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且他们都表示拥立逃亡在外的我。

    杜康居中,崔少卿的酒馆仍然正常营业,并未引起任何怀疑,子闵则生下了一名男婴,按照我的意思,起名承宗。三娘的伤势也已经好了大半。

    这些消息对我而言,太过重要,我忍不住朝仇不度躬身下拜。

    仇不度却道:“太子殿下不必谢我,我不过应太子妃所请,来问一句,殿下日后要何去何从。”

    我想了想,道:“自此以后,世间再无所谓太子殿下,也不再有李建成了。”

    仇不度愣了片刻,竟似乎有些生气,沉声道:“难道殿下要看着那御座上的小子猖狂一世?”

    说实话,我其实并不理解他的生气,他游离江湖,与这世道并不是很有关。

    张文苏站在身后拱手道:“太子殿下,难道你忘了窦建德临死前的话了么?”

    我心中一惊,此前对张文苏说起这件事,也从未想过窦建德的话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意思,他一语却说到了重点。

    张文苏继续道:“窦建德请殿下以苍生为重,文苏想来,仇庄主想必也是如此,若太子殿下撒手不管,以齐王与卫王殿下二人之力,如何与他抗衡?太子殿下素来便知他的心性,他如今主宰天下,庶民难安,请殿下三思。”

    我看着仇不度,缓缓道:“建成与庄主一样,本该是江湖中人,仇庄主想必能够理解。”

    张文苏插话道:“退居江湖之远,也未必不可插手天下之事嘛!”

    仇不度十分僵硬地点了点头道:“殿下若避难江东,我可以助殿下一臂之力,在江东立足。”

    我拱手道谢,又道:“仇庄主,今日之后,李建成便坠江而死,不再有太子殿下了。这件事,请仇庄主广而告之。”

    仇不度点了点头道:“当年江东四俊,尚余二哥和三哥,如今定居建康,我可带你们去。”

    我道:“那位颜大夫,只怕恨我入骨,又如何会帮我?”

    仇不度道:“世事无常,人心易变,即便不是为殿下,便是为了枉死的方大哥,他们也绝不会袖手旁观。”

    我心中一惊。

    仇不度又道:“你是方大哥自江东兵患后唯一曾提起的学生,二哥起初不知,他若早知道,绝不会与你为难。”

    建康城中,比之北方如今的连年征战,反倒显出一派静谧和谐来。

    其实也未见得有多安稳。

    仇不度带着我们几人一路行来,走了很远,才在一个偏僻的小巷中驻足,指着一间十分不起眼的房子道:“便是此处。”

    他并没有敲门,直接推门而入,我们则跟在他身后。

    还未经过庭院,屋子里便有人高声叫道:“今日不看病,赶紧回去!”

    仇不度不经意地笑了一下,道:“二哥,是我。”

    屋中的人闻言走了出来,数年不见,颜不济似乎并没有什么变化,仍然是鹤发童颜,见了院中这么多人,根本没有仔细看,便怒道:“都给我滚出去!”

    说完转身便要回去。

    仇不度身形一晃,已经挡在颜不济身前,拱手道:“二哥,大唐太子殿下,落难至此,请二哥收留。”

    颜不济还未说话,屋中又走出一个人,正是程不易。

第289章 死而后生(一)() 
程不易瞥了颜不济一眼,走到我面前,拱手道:“别来无恙乎?”

    我拱手回礼,笑道:“多谢程先生记挂,无病无灾。”

    程不易“哦”了一声,摇头道:“难道遭逢宫变,逃难至此,还算不得灾?”

    我笑道:“劫后余生,怎会是灾?是福才对。”

    颜不济本来十分生气,听了我与程不易的这番对话,却转过身来道:“方大哥教出的学生,果然不错,便留下吧。”

    便在这几间并不大的屋子里,我们安顿了下来。

    经过种种变数之后,仇不度又开始了他杀人的买卖,七步杀山庄重现天下,其实山庄中的人还并不多,但他立刻便返回了长安。

    小半个月之后,荀一从洛阳来到了颜不济的医馆,告诉我长安城中流传着一个说法——太子李建成已经在玄武门被射杀。

    这个说法显然十分幼稚,我听完便道:“李世民的攻心之计,想必不会有太多人相信。”

    荀一却摇头道:“太子殿下,据我所知,齐王殿下已经相信了。长安城中的大多数臣僚,也并不疑心,只有洛阳卫王殿下不信。”

    我想了想道:“他们相信也好,我让你联络的青釭阁旧人,联系得如何了?”

    荀一点头道:“涿郡徐世谟已经在来建康的路上了。”

    张文苏在一旁道:“太子殿下若要重组青釭阁,文苏愿效犬马之劳。”

    我道:“既然如此,首先要让所有人相信,李建成已经死了。”

    荀一闻言愣了片刻道:“此事交给我去办。”

    我点了点头,又道:“等天下人都相信我死了,青釭阁便会再度出世。”

    张文苏拱手道:“太子殿下忘了一件事。”

    我问道:“何事?”

    张文苏笑道:“青釭阁令。文苏以为,恐怕得等到太子妃来到建康,青釭阁众人才会听殿下号令。”

    我低头轻笑道:“还是先生虑事周全。”

    荀一带着“大唐太子已死”的消息回了江北。

    一个月后,子闵带着刚出生没多久的承宗来到了建康,三娘则留在了洛阳。

    李世民原本只是自欺欺人,如今却从其他人口中得知我死了,想必睡觉都会安稳很多。

    而我也得到了我想要的生活——娇妻弱子在身侧,没有朝堂之争,没有心机城府,只有身边围着的一群心胸坦荡的朋友。

    其实这便是当年我在邙山木屋的时候幻想拥有的生活,也是我曾经想要承诺给若修的生活。

    现在有子闵陪着我,有王珪与我对弈,感觉又回到了过去。

    我因为知道这样的日子毕竟短暂,因此分外珍惜。

    一日张文苏看我和王珪下棋,在一旁问道:“荀一什么时候回来?”

    子闵回来了,荀一却留在北方制造舆论,其实应该已经成功了,不知道为什么耽搁了这么久还没有回来。

    我摇摇头笑道:“不知道,张先生不必着急。”

    张文苏道:“殿下若不急,文苏自然也不着急。”

    我手中的一颗子落下,对张文苏道:“张先生担心长安之乱若定,李世民收拾完残局,便有心力对付洛阳?”

    张文苏道:“不错。实不相瞒,如此情形,倒叫文苏想起当年刘景升与袁本初的往事来。”

    我手一抖,险些将棋盘掀翻在地,王珪也突然住了手。

    刘景升与袁本初?他们原本割据一方,势力强大,却在死后立刻瓦解,论及原因,不过是诸子内讧,才让敌人有机可乘。

    如今李唐的情形,竟与当年他们二人如出一辙,老爹还没有死,便要目睹儿子们自相残杀,将他辛苦打下的一方天下拱手送人了。

    我从榻上站起身来,朝张文苏施了一礼道:“多谢张先生提醒。”

    张文苏扶住我道:“殿下,苍生为重。”

    我点点头。

    才回到房中,子闵便觉察到我脸色不对。

    我道:“子闵,你说若我们现在一走了之,不再管什么天下苍生,他们会不会怪我?”

    子闵替已经熟睡的承宗掖了掖被子,蹙眉道:“大哥何故说出这样的话来?”

    我坐到床沿,只觉得有些累,道:“子闵,我累了。”

    子闵闻言走到我身旁道:“大哥若真能放心父皇,放心玄霸和元吉,便是走了,也无妨,我只担心大哥会后悔。”

    我握着她的手道:“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后悔,但看着你们……我……”

    子闵笑道:“我们很好。我一向知道大哥不喜欢太子府,如今在江湖之间,大哥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便是如仇庄主一般,也无妨,他们不会怪你。”

    我道:“那依你之见呢?”

    子闵看着熟睡的承宗,又看了看门外,转头道:“大哥,你答应过父皇,要回长安。”

    我心中猛地一痛。

    第二日,我便让柴孝和把建康转了个遍,终于找到了一间十分热闹的茶楼,柴孝和花了重金,终于和老板谈妥,将茶楼买了下来。

    便是在茶楼中,我正式以阁主的身份,举行了第一次青釭阁的集会。

    当然,与我最初接触的青釭阁相比,这几个人实在是太过寒碜,除了张文苏和荀一之外,唐临和荀简远在洛阳无法赶来,剩下的,全都算不得青釭阁的人。

    柴孝和早就将茶楼布置了一番。

    茶楼后堂,我坐在主位,子闵和我同席而坐,其余的人都坐定了。

    我看着他们,先拱手道:“各位相随而来,建成实在无以为报。想必各位都已经听说,大唐太子李建成已死,如今说话的,不再是李建成了。”

    张文苏“哦”了一声,道:“不知殿下……”他话未说完,却转而道,“该怎么称呼呢?”看着我还不忘笑了两声。

    我却看了一眼子闵,正色道:“姓郁,名柯,不再是什么太子,只是青釭阁阁主。”

    张文苏拱手道:“正该如此,文苏见过郁阁主。”

    其他人也拱手附和了张文苏的话。

    子闵插言道:“大哥,有了名姓,字呢?”

    我一愣,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只好笑道:“不如你替我想一个?”

    子闵早有计议在心,笑道:“柯者,斧之柄也。执天下之柄而庶民无伤,便取‘无伤’为字如何?”

    我哈哈笑道:“这分明是牵强附会。”

    张文苏却道:“文苏以为,夫人附会之言,甚好。”

第290章 死而后生(二)() 
无伤?其实与子闵相关的人,只有我,与其说是对天下人的希冀,不如说只是对我的希冀。

    我环视众人,见魏徵若有所思,起身走到他身前拱手道:“魏先生,建……无伤有一事相请。”

    魏徵拱手道:“阁主请讲。”

    我道:“依张先生所言,目前最要紧的,便是引萧铣与李世民两相争斗,缓解洛阳被围之急,也给晋阳之兵南下的时间。只是萧铣放马南山,不欲过江与李世民争锋,李世民以洛阳为患,一时也无法抽身对付萧铣,我想请先生重返长安。”

    魏徵低头沉思了片刻,拱手道:“李世民对付萧铣是迟早的事,只是时机未到,李世民手下,除了长孙无忌,还有谋士杜如晦、房玄龄等人,要与他们周旋,恐非上策。”

    我道:“依先生之见当如何?”

    魏徵道:“不若前往江陵,游说萧铣与卫王殿下结好,引荆襄之兵攻关中。”

    我迟疑了片刻道:“萧铣本无问鼎天下之心,他会同意吗?”

    魏徵笑道:“当初王世充与窦建德绝交,窦建德与之势如水火,阁主兵围洛阳,窦建德念及唇亡齿寒之危,仍出兵助之,如今情形,亦是一样。”

    我只觉得这样比较十分不妥,却说不上来,只是魏徵对长安的情形分析得在理,因此只好点了点头。

    计议已定,柴孝和道:“阁主,孝和自请为这间茶楼的掌柜,便待在此处,不再回去啦!”

    我道:“好!他日便将此间茶楼送与你也无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