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目光突然变成无数根针朝我刺来,我觉得浑身上下都很难受,这种难受又化作火辣辣的炙烤,我胸口烦闷至极,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往外吐出血来。

    难受的感觉倏忽之间便消失了,一切又恢复了安静平和,我在这种安静平和中待了不短的时间,终于慢慢地清醒了过来。

    老爹仍然在看着我,只是目光柔和慈爱,见我终于睁开了眼睛,疲惫地笑了笑,温声道:“建成,为父知道你心中的痛楚,只是逝者已矣,你若不好好活着,她……又如何安息?”

    想到若修,我的泪又止不住沿着眼角滑落,三娘俯在床沿替我擦泪,一边道:“大哥,大嫂也希望你好好活着不是吗?”

    老爹迟疑了一会儿,转身朝外走去,我才发现他又单薄了不少,丧妻之痛,他感同身受,自然能够体会我的苦楚,我怎能让他在半百之龄,再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如果我真的死了,这才是最大的不孝。

    母上大人和若修的面容一遍一遍地在我脑子里浮现,我又一次觉得,或许活着,才是最大的不幸。

    天气渐渐回暖,老爹也不再来看我,我问三娘才知道原来杨广第二次征讨高句丽,老爹被拉去负责转运粮草了。

    又是征讨……我又回忆起在浿水岸边被我杀死的女子,她是谁家的女儿?是否已经嫁人……

    我知道自己又想得太多了,赶紧把思绪收了回来。

    张文苏来看我,他虽然气色还是很差,可是比起我来,已经算得上好太多了,我睁开眼睛的时候他就坐在床沿,并没有因为我的遭遇而有所改变,仍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只是因为身体状况不佳,才收敛了一些。

第122章 是缘是劫(四)() 
他指了指我,又指了指自己,道:“公子,我们都是九死一生,文苏自爱,公子也应节哀才是。”

    我点了点头,有气无力地说道:“杜杀妹妹莽撞,先生勿怪。”

    张文苏摆手道:“文苏怎会怪她?”

    这时李玄霸进来对我道:“大哥,有你的信。”

    三娘在一旁扶我坐起身,我接过信看了看,除了信封上写着收信人是我,又没有落款,我不知道写信的人是谁。

    展开信再仔细看时,才明白是子异老人和王珪写来的。他们听说我重病在身,邀请我到子异老人的住处好生休养。我看了信又感到一阵悲怆,原来我答应过若修,等到什么时候有空了,为她在世上找一个别人轻易找不到的地方造一个木屋,就我们一家生活在那里,当时我想象中日后的住处就是子异老人的木屋,如今他们请我去休养,然而却只剩了我孤身一人。

    从大兴城到洛阳的路,我走过很多次,却没有一次像现在这样,觉得这条路似乎通向了一个我从未曾企及过的去处。以前也去过子异老人那里,途经洛阳时,会顺道拜访,却从来没有一次有现在的心境,我坐在马车上不断地望着身后的土地,想象中,如果还能再回来,一切应该是沧海桑田了。

    春天到了,我早已生无可恋。

    子异老人的住处和从前一样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变化是茶室的帘子全都卷了起来,严冬已过,不需要厚重的帘子遮挡寒风了。

    我一个人到洛阳来,谁都不放心,荀简和荀一两个人一定要护送我,我推辞不过,也不想让他们太担心。在丁渔儿的茶楼歇了一晚之后,我就将他们留在了城中,自己一个人去了子异老人的住处。

    他们显然没有料到我会这么快来。

    我才到木屋外的竹篱边,就碰到了从屋中走出的子闵,她已经长成了一个大姑娘,我仔细想了一下,她今年应该有十三四岁了。

    她见到我,走上前来微微施了一礼道:“公子又来了?”说着莞尔一笑,不待我答话便转身走了进去。不知道为什么,她这番小小的举动颠覆了我对她的印象,从前的调皮活泼收敛了很多,倒多了几分少女的娇羞。

    所有的事情都在变,连我也变了太多,从前我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人,现在年纪也不大,心却已经死了。

    我在门外等了片刻,王珪扶着子异老人出门相迎,子异老人见了我便笑道:“小公子,一别数年,想不到还有会期。”

    我拱手道:“前辈言重了。”

    王珪走上前来扶了扶我的手道:“公子,里面请。”

    他们二人在前面领路,我则跟在他们身后,穿过回廊,在茶室分宾主坐了下来。

    茶室中的气氛很凝重,他们不想提起我的痛处,而我的脑子里,除了若修也想不到其他的事。

    过了好一会儿,子闵端上茶来,笑着问子异老人道:“师父,您可听说鸿泸卿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反叛的事?”

    子异老人看了看她,捋着胡须皱了皱眉道:“不像话!天下将乱,你倒当作玩笑一般。”话虽是责备的意思,语气却十分温和。

    子闵也不把这样的责备当回事,只道:“王先生平日里也说过不少呀,皇上东征,必败无疑。上次是因为敌人强势,这次倒是因了祸起萧墙了。”

    王珪看向我道:“听说上次征伐,无人得免,不知公子是否去了辽东?”

    我想了一阵,才想起一点片段,点头道:“在杨义臣老将军麾下任职,捡了一条命回来。”

    子闵眼睛一闪,问道:“公子以为征伐高句丽应当吗?”

    当然不应当,可这话仿佛不应该从她的口中问出来。

    我摇摇头道:“百万将士埋骨他乡,又怎会应当?”

    她又问道:“那杨玄感起兵,应当吗?”

    当然也不应当,可是我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理由,除了一句“君君,臣臣……”可是现在杨广君不君,还怎么要求“臣臣”?

    我又摇了摇头,她似乎很满意,倒过茶后,看着子异老人。

    子异老人笑道:“杨玄感起兵,并非首创,前有王薄窦建德翟让为鉴了。”

    王珪摆手道:“杨玄感的叛变与他们不能相提并论,他出身弘农杨氏,在士族中影响甚大。若消息属实,恐怕才是致乱之源啊。”

    我其实无心听他们讲这些,只想喝喝茶宁宁神。茶本是提神之物,我喝了两杯,到觉得有了几分困意,他们说什么我完全听不下去,倚在茶几上打起了盹,不一会儿竟沉沉睡去了。

    醒来的时候睡在一方榻上,王珪坐在一旁翻书,我闻到了一股很浓的药味,转头一看,一碗药正搁在旁边的盘中。

    王珪见我醒了,放下书道:“公子睡得可好?”

    在席间睡着本来是一件十分失礼的事情,王珪反而这样来问我,我倒觉得非常不好意思,坐起身拱手道:“席间睡着,实在失礼。”

    子异老人踱步而进,笑道:“这不能怪小公子,要怪得怪我这个徒弟,她在小公子的茶里略放了些安神的药,小公子喝了,焉能不困?这倒无妨,只是不知小公子睡得可好?”

    他们都问,我只好答道:“这地方清雅异常,岂能睡得不好?多谢前辈和王先生美意。”

    子闵走进来扶着子异老人朝我笑道:“公子快些把这药趁热喝了吧。”

    子异老人很有深意地点点头道:“子闵亲自煎药,一片好意,公子可别辜负了。”

    我笑了笑,端起药一下就喝完了,苦味过了一会儿才在嘴巴里慢慢扩散开,比起心里的苦楚,这根本算不了什么。

    子闵大概没有想到我会这么配合,愣了一下才走近前来将药碗收走。

    子异老人朝王珪示意了一下,王珪朝我拱了拱手,起身走了出去。

    等王珪带上了门,子异老人才凝神道:“小公子,你的伤,不轻呐。”

第123章 划地绝交(一)() 
我在子异老人的住处盘桓了近一个月,身体才慢慢复原,这个时候,杨玄感已经兵近洛阳,想抢占东都了。

    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觉得自己此前实在是太高估了杨玄感,强攻洛阳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不直接兵发长安,先把大兴城占了再说?杨广现在在辽东,他要是知道了消息回军来救,如果守住潼关不让他回来也可以勉强在关中立足,他却偏偏要攻洛阳。

    我和王珪坐在茶室中议论了一阵,觉得没什么意思。我的心绪并不全在这些事情上,我其实想回大兴城,看了看王珪,不知道他是否可以信任。

    我想了想道:“王先生,我想回京。”

    王珪诧异了一下,转而问道:“洛阳城内外交困,公子此时回去,只怕路途中会有危险。”

    我拱手道:“王先生,我意已决。只是……”

    王珪道:“但说无妨。”

    我道:“从这里离开的,并非是建成。”

    王珪听了肃然道:“公子的意思,是想借此处掩人耳目?此事未尝不可,只是公子意欲何为,还请明示。”

    我正要说话,身后脚步声响,子异老人被子闵扶着走了进来,他哈哈一笑,朝王珪摆手道:“小公子既有未了结的心事,便去无妨,叔阶你何须过问,小公子自会回来的。”

    王珪看了一下子异老人,朝我拱手道:“既然如此,公子一路保重。”

    奇怪的很,面对杨玄感的叛乱,洛阳城中的人并没有十分慌乱,我看到醉鸿渐茶楼里还是有很多往来的客人在喝茶。

    丁渔儿早就知道我要来,将唐临带到我面前道:“公子此番回京,就让唐临随公子前往,一路之上也有个照应。”

    唐临朝我拱手道:“见过公子。”

    我回礼道:“不必太过客气。”

    丁渔儿先请我去楼上坐了坐,她并不提其他的事,只瞟了瞟门外道:“当年长宁郡王被杀的事,确是皇上残忍不仁,如今天下将乱,公子若有所图谋,唐临倒是可以为公子效犬马之劳。”

    我道:“丁老板费心了。此去京城,只为了私事,无涉其他。”

    丁渔儿想了片刻,似乎有些明白了,上下打量了我一回,道:“公子若想不被人知觉,这样就去……恐怕是不行的,不知可否容我替公子打扮一番?”

    我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再次站在镜子前时,我连自己都认不得自己了,丁渔儿给我弄了一个很大的胡子贴在嘴上,将我束起的头发披散了,用毛巾在头上缠了一圈,再换了突厥人的衣服,整个就是一个从关外来的生意人。

    我和唐临回到了大兴城。

    我没有去唐国公府,而是住在曹符的茶楼里,要不是曹符认出了唐临,根本就没人注意到我回来了。但曹符只是对我示意了一下,并没有多说什么。

    第二日,唐临替我去宇文府送了一封信,大意是说突厥始毕可汗见中原局势动荡,有意扶立新主,请宇文智及考虑一下,他若举反旗,突突厥人将鼎力支持。

    这封信送出去没多久,我在城外的长亭没有等来宇文智及,却等来了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宇文化及。

    确切地说,我现在根本不知道还应不应该把他当作朋友。

    宇文化及一见之下便认出了我,他摇头道:“你本该隐居休养,为什么却出现在这里?”

    不知道为什么,比起宇文智及来,此刻我竟然更加恨他,虽然我知道也许那天晚上的事与他一点关系也没有。

    我冷冷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