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霸主-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孙坚如此失态,刘武也只是无奈笑了笑,自己刚刚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和他一样震惊,只是刘武的素质好,不会当众大发雷霆罢了。

    “我之所以找你们来,一方面,是希望城防有所改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募集更多的士兵守卫下邳,故此,我准备把乌头山剿匪的钱拿出来,募兵,打造军甲兵器,这件事,你们俩去办吧。”刘武拿出一份已经写好的文卷,交给孙策。

    吴景犹豫了一下,诧异道:“这些钱,都关押在郡守府,我们恐怕……”

    “不用多想了,钟相都逃走了,郡守府如今已经是空壳子了,这笔钱挪用我自会承担后果,你们放心大胆的去募兵吧。”

    “那好,我们这就去办。”吴景起身,与孙策一起匆匆出去了。

    刘武心里烦躁不安,又喝了几口茶,也起身急匆匆出去了,必须在黄巾军攻城之前,稳住百姓,郡守逃走可不是小事,一旦造成恐慌,下邳城更加难以保全了。

    孙坚和吴景骑着马,带着三百名士兵急匆匆赶来了郡守府,郡守府门前,站着三十余名郡兵把守,见到孙坚他们要闯进去的时候,立刻上前喝止道:“郡守府,不得擅入。”

    “我有刘县令公文在此,尔等不得阻挠。”孙坚亮出刘武交给自己的文卷,向上一扬,那名把守郡守府的屯长冷笑一声道:“这里是郡守府,岂可凭借县衙的公文擅自闯入?孙县丞,你脑子烧坏了吧?”

    “哼,郡守都跑了,你们还神气什么?赶紧滚开!”一名骁将趾高气扬的冲出队伍,挥舞马鞭就要抽打,吴景立刻喝道:“住手。”

    骁将唱一声诺,退回去了,这人是吴景的儿子,吴奋,这会在孙坚手底下,也认了个屯长的官职,相当于百夫长,见到对方如此蛮横,不由发怒。

    而那名屯长根本不知道郡守已经逃走的事情,这会听说,也变得犹豫了。

    孙坚在马上呵斥道:“我们只是进去搬取库银,别无他求,你们再干阻挠,一旦耽误下邳城防,后果你们是知道的。”

    “这……”那名屯长变得犹豫不决,孙坚却根本不理会他,带着人怒匆匆闯了进去,刚刚进入郡守府,孙坚立刻下令:“般,一个不留,都给我搬走。”

    ……

    白门楼上,李头一脸严肃的眺望远处,泗河岸旁,越来越多的黄巾军士兵聚拢而来,有的开始砍伐树木,掘土挖坑,这是黄巾军要下寨了。

    汉军也没有坐以待毙,下邳城头,无论是东门,西门,北门还是南门,都相约的集中了不下百名木匠,打造弩床,投石机,一些民夫青壮刚刚扛过来的木方子,被搭起架子,架子下面,巨大的鼎一个挨着一个,摆的密密麻麻。

    鼎下面早已经备好了柴火垛子,随时可以点火燃烧。

    在弩床旁边,用牛皮和木夹做成的盾牌,可丁可卯的挡住了一箱箱弩箭,弩箭有一米多长,直射距离,大概有三百步远。

    民夫们忙碌,士兵们防守,无论是军是民,都热切的投入了战争之中。

    可是黄巾军带来的巨大压力,或多或少,还是给城中带来了巨大的恐慌,由于黄巾军的主力大多数集结在南门外,所以,白门楼的防御措施,相对而言要更多一些,更复杂一些。

    孙策等一帮孩子,这时候也来到了白门楼上,往日里,孙策最喜欢仰躺在墙垛间,遥望泗河,或者在上面看看书之类的,可是现在,战争就要打响了,即便孙策已经做好了誓死一战的准备,可事到临头,孙策的心里,还是会有一些紧张。

    韩梓彤站在烽火台旁边,看着城下一群群涌来的难民和奋力向外逃离下邳城的难民,心中百感交集,她更关心的是,父亲会不会在这支黄巾军中?

    不过隐隐看着黄巾军所立起的旗帜上,又不像是‘韩’字,韩梓彤隐隐觉得,父亲应该不会在这里。

    大厦将倾,孤木难支,区区下邳城,又能支撑多久?这些逃难的百姓,又该去往何方?韩梓彤心里隐隐泛着伤感,却听一旁的孙策呢喃道:“这一战,终于要打响了。”

    “你很盼望这一战打响吗?”韩梓彤一双眼眨呀眨的看着孙策,一脸的困惑之色。

    孙策并没有去看韩梓彤,只是微微点点头道:“战争终归是战争,黄巾教猖獗不了多长时间,我坚信,下邳城可以守住,但是我更坚信,这一战,一定会让我们孙家的名头,传遍四海,宇内皆知。”

    “名头?”韩梓彤默念一句,又问:“名头,真的这么重要吗?”

    “呵呵,说了你也不会懂,乱世将至,谁能占住脚,谁就能有长远的发展,我们孙家也一样,我们不会碌碌无为一辈子的。”孙策说的非常肯定,可是韩梓彤却听不懂他这番话,毕竟乱世还没有到,眼下只不过是黄巾军在造反罢了。

    可是一场黄巾军起义,就已经闹得如此沸沸扬扬,百姓流离失所,硝烟四起,狼烟峰峰,那么孙策口中的乱世真的来临,天下,又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正当两个孩子有一句没一句闲聊着的时候,一名身穿皮甲的孩子急匆匆跑了过来:“孙策哥哥,王木匠让你去一趟。”

    孙策扭头看去,来的人是黄炳,他忽然想起,之前他把一张简易的图纸让黄炳送去城东王木匠家里,估计这会应该是有回信了。

    孙策笑着点点头,拉着韩梓彤一起向城下走去。

    可是韩梓彤今天来找孙策,是想和他告别的,韩梓彤已经打定主意,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只是刚刚站在城头,韩梓彤犹豫了一会,始终没有说出口。

    这会孙策又要去城东,韩梓彤不能再拖拉了,她使劲收回被孙策拽着的手,站在原地,孙策感觉到手里一空,扭头看去,见韩梓彤表情怪怪的,不由诧异:“你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吗?”

    韩梓彤的脸色极为难看,不过她并没有听进去孙策的关心,只是摇头道:“我要走了。”

    “走了?”去哪?

    孙策很诧异,韩梓彤声音带着一丝哽咽:“我要去找寻我的家人。”

    “你不是没有家人吗?”黄炳诧异道,这段日子,韩梓彤一直住在黄府,黄炳已经把她当作亲妹妹一样看待了,可是,她却忽然说要去找家人,这让黄炳很意外,也无法接受。

    韩梓彤眼泪扑朔朔落下,无奈道:“我还有家人,只是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我不能再等了,黄巾军到处都是,我很担心他。”

    不等孙策和黄炳再问,韩梓彤已经扭头向城下跑去,一边跑,一边喊:“不要再找我了,我不会再来下邳了。”

    韩梓彤不一会的功夫,跑下城楼,消失在孙策和黄炳的视线中。

    孙策愣怔了一会,略显失落的叹道:“该来的,总会来的,她还是走了。”

    其实孙策知道,韩梓彤的身事不简单,他也不是被山匪抓去的,这段时间,孙策始终没有说破这件事,一方面,孙策并不知道韩梓彤的背景是什么,但是孙策知道,韩梓彤对孙家没有威胁,另一方面,孙策和韩梓彤的接触,让孙策已经渐渐喜欢上这个小丫头了,而且,在自己负伤的时候,韩梓彤如此悉心照料自己,孙策对韩梓彤的那份情,已经超越了兄妹之情。

    可惜,韩梓彤最终,还是走了。

    走的干干净净,头都不回,孙策伤感了一会,可是下邳城马上要迎来非常惨烈的一战,孙策根本没有时间去想那些,他拉着一脸忧郁的黄炳和身边几个孩子,急匆匆向下邳城东的木匠铺赶去。

    既然战争不可避免,就让战火燃烧的更猛烈一些吧。

第0055章 黄巾之战(七)() 
王木匠的匠坊是城东最大的木匠作坊,下邳城城头临时修建弩床,投石机等防御设备,王木匠家就去了二十多个长工,打造弩箭也是由王木匠和张铁匠一起分担的,一个造弩头,一个造弩杆。

    孙策让黄炳送去的,是神臂弩的雏形,因为准备的仓促,孙策只是把大概的东西都默记下来,画成图纸,性能和射程,还不知道合不合适,不过如果能够打造神臂弩的话,对于下邳守军而言,会大大提升战斗力。

    只不过,神臂弩从打造,研制,到第一个模型出炉,恐怕来不及参与这次下邳保卫战了,孙策也只是希望能够研制出来,至于以后会不会大批量生产,孙策还不敢保证。

    毕竟孙策在后世,也只是一个使用过神臂弩的人,对其构造,组成也只是从书本上看到过,所以他还不敢保证自己造出的神臂弩与宋朝相比,差距会有多大。

    而且,孙策也给这支弩起了非常响亮的名字,叫霹雳弩。

    如假包换,独一无二,这个年代,除了当年的秦始皇用过的无敌箭阵,恐怕再也没有任何一把弩能与霹雳弩相比了,尽管诸葛亮曾经研制出连环弩,不过那也是几十年之后了,此时就让霹雳弩独占鳌头,引领风骚吧。

    刚刚走进王木匠的匠坊,王木匠得到消息,就已经急匆匆迎出来了,看到一脸孩子气的孙策,指着图纸诧异道:“这把弩的图纸,真的是你画的?”

    孙策笑着点点头,回问道:“怎么了?”

    “哎呀,恕我愚钝,这把弩的构造太复杂了,我……造不出来啊。”

    “……”孙策险些没被气吐血,好不容易花了半个月时间绘出的图纸,竟然没有人能够打造,看来,霹雳弩问世的时间,又要拖延了。

    孙策接回图纸,一脸狐疑的望着王木匠道:“你没偷偷备份我的图纸吧?”

    “哎呀,孙家大郎,我怎么敢,何况,您这弩的机括太深奥,我真的搞不定,您可以另请高明。”王木匠有些失落的叹口气。

    “算了,以后再说吧。”孙策向王木匠一抱拳,离开木匠房,街上,运送物资的车辆明显比白天的时候少了许多,来往奔波的青壮,也少了,大概这个时间,都回去歇息去了。

    在东街的一个角落里,一张大旗随风飘扬,上面大书一个‘孙’字,大旗下面,一个临时搭建的棚子,棚子里,韩当高坐书案旁,提笔登记,一些年轻力壮的青少年排着队伍,正在登记参军。

    旁边,征兵大旗摇摇摆摆,这是孙家第二次征兵了。

    城南,城北,城西也有征兵的棚子,甚至,下邳城征兵的旗号已经拉到附近的村子,只要在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都可以参军,待遇优厚,上阵之前,县里还会单独发放粮食供给其家人,有了这么优厚的待遇,前来参军的人越来越多。

    黄炳观察了一会征兵的棚子,忽然心血来潮,大笑道:“孙策哥哥,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征兵呢?搞一个百人的小队伍?”

    “哼哼,你有钱吗?”孙策冷笑一声,睨一眼黄炳。

    黄炳想了想,嘟起嘴道:“没有。”

    “还有,百人的小队伍,管理是一个难题,一帮孩子,上阵之后,能有什么大作为?”孙策想了想,又道:“不过,要是能招募年龄在18岁以上,20岁以下的话,还真可以。”

    “主要就是没钱呐!”黄炳叹道。

    “是呀,没钱,说什么都白搭。”孙策无奈叹口气。

    几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着,向南城行去,孙暠他们这会正在万府门前监视,孙策准备和孙暠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