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盛世隐殇-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比现在故作的生疏要好得太多了。

    我想了想道:“柴绍听令!”

    柴绍拱手朝我行了一个军礼,道:“末将在!”

    军中与府中,天壤之别,我如今才体会的深刻了一层。

    这一次,我再也骗不了子闵,可能上一次也没能真的骗了她,只是为了让我安心,她没有坚持。

    可两军交战,生死难料,她不可能放心。

    不得不说,老爹交给我的兵,实在是不怎么好。

    第一次点卯的时候,迟到的人数竟然达到了三分之一,我等了很久,才对着柴绍摇了摇头。

    柴绍则冲我摊了摊手,意思是他领到的兵就是这样的。

    老爹现在忙着处理后方的事,对他治下的大小官员恩威并施争取他们的支持,根本无暇顾及军容军纪。

    而我看着这装容不正的五千散兵游勇,对进兵西河一点把握都没有。

    出发之前,我得找老爹谈谈。

    老爹见我去找他,推掉了原本要接见的官员,让刘文静将所有的安排都往后推一推。

    他将我带到后院书房里,问道:“出兵在即,找为父何事?”

    在书房里,我们不是上下级,只是父子。

    我拱手道:“父亲,柴绍交给我的五千兵马,并不具备作战的条件,我来是想……”

    我的话还没说完,老爹便打断了道:“何为无法作战?”

    我道:“今日晨间点卯,不到者十之二三。列阵已毕,装容不整者大有人在。更有甚者,有人甚至不知该如何使用长矛……父亲,依我看来,仓促之间招募的兵马,未经训练,恐怕不宜出战。”

    我的直言并没有引起老爹的反感,他只是皱起眉头思索了一会儿,又摇了摇头,随即叫人把许世绪叫来,又对我说道:“建成,此事确是为父的疏失。只是……”他想了想,后面的话想说又不想说,犹豫了很久还是说道,“不该如此。”

    我听老爹话中有话,刚想开口问,但想了想,隐隐觉得还是不问得好。

    过了没一会儿,许世绪仍然一身甲胄地出现在书房中,朝老爹拱手道:“明公深夜召末将到此,不知出了什么事?”

    他长年跟在老爹身边,说话做事十分稳妥,老爹越来越倚重他了。

    老爹摸着花白的胡子道:“建成要出兵西河,昨日拨给柴绍兵马的是谁?”

    许世绪想了片刻,回道:“是长孙统军负责调度的。”

    老爹闻言脸色突地一沉,冷冷地“哦”了一声,挥了挥手让他出去了。

    我已经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老爹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老爹先开口道:“建成,你从突厥可汗处借的四千兵,为父将他们暂且交予裴寂统领,你去找他,让他分兵一半,与你一同去西河,以为奇兵策应。”

    我点了点头。

    他想了想又道:“攻打西河的事,延后一天,为父另拨人给你调度。”

    我拱手道了声“是”,又道:“父亲,此事您打算如何处置?”

    老爹走到书案前坐于榻上,示意我也坐下,问道:“依你看呢?”

    我道:“我们要西向长安,兵力已经捉襟见肘,如今只要招募来的士兵,都应当加以训练,扩充兵力。”

    老爹点了点头道:“可惜无人……”

    他的话还没说完,我便道:“父亲不必担心,建成可以保证,有了突厥的两千兵,西河郡不出十日便可攻下。等我回来,再替父亲分忧。”

    老爹欣慰地笑了笑道:“不错,为父正是此意。”

    第二日,柴绍兴冲冲地跑过来告诉我裴寂已经将两千突厥兵交给了他,而且昨日点的兵都被退了回去,帐外已经集结了五千人,等待我这个主将去点卯。

    速度如此之快,连我也不得不佩服许世绪的办事效率。

    我正要朝外走,裴寂却跟在柴绍后面笑呵呵地走过来道:“公子啊,军中情势复杂,可不必从前了,公子一切当心。”

    他不叮嘱我一定要获胜归来,却让我一切当心,真是奇怪的很。

    我道了谢,便跨上马背,将缰绳一带,马便顺着军营外的方向而去。

第187章 晋阳起兵(三)() 
经过营门口的时候,我看到长孙顺德眯着他那双奸猾的眼睛,我朝他拱手笑了笑,没有听他说什么便出了军营。

    军营外陈列的五千人让我眼前一亮,全都整整齐齐站着,没有一人缺席,而且一个个都精神焕发。

    这才是我想要的军队,也是我想要指挥的军队。

    我一声令下,李世民和李元吉各领一千人,分为左右二军,向西河郡出发了。

    军备虽然齐整,但行军速度很慢,一天行不过四十里。

    这样的速度,李世民当然等不了,他知道我向老爹反映过义军的情况之后,老爹亲自分拨给我的都是跟随他久经战阵的精兵,这样的行军速度对他们而言简直是一种侮辱。

    上次在灵堂对峙我对他的威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为三天之后他才向我提出异议。

    “大哥,我们自晋阳出发已经三日,本应该抵达西河,但如今行程却还未过半。兵贵神速,大哥难道不懂?”他走出队列追上我,在我旁边有些不耐烦地提出了建议。

    我笑了笑,又听到另一阵马蹄声,看向身后时,李元吉也追上了我。

    他也被这缓慢的行军速度弄得很不爽,虽然与李世民已经形同陌路,但关于这一点却达成了共识。

    其实柴绍的速度比李世民的预计更快,他只用了一日一夜,便带领两千突厥兵到达西河,将周边县城占领了,只剩下一座隰城。

    高德儒退守隰城,将城中所有人都拿来守,他并不知道柴绍所带领的突厥兵其实是我派去的前锋,目的只是骚扰,让他的守城兵士疲于奔命而已。

    只是西河兵对抗突厥实在太弱。

    这些李世民和李元吉当然都不知道。

    李世民说完了,李元吉也道:“大哥,我们为什么不一鼓作气直取西河?二……”他顿了顿,看了一眼李世民,又转头对我道,“兵贵神速,我问唐临,他也不知道大哥为什么要反其道而行。”

    唐临作为监军,其实拥有李元吉右军一千人的指挥权,李元吉年纪尚轻,由他独自领兵,我怕出什么意外。

    我指了指身后的人,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你们放心,等我们到达隰城,高德儒恐怕没精力与我们抗衡了。”

    再过了一日,在官道上就遇到了自西河逃难的人。

    李世民抓住一个难民逼问西河情形,那人告诉他有北方失陷,有好多突厥兵去骚扰劫掠。

    “既然如此,你们为何向北,不是应当往长安洛阳吗?”李元吉一脸疑惑地问道。

    那个满脸灰尘的难民扯着哑了的嗓子喊道:“将军啊,您是军营的人,难道没有听说洛阳马上都要落入瓦岗军之手了,逃到那儿去,不是送死吗?我从前多和突厥人交易,认得几个朋友,只有去投靠他们还差不多。”

    说完便继续往前走,他身后三三两两跟着的都是他的乡人。

    李世民愣道:“洛阳要失守了?”

    我摇了摇头,据唐临此前带回来的消息,瓦岗军已经占领回洛仓,洛阳缺粮之势越来越严重,城中的人都开始逃走,稍微贫穷一点的人家已经开始吃草根了。

    可是现在洛阳还有一个人,有他在,不会让洛阳落入李密之手,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他不如自己举义旗。

    又过了三日,我们终于到达了隰城。

    希望立军功的人纷纷请命,要去打这个举事之前的热身仗。

    柴绍化装成一个小卒,悄悄闯入了我的军帐,子闵正在梳头发,见状突地起身,靠到了我身前,见是柴绍,才略微松了口气。

    柴绍拱手道:“公子总算来了,突厥兵已撤,高德儒估计也已经精疲力尽了。”

    我点头答道:“嗯,高德儒?这次我要请他来谈一谈。”

    第二日一大早,我便写了一封信,一箭射上了城楼。

    约过了一个时辰,我正在思考攻取长安的策略,帐外突然有人报道:“大公子,高德儒来了。”

    唐临带着高德儒挑帘而入,他身披铠甲,头戴兜鍪,见了我微微拱了拱手道:“旬月不见,大公子果然来了。”

    我朗声道:“西河诸县,感念我驱逐突厥之恩,尽皆归顺,有异心者,只剩了高郡丞你。”

    高德儒哈哈笑道:“李建成,你以为三言两语便能叫我抛弃臣节,与你狼狈为奸?别做梦了!”

    “哐哐”两声,李世民和李元吉都拔出剑来。

    我挥手示意他们收起兵刃,绕过桌案,与他相对而立,道:“高郡丞身为臣子,欲尽臣节,建成自然无话可说,可西河百姓何辜?当年修运河,此地百姓哪一个不是深受其苦?三征高句丽,西河一郡的人口便减少了一半,如今还活着人,他们的父亲、儿子或是丈夫,大都埋骨浿水两岸,无法还乡,高郡丞以为他们也会如郡丞一般,为暴君尽节吗?”

    高德儒听了我的话,一脸凶相之下,竟隐隐泛出一丝悲悯,良久无言,沉默了很久还是说道:“大公子说得虽然有理,只是高某受朝廷深恩,做不到背弃朝廷,还请公子见谅。”

    我道:“建成肺腑之言,请郡丞细思。唐临,送高郡丞回城。”

    唐临还没来得及答一声“是”,李世民就拦在高德儒面前道:“大哥,怎么能如此轻易便放他回去?据守隰城,就是此人,杀了他,隰城便不攻自破,大哥……”

    我冷冷喝道:“退下!”

    李世民还欲分辨,我瞥了他一眼又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何况高郡丞是应邀前来,你今日杀了他,日后如何立威信于天下?”

    我缓了口气,又慢慢说道:“你这样做,便是陷父亲于不义,他日父亲想要逐鹿中原,何以为凭?世民,两军交战,胜固然重要,但信与义,比胜更重要。”

    李世民听了默然地还剑入鞘,退了回去。

    高德儒转过身来看着我,突然笑道:“如此,多谢大公子不杀之恩了!”

    他走后不到十二个时辰,斥候来报,高德儒在治所自刎身死。

第188章 晋阳起兵(四)() 
我听到这个消息根本难以置信,站在辕门外望着晨光中的隰城,沉重的“吱呀”声传来,一排排带甲武士鱼贯而出,朝北走了没多远便停了下来。

    斥候来报,隰城司户书佐朱知瑾举城而降,没有费我身后的一兵一卒。

    高德儒的死已成事实。

    回到晋阳时,老爹当然很高兴。

    这时已经是大业十三年的六月底,酷暑已经过去,天气开始转凉了。

    我在十日前答应老爹的事——整顿军纪,也被提上了日程。

    老爹先以晋阳行宫为基础,建立了大将军府,在我得胜回师之后封我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

    除了老爹手中的一万亲兵外,起义的所有兵马,皆是在平叛过程中或是归降或是招募而来。

    有的虽然也久经战阵,在军营中也喜欢胡来,更有甚者,仗着军功,根本不把军法放在眼里。

    军帐中,我在想着这件事,子闵从帐外进来笑道:“大哥,喝杯茶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