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意识到原来他又朝下延伸了一段。

    到达底部,周遭是烛光火把照映,当中的一方水池中央,刻着“青釭阁”的石碑早已被移走,却换了一块稍矮的石碑,上面刻着“七不杀”。

    水池周围是一片空地,以石柱支着上面。

    再往前走,在石壁两旁,竟有不少的房间。

    子闵边看边点头道:“抽庄主必定满意。”

    柴孝和笑着道:“下官可无暇顾及他人是否满意,只要太子殿下与太子妃满意便足够了。”

    我笑着打断道:“哪里有太子妃?”

    柴孝和闻言拱手道:“下官失言,是闵公子。”

    子闵道:“大哥,仇庄主何时来此?”

    我道:“半月之后。”

    说着眼前一亮,烛火将面前的一方空地照得尤如白昼,空地中整齐地立着三十名黑衣劲装的人,手持长剑,恭整肃然。

    见我和子闵到了,一齐拱手道:“见过太子殿下。”

    我仔细打量着他们,柴孝和指着他们道:“此处修缮之事,皆是他们之功,下官不过动了动嘴。”

    这些人原来是三娘自民间招募而来,后来经我训练的一批士兵中挑选而来的,当时我曾特别训练过一支五百人的队伍,目的便是在每次战争的时候为奇兵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相当于现在的特种部队。

    柴孝和又在其中精心挑选了三十人。

    我拱手道:“诸位辛苦了。”

    他们又齐声答道:“为太子殿下尽忠。”

    这自然是柴孝和的安排。

    子闵附在我耳边道:“这些人效忠于大哥,那仇庄主怎么办?”

    我笑道:“那就看仇不度自己的本事了。子闵,自今而后,你便是他座下第一剑客,你看如何?”

    子闵颇有兴致地看着面前立着的三十人,点头道:“好。”

    我又道:“我想让子玄来帮你,你以为呢?”

    子闵点头道:“也好。”

    半月之后,太子府后院雅舍,子闵早已备好了茶。

    上午我便将子玄找来喝茶,子闵也是一身男装,却坐在琴案后弄弦。

    一个身影一闪而入,立在舍中,我起身道:“仇庄主,请坐。”

    仇不度道:“不必。”

    子闵笑道:“仇庄主初来,子闵略表心意,请仇庄主赏光。”

    仇不度转身看了看子闵,瞥见我左手边的位置,便坐下了。

    我道:“仇庄主,如何?”

    仇不度道:“李世民并没有任何动作。”

    我道:“仇庄主既然答应做太子府的剑师,我想请庄主教他二人剑术。”说着指了指子闵和子玄。

    仇不度冷冷看了看子闵和子玄道:“可以。”

    子闵笑道:“仇庄主,子闵想抚琴一曲,以答谢庄主之情。”

    仇不度道:“太子妃请。”

    谈话之间,子闵一曲已毕。

    我起身道:“仇庄主,太子府聘请剑师,建成略备了些薄礼,请庄主移步,建成带庄主一观。”

    新建的七不杀山庄虽然十分隐暗,倒与山庄刺客的的身份很相配。

    仇不度果然很喜欢。

    参观完了地下的这个山庄,我指着柴孝和挑选的三十人道:“实不相瞒,这些人都是我军中挑选之人,恐怕难以为仇庄主所用。”

    仇不度道:“无所谓,人我可以自己找。”

    我道:“我向庄主推荐二人。”说着指了指子闵,“建成好友闵子政,义弟郑子玄。”

    仇不度突地笑了一下,随即肃然道:“太子殿下是想利用我?”

    我道:“自然不是。”

    仇不度道:“好。”

    不知怎的,其实仇不度聪明,他应该知道我帮他组建七不杀山庄自有我的目的,却还是答应了我。

    不但如此,还确如我所言,子闵果然做了山庄的第一剑客,尽管她的剑术与从前七不杀山庄的人实在是相去甚远。

    但仇不度却有言在先,“她很聪明,我可以教。”

    我道:“但有一点,她不能出事。”

    仇不度冷冷笑了一下,道:“太子殿下太小看我了。你想借我之手与李世民抗衡,可以。人?既然是我七不杀山庄的人,自然不可能出事。”

    我才想起来,谁要是得罪七不杀山庄的人,庄规在前,七不杀山庄将举全庄之力报复。

    我握着子闵的手,稍稍放心了一点。

第248章 元吉领兵(一)() 
武德二年的冬天才过了一半,刘武周已经占领山西大部,老爹辛苦筹谋的举兵之地,就这样全都丢了。

    除了老爹,最郁闷的人当属李元吉。毕竟是他做并州总管镇守晋阳不力,才导致刘武周一路南下,虽然沿途都有抵抗,但难挡刘武周气势之盛,不论是老爹派去的还是就地镇守的军队,全部铩羽。

    李元吉迫不及待地想要请命领兵再战,但害怕老爹责怪,便跑到太子府来找我。

    我却正在和荀一商量如何重振青釭阁之事。

    存墨堂中,唐临向我报告李元吉已经来了,我看了一眼荀一,接着问起张文苏的消息来。

    李元吉闯进来,见存墨堂中还有别人,整了整衣襟,拱手道:“见过薛先生。”

    荀一笑着还了礼,我让李元吉也坐下,问道:“风风火火跑到我这里来,所谓何事?”

    李元吉有些不怀好意地笑道:“大哥,我有点事,想和你单独商量。”

    荀一看了我一眼,拱手道:“既然如此,我先告辞。”

    我起身道:“荀先生,此事至关重要,还请先生务必尽力。”

    荀一笑道:“太子殿下既有此心志,我必定赴汤蹈火,请殿下放心。”

    他离开后,李元吉才似懂非懂地问道:“大哥,你们在说些什么?”

    我道:“我想让薛先生去打听打听张文苏的消息。”

    “哦?张先生要回来了吗?”李元吉对张文苏的事倒很上心,当年张文苏曾教他学琴,琴虽学得不好,他却非常尊重张文苏。

    我摇摇头道:“我也希望他能回来,只怕很难。”敷衍了两句,本不想与他谈这些事,便把话转回到他身上道,“你方才说有事与我单独谈,你有什么事如此神秘,连薛先生也不能知道?”

    李元吉笑了笑,起身凑到我面前道:“大哥,我听说父皇打算让李世民领兵去抵御刘武周。并州是我丢的,按道理也该是我去夺回来,怎么能让他去呢?而且万一他打胜了,立下军功,在军中威信日盛,有一日恐怕连大哥也不会放在眼里……”

    他的这番话大有深意,我打断了他道:“你想做什么?”

    李元吉道:“我……我不想做什么,只想把并州夺回来,这领兵去打刘武周的人,应该是我才对!”

    我笑道:“哦?你真这么想?”

    李元吉使劲地点头。

    我道:“军国大事,不可儿戏。你若领兵,万一败了,这长安方寸之地,恐怕都容不下我们李唐了。”

    李元吉道:“大哥,你要对我有信心。”

    我笑道:“你不妨说说,有什么办法,能将丢了的山西夺回来。”

    李元吉沉思片刻,道:“办法很简单,但是需要大哥你帮忙。”

    我道:“我能帮什么忙?”

    李元吉起身从书架旁拿过地图,摆在我面前的桌案上,指着一个地方道:“刘武周占了我们的起兵之地,我们不如依其道而行之,将他的起兵之地也占了,大哥以为如何?”

    “马邑?”

    李元吉笑道:“对!大哥一向与突厥人私交甚好,刘武周敢兴兵南下,不正因为突厥人给了他保障吗?如果扰乱其后方。前有我领兵拒敌,后有大哥和突厥人相逼,如果……咦,如今镇守蒲州的,不是那个宁死不降的尧君素吗?要是能够挑动他也去打刘武周,刘武周进退无门,不是死局了吗?”

    他想得实在有些简单,但又很有道理。

    我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说的很好。可论起举荐你为领军之人,可不能来找我。”

    李元吉的目光由明转暗,有些丧气道:“那该找谁?”

    “宇文歆。”

    李元吉睁大了眼睛看着我道:“大哥,你没弄错吧?他……”

    “我知道你以为他对你成见颇深。可你难道忘了他在朝会上与刘文静争锋相对为你说话的事?”

    李元吉听了连连点头道:“既然如此,我去找他!”

    说着便要往外走,我拦阻道:“元吉!你可知最恨刘武周之人,除了我,便是你三姐姐?我身为太子无法亲临战阵,可你三姐姐一定希望手刃刘武周,为师父报仇。”

    李元吉听罢恍然道:“我知道了,大哥放心!”

    说到后来几个字的时候,声音已经有些飘忽。

    一阵风吹来,我觉得更冷,起身想把门关上,却见门外站着一人。

    子玄。

    他站在门外,李元吉出去的时候竟然都没发现。

    我看着李元吉离开的背影道:“怎么不进来?”

    子玄道:“他不是说了吗?想与你单独谈。”

    我道:“山庄的事安排的怎么样了?”

    子玄想了想道:“其实本不需要安排,他们如今都去了军中,子闵嫂嫂帮仇不度在物色新的剑客。”

    我点了点头道:“元吉若果真领兵,我想让你代我去一趟突厥怎么样?”

    子玄道:“好。”

    过了两日,朝会上老爹果然将由谁领兵的问题提了出来。

    殿中沉默了一会,宇文歆便出列道:“陛下,微臣以为让齐王殿下领兵最为合适。”

    老爹问原因,宇文歆将并州之失略述一遍,指出既是李元吉所丢,便应由他再夺回来。

    李世民却出列道:“父皇,元吉年岁尚轻,恐难当此重任,儿臣愿领兵前往,不破刘武周,誓不回还。”

    陈演寿亦出列道:“陛下,微臣以为,齐王殿下在晋阳据守之时,行军调度,皆有方略,并非难当大任之人,微臣以为,让齐王殿下领兵,最为合适。”

    李元吉也趁机向老爹表明了决心。

    老爹又问了一圈,有支持李世民的,也有支持李元吉的。

    朝会商议无果,这件事情竟搁置了暂时不议。

    朝会之后,老爹将我们几个人叫到两仪殿,继续讨论出兵事宜。

    之所以如此重视,其实还是因为此次再派兵,关系重大,若胜了,说不定真如李元吉所言,可以一路北进将晋阳夺回来;可是一旦失败,将士斗志消磨,关中人心不稳,李唐还未站稳脚跟便要被刘武周的铁蹄踏平。

    老爹的谨慎的确有他的道理。

    但是李元吉的确没有说错,如果李世民领兵胜了,在军中的威望既著,将来便有了和我抗衡的资本。

    我绝不允许。

第249章 元吉领兵(二)() 
老爹最终把目光投向了我,思忖了片刻,才问道:“建成,你以为谁领兵比较合适?”

    李元吉偏着头,一脸急切地看着我。

    我冲他笑了笑,拱手道:“父皇,元吉年纪尚轻,恐怕难当此重任。”

    李世民和李元吉同时讶然地看着我,连老爹也有点惊讶。

    我又道:“今日河东有急报传来,镇守河东的尧君素欲趁刘武周南下长安之际,趁虚渡河,进取关中,也需调兵抵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