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走着-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孤王认为可信度最少有七成。”

    “依臣看,应该有九成!”

    “你为何如此有把握?”

    “臣倒是了解了不少关于福王的事情,这个福王绝对是一个枭雄,自从他。。”

    话还没说完,里面的御医走了出来,朱至澎立刻转过头去,留下了一脸幽怨的老人。

    “御医,王妃怎么样?”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王妃有喜了!”

第175章 张献忠() 
佛图关位于重庆城西,地势险竣,两侧环水,三面悬崖,自古有“四塞之险,甲於天下“之说。

    就在三天之前,张献忠带着人刚刚攻破了佛图关,大败总兵曹英,距离成都又进了一步。

    就在佛图关的将军府中,大堂之上坐着一个人,这个人三十五六岁的年纪,长身虎颔,面色金黄,须一尺六寸,威风禀禀,杀气十足,正是大西王张献忠。

    堂下突然跑过来一个将军:“儿臣张可望见过父王。”

    张献忠放下了手中正在观赏的宝刀:“可望,你来了,有什么事吗?”

    “据探子报,秦良玉率领三万白杆兵驰援重庆,如今已到重庆城下,另外。。”

    “另外什么?”

    “据传闻南京朝廷为了救援蜀王也发出大军征讨川蜀,我军很可能要腹背受敌。”

    张献忠哈哈大笑:“那有什么了不起,别说是南京小朝廷,就是崇祯的京师大朝廷我都不怕他们,如今咱们已经拿下了四川大部分地方,只待打进成都便可建国称帝,到时候你们几个小子都是王爷!”

    “儿臣谢过父王,那咱们该怎么办?”

    “让本王考虑考虑,你去将汪先生叫来。”

    这汪先生本名汪兆麟,乃是一个落魄的书生,后来随着张献忠东征西讨,出谋划策,深受张献忠的信任。

    不一会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书生走了进来;“大王何事如此着急?”

    张献忠开口说道:“据说秦良玉带着三万白杆兵到了重庆,南京朝廷也派出了大军驰援川蜀,不知军师可有良策?”

    汪兆麟笑了笑:“这计策臣已经想好了,秦良玉白杆兵英勇善战,若是正面交锋我们就算能胜也会损失惨重,所以只能智取不可力敌。至于南京朝廷的援兵,大王只需派出水军都督狄三品扼守三峡水道,保管任何援军都别想入蜀!”

    张献忠一拍大腿:“妙啊!都说军师是文曲星下凡,以咱老张看那是诸葛孔明转世啊,如今有了军师的策略,想必不日便可拿下成都了。”

    “大王过奖了,只是如何对付白杆兵,在下心中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只能前方观阵之后再做出决定。”

    “哈哈,有军师在,咱老张放心的紧,什么白杆兵定然不在话下。”

    “大王,你都已经称王了,这口头语可不能总是挂在嘴上了,老张这个称呼不适合你了,应该用孤王。”

    “哈哈,孤王这不是一时高兴忘了吗。你放心,孤王记在心里,一定改,一定改。”

    “大王,还有一件事要跟你说。”

    “你说。”

    “自从入川以来,咱们的军纪是一日比一日涣散,这样下去只怕有很难得到当地百姓的支持,不利于咱们以后的发展啊。”

    张献忠满不在乎:“军师多虑了,这儿郎们随着我一路征战死伤无数,难道还不能自己找点乐子吗,再说了得不到支持又如何?惹急了孤王,孤王把他们全杀了!让他们还敢和孤王作对!”

    汪兆麟摇了摇头:“大王,万万不可啊,你看那闯王李自成,在陕西之时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听说已经打进京师了。大王想要和他一较长短,就得学会收服民心。”

    张献忠听到这里脑仁都大了:“那个军师说的话孤王会好好考虑的,咱们现在先打下成都再说其他的。”

    汪兆麟心中苦笑一声,自己这个大王什么都好,就是对于民心所向这种事毫不在意,不过这也怪不得他,说起来张献忠也是一个苦命人。

    张献忠本是延安府的一名捕快,因为不会讨好上司便被随意安了一个罪名革去了职位。他心中苦闷便去延绥镇从军,又因为不肯杀良冒功,得罪了上司,要将他开刀问斩,多亏有人看他相貌奇异替他求情这才躲过一劫。

    经历了这种种事宜,张献忠心中难免有些偏激的想法,所谓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补路无尸骸。终于让他等到了一个机会,随着反贼四起,张献忠在家乡聚集十八寨人马相应王嘉胤的暴动,很快便崭露头角。

    在乱军之中成长的张献忠,只信奉手中的大刀和胯下的战马,至于民心之说,宗教传播的六道轮回之讲统统不信,所以行事愈发肆无忌惮,这也是他势力扩张的一个重大原因。

    但是汪兆麟明白,虽然他现在能够不择手段成为一方霸主,但是想要图谋天下,必须要收买人心,不然不光难以进取,只怕守成都难。

    张献忠显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他的心里,只有刀子硬才能得天下,其他的都是扯淡。汪兆麟无可奈何,毕竟到现在为止,张献忠的方法很有效,这也让他的劝说变得很无力,只能希望张献忠稍稍受挫之后能够听进自己的话去。

    张献忠身下并无子嗣,他统治军队的方法也是另辟蹊径,要想在他的军队之中掌握兵权,除了要有能力之外,还要改姓张,并认他做父亲。如今军队中的中坚力量张可望,张文秀,张定国,张能奇全是他的义子,而且他们本来全都不姓张。

    这在大西军军中已经成为了特色,按道理来讲张献忠已经人到中年了,后宫之中最少的时候也有二十多人,最多的时候那是不可计数,他想要一个子嗣继承他的位置十分容易,但是他偏偏不喜欢自己生,非要去认一帮儿子来帮他稳固军权。

    对于这件事,大西军中所有的人都一致保持了沉默,因为这种事情说出来不但在张献忠那里讨不得好,那些张献忠所认的义子只怕也会记恨自己,到时候在大西军中只怕再无立足之地。

    由于汪兆麟很快解决了张献忠面临的难题,所以张献忠很开心,要和汪兆麟把酒言欢。汪兆麟一介书生哪能喝的过反贼出身的张献忠,很快便被灌得不省人事。

    张献忠眼神中透着光:“来人,将军师送回营中好生伺候,另外禁止军师和那些本地的官绅接触!”

第176章 有伏兵() 
就在张献忠摩拳擦掌准备和秦良玉及她手下的白杆兵大战一场的时候,卢晓航带领大军已经在进发的路上。

    路过左良玉属地的时候,左良玉果然送来了不少粮食和物资支援,卢晓没有丝毫犹豫很痛快的收下然后向着三峡水道进发。

    看着卢晓航远去的背影,左梦庚站在左良玉旁边:“父帅,他们也太张狂了些,收了咱们的东西连感谢的意思都没有,扭头便走了,分明是看不起咱们。”

    左良玉倒是没有发怒:“明明是咱们该感谢他们,他们为什么要感谢我们?”

    “可是咱们为什么要感谢他们。”

    左良玉叹了口气:“梦庚,看事情不要拘泥于眼前,要从大局看起,这一次皇上打的旗号是进川援蜀,天下人的目光都盯在这里,咱们支援了皇上粮食,就是表明咱们左家是忠臣良将,这可比咱们空口白牙跟人家说有用多了。”

    左梦庚若有所思:“父帅的意思是咱们真的要做这大明的忠臣了?”

    左良玉点点头:“若是崇祯皇帝在世,我说什么都不会当这个忠臣,我见过太多的忠臣,都没什么好下场,但是这个新君明显和崇祯皇帝不一样,就拿这次来说,如果崇祯皇帝在就算命人救援也绝不会御驾亲征。”

    左梦庚皱了皱眉头:“但是在南京统筹全局不是更好么?”

    “若是太平盛世自然是怎么稳妥怎么来,但是如今恰逢乱世,群臣心中浮动,当彰显武力,以安群臣之心,这样才能让这些大臣有信心跟着他中兴大明。”

    左梦庚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看来父帅已经决定上他这条大船了。”

    “梦庚,上一次你败给他并不丢人,只要我们父子成为他中兴大明不可或缺的力量,那么谁也不会再说我们听诏不听宣,我们必将是这大明中兴之臣!”

    卢晓航的大军顺着江河而上十几日,这一日终于来到了三峡水道的范围。

    郦道元的《水经注》曾经这么说过: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说的便是三峡水道便利,无与伦比。

    但是书中写的是照发白帝,暮至江陵,这条水路是自高向低,而如今卢晓航的卢晓却是与之相反,他要逆流而上,还要自低向高,所以行军速度立刻降了下来。

    如此走了一日,才走了不过走了二十余里,这已经算是快的了,若是在陆地上,不仅要翻山越岭,还要小心随时出现的张献忠的军队,行军速度会更慢。

    到了晚间,雷凯突然找到了卢晓航:“启禀皇上,末将觉得情况有些不对。”

    “有何不对?”

    “今日行军一日,咱们没有见到一艘自川蜀而下商船,这三峡水道每天的商船络绎不绝,就算反贼猖獗,也不可能控制住所有的地盘不让经商,一艘商船都没有出现,情况有些不对。”

    “你的意思是?”

    “三峡水道被人控制住了,而且还是在重要的地方设置了关卡,这就导致了四川所有的商船全部难以出来。”

    “那依你之间,关卡被设在了哪里?”

    “夔门!”

    如果说夔门卢晓航还有些陌生,待雷凯拿来了图,仔细形容了一番,卢晓航立刻就知道这是哪里了。前世第五套十元钱人民币背面的风景便是夔门,而夔门被被称为瞿塘关,雄踞瞿塘峡之首,素有夔门天下雄的称号。

    杜甫曾经写过:“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夔门更是瞿塘峡最险的地方。可以说就算夔门没有伏兵,能够安稳的度过也是万幸了,若是这里有了伏兵,只怕去了之后九死一生。

    卢晓航疑惑地问道:“为何所有的商船都要在夔门下来,哪里既然这么险,何不选择别的地方出船。”

    “近些年天下颇不太平,四川所有的商人从各处出船的都有,有的还没有出船别被水匪给劫了。后来几个蜀商一合计,便选择了夔门,几家同时出银子养了一支水上护卫队,保商船一路平安。”

    “后来其他的商人见他们的商船比自己的安全得多,所以纷纷加入。再后来几乎成了川蜀商人的定律,他们要出船必定是在夔门出,水上护卫队也越来越大,水匪很少打他们的主意,只是挑一些零散的商船。这样一来,不在夔门出船的商户便绝迹了。”

    卢晓航点点头:“既然这样,雷将军可有办法对付这夔门的伏兵?”

    雷凯苦笑一声:“夔门本就是天险,再加上埋伏了伏兵,去了只怕九死一生啊。皇上可知道伏兵是何人?”

    “必然是张献忠听说了咱们入川的消息,便在此地设下伏兵,若是咱们半路下船,该走陆路如何?”

    “万万不可,两岸的道路人迹罕至,不知道到了那里便没路了,因为三峡水道一直很便利,所以那些小道常年没有人走动,多数已经消失了,咱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