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霸主-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坚听他说的倒有几分道理,不过还是不高兴的哼一声:“为了胜利,你居然让父亲去当诱饵,你真是个‘孝子’。”

    这个‘孝子’两字,孙坚故意咬的很重,孙策被吓得一吐舌头。

    孙坚想了想,又道:“这东西两座城门的军队,直扑泗河,用意何在?”

    “黄巾军攻城,必然倾巢而出,守军不会太多,在他们没有防备时,火烧敌营,粮食和辎重丢失后的黄巾军,怎么会在下邳城久持呢?”

    “这倒是一个好计策。”孙静点点头,吴景也点点头。

    孙坚又诧异道:“南门里的军队,用意何在?”

    “击打黄巾军后队,造成恐慌,黄巾军首尾难顾,树林埋伏的多是弓弩手,等黄巾军意识到这只是一场埋伏而已的时候,父亲已经率军杀回,我们形成前后夹击之势,黄巾军必败!”孙策这一次说的信心十足,几乎把战场形势分析的头头是道,孙坚也没有什么话可以反驳孙策了。

    想了想,孙坚又问:“万家真的愿意帮助我们?”

    “呵呵,儿子已经把住了万家的命脉,他们想活命,自然会资助我们,只是儿子答应万家,不追究他们勾结黄巾教的事情。”孙策如实禀告。

    孙坚想了想,也很认可道:“这倒无妨,万家终究只是商贾而已,兴不起大浪。”

    孙策点头道:“而且,如果咱们眼下这个计划黄巾军还不肯撤兵,我还有后手,管教他们一周内,不敢逗留下邳城外。”

    “哦?说来听听?”

    “不行,说了就不灵了,我还得留着这一手呢。”孙策嘟起嘴摇摇头。

    孙坚溺爱的摸了摸儿子的额头,赞扬道:“策儿,你长大了,也成熟了,所作所为,父亲很欣慰,也很满意,不过,有些事,你必须如实告诉父亲。”

    孙策听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孙坚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诧异着问道:“父亲,您这……?”

    “说吧,你在这次事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万家也算是下邳城大户人家,富有一方,怎么那么轻易就妥协在你一个小毛孩手里?说说你的手段。”知子莫若父,孙坚一脸狐疑的望着孙策。

    孙策本来是想从中谋利,组建自己的小军队,哪怕百人就好,可是孙坚偏偏察觉到这里面有猫腻,孙策犹豫了一下,看来,不得不把实情告诉孙坚了。

    孙策犹豫着,迟疑着,声音小的如蚊子似的:“我……我想万家征募的兵丁里,挑选一百人,我也要做屯长。”

    孙策后面的几个字,小的连他自己都听不见,帐内静了一会,忽然,孙坚,吴景,孙静三人彼此对望一眼,皆仰头大笑起来:“哈哈哈哈……我们的策儿长大了。”

    ……

    说一下,黄巾之战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一场大战了,所以,老仔的书里,也不想错过这么一场大战,汉末的一场大浩劫,就该用大手笔去完成,所以,黄巾之乱还有好多章呢,对于一本几百万字的书而言,这种阵仗很常见,大家做好心理准备,黄巾之乱,后面还有,还有,直到三英首聚。

    嘻嘻,新书期还有八天,在此,老仔拜求推荐票,收藏,求支持,感谢之前一直投票给老仔的小伙伴们,无论你是起点,还是qq书城的读者,我都感谢你们,真心谢谢。

第0061章 黄巾之乱(十三)() 
万家如约在府门前拉起了招兵的大旗,只不过,因为万家有丧事在身,所以,招兵的棚子设在了万府东面约百余步的距离。

    万永丰很慷慨,拿出的钱财,足够支付五百人到七百人的军饷,又打开万家在城北的仓库,接济守军。

    毕竟万永丰不希望一场黄巾之乱,真的把万家也卷进去,此时回头,就如孙策说的一样,将功赎罪,一切还来得及,别等到一切都晚了,黄巾军败了,朝廷的衙役冲进万府,抓人抄家,那时后悔可真的来不及了。

    这次征兵工作由孙静全权负责,登记造册,由孙暠,铁牛和黄炳三个孩子从中物色一百人拉入孙策的队伍,其余人一概冲入孙家军,由孙坚统一安顿。

    整个下邳城,有五座征兵的棚子,十个负责去村落宣传的衙役队伍,把下邳城目前的状况晓谕大家,鼓励村里的汉子参军入伍,加入孙家军。

    这也是孙家拉起属于自己队伍最关键的时刻。

    与此同时,下邳城的防御重点也渐渐从郡兵,县衙衙役转变成孙家军代替了官军,郡兵主要负责南门,也就是白门楼,可是白门楼附近是黄巾军游荡的重灾区,郡兵目前只有三百余人,根本无力承担防御重任,为此,孙策把孙家军一部分精锐调入了南城。

    下邳县西邻葛泽sd邻沭水,是司吾,良城的分叉口,北有沂水,沿着沂水大路,可以直抵郯城,而目前的战况,东海郡郯城还没有失守,黄巾军大多数活动在下邳南城外,东西两座城门虽然有小股黄巾军游荡,却没有致命伤害。

    所以下邳城的防御重点,也大多数落在了南城,除了上城防守的士兵外,其余新募集的孙家军,大多留屯在瓮城里,每天训练搏杀,阵法和弓箭。

    一些被挑选入骑兵的少年,驭马奔驰在校场中,练习短矛的同时,还要学习马弓,这样才有利于长途突袭。

    可这样的训练,也只是杯水车薪,战争随时都会打响,留给孙家军的时间,不多了。

    孙坚一面要督促各军训练,一面要上城巡逻,观察黄巾军的动静,放出去的几路斥候,至今没有什么有用的消息送回来,所以,在战争来临之前,孙坚所能做的,就是动员城中每一处可以动员的力量,迎接最终的号角声响起。

    可另一个让孙坚担忧的问题又来了,黄巾军若不肯发起大规模进攻,只是每天已数千人的队伍袭扰下邳城,这样长久的耗下去,恐怕最吃亏的,还是汉军,所以,孙坚今天在反复构思了孙策的计划后,又泛起了一丝忧虑。

    孙策的计划看起来完美至极,可是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前提,黄巾军必须大规模进攻,孙策的计划才会发生效应,所以,战局到底会走到哪一步,恐怕只有老天才知道。

    孙坚站在城垛旁,眺望着远方,身边,是吴景和李头,李头已经在城头熬了几天几夜了,始终没有回家休息。

    吴景是县衙主簿,如今孙家募兵御敌,吴景又充当了孙家军的行军主簿,负责一应物资的调配,所以,很多事情,孙坚和吴景商量要多过其他人。

    此时看着远处平静的黄巾军营,孙坚脸上露出了诧异之色,慨叹道:“文殊,你有没有觉得,黄巾叛军今天似乎安静的出奇?”

    吴景点点头道:“是啊,越是平静,后面隐藏的风浪就会越大。”

    “呵呵,我倒是希望,这一战来的更猛烈一些,可以一举歼灭黄巾叛军。”孙坚苦笑着摇摇头,又看一眼身边的李头,吩咐道:“你也累了吧?回去歇息一会,这里我们盯着就可以了。”

    “没……没事。”李头摇头叹道。

    兵临城下,李头这时候,怎么会睡得着?他唯一的寄托,就是这一战尽早开始,尽早结束,免得让人提心吊胆。

    孙坚没有多说什么,又眺望一会,这才转身,带着吴景急匆匆向城东赶去,关注城防的同时,孙坚也必须把兵器打造这块抓起来,没有兵器,募兵再多也是徒劳。

    就在孙坚等人巡视城防的时候,孙策已经睡醒,匆匆赶来了万府门前的征兵棚,棚子里,孙静提笔记录,很多闻名赶来的乡村少年,还有临近县城的少年们纷纷踊跃参军,不仅仅是为了这点微薄的军饷,更多的,是为国效力的决心。

    人数比孙策预期的要多,只可惜,孙坚只允许孙策选走一百人,多一个都不行。

    不过,这也是孙坚做出最大的让步了,孙策很知足。

    他来到棚子的时候,和孙静打个招呼,急不可耐的赶往了附近一个小院里,院子是万家的产业,临时空出来给孙策当军营,进入院子之后,孙策整个人愣住了,只见孙暠几个孩子选出的人,基本上都在十八岁左右。

    而孙策预期征募的,却是二十岁的大小伙子。

    这完全违背了孙策的意愿,孙策有些无奈加愤怒,这帮臭小子,莫非真要组建童子军吗?

    好在这些募集来的新兵体格都很健壮,一个个跟铁牛的体形差不多,勉强还算通过。

    孙策进入院子,立刻喊来铁牛,孙暠等人,吩咐集结大家,一百个十八岁的壮小伙听说领头的来了,纷纷集合到院子中央,看到孙策之后,所有人都愣住了。

    孙策才十二岁,简直就是乳臭未干,难道,以后的日子里,就要跟着一个孩子出去讨伐黄巾军吗?

    所有人露出了鄙夷的目光,有的人甚至嗤之以鼻,场面有些失控,其中几个叫唤最厉害的,嚷着要离开‘血煞军’。

    听到‘血煞军’三个字,孙策愣了一下,扭头看向孙暠和黄炳,这两个孩子各自咋舌,‘血煞军’的名字,是昨晚黄炳想出来的,根本没有和孙策商量,就用上了,孙暠几个人也都觉得名字很霸气,很威武,刚刚开始募兵,就到处宣扬这个军名。

    也正是‘血煞军’威武霸气的名字,引来了更多人的关注,很多人不明就里,争抢着投入血煞军的怀抱。

    这会看到孙策,一个十多岁的毛孩子带兵,‘血煞军’这个名字,恐怕徒有其表,不堪一击,大家开始打退堂鼓,有的人开始私自议论,场面更加失控了。

    孙策早已经习惯,这几个孩子,不惹点祸,那就不是他们了。

    如果能把这些孩子稍加调教,送去敌国,估计可以在百日内搞垮一个国家。

    孙策想归想,此时他已经收起思绪,目光中闪过一道寒光,在每一个人脸上看一眼,之后孙坚喝道:“铁牛,黄炳,韩综,你们三个出来。”

    三个孩子不知道孙策目的,应一声走出来了。

    孙暠以为有什么好事,也凑了出来道:“带我一个。”

    孙策横他一眼,冷笑道:“好。”

    四个孩子来到孙策身前,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不知道该干什么,孙策这时候,已经走上一处高台,高台上的孙策更显微风,一股子超越年龄的成熟劲让一部分新兵感到,也许,孙策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羸弱。

    “打赢这四人,我保举他进入中军当屯长,否则,都给我老老实实,这里是军营,有军法管束,触犯军法,轻者鞭笞,重者斩首,都懂了吗?”

    下面一群人咋舌加惊呆,孙策这些话,说的太狠了,动不动就要挨鞭子,挨板子,还容易丢掉性命,没上战场先被斩首示众,这可亏大了。

    其中有几个孩子倒是不服,走出来冷笑道:“几个毛孩子,有什么了不起?”

    “是呀,我们来。”

    几个人撸了撸袖子,向铁牛几人走去。

    孙暠这会意识到,自己不应该瞎凑热闹,还得跟人家火拼,他想退出,可看一眼孙策凶狠的目光,又不得不撸起袖子,和铁牛他们一起冲上去。

    近两个月的训练,不管是晨练,还是蹲马步,举石锁,练习擒拿格斗,习箭,舞剑,练习长矛,驭马,还有小规模搏杀,这些孩子都已经远远超越了曾经的自己,乌头山一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