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了想,笑道:“这么多日都待在宫里,想必也不合你的心性,我带你出去走走如何?”

    子闵一笑,道:“大哥朝务繁忙,有时间么?”

    我道:“我如今是一国之君,我若想有时间,自然是有的。便是发生天大的事,自有他们来料理。”

    子闵笑道:“果然如此?没见过哪个帝王像你这般不尽心。”

    我见她脸上笑意盎然,知道她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其实也想出去走走,便换了便服,拉着她的手,自启夏门出了宫。

    才出宫门,走了没多远,子闵便笑道:“大哥,现下出来,才知道从前听人说起的有些话不假。”

    我道:“什么话?”

    子闵道:“待在宫里,便是富贵荣极,毕竟还是压抑,不如宫外自在许多。”

    我深以为然,在宫中面对着御座,便是贵为天子,头上的皇冠也足以把人压得喘不过气来。

    我们走得很慢。

    才见到大兴善寺的寺门前,子闵便敛了敛眉道:“我早知大哥一定会来这里,”

    我不觉有些惊讶,道:“你如何知道?”

    子闵道:“李玄霸派人将信辛苦送来,大哥却不管不顾,于心不安,因此才来兴善寺。”

    说话之间,一阵淡淡的檀香在空气中弥散开来。

    我道:“并非如此,我见你如今的情形,便是亲手杀了他,也不会于心不安,只是……”我顿了顿,又往前走了两步,“只是终究对不起母亲罢了。”

    子闵道:“我如今好得很,大哥也不必为了我……”

    我道:“也不单单是为了你,当年李玄霸幼弱之时,母亲生病,我曾带他来此为母亲祈福,我也是从那时起对他尤为看重,想不到数十年过去,人终究还是会变。”

    说着便进了大兴善寺。

    寺中的僧人很多我已经不太认识,我们转了几转,子闵疑惑,问道:“大哥来寺中,为何不拜佛祖?”

    我低头想了片刻,抬手指了指观音殿,又放了下来,只道:“我只拜观音,觉得她普渡众生,有什么事,找她最灵了。”

    子闵一笑不语,也不再问,由我扶着进了殿门。

    我和子闵并排跪在观音佛像前,看着和从前一样高大慈祥的脸,恰似在俯视众生,我闭上眼睛,心想她或许能够听得到我的忏悔。

    我是对母上大人忏悔,她让我团结兄弟,身为大哥,我实在没有尽责。

    许久之后,我附在子闵耳边道:“我们走吧。”

    子闵闻言轻声道:“大哥,再等片刻吧。”

    我依言转过头去,又把眼睛合上,等了片刻,子闵推了推我道:“走吧。”

    回转宫中的路上,我们走得更慢了,两人似乎心有灵犀一般,都不愿立刻便回到那个笼子里去。我突然有点同情老爹,他在那个地方一个人守了那么久,也似乎理解了杨广的所作所为,他大概也是觉得大兴宫压抑得很,因此才要到处巡视,不愿长久待在这里。

    可身为天子,这样微服跑出来其实不合礼数,我回到宫中的时候,已经有人在两仪殿等着我了。

    三娘和窦诞。

    窦诞一向是稳重恭敬的,见我穿着便装,并未发一句话,三娘却已经跑到子闵身边,叽叽咕咕地问我们去哪里了。

    子闵笑着说道:“我们去了寺中。”

第435章 不恋旧情(二)() 
三娘闻言,狐疑地看了我们一眼,缓缓地放开了子闵的胳膊,盯着我问道:“大哥,你去寺中做什么呢?”

    我见她面露怀疑之色,便实言相告道:“不知为何,想起了旧事。”

    三娘未嫁给柴绍之前,是知道我与李玄霸关系甚好的,听我这样说,心中大概已经猜到了几分,便冷冷道:“大哥不打算管了?”

    我反问道:“不打算管?管什么?”

    三娘道:“我已经听少卿说起,玄霸在洛阳有难,派人送信给你,结果信使将信送到之后,才出杜康居便被人杀了。”

    我笑了笑,走到御案前,自桌上拿起一张纸,递到三娘面前。

    三娘接过信读了一遍,似乎想了片刻才道:“如此看来,大哥是真的不管了?”

    我反问道:“你希望我管么?”

    三娘闻言低下头去,半晌没有说一句话。

    我道:“你是不是觉得,大哥做皇帝才没几天,就变了?”

    三娘道:“若是从前,我便是不顾性命,也要去洛阳打探一番,可是三娘,上一次我去洛阳的结果是什么,你便身在洛阳城中,难道还不知道?你子闵嫂嫂的眼睛,曹符和丁渔儿险些遭祸,还有仇不度被人围攻而死,唐临身受重伤下落不明。我上一次夜探仁寿宫,已经绕过他一次,不会再有下次了,便是他没有遇此危险,异日站在我面前,说不定我都会杀了他,如今让我去救他,又从何谈起?你的大哥,也只是个平凡人,非是圣贤,与我是不是皇帝,没有半点关系。”

    三娘默默地退到一旁,窦诞在一旁听了,插言道:“陛下,洛阳再生变数,是否要在长安以东布防,恐怕洛阳之兵直捣长安?”

    我摇摇头道:“大可不必。”

    窦诞见我说得十分自信,便不再多言,恭身退出了两仪殿。

    三娘见窦诞走远,又道:“大哥,虽然我也深恨李玄霸,可你们毕竟是兄弟,倘若这件事传扬出去,你置兄弟性命于不顾,那天下人又会怎么议论呢?”

    我摇摇头道:“不会的。在洛阳谋划此事的人,是李世民,他与李玄霸同样是兄弟,倘若此事传扬出去,他的处境比我更为不堪,此其一。而且,李玄霸的身世本就存疑,洛阳城中策反之人便是利用的这一点,而且元吉在北方早已将此事挑明,自今而后,我便当作是没有这个弟弟了。”在子闵知道我们去的是大兴善寺之后,早已猜到我会如此行事,我瞥了一眼子闵,她虽早已知道,面上却仍有不忍之色。

    三娘也是一样。

    我想了想道:“李玄霸在被软禁之中,尚且能够千里送信于我,若得知我果真不去救他,他必定会自寻出路。三娘,你忘了他当初是如何诓骗你们的?”

    三娘一愣,随即反应过来,道:“易容之术?”

    我点了点头。

    子闵也道:“颜大夫的易容之术并非毫无是处,只是被心术本就不正的人学了去,遗祸大矣。”

    提及颜不济,我轻轻一笑,派人到江东去请颜不济的事,我还未曾对子闵说起,如今我们身在长安,看来冯立他们若果真请得动颜不济,他也要费一番折腾。

    三娘道:“大哥若已经下定决心,为何不传檄天下,当初你自长安离开,有多少将领跟着你,后来你将洛阳让与李玄霸,那些人便都留在了洛阳,倘若这些人能够相助大哥,大哥要收回洛阳,岂非容易得多?”

    我道:“这件事我已经考虑过,现在却并不着急。”

    真正要紧的,却是搞清楚洛阳的杜如晦究竟想搞什么把戏。

    送子闵回到甘露殿,我也留了下来。

    子闵问道:“大哥虽然对三娘说得轻松,可我却觉得大哥一直闷闷不乐,不知是否?”

    我叹了一口气,坐到子闵身旁道:“说得是极。”

    子闵道:“大哥非是薄情之人,自然会如此。我却想起还是在唐国公府的时候,大哥可曾记得,他也曾喝过大哥的一杯茶?”

    我道:“怎么会忘了呢?如今这些人大都陪在我身边,这么多年过去,只有他……唉,竟只有他。”

    子闵抚着我的背,我突然觉得很困,便索性靠在了子闵的肩上又道:“这些旧日的情分,我们记得,他却早已忘了,当年彦琮禅师也曾说过,他只有半颗佛心,做不得佛门中人,如今看来竟然很是。我想那还是彦琮禅师的委婉之语,如今看来,他连半颗佛心也并没有。我认识的人中,有佛心的,竟是另一个人。”

    子闵笑道:“大哥又想起了谁?宇文化及?”

    我点点头,仍是靠在她的肩上,又道:“子闵,经此一事,我突然觉得,过去的事情,于今而言,除了徒添伤感之外,竟半点作用也无,若可以选择,倒不如全都忘怀了的好。”

    子闵道:“大哥这话说得不对,以前的事,无论悲欢,总是一生唯一的经历,倘若都忘了,人生一世,又有什么乐趣呢?”

    我轻轻一笑道:“这话听上去本是俗得不能再俗的话,却不知为何,竟也有几分禅意。”

    第二日朝会,便有人奏报说一向安分的南梁萧铣居然派人到长安来下了战书。

    我初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几乎以为是有人弄错了,看罢呈递上来的战书,才终于相信,去仍然问道:“萧铣不是早已放马南山了么?他怎么又有心思逐鹿中原了?”

    窦诞出列奏道:“回陛下,前日有自洛阳回来的斥候,曾报告说自洛阳有一行人南下,并不知原委,现在看来,想必是洛阳因势孤,才挑动萧铣与其合作,意图兴兵犯长安。”

    我冷冷一笑,道:“朕本意先定洛阳,再南平萧铣,如今他竟先来挑衅,倒是正好。”

    朝臣之中,既有赞成出兵的,也有不赞成的,我却因此前魏徵曾深得萧铣信任,将他的小朝廷已经搞了个乌烟瘴气,明知其兵力虽多,终是不堪一击,因此朝堂之上议论喧哗,我却毫不在意,只想着等到朝会结束之后,与韦挺商议择定领兵之人。

第436章 御驾亲征(一)() 
关于人选,其实我自己早就有了,不过仍要做出一副听听他们如何说的样子来,表明自己并非独断专行之人。我现在明白,原来帝王心术其实不过尔尔,只希望朝中能有将自己的心意说出来的人,而古来的昏君其实也并非都是受了佞臣挑拨,比如从前的汉武帝刘彻疑心太子谋反,逼得戾太子自杀,多半也是因为受了太子的威胁,自己心中想要如此,并不全是受了蒙蔽,否则父子之间何至于此?而其后的轮台罪己诏究竟有几分情是真,恐怕也不得而知。

    想到此处,我心中一凛,当年老爹又何尝不是如此?他也曾疑心于我,若非我一直都对继承皇位不甚上心,下场是否也与戾太子相类了?不过刘彻与老爹皆是年纪大了,我想自己过了知天命之年,必定不要再做皇帝,将帝位让给承宗便很好。

    承宗也长大了,估算日子,冯立派人到江东去请颜不济,应当早有回信,却不知何故到了如今竟还没有半点消息。

    在长安做了皇帝之后,我又托人送信给冯立,让他将崔言书和承宗都接到长安来,消息已经传出,可也是没有回信。

    子闵每每提及此事,我因存心想给子闵一个惊喜,总是遮掩过,推说大业未定,她们在南方要算比较安全,否则长安一旦再生变数,带着承宗要如何是好。子闵也就不再理论。

    因韦挺找不到合适的人,过了两日,在朝会上我便将这个问题交给了群臣议论,议论良久的结果,都认为柴绍可去,可柴绍却当场便推辞不去,理由是生病了。

    我心中奇怪,三娘这两日从未提及柴绍生病的事,怎么好端端的突然就生病了?虽然心中疑惑,我仍是不动声色,只轻轻点了点头,命他们再择他人。

    自我回长安之后,一向闭门不出,等我做了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