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走着-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见两位看重的爱将快要打了起来,崇祯十分头疼,但是他也想知道为什么陈奇瑜这么坚持洪承畴会输,于是坚持听了下去。

    陈奇瑜说道:“你依靠的不过是九边精锐,人多势众,企图以多取胜,你想必想的是调集九边精锐以十打一闭着眼也能赢!”

    洪承畴被他说穿了自己的心思,沉默不语,但是脖子依然挺着,心说:我就是以多欺少,这仗我肯定输不了就是了。

    陈奇瑜见他被自己说中了,还依然不知危险,心中大恨:“倘若打仗就是这么简单,关外早就被人收复了,还能等到今天让你张狂?你怎么积极去送死,不是早就投靠清军了吧!”

    “陈奇瑜,你今天若不说出子丑寅卯来,皇上在这里,我一定要告你一个污蔑朝廷重臣之罪。”

    “哼,九边精锐各为所属,大军无法配合作战这是其一。关外鞑子来去如风,若是逐个击破,敢问洪大人如何解决?”

    “大军聚集,并不分散,如何逐个击破?”

    “好,你大军集合,倘若鞑子攻占了你的粮库又如何应对?“

    “这。。我派重兵守卫粮库!”

    “好,你将九边精锐调往一地,十中七八不熟地形,倘若关外鞑子利用地利与你周旋又该如何?”

    “这。。”

    “倘若兵部尚书陈大人命你稳妥作战,监军急功近利一味催战,洪大人又该如何应对?”

    “你。。”

    “你什么你!什么都不考虑就妄图凭借人多去打这无准备之仗,洪大人,你该不会是真的投靠鞑子了吧?”

    “你胡说八道,人多打人少何必考虑如此之多,况且关外鞑子都是野人,谁又会懂得如此多的兵法战策?”

    听到这里崇祯无奈地摇摇头,本以为洪承畴用兵有道,想不到竟然是抱着这个心思。关外如果都是野人,何必打了这么多年还处处失利。

    “陈奇瑜,朕听你说了这么多反驳洪承畴,不知道你有何妙策?”

第59章文华召对() 
洪承畴在崇祯的示意下出了文华殿,心中满满的恼恨。

    陈奇瑜看着崇祯,一咬牙:“皇上,臣今日斗胆进言,若有冒犯之处望皇上恕罪。”

    崇祯笑了笑:“你说便是了,难道朕还会为了你的几句话砍了你的脑袋不成?”

    陈奇瑜开口说道:“臣以为当前大患并不在关外而在陕西。”

    崇祯眉头皱了一下:“你是说那帮闯贼?朕随便派支大军便能剿灭他们。一帮流寇而已,能成什么气候?”

    陈奇瑜叹了口气:“皇上,今时不同往日。曹文昭、卢象升等良将相继战死,陕西只靠着孙传庭一人苦苦支撑。而如今闯贼势大,孙传庭怕是也撑不了几年了。”

    崇祯看着陈奇瑜,满脸的不相信。

    陈奇瑜只好说道:“皇上,你可以看看最近的战报,以前咱们几千人就能撵着闯贼十几万人跑,到现在人家几千人都敢跟咱们几千人硬碰硬了,闯贼在发展啊。”

    “一帮贼人而已,在发展也不过是山大王的命,大不了招安便是,陈爱卿为何如此紧张?”

    “臣在保定府驻扎时曾派出探马探听闯贼消息,听到了闯贼军师的一句话。”

    “什么话?”

    “取天下以人心为本,请勿杀人,收天下心。”

    说到这里陈奇瑜加重了语气:“皇上,这帮贼人已经不甘心做贼了,他们志在天下了!”

    崇祯脸色铁青:“痴心妄想,一帮狂妄之徒,就凭他们也敢生出坐天下的心?真是狂妄之极!陈奇瑜,你马上带人去剿灭了他们!”

    陈奇瑜无奈地说道:“皇上,现在咱们关外之事还未解决,臣不敢出征。”

    崇祯愣住了:“你不是说反贼才是大患么?怎么又扯到关外鞑子身上了?”

    “皇上,臣以为关外一战是必须要打的,但是不必倾九边精锐妄图毕其功于一役,只要挺过了这次大战,关外可得三年安宁!”

    “然后我们举国之力全力剿灭反贼,还天下一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

    崇祯若有所思:“你怎么知道此战之后关外能有三年安宁?”

    陈奇瑜说道:“据臣所知,黄太吉已经对正白旗旗主多尔衮和镶白旗旗主多铎步步紧逼,多尔衮和多铎必定不会坐以待毙,届时关外必有一场大乱。”

    “这场大乱必将席卷鞑子以之为根基的八旗,鞑子几年之内怕是难以缓过气来,到时候就是我们的机会。”

    “所以我们一定要趁着这场大战之后全力剿灭反贼,到时候就可倾全国之力与鞑子开战,胜算也会大大的增加。”

    崇祯点点头:“你说的很好,朕很欣慰。朕想把这件事交给你做,你觉得如何?”

    陈奇瑜听到了这里,慢慢抬起了头:“皇上相信臣么?”

    崇祯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问,开口答道:“朕当然相信你,要不然怎么会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你?”

    陈奇瑜慢慢开口说道:“那么,臣与袁崇焕相比如何?”

    崇祯听到了袁崇焕这个名字,嘴角不由得抽动了一下,脸色变得铁青:“他是乱臣贼子,你们怎么能比较?”

    陈奇瑜知道崇祯不愿意说起这个话题,继续说道:“臣以为,臣若带兵,朝中文官牵制,营中监军制约,臣麾下的人就算有十成的战力也发挥不出来三成。”

    崇祯冷冷地说道:“那你想做什么?”

    陈奇瑜并无惧色:“臣今年四十有三,家中老母妻儿俱在京师,并无外室。臣愿效仿岳武穆旧事,以妻儿为质,只求换得皇上的信任,全力振兴大明。”

    崇祯冷笑一声:“那你可知道岳武穆因为提了这个条件,引来了杀身之祸?”

    陈奇瑜说道:“岳武穆问心无愧,名垂青史,臣亦问心无愧!”

    “你也想名垂青史?”

    “臣不敢妄图名垂青史,只望后世提起时,不要说大明朝毁在了臣这帮武夫身上。”

    崇祯依然不依不饶:“那些太监本就没有野心,对朕又忠心,监军有何不可?”

    陈奇瑜笑了一声:“皇上说的这话怕是本来就没有什么底气吧。太监没有野心,那九千岁魏忠贤呢。他们忠心是忠心。可是他们懂军事么?”

    崇祯不以为然:“他们是监军,又不是将军,会不会打仗又有什么关系?”

    “他们作为监军,战争胜利了回来能升官发财,失败了只怕会掉脑袋。所以一味要求将军出战,战场形势又不懂,多少将军就是这么吃的败仗?”

    崇祯一时语塞,看着陈奇瑜说不出话来。

    “太监的本职就是服侍皇上,若是干了别的那就是不务正业。做皇上的总是担心武将造反,皇上你可以数一数,大明开国以来有多少武将真的造反?”

    崇祯被这话问的愣住了,以前自己只考虑武将造反问题,还真的没想过多少武将真的造反了。

    “大明朝开国以来,武将被杀的难以计数。但是真正造反的连一个巴掌都没有。大明的武将不敢说全是好的将军,但是多数还是忠于皇上的。要不然卢象升怎么会死?”

    “卢象升治兵无方,死得其所。怎么又和他扯上关系了?”

    “皇上,你难道不知道高起潜假传圣意,夺去了卢象升天雄军,卢象升率领三千老弱与清军战于巨鹿,高起潜拥兵不救,卢象升炮尽矢绝,身中三十余箭而死啊。”

    崇祯面色潮红:“竟然有这等事?为何你们不报?”

    陈奇瑜慢慢说道:“皇上是相信这些内侍呢还是相信我们这些武夫呢?臣只怕奏折还未到了文华殿,内侍们早就领了旨取了臣的项上人头了。”

    崇祯咬牙切齿:“太监误国,太监误国!”

    陈奇瑜淡淡地说道:“皇上,袁崇焕的死是因为两名内侍从黄太吉营中逃出带回了袁崇焕通敌的证据。臣试问,清军若是军营如此松散,几十年来怎么就跑出了两个太监!”

    看着崇祯沉默不语,陈奇瑜怒气愈盛:“卢象升只不过不肯向高起潜低头,就被陷害的惨死疆场!我们这些在战场上厮杀保卫国家的人为何要向那没卵蛋的阉人低头!”

    崇祯喝道:“陈奇瑜,你粗鲁!”

    “臣本就是一个厮杀汉,从袁崇焕到卢象升,这些阉人们就这么毁了我大明一代又一代的忠臣良将,可怜圣上还犹自得意,以为武将无法反叛。”

    “臣试问,若是袁崇焕想反,关宁铁骑紧逼京师的那一刻他为何要写信让祖大寿带人退去?卢象升若是有不臣之心,就凭高起潜一个阉人能夺了天雄军?”

    崇祯被说得脸色发白,他本以为自己所作所为无愧于心,到了现在才知道自己与前几位皇帝并没有什么区别,都被太监耍的团团转。

    “为何闯贼战力在慢慢增长?咱们大明军队的战力却在逐年降低?不怪我们这帮武夫不拼命,实在是许多人寒了心啊。在战场上再拼命都不如多送几千两银子给太监,谁还傻傻去拼命?”

    崇祯脸上已经挂不住了:“够了!难道这些内侍就一无是处么?至少他们必须依附朕的权势才能生存,至少他们从来没有不臣之心!”

    “皇上,天下已经乱成这个样子了,李自成张献忠麾下有不臣之心的就有几十万人,难道皇上真的觉得到时候三千内侍能平定天下?”

    “唐太宗曾经说过,开国之臣不必苛求完美,有才能即可用。治国之臣务必德才兼备,国家才能昌盛。而今已到了乱世边缘,皇上若还是一味打压武将,只怕关宁铁骑旧事不断重演。”

    “到了那个时候,皇上的号令就在这紫禁城之中指挥三千内侍吧!”

    “陈奇瑜,你不要以为朕不敢杀了你!”

    “皇上杀了我又有什么用呢?皇上若是不想听真话,大可躺在后宫之中,那些太监别的本事没有,编一段天下太平的故事总是能干的。”

    “陈奇瑜,你今日为何如此放肆!”

    “皇上,治大疾需下猛药。臣若是心平气和慢慢和你说,只怕你心中信了也要犹豫几天,到时候那帮太监走投无路,破釜沉舟,臣不但劝不住皇上,还要落个身死族灭的下场。”

    “那你说,朕该怎么办?”

    “天下大乱,正是武将们出头的好机会,臣不相信有人能在这种时候造反。只要皇上功必赏,过必罚,臣相信大明的军队依然是能纵横天下的军队!”

    “朕为什么要相信你,万一你说的不对呢,朕岂不是陪你一起遭受天下骂名?”

    “皇上若是不相信我,就不是骂名那么简单了,那就是亡国之君遗臭万年!”

    崇祯的面色通红:“陈奇瑜,你今日过分了!”

    “臣说过了,臣的嘴里只有最真的实话,圣上若是想听好话假话,不妨去找那些太监聊聊。”

    崇祯说道:“罢了,朕要做中兴之主,就要学会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朕全力支持你,你能给朕一点希望么?”

    “臣万死莫辞,愿助吾皇中兴大明!”

第60章洛阳是洛阳() 
崇祯十三年,八月十五,中秋节,洛阳,福王府。

    卢晓航静静坐在亭子里吃着“月饼”,他做不来前世大都市的月饼,只好前世中秋节奶奶做的枣饼。

    小芋选了最好的大枣,煮熟了之后不用放糖就散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