马直奔萧月雪而来,战马响蹄的声音传遍天际。

    “来者可是蜀国的平安公主?”杨承文望着眼前的三百余人,恢宏气势从身体中直冲而出,大声问道。

    马车内,萧月雪慢慢的伸出一只凝脂玉手,掀开了马车上的帘子,用着清脆动耳的娇媚声回应道:“正是。”

    放眼一望,杨承文便将目光聚集在了平安公主萧月雪露出的半面容姿上。只是这么远远一望,萧月雪的惊世容颜都让杨承文不由得屏息了一瞬。

    “本官杨承文,奉陛下之令负责公主的一切起居和琐事。”杨承文毕竟是久居官位,心性之高可谓是极高了,他很快就将目光从萧月雪的容颜上收回来了,沉声说道。

    “有劳大人了。”萧月雪微微一笑,红唇紧贴的绽放出别样的光芒,仿佛在这一瞬间天地之间的雪白都化作了水雾。

    于是,在杨承文的带领下,由萧月雪为主的三百余随亲蜀军便缓缓地移至向了京城大门口。

    雪依旧在下,它没有因为某个人或者某件事而停歇。

    原本整个京城都只是白茫茫的姿态,如今却因为萧月雪的到来而增添了一分娇媚之色。

    漫天的雪花在飘舞,像极了那无数将士在血杀过后留下的遗憾。大军随行而过的脚步和马蹄印迹,很快就被落雪铺满掩盖了,再难找到轨迹。

    萧月雪,蜀国的平安公主。她一入京城,便掀起了京城无数百姓和官员的心绪波动。此时此刻,很多官员都在远处眺望着萧月雪的位置。

    杨承文办事能力强,很快就将萧月雪一行人的住处安排妥当了。

    琉璃院,距离皇宫比较近,并且这个院子很大很豪华,比起王府的行院还要奢华几分,这也算是符合萧月雪的身份地位。

    安排了这一系列的东西后,杨承文便骑乘着马车回皇宫复命了。

    御书房

    北渊大帝君羽易虽然没有亲眼见到萧月雪的模样,但是早在前些日子就从百官探寻的消息中知道了萧月雪惊世的容貌。

    “据说,此女有倾城倾国之姿,一双勾勒丹凤眼更是生得貌美。”君羽易坐在龙椅上,手中提着一只精致的墨笔在书写着文字,仿佛此刻他不是君临天下的帝皇,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书生。

    “陛下,您怎么还会在乎这世俗所论的美貌?”老太监微微一笑,双眼极为和蔼的瞟了一眼君羽易,躬身说道。

    “江山,美人,朕的选择,你跟在朕身边这么多年,难道还不清楚吗?”君羽易不为所动的撇了撇嘴角,手中书写的动作没有停滞分毫。

    老太监干笑了两声:“陛下,您是天子,是高高在上的九天神龙,自然不会在乎这些的。”

    君羽易似乎有些受用老太监恭维的话,轻声呢喃“嗯”了句。

    而后,君羽易放下手中的墨笔,脸色慢慢变得凝重了起来,厉声说道:“朕在想,这位平安公主来我北渊国,到底是为何?蜀国,到底打着什么算盘?”

    老太监躬身不语,因为他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口,什么时候不能开口。君羽易的性子,老太监是整个天下最为清楚的了,若非如此,老太监都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微臣杨承文,求见陛下。”

    在君羽易还在思绪之时,杨承文的身影便已经出现在了御书房的门口。

    “宣!”

    随着君羽易的一声令下,杨承文轻推御书房的大门,然后缓缓地合上,一步一步的朝着里面走去。

    杨承文驾轻就熟的叩见了君羽易一番,然后呈上了一本奏折。

    “陛下,此次蜀国随行的亲队,包括平安公主在内,共有三百一十一人。他们每个人都登记在册了,陛下还请过目。”杨承文候在一旁,弯着年迈的腰杆。

    “朕知晓了。”君羽易双手轻放在膝盖上,点头示意:“可还有事?”

    杨承文沉吟了许久,然后说道:“陛下,钦差大臣奏书而来,恳请陛下恩准回京,说有急事相奏。”

    “哦?他的行程应该还有一段路吧!怎么想着就回京了?”君羽易皱了皱眉头,然后摆了摆手:“朕准了,让他回来吧!”

    “是,陛下。”

    杨承文极为恭敬的拱手应道。

    随后,杨承文便对君羽易深深的鞠了一躬,就离开了御书房。

    随着杨承文的离开,君羽易的脸上的凝重更是加深了几分,喃喃自语的说道:“有急事回京?难道是关于此次蜀国联姻的事情?”

第两百九十四章 遭遇埋伏() 
    绵延起伏的山川,雪白暗绿交错的树干叶片,让整个苍茫大地都呈现出一股无法言说的美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