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周如何嚣张,元吉必能抵挡,攻取晋阳并非易事。退一步讲,晋阳若果真危急,父皇若派军驰援,也能阻敌,即便刘武周尽得山西之地,欲进关中亦是强弩之末。”

    老爹仔细思忖了片刻,脸上露出一丝笑意,道:“说得不错!”

    两仪殿中愁云既散,李世民看了刘文静一眼,上前两步拱手道:“父皇,儿臣自请领兵救援晋阳。”

    老爹摆手道:“世民,不必心急。建成方才所言,正是灭刘武周之道,所谓‘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等刘武周真的攻下晋阳挥师南来时,再让你去也不迟。”

    我听了心中暗暗为自己担忧,老爹这是要将灭刘武周的功劳送给李世民了?他如今不能与我分庭抗礼,可倘若他在军中立起威望,到时候将置我于何地?我心里竟有些不是滋味。

    这些事情真要想起来,便只有头疼。

    正在思虑间,刘文静却出列道:“陛下,太原乃陛下兴兵之所在,若依太子殿下的意思,消极抵抗,将晋阳奉送给刘武周,恐怕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微臣恳请陛下立刻发兵援救。”

    老爹听了刘文静的话,若有所思地摸了摸胡子,沉声道:“齐王在并州还未有军报送到,刘武周一面之词意在恫吓,肇仁,你如何连这等伎俩都识不破?”

    刘文静闻言却不动声色,仿佛将老爹对他的训斥置若罔闻。

    我抬眼偷窥老爹的表情,见他的眼中竟罕见地迸出一股凌厉的杀意,对象却正是刘文静。

    回到太子府,唐临告诉我府上又收到了李元吉自晋阳传来的信。

    一年前,老爹曾为他安排了一门亲事,对方便是隋观王杨雄的侄女杨世安,目的不过是为了关中附近的人心。

    李元吉最初无论如何也不肯答应,他一向我行我素,且老爹对他又宠溺有加,他根本不把老爹的话放在心上。

    老爹非常头疼,却因为偏爱幼子,不肯苛责于他,只好让我去劝,最后好不容易才答应了。

    我和老爹都不曾想到的是,他娶了杨世安之后,不过半载的功夫,竟仿佛变了一个人。

    不但不再像从前那样胡闹,反而行事有度,成熟了不少。

    我从前便接触过杨世安,她本是杨素的遗孤,当年杨素为拉拢老爹,想将这两个当时刚刚出生的婴儿结为夫妇,老爹拒绝了。后来杨世安又被杨广看中,本欲结亲于突厥,谁知离间的伎俩被始毕识破,杨世安又被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也是命途多舛。

    想不到十四年后,她竟还是与李元吉结成了连理。

    李元吉在信中又一次向我抱怨老爹派去协助他的宇文歆实在讨厌,不管李元吉要干什么,宇文歆似乎都想和他对着干。

    他打猎,宇文歆阻止,他出巡,宇文歆觉得不安全,就连他偶尔偷懒,宇文歆也要提醒他。

    我看完了信无奈的摇了摇头,虽然措辞的口吻俨然是个大人,可议论的事却都十分幼稚。

    当然,我是知道他只会对我说这些的。

    然而关于山西如今面临的危局,他却只字未提。

    子闵也看罢了信,无奈地笑道:“军国大事不谈,却偏偏捡最不正经的说给你听,这是什么说法?”

    我的心中却闪过一丝不详的预感——越是不提的事,便越是严重。

    看来刘武周对晋阳的威胁比我想象中还要大。

    我立刻修书一封,让李元吉守得住则守,守不住便弃城来长安——

    便是将山西给了刘武周又如何?日后我自当讨回来。

    这样想来,我记起刘文静在两仪殿中所说的话,老爹看他的眼神,突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裴寂与刘文静已经很久不曾往来了。

    武德二年三月,自并州而来的军报如雪片般摆在太子府的议事厅中——刘武周亲率二万精兵,集结在并州以北,打算南图晋阳。

    四月,李元吉的部将车骑将军张达率兵进攻已经驻扎在榆次北部黄蛇岭的刘武周军,结果反而被全歼。

    正当我为并州的事发愁的时候,凉州的李轨又有了新的动静,原来是安修仁和安兴贵兄弟抓住了李轨,老爹派我去接应他们。

    柴孝和总算回来了,说实话,他走了之后,我其实不太适应。

    他的存在我总觉得是命中注定,仿佛是我的另一面,我所有不敢想的卑鄙手段柴孝和都能想到,若是真让他去做,他也会做。

    他也知道了并州的事,却不置可否,只拱手对我道:“太子殿下,据下官所知,刘武周之所以有胆兴兵进犯,还有突厥人作后盾,殿下一向与突厥可汗交好,是否……”

    我仔细斟酌了一下,摆手道:“不必。”

    鞭长莫及。

    “刘武周兴兵劫掠百姓,所到之处哀鸿遍野,戾气太重,绝不可能与老爹争锋的,你放心。”

第241章 并州失陷(二)() 
当安兴贵与安修仁回到长安后,老爹便下令将李轨斩杀了。

    其实降将不杀最容易笼络人心,可老爹却偏偏要杀了李轨,若说他杀薛仁杲还有理由,那杀李轨几乎没有任何说得过去的理由了。

    因为这件事,我连着几天闷闷不乐,想知道为什么,老爹终归不是一个嗜杀成性的人。

    送信的使者马不停蹄地在长安和晋阳之间两地来回。

    五月,刘武周攻陷平遥。

    李元吉的兵马节节败退,可我再也没有收到他写给我的信,只能从军报中得知一点端倪。

    显然的,李元吉根本没听我的话。

    因为直到刘武周六月攻破介州,李元吉还是拼死抵抗,没有半点弃城的意思。

    老爹一向宠爱李元吉,他不肯听话撤回来,只好考虑派兵去救他——

    一面任命太常少卿李中文为行营总管,与左卫大将军姜宝谊同去救援并州。

    却没有叫最先提出救援之策的李世民。

    朝议之时,老爹才提出这个安排,问大家意见时,刘文静便出列反对道:“陛下,微臣以为,刘武周举国之兵力来攻,并州志在必得,其势实在不可小觑。秦王殿下骁勇善战,治军有方,微臣以为让秦王殿下领兵去救更为合适。”

    他这样明目张胆地为李世民说话,老爹有些厌恶地摇了摇头,却仍然心平气和地道:“肇仁,你所言虽不差,只是世民年纪尚轻,让他与刘武周当面较量,难免吃亏,你先退下吧。”

    就这样,刘文静的计策并没有被采纳。

    我却没有什么别的担心,只是刘文静今日这一搅和,秦王与太子争锋相对的局面似乎更加严峻了些。

    子闵端着晚膳来到存墨堂找我。

    她一进来我便道:“子闵,刘文静实在可恶。”

    子闵道:“我已经听说了。大哥,刘文静此举,是想挑明关系利害吗?”说着将手中的托盘往桌子上一放,便转身坐到了我身边。

    我笑了笑道:“不知为何,我总觉得父亲对刘文静芥蒂已生,他恐怕不会得意太久了。”

    子闵点头道:“不管起兵之时刘文静有何等大功,与父皇作对,恐怕注定不得善终。”

    刘文静的事我无暇顾及,可他在朝堂上的一番话却果真应验了。

    李仲文和姜宝谊的军队刚到达雀鼠谷,便与刘武周的军队遭遇,被杀得大败,损兵折将不说,还丢尽了老爹的颜面。

    我去秦王府找李世民的时候,刘文静一脸得意地从我身前走过,只微微象征性的朝我拱了拱手,连个正儿八经的礼都不给我行。

    这一切,却全都被随我来传诏的许世绪看在眼里。

    这天议事的结果,老爹仍然没有答应李世民出兵的请求。

    并州的情况却一天比一天危急。

    在此之前,老爹很少北顾,他觉得晋阳起兵之地,而且留有重兵防御,突厥不会主动挑事儿,刘武周又是乌合之众,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问题。

    可越是胆大放心的地方,越容易出事,在长安的所有人,谁都想不到刘武周竟能连月攻克数城,直逼晋阳。

    老爹又传令任命裴寂为晋州道行军总管,裴寂才到达介州,便被刘武周的部下宋金刚打败,只身逃回了晋州。

    数战数败,唐军士气低迷,根本无力抵挡刘武周的进逼。

    八月底,李元吉带着杨世安,和裴寂一起回到了长安。

    并州总管都逃跑了,刘武周几乎没有费吹灰之力便占领了晋阳。

    两年不见,李元吉又长高了,俊朗的脸庞酷似当年的老爹,难怪老爹如此宠溺他。

    丢了并州还敢回来,按律是要问罪的。

    朝会上,李元吉跪在殿中,老爹摸着胡子问道:“元吉,你如何连晋阳也丢了?”

    李元吉拱手道:“父皇明鉴,儿臣留守晋阳,两年之内并州一向安稳无事。刘武周突然率兵来攻,未能早做防备,以致失了先机,儿臣知罪。”

    老爹摆手道:“罢了罢了,你先起来吧。”

    李元吉刚要道谢,李世民身侧立着的刘文静咳嗽了两声,拱手道:“陛下,军法如山,陛下三思啊。”

    老爹看了看刘文静道:“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啊?”

    他正要说话,裴寂却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他不要再说。

    可刘文静还是说了,李元吉玩忽职守,该按军令行事……

    他的话没有讲完,可言外之意却十分明确,按他的说法,李元吉是要被斩首的。

    老爹怎么可能这么做?

    这时宇文歆出列道:“回陛下,齐王殿下在并州兢兢业业,从未如刘尚书所言,玩忽职守,并州与长安相隔甚远,不知刘尚书如何竟能知晓并州之事?”

    刘文静闻言,面上动了动,又恢复了平静。

    李元吉却转过头来,疑惑地看了看宇文歆。

    我心中只觉得好笑,李元吉在信中向我抱怨了半天的小老头,事到临头却替李元吉说起好话来了。

    宇文歆这么做,不仅是为救李元吉,与刘文静争锋相对,也是想灭一灭刘文静的嚣张气焰。

    李元吉受到的待遇与当年兵败洛阳的李世民一样,禁足府中,面壁思过。

    我自然要去齐王府看他。

    李元吉闷闷不乐地斜倚在榻上,百无聊赖地翻着一本书,见我们来了,也懒懒地根本不起身。

    我道:“平时老是嚷嚷着要来长安,如今真的来了,如何闷闷不乐?”

    李元吉翻了个白眼道:“要是风光无限而归,我当然会很高兴了,可如今我兵败城失,狼狈至极,怎么高兴得起来?”

    我又道:“今日朝会,受惊了?”

    他只是将书扔到一旁,伸了个懒腰道:“大哥,那个刘文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偏要为难于我?万一宇文老……宇文将军不替我说话,要怎样收场?”

    我摆手笑道:“父皇怎么舍得处置你?刘文静最近实在太过放肆了。”

    李元吉道:“那位秦王如今并没有立什么功,父皇也并不特别宠爱他,无所凭恃,怎么如此猖狂?”

    我道:“你一路奔波劳累,该好好歇着不要胡思乱想,知道?”

    李元吉又懒懒地点了点头。

第242章 杀鸡儆猴(一)() 
李元吉自并州来到长安,山西的事却并没有完。

    这一年除了与河西李轨的较量取胜之外,其余的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