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德意志涅盘-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5年伊始,海军向国内各家飞机制造厂商下达了新型舰载战斗机的研发指令:新式飞机需采用金属机身、全封闭驾驶舱、以及单对机翼的技术设计,并且要能很好的满足在航空母舰上起降的要求。对海军航空兵的关注无出其右的方彦,登时就同自己的便宜老爹鲁道夫联系,表达了希望能全力参与到此次竞标中去的意愿。时至今日,鲁道夫早已将他的商业触手拓展到了航空领域当中:由他所控股的哥达公司,就是北德地区的著名飞机制造基地。此外,远在列宁格勒的联盟造船厂中,同样有属于这个集团的飞机研究团队;他们都是早年躲避凡尔赛和约的研制、而潜往苏联继续从事研究的业界精英,其中不少人更是来自美国的知名航空机械工程师。在大萧条期间,这些美国人丢掉了自己的饭碗,而方彦则借机将他们收入自家的企业中,成为了德国航空业的技术骨干。

    在这些人的加盟下,鲁道夫旗下的哥达公司的研发进度,便明显要比国内其他同行要领先不少了。同年5月,第一架被命名为go…152的原型机就被制造出来,哥达公司随即进行了数次飞行试验,并不断将飞行过程中所反映出的技术缺陷加以弥补和完善。时至今日,这款战机已经进行了11次试飞,而以目前所反应出的良好情况来看,这款战机将极有可能被海军选中、成为航母舰载机的主力中坚!

    经过机械师的认真检查,试验机起飞前的所有工作很快就宣告完毕。一名年轻的飞行员毅然从扶梯上攀登进了驾驶舱内,并操作防弹玻璃全面合闭。发动机响起沉闷的嘶鸣,机体前方的三翼螺旋桨登时开始急速旋转起来;几秒种后,这架战机就开始在跑道上向前疾驰,并在滑行一百多米之后脱离地面、飞上了空天。

    “尊敬的巴拉克将军,这架飞机反应了我们哥达公司的最高技术水平,而且我也可以完全有信心的说,这同时也是整个世界的最高工业成绩!”项目总工程师拉尔凝视着直冲天际的白色战鹰,言语中满是自豪的对海军武备局局长巴拉克说道。“该型飞机比陆军同期研制的bf…109要重上超过半吨,空重即达到了2。8吨之多,然而凭借着一台850马力的风冷发动机的推进,它的速度却是丝毫不慢于刚刚试飞不久的那款陆军的轻型战斗机。下一步,我们准备将它的发动机增强到1000马力,这样它的最大平飞速度就将有望超过540kmh,而战机的爬升能力也将因此得到大幅度的改善。”拉尔向面前这名负责评估武器的将领简单介绍道。

    “得益于它自身较高的固有重量,go…152在其他性能上也能够满足海军所提出的一切需要。它的航程可以达到1300公里,挂载副油箱时更能超过1900公里;这使得它的海上活动半径较航程只有800公里的bf…109急剧扩大,无论是攻击还是侦察都能发挥出理想的效力。”拉尔再次开口道。实际上,这也是海军没有直接将陆军的轻型战斗机上舰使用、而是决定另起炉灶的根本原因之一:由于不知道目标会在茫茫大海上的哪一个时间哪一个位置出现,平时负责侦察警戒的战斗机,无疑需要更多的内油,来让自己的活动半径和滞空时间都变得更加优越!

    除此之外,bf…109的起落架颇为轻薄,而舰载战斗机却是经常需要在颠簸摇晃的航母上强行作业;特别是舰载机在降落时,必须依靠起落架来勾住飞行甲板上的拦阻索,这都使得bf…109不适合上舰成为舰载机。如果航母真的接纳了这些成员,那么即便是方彦搞出了降落失败后可以复飞的斜角甲板,因起落架强度不够而造成的飞行事故也必然会是屡现不绝。而go…152在设计之初就拥有一副坚实的起落架,这无疑会使得它在舰上起降时都显得游刃有余。

    “为了能让这款战机更好的适应航母这个平台,我们还在其气动布局和机翼构造上花费了不小的精力。在满载油弹的情况下,go…152只需滑跑170米就能腾空,如果算上航母高速航行时所产生的甲板风和相对位移,这个数字将有望缩短到130米以内。等到它换了1000马力的发动机之后,这个数字还将能得到进一步的削减。”拉尔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继续说道,“而考虑到要让航母用有限的机库面积塞进更多的飞机,我们还赋予了这款飞机折叠机翼的能力。其折叠后的翼展仅为5。5米,理论上只需55平方米的面积就能将其收容进机库当中。”

    听得拉尔的介绍,巴拉克终于忍不住凛然动容。虽然他对新生的海军航空作战并不精擅,但德国海军已经陆续接收了3艘轻型航母;经过两年的使用,海军也逐渐对决定这种新式军舰战力强弱的因素摸索出一些门道了。当前哥达公司在技术上做出的这两处改进,无一不是能大幅提升航母可出动战机数量的良策!

    “而在战斗力上,我们也竭尽所能的给予了保证。go…152的机身前下方装备了2挺13毫米重机枪,机翼处则装有2门20毫米机关炮,强大一词完全当之无愧。自封闭油箱、驾驶舱和发动机四周的钢板、以及防弹玻璃的配备,则为这款战机赋予了一定的防御能力,面对小口径子弹的攻击时可保证关键部位不受损害。此外,它还可以在机腹下方挂载一枚250kg的航空炸弹,必要的时候,它可以替代轰炸机,对海上的目标实施一定角度的俯冲攻击。”拉尔进一步介绍道。

    巴拉克缓缓点头,眼眸中首度泛起了明亮的光泽。之前哥达公司的经理已经向他报过价格,这款飞机连同发动机在内的售价为10万马克,如果其真能实现如拉尔介绍的那般优越的性能,那么这就将是一款性价比相当优秀的理想武器。看着正在空中进行各种机动测试的战机,巴拉克心中已经做出了自己的决定。

    经过技术上的全面权衡,1935年8月,德国海军正式宣布哥达公司的go…152中标舰载战斗机项目。当方彦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心中不由得充满了喜悦:自己在美国挖墙角的先期投入总算结出了硕果,德国舰载战斗机的性能指标,已然达到时代技术下所能触及的顶尖程度。而在海空作战当中,优秀的战斗机甚至比轰炸机和鱼雷机更加重要:无论是带队突破敌方飞机的阻拦发起对舰进攻、还是升空消灭敌方来袭的机群,战斗机性能居于优势的一方都能占据显著的战场主动。

    而在舰载攻击机上,哥达公司也同样于旬月之后取得了阶段性的技术突破。一款被命名为go…388的原型机被组装出来,首次试飞的顺利举行,令所有技术人员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该机空重3。0吨,由两名成员操纵,其机腹下挂载的危险爆炸物可选择500kg炸弹、800kg炸弹、或是1000kg鱼雷三种类型,其中挂载500kg炸弹时能够以70度的俯冲角,对战舰发动精确打击。由于能装下更多的内油,go…388的航程比go…152只高不低,即便是挂载鱼雷也同样能有一千公里之巨。而在自卫能力上,该机装备了1挺13毫米重机枪,核心位置的装甲防御也同样是坚固可靠,面对来袭的敌方战斗机时具备一定的反击之力。

    相比之下,陆航的容克…87式俯冲轰炸机,在航程和自卫能力上便与go…388有着明显差距了。虽然它能够实施更胜一筹的精确轰炸,但其挂弹之后的作战半径和bf…109一样有限;更为重要的是,容克…87在面对敌方战斗机时的生存能力极差,因此必须仰仗己方的完全制空,才能发挥出它的对舰攻击优势。而在实际的海空作战中,这种一边倒式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尤其是在面对性能优异的美国舰载航空兵之时,德国战斗机部队能保证不被压制就已经不错了,想要创造出一个只有铁十字标识的蓝天,根本就是只存在于梦幻当中!

第117章 舰队参谋() 
秋风飒爽,麦浪金黄,1935年迎来了它的最后一个季度。对于欧洲各国来说,刚刚过去的9个月内无疑充满了引人瞩目的重大事件:德国重新恢复义务兵役制,法国与苏联签署了互助同盟;英德海军协定在伦敦缔结,比利时退出了小协约国。尽管希特勒的和平演说在德国国内和整个西方社会赢得了一片欢呼,但身处漩涡中心的欧洲国家却都不由得逐渐绷紧了神经:他们彷徨不安的看着自己周边的局势正变得日渐复杂淆乱,却无法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有效出路。

    10月3日,又一则大新闻从南欧弄出:意大利军队在坦克、大炮等重型武器的支援下全面攻入非洲红海之滨的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意图一血4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被冷兵器土著大败的耻辱。这场公然违反国际联盟条例恃强凌弱的入侵,是墨索里尼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所做出的决定:他充分注意到了英国在6月18日与德国达成的海军协定中,所对其传统盟友法国表露出的背信——既然英国能姑息希特勒,那么他也可以利用。此外,英国不顾凡尔赛和约的自私态度,也促使墨索里尼相信,伦敦可能不会过于认真计较他破坏国际联盟盟约的行径。

    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军事行动登时引发了轩然大波。恼怒的英国决心要给这个敢打欧洲武林盟主的自己的脸的国家一点颜色看看,当即在国际联盟中纠集了一大票国家对意实施制裁;然而在这个关键点上,法国却又掉了链子。

    由于英国公开承认德国重整军备的合法性,比利时又脱离了与法国的联盟,这使得巴黎迫切需要联合一切力量来遏制德国的复兴;虽然他们已经和苏联签订了互助条约,但由于双方意识形态的巨大差距,法国并不对那头红色巨熊报以多么明显的期望。因此,综合国力比波兰强上好几个档次、且同属资本世界的意大利,自然就被法国看做是对付德国的潜在外援。最后,在制裁行动上,法国始终表现得半心半意;而这种不坚决的表现既没有阻止意大利在阿比西尼亚的行动,又破坏了英法与意大利的关系,使得后者做为协约国成员的生涯正式寿终正寝。

    在这一连串事件中得到最大好处的,不是阿道夫•希特勒还有谁呢?他无比欣喜地看到意大利与英法之间的罅隙日渐迸裂,而这则为他拉拢同为***独裁者的墨索里尼提供了绝好的契机。此外,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到意大利人在东非对当地土著的战争中去了,没有谁还会关注德国正在进行一日千里的重新武装;这都使得希特勒面临的国外压力大大降低,在闷声当中尽享发大财的利益。

    作为各项军种中见效最慢的部队,圣诞前夕的德国海军,较半年前签署条约时的阵容并没有明显的变化;新一轮规划的军舰几乎全部都处在建造当中,只有一些近海活动的小艇因为工期快而赶在年底加入了作战序列。不过,海军的人员扩充,却早已经紧锣密鼓的实施起来了。根据布罗姆…福斯造船厂方面给出的保证说明,包括2艘超级战列舰在内的所有今年建造的船舰,都将在1938年内竣工;而为这些军舰准备足够的合格船员,就变成了海军眼下最需要做的当务之急。

    在雷德尔的居中统筹下,各港口司令部和专业技术院校,都面向社会敞开了征召人数;德国海军的阵容顿时急剧扩充,其在役人员总数无疑远远超过了昔日和约下的1。5万之数。而在这个时候,昔年海军所实施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