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走着-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若是那样,咱们两个就没有办法在一起了。”

    “我想过了,咱们俩不能在一起。”

    多尔衮猛然松开了抱着庄妃的手:“你说什么?”

    “咱们俩若是真的在一起了,就算你不做皇帝,到时候福临长大了也一定会追究他父皇的死因,到时候你还是不能善终。”

    “只要能和你在一起,我什么都不怕。”

    “不,你听我说,我希望看你征战沙场的样子,喜欢看你纵横朝堂的样子,你的人生不该因为一个女人而改变,你注定是这个时代英雄,而我不想耽误你。”

    “布木布泰,若是不能和你在一起,我就算做了英雄也会遗憾终生。”

    “你要记住,你是一个男人,男人就不要婆婆妈妈,儿女情长则英雄气短,我喜欢的人一定要是一个*天立地的男人,你不要让我失望。”

    “布木布泰,你等着我,我一定把这个天下打下来给你看,到那个时候我一定要光明正大的迎娶你,看谁敢说一个不字。”

    庄妃笑着看着他,眼中含泪:“我等着,我等着那一天。”其实她心中已经知道,这次出兵受挫,大清想图谋天下的路更加艰难了,她心中都不相信有生之年大清能入关。

    多尔衮往前走了两步,狠狠地抱住了庄妃:“这是我夺得天下之前最后一次抱你了。”

    说到这里他的眼圈也有些红了:“我一定会拼命。。拼命地打下天下来,你也要好好活着,不要老,不要走,到那时我们就去科尔沁放羊牧马,再不管这天下间的是非对错。”

    庄妃听到了这里也有些情不自禁:“我相信你,我相信你。。”说到这里已经泣不成声。

    多尔衮狠狠地咬了咬牙,心一横转过身去:“布木布泰,保重。”

    “你也保重。”

    多尔衮头也不回走出了屋子,留给了庄妃一个挺拔的背影,陪伴她走过了无数的日夜。

    几天之后,大殿之上,多尔衮胜券在握的看着豪格,看的豪格心里直发毛,豪格默念道:“不可能,他不可能志在必得,一定是装的,装的!”

    随着大清元老们的点头,关于皇位的争夺正式开始。皇太极的二哥礼亲王代善亲自主持这场大会。

    实力强大的、原由皇太极直接掌握的两黄旗的将领,主张拥立豪格继承大位。

    德高望重的、掌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也倾向于拥立豪格登基。论实力,豪格有正黄、镶黄和镶蓝三旗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所领的正蓝旗将领的拥护,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

    就连代善也认为豪格是“帝之长子,当承大统”。

    所有人都在等着多尔衮表态,多尔衮没有说话,大殿之中的气氛顿时有些凝固了。

    谁都知道,多尔衮若是不点头,豪格是万万没有办法继承大统的。

    代善只好亲自出面劝说他,这个时候多铎说话了:“我们兄弟二人绝对不会同意豪格继承大统的。”

    现场的温度顿时降到了冰点,渐渐就有一言不合刀兵相向的迹象。

    正黄旗和镶黄旗两旗的大臣们也急了:“如果新皇不是先皇的血脉,我们宁可死都不会同意的!”

    正在这个时候多尔衮开口了:“你们说什么?”

    两旗的大臣们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我们说新皇必须是先皇的血脉!”

    “我同意,我愿意拥立先皇第九子福临为帝。”

    局势直转而下,双方的矛盾点迅速消除,而豪格彻底回天无力。

    崇祯十四年正月,不满四岁的福临继位,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睿亲王多尔衮

第91章为君相思君知否() 
崇祯十四年二月初一,洛阳城,接到飞鸽传书的卢晓航看到黄台吉猝死后宫,不满四岁的福临继位之后叹了一口气。

    想不到重生之后的蝴蝶效应又开始发作了,原本六岁才会继位的福临提前继位,倒是多尔衮依旧成为了辅政大臣。

    如果孝庄皇太后继续要求儿子听多尔衮的话,那么用不了多久,这位历史上的皇父摄政王就会掌控整个满清。

    只是这个时候,满清并没有在宁锦大战中重创明军,明军还未丧失关外的控制权,所以满清想要入关,吴三桂就算冲冠一怒为红颜,也没有放清军入关的能力了。

    他虽然是山海关总兵,但是就算山海关大门大开,清军敢不敢入关还是一回事,毕竟宁远、锦州还有明军,到时候抄了后路或者直捣黄龙都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卢晓航暗自庆幸自己不用再拼命地发展实力了,这片土地不会在轻易的被满清的铁蹄蹂躏践踏。

    经过了年后的整建,边军后裔和河洛军已经融成了一支军队。

    在陕西的两线作战,河洛军成功牵制了大顺反军的兵力,让边军开始尊重起这支坚韧的新军。

    在经过了陕西的大战和城防军的训练,新兵的补充之后,河洛军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三万,成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但是其中的骑兵还是原先的八百边军骑兵为班底,并没有得到发展,原因就是买不到战马。

    由于近些年战事紧张,边关查的很严,若是没有多年积累的关系,边关的将领根本不可能放行,这可难为坏了卢晓航。

    万般无奈之下卢晓航想到了明月楼的东家张德义在江南做了多年绸缎生意,想必一定有自己的关系,于是开始传话和张德义沟通。

    张德义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欣喜若狂,作为一个商人,虽然钱多但是在这个重农抑商的环境下地位还是很低的,虽然和朝堂的官员勾结地位有了提升,但是自己还是处于被动地位。

    可以这么说,那天朝廷的那些官员想要放弃自己,自己绝对没有还手之力,只能伸头等死。

    王府是绝对不可能缺钱花的,洛阳的福王要和草原做生意,做了多年生意的张德义不用想也知道,是看中了草原上的马匹。如今天下大乱将至,这个时候买马匹的意图不言而喻。

    张德义虽然多年为商,但是书也读过一些,吕不韦从一个商人因为帮助了大秦皇子异人成为秦国国君,一跃成为了大秦相国,激励了后世无数的商人。

    既然福王对皇位有了想法,自己又恰好牵住了这根线,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钱,张德义赚得够多了,几世都花不完,如今有了这种让家族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虽然有风险,但是回报是巨大的。

    张德义几乎没有犹豫,当即决定答应卢晓航的要求,并且回话第一次进入草原,可以先不收定金,若是能带回王府所需之物,则这第一次就当向王府表达敬意了。下次再做生意再谈价钱。

    听到这个消息,卢晓航也很高兴,毕竟王府的银子被自己花了不少了,如今只有出项没有进项,再这样下去王府必定经济危机。

    张德义的这次慷慨恰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毕竟买马的银子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至于张德义的目的,王府诸人都已经猜到了,商人投机无可厚非。

    就这样,由张德义和王府合力组织的队伍已经向着草原进发,战马的事情终于有了一点眉目。

    而孙传庭和袁宗第的加入,迅速补充了河洛军中高级将领的缺陷。

    孙传庭直接被任命为河洛军副帅,至于河洛军的主帅还是由卢晓航担任,由于卢晓航杂务缠身,军务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不是那么重要,所以孙传庭已经成了河洛军实际的最高指挥者。

    袁宗第则是继续干起了老本行,训练新军。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他迅速结合卢晓航的训练方法制定了一套河洛军独特的训练方法。

    这套训练方法以卢晓航带来的后世军姿和负重跑步为基础,加入了军阵训练和大规模协同作战。

    毕竟后世看到的都是以特种兵为素材的电视剧,就算是涉及大规模集团作战的也是机械化和信息化的居多,对于明朝的冷兵器作战没有多少帮助。

    袁宗第自从起兵以来,专注于训练新兵,期间为了以后的大业,又读了不少兵书战策,对于军阵之事也算是精通了。

    只不过未得施展,就和李自成一起被赶入了商洛山中,从商洛山出来之后一直在行军,没时间演习军阵,所以还处于纸上谈兵的状态。

    幸亏大军中还有一位孙传庭,这位名将一手带出了百战不挠的陕西兵,历史之上若不是朝廷的乱命,李自成是绝不可能这么快打下潼关的,甚至陕西都出不去。

    袁宗第苦心求教,孙传庭悉心指导,新兵很快开始进行了正规的军阵训练。

    “军阵讲究的是随机应变,不可拘泥于兵书战策,但是必须要对兵书战策烂熟于心,面对各种情况作出最正确的选择。”

    “当年淮阴侯韩信伐赵,并未按照兵书所述右背山陵,左对水泽,而是选择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最终大败赵军二十万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谨受教。”

    河洛军渐渐摆脱了各自为战的野路子,开始熟悉各种军阵战法,开始学习旗语和根据战场情况判断形势。

    洛阳,福王府书房之中,卢晓航满怀希望的看着眼前的黑衣卫:“怎么样,有没有莫姑娘的消息?”

    那名黑衣卫一脸惭愧:“我们二十个弟兄已经找过了顺天府和河南府,没有一丝消息。”

    卢晓航满脸失望:“天下之大,到底该去哪里寻找?”

    那名黑衣卫犹豫着说道:“明月楼的姑娘们倒是说过,莫姑娘好像有一个亲戚在江南,但是具体在那里她们也说不清楚,她会不会去了那里?”

    卢晓航面露喜色:“确实有可能,你们歇息几日马上出发去江南查探莫姑娘的消息,一旦查到什么马上回禀。”

    那名黑衣卫应了一声退了下去,卢晓航默默念道:“你到底去了哪里呢。”

    却说莫秋蝶自洛阳大战之中带着小花和十数名黑衣卫离开了王府之中,顿觉举目无亲,天下茫茫竟不知该往何处去。

    由于多年之前莫秋蝶尚幼小,家中往来之人多以记不清了,后来魏忠贤案牵涉天下,所有人对他家更是避之不及,更不要说上门拜访了。

    顺天府是绝对不能去的,河南府也不能久留,她突然想起了江南还有一门远亲,年幼时曾多次到家中走动,只是案发之后再也没了联系,自己如今无处可去不如前去投奔。

    就这样,在十数名黑衣卫的照料下,莫秋蝶安然到达了江南之地。

    莫秋蝶按照模糊的记忆找到了苏州的陈家,谁知道门都没进去。家主一听说是当年的犯官之女,立刻让门房打发她离开,甚至连资助点银子的意思都没有。

    莫秋蝶自从家中出了事之后,就早已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自然不会被这点委屈击倒,只是唉叹一声人心不古。

    既然到了苏州,莫秋蝶就打算在这里住下去,好在老福王给了她不少银子,本就是为了她的后半生准备的。

    她花了二百两银子买了一栋小院子,和小花住了进去。

    至于那十多名黑衣卫完成了任务并没有回去,老福王担心他们回去之后被追问出莫秋蝶的下落,让他们无论去那里都要在那里安插黑衣卫据点,并和戴雨农取得联系。

    戴雨农得到消息之后立刻安排人手带着银子去苏州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