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8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屋顶上曹苻和仇不度已经分出了胜负,仇不度不知道去了哪里,曹苻则落在了我的身侧。他看了看场中情势,十分严肃地低声对我道:“幼子何辜?公子若杀了这个孩子,和宇文智及有何分别?”

    我脑子一震,自己平时最瞧不起宇文智及的为人,怎么事到临头自己也变成了他这样?我还以为自己面对仇人的时候居然能够如此清醒地保持理智,想不到其实当我对唐临手中的孩子生出杀意的时候,早已不再是我自己了。

    我想了很久,手中紧握的剑慢慢松开,朝唐临道:“把他带走!”

    唐临一愣,张文苏却在一旁会心地笑了笑,从唐临手中把孩子夺了过来,二话不说就朝后走去。

    我很明显感到宇文智及松了一口气。没等他缓过神来,我就挺剑而上,一剑刺了过去。

    他下意识地朝后退去,并举剑来格。

    我明知他的剑不堪一击,根本没有理会他的反抗,仍然直直地切过去,果不其然,他手中只剩下一截剑柄,“哐”地一声,落在地上,我看到他持剑的右手虎口流出血来。

    只一下,我就知道宇文智及的身手和宇文化及相去甚远。

    我倒转剑锋,又朝宇文智及刺去,他“啊”地一声躲避不及,左肩已经被我刺中。

    我能很明显感到身后的杀意,回头看了看,曹苻挡在我身后,再后面是剩下的黑衣杀手。

    我冷冷地朝宇文智及笑了笑,飞起一脚将他踢倒在地,正要结果了他的性命,突然一柄剑朝我飞来,将我的剑打偏了几分,没有刺入宇文智及的胸口,却又插进了他的左臂。

    宇文智及倒在地上叫唤着,有人接住了刚才朝我飞来的剑,我看都不用看,就知道肯定是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沉声道:“你不许杀他!”

    我盯着宇文智及恨声道:“你也要来多管闲事?我连你一起杀!”

    宇文化及缓缓道:“你想杀我,随便你,就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我被他的话转移了注意力,正要回身,没留意宇文智及捡起地上的断剑猛地朝我刺来。

    我放开他朝后退了几步,站定了,看着宇文智及手中举着断剑悬在空中,冷笑道:“你若能让安平和承平都活过来,让若修不要死,我就放了他。”

    宇文化及道:“无论如何,他是我弟弟,我不允许你杀他!”

    宇文智及挣扎着道:“大哥……大哥杀了他!”

    宇文化及打量了他一眼,却不理会。

    我听了宇文智及的话,心中更恨,飞剑而出,宇文化及还来不及阻止,我的剑就已经插入了宇文智及的胸口。

    宇文化及冷冷地看着我,突然提剑朝我刺来,我划开几步,反身抽出插在宇文智及身上的剑,朝后跃出,冷冷地看着宇文化及。

    宇文智及在地上痛苦地呻吟扭动着,他胸口的血不停地涌出,渐渐地失去了意识。

    宇文化及痛心地看着宇文智及,走过去扶他。

    我一步步朝他们走去,企图拦住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将剑一指,冷冷道:“别过来!”

    我根本没听他的话,脚步未停,突然就感到一阵寒意朝脖颈之间而来,宇文化及的剑已经指向了我。

    他透着一丝悲哀道:“你已经杀了他,还想怎样?”

    我愣愣地盯住地上的宇文智及,道:“让开!”

    宇文化及露出一抹悲哀的神色,缓缓道:“当年是我的错,你想报仇,先杀了我。”

    说着倒转剑锋,将剑柄递到了我面前。

    我一把夺过便要朝宇文化及刺去,却犹豫着没有下手,只道:“为什么?”

    他道:“你曾问过我,为何要利用元胄?就是因为他的小女儿嫁入宇文府后,在府中作威作福,可他……偏偏对她十分钟爱,我不过想给他们个教训,没想到宇文智及怀恨于你,才造成今日的局面。”

    我默然地将剑缓缓放下,要说错,当年我将那封信给宇文化及的时候,就已经错了,真正该死的人又怎会是他?该是我才对。

    我环顾着四周,恍惚间觉得这一切似乎都是我的错……可是又能怎么样呢?

    我收起剑,又看到了若修替我绣的梅花,它环在我腰间,像是她的双臂。想不到最后,竟是我害死了你……

    宇文化及扛着宇文智及,将他扶回了内院,我呆呆地站在前院中,其他所有人都站在一旁看着我。

    不!不能就这么算了。

    我连自己是怎么走回醉鸿渐茶楼的都不知道,只知道第二天茶楼的大厅里特别吵,所有的消息都是关于宇文智及的。

    传的最多的就是宇文智及的死,很多人都对他的死拍手称快,不过碍于宇文述仍然庞大的势力,表现得都非常矜持。

    我则坐在茶室里和张文苏下棋,张文苏一边落子一边漫不经心地问道:“公子接下来打算干什么呢?”

    我冷冷一笑,道:“等程先生的消息。”

第128章 天下将乱(一)() 
我自己的事在这虚虚实实的世界里不足为外人道,而我最初来到这个世界的疑惑也在渐乱的局势中慢慢明了。

    在设想中,隋帝国的运转就像一个巨大的轮子,一寸寸轧着当世的百姓朝前行进着,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哪一个人有力量阻止这个巨轮,之前王薄在长白山的起义不过是螳臂当车,还没形成气候就被碾过,轧成了齑粉。我最初以为杨玄感的叛乱也会一样,之前在邙山之阴和王珪说起时,也是一样,杨玄感心中格局太小,根本不足成大事。可不知道为什么,感觉很明显,杨玄感或许会失败,但叛乱却不会消停,直觉告诉我,隋帝国的末日即将到来了。

    杨玄感的计划非常明确,他首先宣称统领水军的将军来护儿反叛,向临近州郡发送文书,响应前来的有万余人,杨玄感就凭着这一万余人的人马,开始了他的谋国之路。

    因为杨玄感平时礼贤下士,也喜欢装模作样结交贤才,有一个人——李密,也预感到天下将乱,不辞辛劳从长安赶到杨玄感帐下,充当军师,为杨玄感出谋划策。

    可惜他的建议杨玄感一条也没有听,因为据传来的消息,他自以为是的想法是占领洛阳,控制朝中官员家属,再传檄逼迫他们就范。

    可是洛阳既然被称为东都,相当于一个小朝廷,杨广出征辽东之前,以越王杨侗留守东都,民部尚书樊子盖为主事,洛阳的守军虽弱,不足以应付杨玄感的兵力,但抵御一段时间也绰绰有余了。

    事实也正是如此,杨玄感将兵力分为两路,分别从南北进发,很快杀到洛阳城下,在洛阳城东的上春门驻扎,准备攻城。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樊子盖派出的抵抗军队虽然节节败退,但至少拖延了杨玄感进逼洛阳的日程。这个时候,留守大兴城的代王杨侑也派出刑部尚书卫玄领七万大军援救洛阳了。

    在朝廷军队的眼里,杨玄感区区的数万人根本不值一提,卫玄的援军从潼关赶到洛阳时,也抱着同样的心理。

    杨玄感成大事不足,却有小聪明,他利用隋军的这一点,以诈败之计将卫玄的前军杀了个片甲不留。卫玄不得不暂避锋芒,驻军城外。

    这样一来,洛阳城内外正好对杨玄感形成了夹击之势。杨玄感别无选择,只有尽快攻下洛阳才可立足,可樊子盖在城中据守,以微弱的兵力苦苦相持,加上叛军没有攻城的器械,洛阳城他们根本就攻不进去。

    杨玄感在黎阳叛变的消息迟了一个月才送至辽东杨广面前,杨广一心要征服辽东,根本没有花心思在后方,如今后院起火,他不得不匆忙撤军,第二次东征就这样以失败而告终。

    远征辽东的军队虽然在与高句丽的对抗中没有取得胜利,但是兵力的骁勇却是不可小觑,大将军宇文述和屈突通各率援军南下,所有的军队都回撤,援军一到,杨玄感必败无疑。

    右武侯大将军屈突通率领的援军首先赶来,杨玄感想凭借黄河之险,将屈突通阻挡在河北,不让其南渡,但他的计策没有能够实现,因为后方受到了来自城中力量的牵制。

    屈突通的军队还是度过了黄河,杨玄感匆忙北撤,转而攻打长安,也就是大兴城。

    洛阳城在杨玄感围城的时候已经是岌岌可危,城中居民有很多都逃走了,丁渔儿也关了茶楼,来到了大兴城。

    在如此乱象之下,京城中的人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醉鸿渐的生意竟然变得更好了。

    京城中生活着的人,很少知道民间疾苦,我也一样。

    宇文智及的事情过去才没多久,又有一阵风声在坊间传扬开来。说是天子失德,当有德者代之。这个有德者,就是齐王杨暕。

    说实话,自从元德太子杨昭去世后,杨广再也没有立过太子,如果按顺序来,将来继承大统的人应当是排在第二的杨暕。可是过了这么多年,杨昭的儿子都长大了,杨广也没有一点要让杨暕做继承人的意思。

    上一次漳水之畔的谋划,杨暕的事情败露,虽然扯了乱七八糟的理由来推脱,杨广也因为不久之前的丧子之痛没有过分与杨暕计较,但杨暕的野心,杨广一直都是有所察觉的。

    这次恰逢杨玄感之乱来了这么一出,无异于火上浇油。我知道这件事最后必然会传到杨广耳朵里。

    我坐在茶楼的大厅中,听着周围的人议论时事,其实这个时候的言论还是自由的。人们不敢明目张胆地说,但窃窃私语之声不绝。

    杨广回师京城的时候,杨玄感的叛乱已经被平定了,我从前的上级杨义臣在大兴至洛阳的路上堵截杨玄感,他走投无路,让自己的弟弟杨积善杀了自己。

    当然,这是官方流传的说法。实际上据来醉鸿渐喝茶的人讲,杨玄感被杀的时候血溅三尺,身上的剑伤足足有数十处。

    除了杨玄感之外,他的几个弟弟都没能逃脱,都是伤痕累累地被官兵抓获了。我想了想,心中已经明白了几分,知道这件事情很有可能和仇不度有关。

    关于“齐王代之”的流言杨广当然非常警惕,但并不完全相信。

    燕王府的布置比齐王府要简朴得多,燕王杨倓还是个小孩子,端坐在书房写字。他很有元德太子的遗风,小小年纪就非常懂事,而且温和礼让,杨广和萧皇后最喜欢这个孙子。

    他写得很认真,我看着他,竟不自觉地想起了八九岁时候的自己,想想我比他要幸运得多,至少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不会有人想到要对我怎么样,更不会有人会利用我做什么。

    我想了想,重重地移了一下脚步,踢倒了一个花盆。

    房中的杨倓猛地惊了一下,随即却镇定了下来,不慌不忙地朝书房外走。身后传来府中护卫的脚步声,整齐有致,丝毫不乱。

    我没等杨倓动手,就一脚将门踢开冲了进去。

    杨倓的眼神有些慌乱,却仍定神道:“何人竟敢……”

    他的话没说完,我就一刀砍了过去。

第129章 天下将乱(二)() 
杨倓一惊,侧身避过,先躲过了一刀。

    我斜压刀刃,对着他的前胸又是一刀,这下他没有完全避开,我的刀将他的常服划破了一道口子,但是他并没有受伤。

    他似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