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世初唐-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日子里生活过的很惬意,自从两女订立攻守同盟,除了不提供侍寝服务,算是做到一切妻子该尽的义务,把他照顾的舒舒服服的。

    而他自己也投入到筹建酒坊和酿酒工厂的工作中来,生活过的倒也充实,不论是油坊还是酿酒坊,实际上都不是什么高科技事物,都是目前科技条件可以办到的,自己只是提供一种新颖的思路,接下来的事情就要好办多了,这也不是造原子弹,没那么多难以攻克的技术壁垒。

    在忙碌中时间过去的很快,油坊和酒坊也都落成,试运营效果马马虎虎,这只是李志成的看法,对于别人来说,这已经是了不得的创举了。

    一石大豆出产十多斤的豆油,酿酒厂的酒精度根据蒸馏法,也只能提高至四十度左右的,实在算不得什么。

    不过任何事情都是开头难,这至少算是成功了,最近一个阶段不是白忙活,随着工人的技术熟练度进一步调高,后续工艺进行调试改进,效果只会更好。

    有了豆油改进口感,再加上自己教授给小七的食物烹饪技术,家中人的营养条件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自己小妻子的身材跟抽芽似的,更加的丰盈,有向童颜巨发展的趋势。

    既然事情开了个好头,自己就只能功成身退了,毕竟这些都是匠人之事,在传统观念中,还是鄙俗的俗物,士农工商这种排位是贯穿整个封建时代的。

    大唐虽然开明,自己这种贵族一直关注这些这些事情就落入下乘了,所以这些家族嗦事管理自然要移交出去,就连如玉这个当家女主人都不愿接受这类具体事务,她是掌管家族内务全局的,最终这事情的打理自然落到了小七这个小妾身上。

    能接受家族的管理事务,小七这丫头自然是兴致高昂,兢兢业业,毕竟这代表她的地位得到了提升,自然不希望自己手中的家族产业出什么岔子。

    她倒是忙起来,不过李志成就彻底的闲暇了下来,人一闲暇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开始伤春悲秋起来,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数月了,转眼快要到新年了。

    这将是自己来到唐朝过去的第一个春节,不知道那个世界的亲人们过的怎么样啊,可惜自己再也回不去了。

    此时整个大唐都开始转入节日模式,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迎接贞观十二年的新年,毕竟这个时代没有超市,采购条件有限,所以有条件的大户已经开始提前准备起来。

    走亲访友等活动都暂停下来,回家和家人团聚在一起,不过意外的是,李家竟然在此迎来一位大神级访客。

    (本章完)

第17章 老程来访() 
在唐朝是没有春节这一说的,甚至连节日都算不上,但是除旧迎新,恭贺新的一年过年习俗还是有的。

    中国人不重视春节,这让李志成感觉很怪异,但是在唐朝实情的确是如此,春节的地位有点像后世的七月半,七月十五算节日吗?年轻一代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也只有老一辈才记得这么个节日,佛教中的盂兰盆节,就是指七月十五,中国人俗称中元节,鬼节,中国人敬重祖先,所以在封建时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而唐朝是没有单独的春节这一节日的,但是广义上来说,还是有过新年的传统,每年腊月二十三到次年的整个正月都算在春节的范畴内,除夕,守岁,拜年,赠送贺礼啥的都已经有了,普天同庆这句话就是当今陛下李二推广的。

    在这普天同庆时间段内,最重要的日子并非后世的正月初一,而是上元节,也就是正月十五,后世的元宵节。

    不过在李志成看来,不单独把正月初一拎出来,这春节总有点不对味的感觉,不过总体来说,这过节气氛并不比后世差多少。

    李家自然也是如此,开始到处的给相熟的亲友赠送贺礼,迎接送贺礼的亲朋拜访也是络绎不绝,把节日气氛推上了高/潮。

    在这个时节,李家来了一个特殊的访客卢国公程知节。李家是小贵族,而且是那种老旧贵族,和当朝新贵素无来往。

    再说了,他一当朝国公,相当于一个副国级的领导人,跑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副厅级官员家中算是个什么事儿。

    他这一下搞的李家大宅鸡飞狗跳,大开中门,全家盛装出迎,李志成来大唐这么久,总算见到了一位活着的历史名人。

    老程虽然已经贵为国公了,已经快五十的人了,但却眼神清澈深邃,胆小的真不一定敢跟他对视,彪悍的跟强盗似的,他这样的猛不丁往人家里闯,估计以为来了劫匪呢。

    当然李家不会出这乌龙事件,因为他通报了,不过这老程也太不讲究了,这年节的,来了却两手空空的,什么礼都不带,就算是真的没准备,出门左拐往菜地里拔两根葱意思下也成啊。别人想说来都来了,还带什么东西,这样的开场白都直接省了。

    “不知程国公驾临寒舍,老身有失远迎还往恕罪,不知国公前来有何见教”祖母都被惊动了,亲自出迎。

    “李老夫人客气了,程某只是路经此地,听说你们家酿造的酒挺出名的,程某想来讨杯酒喝,打扰之处莫怪”程咬金打着哈哈道,并没有说出自己此行来意。

    他好像真的就如同他说的那样,只待了一会就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蒲扇般的大掌拍了拍李志成道:“当年我起事时,颇受敬之(李志成老丈人父亲的字)的资助,没想到他都有孙女婿了,你小子不错,今后常来我家走动!”

    这家伙不愧是武将,一巴掌险些把李志成拍趴地上,半边身子直接麻了没知觉了。不管他说的真假,既然说是来要酒喝的,那么自然得备几坛好酒给他随从带上。

    等他走后,全家人都有点懵,他这么莽撞的来,溜达一圈就走,虽然看起来跟他当年收保护费似的。

    毕竟现在他不是山贼了,而是当朝的国公,今年六月被改封为卢国公,普州刺史,持节都督六州军务。

    跑李家就真的为了要几坛酒,这不扯淡嘛,这位混世魔王的确是耍泼的好手,那也要看对象,把他们李家换成李二还有可能,他们李家还不值得他使用耍赖手段。

    那么他此行的目的就成疑了,他说自己和如玉祖父有旧,这就更扯了,你丫的和杜家有旧跑李家拉什么家常,这么多年也没见你关照杜家什么。

    老程能叫出如玉的祖父的字,说明的确是认识,还说资助过他,这他娘就是粉饰说法,杜家是商业之家,而老程当年是什么,山贼。这所谓的资助水分太大,只不过是勒索者和苦主的关系罢了,也可以说是,买路费,保护费,反正和资助半毛钱关系都没。

    还真搞不清楚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论是正史还是演义,把他说成是直爽豪迈的武将,归类为张飞,李逵那一类的武将圈粉无数。

    而实际情形并非如此,要李志成来说,这家伙就是个智力,情商点满值的智力型将领,现在这副德性都是他自己刻意营造出来的。

    他之所以用自污形式改造自己的形象,这都因为他的黑历史太多了,当过山贼,从李密到王世充再到李唐,这丫的典型的三姓家奴,叛徒该干的事情他一样没落下,反叛后立马调转枪口开杀自己的战友兄弟,搁地下党里,这样的人除奸队天天围他家门都是轻的。

    叛将,降将地位本来就尴尬,弄不好会被认为白眼狼,而他靠装疯卖傻,以一种耿直粗爆滚刀肉视人,这无疑获得空前的成功。一副江湖侠士风格,你对他好点,他就会忠心耿耿,别说两肋插刀了,浑身插刀都成,这样的小弟,所有老大都会喜欢的。

    在隋唐交际这年月,没点本事真心没法混,他能混的如鱼得水,比谁都活的好,要是真的缺心眼,还不死了八百回了。

    所以这样的人忽然到访,李志成心头警铃大作,这事得高度重视,马虎不得,要不然被卖了都还帮人数钱,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不过仔细想了想自己来到大唐的所作所为,好像没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啊,跟小媳妇似的,都很少出门。

    既然想不明白就不想了,要是有什么阴谋诡计总有一天会露出狐狸尾巴来的,老程竟然说要常走动,看起来只是客套话,但是你还不能不认真对待。

    这就好比领导发话了,也许他只是随口一说,做了他只会认为你细心,把他的话记在心里去了,如果你敢不干,万一他想起来,那么你就是瞧不起他,把他的话当耳旁风,这会遭人记恨的。

    所以李家年礼还得备份厚礼送去国公府,新出产的豆油,烧酒自然要备上,其他食物点心啥的更得有,送礼还真是个很不好的习俗,这是一大笔钱啊,李志成觉得自己的心口都要疼了。

    (本章完)

第18章 礼数() 
程咬金的来访,给李家带来一定的疑虑,但是并没有打扰到欢度新年的气氛,最多也就让李家的财政开支增大了一些。

    毕竟送给国公府的东西不能太次了,花钱如流水啊,最近研究酒坊和改进酿酒工艺花去了不少银钱,这让李志成第一次意识到资金有点紧张了,钱到用时方恨少啊。

    他开始考虑把豆油和新酒推上市场,以暂时领先优势狠狠的大赚一笔,垄断行业是最赚钱的行业。但是这种优势必然不可能长久,千万别小瞧了中国人的山寨能力和对吃喝上那种丧心病狂的研发能力,再说了,油坊和酒坊毫无技术可言,无非就是“压”和“蒸”的事情,被山寨和超越是迟早的事,所以要抓紧时间,打一个时间差,大捞一笔。

    自己是不适合出面做买卖的,对于贵族来说,做生意是辱没祖先,有辱斯文,真正的豪门大族子弟恪守清规戒律,奉行节俭,衣食住行非常的简朴,他们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也不会富裕到哪里去。

    陇西李氏能人辈出,被誉为五门七望之一,实际上真的和他们这一房没多大关系,他们李家祖祖辈辈没出一个能臣武将,但也是世代为官,虽然当的都是县令郡守一类的中下级官员,但也算是根正苗红的士族子弟,做生意这种犯忌讳的事情能被人用吐沫腥淹死。

    清风竹屋,梅妻鹤子才显高士风范,和铜臭之味沾边就太扯淡了,士族的最高抱负是一展心中所学,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

    虽然时代在变,但是这些世代子弟奉行的主义却坚持如一,不过随着士族集团的逐渐瓦解,士族阶层也有变质的趋向,特别是李二扶持起来的新贵,他们过着奢华的生活,明面上坚守传统,不和钱财沾边,暗地里指示家族成员做生意,利用自己的权势大开方便之门,赚钱为自己挥霍。

    真正的清风野鹤之人越来越少,当朝比较典型的是虞世南,姚思廉,魏徵这类人,他们的为人品格还是值得称道的。

    当然李志成天然对这些反感,佩服是一回事,要真的做他们那样的人,自己办不到啊,价值观不同,觉得他们太会装/逼了,特别是魏徵,整天粗茶淡饭,高士能臣风范打了无数人的脸,和现在的社会风气有点格格不入。

    这个逼装的要给满分,难怪他死后李二把他立的碑都砸了这种失控的事,这太寒碜人了,李志CD想去抽他两耳刮子,要知道他的生活津贴都比自己的工资高,不要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