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世初唐-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他还高一级,搁谁头上都会不舒服。

    这就是目前寒门士子的现状,想进入大唐公务员队伍很难,就算勉强进入了想升迁机会也少的可怜了,能当个小官就算他祖坟冒青烟了,刘仁轨这八品小官还是因为受到李二表扬被特别照顾的原因。

    因为有皇帝的表扬,他比其他寒门子弟幸运了不少,虽然仕途并不平坦,但是别人也不好刻意的打压于他了,这就是当前大唐的政治气候,时代格局决定的。

    自己眼见这位刘仁轨刘县丞,按照目前的政治气候,四品官就是他们这类人的极限了,再想往上升就有点难了,不过他赶上了好时代,武则天急需要力量对抗士族门阀的压力,这些受门阀士族打压的寒门子弟官员成了她天然的盟友,这家伙赶上了个好时代,时势造英雄这话还真的不错。

    “刘县丞,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说是否可以逐级分段的提高,就算第一台水车把水只运到一丈高度的水池中,再用第二台水车再次提高,如此接继应该能办到吧。”李志成进一步解释道。

    “按照李副监的方法可行是可行,不过需要的人力物太大了。”刘仁轨叹了口气的道。

    “这还真是问题,只解决那些大户人家的灌溉问题还真啥用不顶,最关键的是普通农户的灌溉问题。”水车这玩意在这个时代算不得高科技玩意,但是制造起来还是满复杂的,也需要大价钱,大型的水车直径二十多米,小的直径也有十多米,一个水车的木料就不是普通人家能承担得起的,的确有那种迷你型的水车,但是现在是抗旱,要远距离输送水源,小水车屁用不顶。

    现在一些小河和沟渠都是干涸的,现在是要为那些河道送水,这可是系统的翻水工程,自己前世国家有超高功率的电动机组进行南水北调,家家户户有抽水机,干旱照样无法解决。

    这个极不发达靠天吃饭的时代就更没办法了,自己这办法也只有那些临近水源的大家族可以使用,普通人只有直接跪下,向所有的神佛祈祷,期待老天爷怜悯,下场大雨把河道再次充满水比自己这方法更要靠谱点。

    “刘县丞,你干嘛如此看着我”正在思考对策的李志成发现刘仁轨正盯着他看。

    “下官只是有点奇怪李县男也关心百姓生计。”刘仁轨有点淡淡的道。

    听了他的话,李志成真想拿鞋拔子抽他,这是人话吗?不过最终忍住了,他虽披着文官的皮,却是彻头彻尾的武将,虽然他快四十了,要真打起来自己未必是他的对手,关中这地方一个个壮的跟牛似的,自己这种弱的跟小鸡似的人儿真是少见了,哎,先天不足啊。

    不过这家伙对自己态度好了不少,虽没称呼他一声爵爷,至少称呼他县男,国人的官场称呼是一门大学问,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身兼数职,称高不称低,这是通用惯例,当然了根据双方的关系场景不同,称呼也会改变。

    他们两人只算是陌生人,他理应称呼自己最高职务这是最起码的,称呼自己李副监这个低级职务就有点蔑视鄙夷的味道在里边了,现在这样称呼虽不算什么尊敬,但至少态度是好了点。

    对于史书上的名臣武将,不论评价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他都抱着一种敌视态度,用自己前世的一句流行词来说,搞政治的都脏。面前这位虽然历史评价伟大光正,光辉灿烂,那都是春秋笔法,历史那玩意不能尽信,还是靠自己亲身接触评判。

    “这很奇怪吗,那些贵族大户绝收减产一季绝对饿不着,百姓可就要出现灾荒了”李志成可还记得自己家收租情况,没有讨价还价更没有地主家拿大斛坑害庄户,更没有哭天抹泪的事情发生,庄户缴纳的爽快,张管家收租子也痛快,各家报多少周账房就大笔一挥记多少了,要搁前世,这样的收粮食,自己要被妥妥的坑死。

    不过在这朴实的以诚信为主的落后封建主义时代,自己绝对不会少收一粒粮食,庄户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交足了租子。

    而自己家新收的粮食满满的堆进厂库,贴上封条,明年才会开封,自己这样的小地主粮食都多到这样的程度了。有个三五年灾荒绝对饿不住,可惜那些朴实的百姓却不成。就算为了那些朴实的乡亲,李志成也要帮他们一把。

    他这种站在普通民众立场的言论还是把刘仁轨惊的下巴差点掉下来,毕竟他虽然是寒门士子,说白了还是士族,也就是地主阶级。

    他只是更贴近民众的小地主而已,但还是站在地主阶级一边的,而李志成这个“大地主中较小的地主”比自己更偏向民众还是比较颠覆的。

    “刘县丞,你们县上能组织多少水车出来,至少能抢救一点是一点吧。”长安可是八水绕城,整个关中旱情没办法,京畿地区实际不可能缺水,只要有抽水工具,解决起来还是有可能的。

    “这个下官真的无能为力。”刘仁轨苦笑着摇头,他只是县丞,不是县令,再说这个时代的一个县地域的确挺大的,可支配财政状况几乎为零,这个时代可没地税国税之分,大部分税收都收归国有的。

    “哦,那你可以找那些大户商量,借调他们的水车啊。”李志成建议道。

    “李爵爷你觉得下官有那么大的面子?”刘仁轨脸都快苦成囧字了。

    “呃……”这还真是难办了,别说他一个小小的县丞没这个面子,就是自己这个小小的男爵人家也照样不给面子。

    水车这玩意是建立在水上的,是固定设备,就跟自己前世的排灌站一样,移动起来非常的不便,而且拆卸安装必然要有损耗,那些大户就更不愿意外借了,一时间两人间愁眉不展。

    “娘的,他们不借的话,老子把他们的水车都给废了”李志成发狠的使劲一脚踢起面前一块土疙瘩,土疙瘩沿着抛物线飞向前面的河道……

    (本章完)

第94章 半吊子() 
刘仁轨被他狰狞的面容直接震住了,直楞楞望着被踢飞的土疙瘩。

    “啪嗒”土疙瘩摔在干固坚硬的河床上,瞬间四分五裂,离河水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李爵爷,万万不可,得罪那么多人殊为不智。”刘仁轨有点傻愣的望着摔碎的土块,这时才出声来这么一句规劝。

    李志成望着摔碎的土疙瘩,尴尬道:“刘县丞认为我要去砸他们的水车,你觉得我有那么的傻吗。”

    “……”刘仁轨暗中的诽腹,你刚那表情不就是这意思嘛,现在又反过来问我,谁不知道这周边都在传你是个二傻子啊。

    “李爵爷说笑了,下官愚钝,不知爵爷是何意思。”刘仁轨感觉自己有点跟不上他思路了。

    “你说如果他们的水车忽然落后了,他们会不会想建造更先进的水车,既然要移除旧的,那么给我们用用应该没什么问题吧,我们出秘方(唐人技术,图纸称呼),他们不介意让我们帮他们建造吧”李志成自信满满的道。

    封建时代守旧,传统,地主阶级是最顽固的一个阶层,但是在农耕上的投入又非常的疯狂和激进,如果有一项农业新技术,他们必然争相使用。

    刘仁轨略微思索了一下道:“这方法可行是可行,不过从那里找一种比现在水车更先进的水车来。”

    “当然有了,如果有一种畜力推动的水车,你说他们会不会想砸了自己家的水车的冲动。”李志成呵呵笑道。

    大唐的大型水车都是靠河流水势来推动的,虽然也可以人力来驱动,只是顺应水势额外加的一个辅助动力,现在干旱水位下降,水流不再湍急,没有水流的推动,全靠人力,这工作量就太大了,水车基本就报废了。

    如果用畜力来带动,那么至少再遇到现在这种情况或者枯水期解放大量的劳动力,这种好事他们不动心才怪呢。

    “李爵爷高义,恩泽天下苍生,受刘某一拜。”刘仁轨直接就拜了下来。

    “别,李某愧不敢当”李志成连忙还礼,这家伙铁了心的非要给自己一拜,李志成还了两拜就不敢再还了,深深的受了一礼。

    娘的,和一中年大叔要是完成三次对拜礼就太不像话了,直接送入洞房的节奏有没有啊,李志成快无力吐槽了,不过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刘仁轨是一心为公的官员,至于是否一心为民,还有待观察。

    “不知此种秘方现在何处?”刘仁轨急切的问道。

    “当然在我的脑中。”李志成笑呵呵的道,有点自鸣得意。

    “那咱们快快的把秘方画出来?”刘仁轨急切的拉出他就走,李志成的手腕犹如被铁钳钳住似的。

    “刘县丞,稍等一会啊,慢点我还有话说。”这家伙龙行虎步,李志成根本赶不上他的脚步,被他拽的踉踉跄跄的,连忙叫停道,“就算有了建造新式水车图纸,刘县丞你知道如何做吗?”

    刘仁轨被他这么一问,整个人直接僵住了,“李爵爷勿怪,下官失礼了。”这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竟然拖拽着长官走,虽然他不太认李志成这个上官,但是李志成的品级要出他高,这是无法更改的事实。

    “不知道李爵爷有何良策,还望赐教。”刘仁轨客气的道。

    看他如此一本正经的样子,李志成很想一本正经拿鞋拔子抽他,娘的这就是典型的政客,用到你的时候以礼相待,用不着你轻视有加。

    虽然说这是被这场干旱给闹的,他整个人的急的火急火燎的,但是不可否认他打心底的轻视自己才会做出失礼之事,如果把自己换成一个牛逼闪闪的大人物,他敢做出刚刚那种举动来吗?

    “这事还得请工部和司农寺,只有让他们出力,此时才有成功希望。”不论在什么年代,在官场上,抬头都要是在某某领导英明的领导下,个人瞎捣鼓,总要坏菜不可。

    “下官考虑不周,还是李爵爷思虑周详。”刘仁轨拜服道,不过眼中还是有那么的一些失落。

    见这种官场老油子的应对样儿,李志成真的是彻底无语了,他再也不相信历史了,刘仁轨的确是为民办事的官员,但是他首先是一个官僚。

    他如果得到制造水车之法,一定会上报县令,开始实行推动,这种由点带面,以下而上过程需要时间,可惜干旱等不得,时间拖的越长损失越大,第一个开始的县自然受益最大,他这个首创着必然是受益最大者。

    而由工部和司农寺牵头,以上而下,就没他什么功劳了,虽然历史评价他正直无私,公正廉明,那也不代表他就真的没私心,他阴政敌,害的成千上万大唐将士殒命,而且能和大唐第一阴险之人李猫斗的旗鼓相当,这样的人说为人真诚,待人随和,不摆架子啥的,李志成总感觉这满满的岳不群的既视感。

    李志成有点失落,所谓的历史名人实际上就跟明星一样,被包装打扮的完美无瑕,当真正接触多了才会发现,他们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一样需要吃喝拉撒,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的小气扒拉,一样的俗不可耐……

    “刘县丞,这份陈情上表还是需要你来完成的。”李志成有点兴致索然。

    “那多谢李爵爷了。”刘仁轨不卑不亢的道谢。

    李志成有点苦笑摇头,不论哪个时代,一心为公,不论个人得失的官员少之又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