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走着-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卢晓航接着说道:“昨天发放粮食,有的人领了好多次,有的人抢了别人的粮食,有的人强行插进队伍。所以今天我发放的是热粥!”

    人群中慢慢有明白人,给周围人解释起来发放热粥的好处,顿时老人和孩子们欢呼起来。

    卢晓航接着说道:“大家同为洛阳人,生在这儿,长在这儿。有的人为了吃一顿饱饭,夺去了别人生存的机会。别人知道了,就会说我们洛阳人为了一把米,连老乡都不认。我们洛阳人就永远低人一头!”

    卢晓航清了清嗓子,接着说:“我希望每个人老了的时候,哪怕走路都用不上劲了,还能挺直腰板跟子孙讲讲这场饥荒,告诉我们的孩子:我们洛阳的汉子,哪怕是饿死,也不会愧对良心!”

    人群之中已经有不少人偷偷低下了头,他们往日心中只有粮食和生死,没有礼义道德。

    即使是街头最混的地痞,只要良心还没被狗吃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因为有自己这样的父亲而骄傲,而不是羞愧。

    每一个洛阳人,都希望看见外乡人时能挺直了腰板,骄傲地说出:“我是洛阳的汉子。”

    没有了生死的威胁,大部分人的礼义廉耻之心猛然惊醒。

    生死的气味被冲散了不少,爱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

    纵使肮脏与邪恶不能完全消除,但是那些肮脏的事少了很多,美好的事多了很多。

    卢晓航抬起头看了看天上的云彩,轻轻说道:有阳光的日子,心情总不会差。

    清风站在旁边轻轻喊道:“殿下,殿下,不要发呆了。”

    卢晓航回过神,对着清风说道:“我正在沉淀感情,抒发情怀,马上要作诗一首,你叫我干什么?”

    清风暗笑,心说:世子你长这么大,会背的诗一个巴掌都数的过来,竟然还要作诗,真是让我感到羞耻,对,就是羞耻。

    卢晓航看着清风叫完自己,然后站哪儿低头暗笑,伸手抓住清风的脖子,说道:“小清风,你皮又痒痒了是不?”

    清风连忙说道:“殿下,莫姑娘在那边看着你呢。”

    卢晓航一转头,只见莫秋蝶带着小花正在街边的一家茶楼旁,见卢晓航看了过来,莫秋蝶脸色一红,转头走进茶楼。

    小花冲着卢晓航指了指茶楼,也跟着走了进去。

    卢晓航当机立断:“清风,走,跟我去喝茶。”

    来到茶楼,小花正站在二楼的楼梯旁边招手,卢晓航和清风上了二楼,只见莫秋蝶坐在了角落里,心不在焉的喝着茶水。

    卢晓航大步走到近前,坐在了莫秋蝶对面。莫秋蝶的脸色顿时又红成一片,心说:我还没邀请你入座,你怎么就自己坐下了。

    卢晓航哪里知道这些礼节,只是觉得你既然在等我我就直接坐过来就好了。

    卢晓航坐下来,正赶上刚才一番陈词口中干渴,端起茶壶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说道:“不知莫姑娘找我有什么事?”

    莫秋蝶愣了一会儿,说道:“今日来本是要感谢殿下对我的照应,道完谢就要走的。”

    卢晓航笑道:“莫姑娘太客气了,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莫秋蝶开口说道:“刚才听了殿下一番慷慨陈词,才知道殿下原来也是一个心怀黎民,兼济天下的人,小女子为前几日误会殿下而道歉,以茶代酒,望殿下不要嫌弃。”

    说着举起茶杯向卢晓航示意,卢晓航楞了一下,伸手端起桌子上的茶杯,紧张之下手一抖,杯里的茶水溢出。

    清风只听见这边“砰”地一声,茶杯摔在地上,马上跑了过来,只见卢晓航脚下一地的碎瓷片,衣襟上沾了不少茶水。

    卢晓航嘴中还不停的说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第一次跟女孩喝茶,有点紧张。”

    话音刚落,莫秋蝶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低下头轻轻用手指捏着茶杯,并不说话。

    小花也随着清风前后脚跑了过来,看着清风给世子殿下整理衣服。

    小花走到莫秋蝶身旁,见她低头不语,满面羞红。知道自家小姐没事。

    再听到世子嘴里的话,低笑不已,心说:都说福王世子暴虐,想不到竟然像那些呆子书生一样好玩。

    清风的心里却暗暗鄙夷:殿下你这厚脸皮的程度和那个大胡子越来越像了,刚刚说要作诗,现在又说第一次跟女孩喝茶。

    想了想,清风又暗暗竖起了大拇指:殿下说的也没错,以前和姑娘都是喝酒的。

    整理完衣物,清风在卢晓航耳边嘿嘿一笑,转身离开了这里。

    小花紧跟着清风离开了这里,气氛顿时又变的尴尬起来。

    卢晓航坐在这里如坐针毡,心想:前生今世我确实是第一次跟女生坐一起喝茶,为什么清风一脸不相信的表情看着我?

    卢晓航不说话,莫秋蝶只好勉强开口说道:“那个。。时间不早了,我先回去了。”

    卢晓航连忙站起身来,说道:“那好,外面太乱,我送送你。”

    莫秋蝶并不答话,低着头快步走了出去。卢晓航连忙起身跟了出去。

    俩人一前一后,谁也不说话,向着明月楼方向走去。

    两人后面的清风和小花一脸无奈,清风说道:“我们家世子今天好像一只呆头鹅。”

    小花问道:“你平常都这么放肆么,你家世子怎么不管管你?”

    清风撇撇嘴,说道:“我可是殿下的贴身书童,再说世子殿下现在的脾气这么好,哪怕有人当面骂他,他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发怒杀人了。”

    莫秋蝶突然停了下来,转头说道:“拐过这个街道就是明月楼了,世子殿下留步吧。”

    卢晓航点点头,看着莫秋蝶和小花拐过了街道。

    清风低声嘀咕道:“人影都没了,殿下你就别痴情了。”

    卢晓航伸手捏住清风的脖子,假装恶狠狠地说道:“今天我要跟你讲一遍世子院子里的规矩!”

第11章 李自成出山() 
卢晓航开仓放粮的半个月之后,李自成带领十八名手下从商洛山中杀出,闯王大旗再一次出现在这片土地之上。

    河南饥荒,官绅地主拒绝放粮,只是趁着饥荒吞入大量土地。

    无数黎民百姓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卖儿卖女之后仍然看不到一丝活着的希望。

    闯王的大旗仿佛让他们看到了一条生路,一时之间饥民蜂拥而至,李自成瞬间聚集了数万人。

    消息传到了河南,卢晓航默默地叹了句:“早了半年。”

    当夜,卢晓航偷偷潜入书房之中,见到了半个月未曾见到的福王。

    福王开口说道:“这些日子你做的不错,不知你有何事如此着急见我?”

    卢晓航开口说道:“父王,闯王出山了。”

    福王淡淡地说道:“一个逆贼而已,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卢晓航急切地说道:“这个闯王会成大气候的。”

    福王眉头皱了皱,说道:“听闻他出山的时候身边就有十八个人,这样的反贼太平盛世我也见过不少,能成什么气候?”

    卢晓航说道:“正是因为现在不是太平盛世,所以他才能聚集更多的人。”

    福王笑了笑:“崧儿,你多虑了,就算他聚集十万人,难不成他们还能凭借锄头敲开洛阳城的大门?”

    卢晓航说道:“人心向背,祸起萧墙。”

    福王问道:“你不是已经发放了半个月的粮食了么?怎么还说人心向背?”

    卢晓航说道:“我只是发放粮食,闯王不需多做,只需散播两句话,洛阳城必能不攻自破!”

    福王目光一紧,身体前倾问道:“哪两句?”

    卢晓航一字一句说道:“开门迎闯王,闯王不纳粮!”

    福王想了想,卸了一口气倚在书桌后面的椅子上,说道:“那我们只能把城里的饥民赶出城去,这两句口号只对那些饥民有用,城里的人本来就不纳粮。”

    卢晓航说道:“不可,首先根本无法完全根除,都是土生土长的洛阳人,城里有亲戚的不在少数。倘若那样做不仅前功尽弃,而且人心向背。洛阳城一战必下!”

    福王抬起头,盯着卢晓航说道:“你有什么办法?”

    卢晓航说道:“我想知道王府的全部力量。”

    福王笑了笑,说道:“全部力量不都在府中了么。”

    卢晓航也笑了,说道:“父王,你被人从京师赶出来之后难道真的没有想过回去?”

    福王面色一变,继而摇头苦笑道:“你若不是孤王的儿子,仅凭这一句话今天孤王就不能放你活着走出这间屋子。”

    卢晓航得到了准确的答案,笑了笑说道:“父王,你胆子真大。天子眼下也敢动这等心思。”

    福王叹声说道:“咱们朝代的这些王爷,有机会的谁没动过这些心思。只不过老天只给了成祖一个人机会。其他多少王爷只能背着一个昏庸无比的骂名进了棺材。”

    卢晓航笑道:“后世不知多少人骂咱们朱家血脉不好,只出昏庸的王爷呢。”

    福王笑道:“史书史书,文过饰非罢了,多少人英雄一生都毁在了这史书上面,不可不信,不可尽信罢了。”

    卢晓航问道:“不知父王可否给我说一说咱们福王府的家底了呢?”

    福王哈哈大笑:“这本来就是给你准备的,倘若你早如此十年,怕是咱们父子都进了京师了。”

    卢晓航笑了笑并不答话。

    父王接着说道:“孤王当年被逼出京师之事,先皇和我母妃都是不愿意得很,可是形势所迫,孤王只能离开京师。先皇知道,无论谁当了皇帝,孤王都是新皇心头最大的刺,必欲处之而后快。”

    说到这里,福王顿了顿,然后说道:“先皇厚爱孤王,私下违背祖制,抹去边境守军二千人的备案交与孤王。又暗中调拨锦衣卫北镇府司下属一处卫所迁至洛阳听命于本王。”

    卢晓航顿时呆住了:“那经过了这将近三十年的发展。。”

    福王苦笑道:“傻孩子,你以为朝廷的锦衣卫都是吃干饭的么?三十年来,当年的那些边军早就老了,新边军还没有见过大场面,孤王也就控制在三万人上下,不过咱们自己的锦衣卫发展的倒是不错,为了区分朝廷的锦衣卫,孤王现在叫他们黑衣卫。”

    卢晓航听到这里兴奋地说道:“黑衣卫的侦查范围可有覆盖天下?”

    福王摇摇头,说道:“覆盖了河南,北直隶,京师,山东而已。孤王只是为了进京准备,况且不能引起锦衣卫的注意。多覆盖了山东已经付出了好多鲜血了。”

    卢晓航说道:“不知父王将那三万新军藏在哪里?我怎么一点蛛丝马迹有没有发现?”

    福王冷笑道:“当年孤王离京,先皇赐我庄田四万顷,那些大臣不同意,先皇改成良田两万顷,河南哪儿有这么多良田,于是拿山东,湖广的良田来凑。”

    卢晓航摇摇头说道:“父王这件事可不该这么做,再有血性的边军倘若种上三十年的地,怕是连战场都上不了了。”

    福王摇头笑了笑,说道:“你都能想到的问题,三十年前自然有人能想到。河南,山东,湖广,这么多山还藏不住两千边军?”

    卢晓航愣住了,慢慢思索着。

    福王接着说道:“每次孤王的租地收完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