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徵才上楼,便有飞骑打马而来,飞奔上了城楼,紧接着城下的士兵便传来一阵骚乱。

    我知道,张文苏和徐世勣在城北已经开始制造混乱,这些传递消息的人,应该是提醒其他城门的守将也要加强戒备。

    但是来人却迟迟都没有再下楼,我并不清楚魏徵是否成功说服了元宝藏,但是没过多久,城楼上传来一声喝令道:“打开城门!”

    说话之人,却是元宝藏。

    柴绍闻言道:“太子殿下,当心中计!”

    我看到楼下的士兵的确缓缓将城门打开,方才的骚乱早已平息,所有人都整齐地分开立在两侧,像是早就布置好了一样。

    元宝藏在前,魏徵和杜杀随行在后,慢慢地自城门下的暗影里走了出来。

    我笑道:“无妨。”

    说着便走了过去,身后的人也跟上来。

    元宝藏拱手道:“我在此恭候多时,专等太子殿下,魏长史早就说过,太子殿下一定会来这里,我是因此才向秦王请命把守此处的。”

    我道:“元将军,秦王已经入主大兴宫,我如今落魄至此,其实有愧,只怕难以报答将军厚意。”

    元宝藏哈哈一笑道:“怕什么?当年魏长史劝我的时候,说陛下与太子殿下仁德,却从没说过秦王如何。再说,当年殿下落难之时,正是他来与我交易,出卖自己的长兄,现在又逼迫父亲,这与当年杨广有什么分别?我元宝藏绝不愿跟随这样的人。”

    魏徵在他身后不住点头。

    元宝藏又道:“刚才有人报信,说城北有人生乱,不知道他们是否能全身而退。”

    张文苏既然做出这样的安排,自然会有全身而退的办法,我想了想道:“元将军,你若去,只怕他们疑心,城外有接应之人……柴大哥,烦请你走一趟!”

    柴绍拱手道了声“是”,便领命而去。

    元宝藏笑道:“这些人都是我挑选出来的,当年跟着我混,如今他们都是太子殿下的人啦!”

第287章 避难江东(三)() 
天色已经微微泛明,我从未想过,一日一夜之间,竟会发生这么多事,也从未觉得每一刻都如此漫长。

    出了城并没有走多远,我心中放不下的除了大兴宫和杜康居,其实还有张文苏,他虽然一向懂得全身而退,但事有万一,我这样想着,便不自觉地放缓了缰绳,两边魏徵和柴孝和见状也慢了下来。

    明知我有心事,柴孝和仍笑呵呵地道:“太子殿下尽管放心,其实我觉得,张先生未必便在城北。”

    我听他话里有话,忙问道:“什么意思?”

    柴孝和笑道:“下官与张先生,皆是落拓不羁之人,行事与常人有异,因此略可揣度张先生的举动。他若没有万全之策,不会让殿下冒险从东门而出,可攻打北门制造混乱,却也不像什么上策。”

    他的话音刚落,一旁突然传来一阵哈哈大笑之声,杜杀听到早已跟了过去。

    这笑声太过熟悉,正是张文苏。

    他带着人伏在道旁的草丛中,此刻才站起身来,跟在他身后的竟有数百人。

    张文苏摸着胡子笑道:“知我者,柴孝和也。”

    我见到张文苏,早已翻身下马,来到他面前道:“先生受累了!”

    张文苏摇摇头道:“文苏并未受累,真正受累的,只怕是还未跟来的人。”

    我听不太明白,朝身后看了看道:“先生指的是城中之人?李靖与冯立等人早已破南门而出,许世绪留在父皇身旁,我想不出还有何人。”

    子玄不知何时从张文苏身后转了出来道:“太子殿下,还有围困太子府的秦琼和程知节二位将军,他们放了太子府的人,李世民……又如何会放过他们?”

    我道:“此前在太子府,我虽有心留他们,却恐自己如今落魄,无法笼络人心,因此不曾开口。”

    张文苏笑道:“何须太子殿下开口?”他抬头看了看天色,“天色已明,他们只怕便要追来了。”

    柴绍一愣道:“先生如何知道是敌是友?”

    张文苏道:“若是敌非友,他们便不会轻易从太子府撤兵,更不会……”

    话未说完,身后扬起滚滚烟尘,元宝藏带着人殿后,闻声调转马头,命令人摆开阵势。

    走至近前,才发现是徐世勣。

    徐世勣高声道:“太子殿下,秦王命秦琼程知节二人将殿下带回去,他们领一万人马朝这边而来,太子殿下快走!”

    我闻言看向张文苏,张文苏却笑道:“秦王实在小气,他有百万精兵,送太子殿下一场,却只送来一万人?唉,有点太少了哇!”

    不光是我,连子玄也有些诧异地看了张文苏一眼。

    我朗声道:“徐将军不必惊慌,他们恐怕并无歹意,便让他们跟来!”

    徐世勣在马上听得应当分明,拱手道了声“遵命”,元宝藏也回过身来。

    过了没多久,秦琼和程知节果然到了,他们也的确并没有要为难我们的意思。

    他二人将身后的兵马搁在一旁,却只身来到我身前道:“太子殿下,我二人如今……只怕是有来无回,请……”

    秦琼话未说完,我已经将他们二人扶起道:“二位将军既然有心来投,建成自不会推辞,事已至此,建成有一事相请。”

    秦琼和程知节拱手道:“太子殿下请讲。”

    我道:“如今驻守洛阳的,是赵郡王李孝恭,要凭这些兵再取洛阳,恐怕难如登天。”

    徐世勣在他们身后道:“太子殿下有何良策?”

    我摇摇头,“良策却没有,只有下策。几位都是瓦岗旧人,李孝恭帐中副将罗士信,与各位更是知交,不如故技重施,只是这次,要速战速决。”

    身后柴孝和插言道:“太子殿下,当初太子殿下攻陷洛阳还长安时,本将帐下兵马大部留在洛阳守城,陛下不过因为军中无主将,才将赵郡王调到此处,他虽为主将,实际上却只是替太子殿下监军,只对付此一人足矣。”

    我摇头笑道:“罗士信亦是重义之人,又岂会行此等卑鄙之事?”

    秦琼和程知节都想要开口,我摆手止住了他们道:“我知道二位心意,建成所请,只是想联络城中守军和罗将军,二位可有办法?”

    秦琼皱眉思考片刻,拱手道:“太子殿下,可否让末将一试?”

    我点头道:“越快越好。”

    秦琼领命,一跃便上了马道:“末将定不辱使命。”便绝尘而去。

    魏徵也道:“赵郡王勇猛异常,熟知兵法,行军打仗甚少败绩,以我们区区万人之众,杯水车薪,根本不可能。但若秦将军能联络上罗将军,便可让罗将军趁他不备取他性命。”

    我摇摇头,让秦琼去,我不过想保罗士信不死,历史想要怎样,我偏偏不让它如愿。

    等我们到达洛阳的时候,洛阳城门大开,秦琼、程知节和罗士信站在城门相候,却不见李孝恭。

    我下马便朝城门走去,来到他们三人面前道:“赵郡王呢?”

    几双眼睛同时落在罗士信身上。

    罗士信年纪并不太大,见此情形却毫无惧色,只单膝跪地朝我拱手道:“太子殿下恕罪,赵郡王昨夜已经回长安去了。”

    他们都在等我发火,我却一把拉起罗士信笑道:“来日方长,他迟早会落到我手中,今日暂且放过他,起来吧!”

    我却不想待在洛阳,兵家必争之地,与我而言环境实在太差,我只觉得很累,想要好好休整休整。

    过了才一日,张文苏便在议事厅中替我说了我本想说的话。

    “太子殿下,洛阳虽为兵家必争之地,空守洛阳实为不妥。太子殿下,文苏以为,不如留他们在此守城,殿下自己却不必留在此处。”

    张文苏说得不错,我可以不必留在这里。

    听说南方萧铣,早已放马南山了。

    洛阳的一应事务,我都交给了子玄、柴绍和柴孝和。

    子玄为监军,柴绍为统军,柴孝和为司马。

    其余的人,都听他们号令。

    我出了洛阳一路向南,便来到了萧铣的地盘。

第288章 避难江东(四)() 
不论是萧铣,还是与之毗邻的林士弘,我都不想与他们为敌。如张文苏所言,最好的办法,不过隔山观虎斗。

    我们不过寥寥数人,扮作商人打扮,一路过江而来,站在小舟中,看着茫茫江面,发现自己竟也如这江面一般茫然。

    才发现,离了子闵,离了老爹,离了太子府,离了长安,孑然一身的我,竟再也找不到一点存在的意义。

    若不是老爹说,他在大兴宫等我,我根本再懒得为这天下做任何谋划。

    我知道,是我操之过急,张文苏没有想到,我更没有想到,风云之变竟会如此突兀,我甚至来不及做任何安排,变数便已经陡生。

    张文苏立在我身侧,望着茫茫江面,拱手道:“太子殿下,文苏一时失错,请殿下降罪。”

    我长叹一声,轻轻一笑,扶住他的手道:“与先生无关。我也没有想到,世情竟如此凉薄,以为即便与我不共戴天,至少也该顾及父子亲情。先生并非失错,是你我都高估了人心罢了。”

    张文苏也叹道:“太子殿下是否还会回去?”

    我一愣,回头问道:“为何不回去?”

    张文苏笑道:“文苏只是觉得,若人生一世,却不为自己活一回,太多遗憾罢了。”

    一语中的,世间知己虽少,张文苏却无论如何也算得上一个。

    我轻笑道:“张先生,其实……”我顿了片刻,缓缓道,“我本非庙堂中人,如今身堕江湖,也未必便是坏事。”

    张文苏一愣。

    我又道:“洛阳有子玄,晋阳有元吉,足够了。”

    “太子殿下的意思,日后即便回去,也非是昔日的太子殿下了么?”身后又响起一人的声音,是柴孝和。

    我回头笑道:“柴先生这偷听他人说话的习惯,可有些坏。”

    柴孝和嘿嘿笑道:“哎——这方扁舟太小,若要躲远些,只怕又要掉到江中去啦!”

    说话之间,一阵浪打来,船身猛地晃了一晃,柴孝和一哆嗦,两只手分别搭在了我和张文苏胳膊上,十分紧张地盯着脚下,好一会儿,船身又平稳了,才有些不放心地松了手。

    我和张文苏对视一眼,忍不住哈哈大笑。

    柴孝和终于有些局促,道:“不妨,不妨。”

    我们过了江,没多久便有一人追上了我们。

    仇不度——他本应留在长安。

    杜杀见了仇不度,早已远远避开,张文苏却不走。

    仇不度带来了长安的消息——

    李世民逼迫老爹立他为太子,并以后宫诸人的性命相威胁,老爹没有办法,只好同意,在立他为太子后不出半月,便退位,将皇位让给了他。

    坐镇山西的李元吉得知长安之变,不从诏令,不入长安,并斩杀了传诏的使者,举兵反叛。

    至于洛阳,据传当年病重而死的卫王李玄霸,其实并没有死,在洛阳与柴绍响应李元吉,也闭城不出,兴兵反叛。

    并且他们都表示拥立逃亡在外的我。

    杜康居中,崔少卿的酒馆仍然正常营业,并未引起任何怀疑,子闵则生下了一名男婴,按照我的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