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巨擘-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是半仙,其实人有些癫,疯一阵儿好一阵儿的,家里儿子也早些年夭折了,王氏瞅着可怜,隔三差五的总要打发狗剩过来送点吃食儿,这一来二往的,倒也熟稔了。

    “郝老头儿,吃饭了。”

    熟门熟路的走进郝半仙家,李狗剩大大咧咧道。

    “你这竖子,今日却还准时。”

    郝半仙说着这就从屋里走出来,一把夺过饭篮子,吃的那叫一个风卷残云。

    “你这泼皮咋就一点眼力价儿没有呢,酒葫芦给我拿来啊!”

    李狗剩无奈,对这么个疯子早也习惯了,这就跑去拿酒葫芦。

    说是酒,其实就是村头酒坊的酒糟汤,将就的唤作酒就是了,老百姓没钱买酒,这倒也不嫌,反正还是有些酒气的。

    一把接过酒葫芦,郝半仙这就仰头一阵猛倒,没一会儿,这便酒足饭饱,一脸的满足。

    “小子,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今日你可曾读书认字?”

    一旁闲来无事围着屋子打转儿的李狗剩对郝半仙这些没头没脑的言语早也习惯了,一边拿脚在地上划着圈一边漫不经心道:“不曾。”

    “何故?”

    “今日放了一天牛。”

    李狗剩如实说道。

    “为何不学那李密牛角挂书?”

    听着这话郝半仙大怒,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似乎下一刻就会暴走。

    “家贫,未曾蒙学,亦无处寻书。”

    李狗剩万年不变的云淡风轻。

    说实话,狗剩这人有点读书无用论,后世自己学了一肚子的理论,毕业求职的时候却是四处碰壁,无奈之下这才回乡,结果在路上出了车祸这才稀里糊涂的来到了这大明。

    “你这泼皮!咱这四里八乡的有两个秀才公,一个是那李大用,一个是那孙二郎,这两位在咱这四邻八乡的都可说是桃李满天下,你为何不去找这二人蒙学?”

    郝半仙说着跳脚大骂。

    “家贫,无束脩之资。”

    李狗剩接着吊儿郎当道。

    古代蒙学都要给教书先生送点礼物,这叫束脩,孔夫子就规定过束脩为十条腊肉的说法,随着时代的发展,束脩这就演化成了拜师的学费。

    狗剩家里穷的只剩四面墙壁了,哪里拿得出什么束脩钱?

    郝半仙无来由的大哭,大骂世道不公。

    李狗剩觉得无趣,这就提上饭篮子,打道回府。

第三章 报酬() 
“九九八十一,**七十二”

    石头家的儿子会算数!这个消息就像是在佃户圈子里丢了一个重磅炸弹,着实掀起了不小的波浪。

    这不,活路刚一停下来,一众佃户这就众星拱月的把李狗剩围起来,让他教大家背小九九。

    后世的乘法口诀是从一一得一开始的,可是古代的不同,这会儿的乘法口诀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也因此才唤作小九九。

    “石头家的,你接着背啊,接着背,咱庄户人家身上最不缺的就是力气,只要你教咱背会了这小九九,啥活路也不用你干了。”

    “就是就是,十几岁的孩童会背小九九的,那就是咱李家沟的宝贝,哪有让宝贝下地干活的?读书人管这叫啥来着?”这个唤作五子的黝黑汉子想了半天这才拍了一下脑袋:“对,这叫有辱斯文!”

    “对对,咱李家沟的男人穷也不能穷了志气,石头啊,以后再莫让狗剩子跑来地里有辱斯文了,这样,今儿你儿子只要教会咱背这小九九,晚上咱就往你家里送一捆麦子!”

    咬了咬牙,这个唤作姜满仓的佃户又心疼加肉疼的补了一句:“再加一斤地瓜烧!俺兄弟在村头酒坊里当伙计,过年那会儿给了咱二斤,俺到现在可还没舍得喝呢。”

    “就是,狗剩子,别杵在那儿啊,接着背,接着背”

    一众佃户在那里叽叽喳喳,听着儿子被夸得好似一朵花,李父别提有多乐呵了,大嘴这都快咧到了耳朵根。

    “都是一个锅里抡勺子的伙计,说这些见外了见外了,狗剩,你倒是快背啊。”

    宠溺的摸了摸李狗剩的脑袋,李父道。

    “成,那咱就背给几位叔叔听听,这玩意儿其实也简单。”李狗剩伸了伸懒腰,灿烂一笑,说道。

    “九九八十一,**七十二,八八六十四”

    天知道石头家的儿子是从哪儿学的小九九,可是这都不重要,一众佃户们这都听得很认真,有的边听还边会在地上划拉划拉,学会小九九,以后算账记数啥的可就再也用不着扒拉手指头了!

    一旁监督众人活计的李扒皮瞅着这一幕脸上青一块红一块,简直都要气炸了,可是也无可奈何,管天管地你还管着人家佃户歇息这会儿背小九九了?

    怨毒的瞅了李狗剩一眼,李扒皮肚子里那根气肠子简直都要气爆了!

    哼,小子,别得意,不就是会背个小九九?

    似乎是心里有了什么主意,李扒皮嘴角忽然咧成一个诡异的弧度,看样子,心里又是有了什么算计!

    得知石头家的儿子竟然无师自通,会算数会背小九九,一众佃户死活这都不再让李狗剩下地了,简直恨不得土沫沫都不让他沾一下!

    乡下人没见识,人也实诚,你说才十一二的娃娃这就如此了得,以后那不得通天?这种人是人中龙凤,可是下不得庄稼地!

    李狗剩今天的日子很惬意,每次他一下地都会被佃户们立马赶上来,死活不让他再做活计,这家伙倒也乐得其成,本来也懒,这会儿正好啃着佃户大叔们给的干粮饼子,喝着旁边山溪里取来的泉水,荡着小短腿在树荫底下坐着,那叫一个舒坦。

    佃户们虽说穷,可是心眼实诚,庄户人家嘛,只要自己锅里有,就舍得整碗整碗的送人,总之李狗剩很感动,后世孤儿的他从来都未感受到如此的温馨!

    “狗剩子,你明儿接着来哈,咱庄户人家,身上力气都是越用越有,你是娃娃,活计不用你做,你就接着教咱背小九九,等俺学会了,咱再回去教俺儿子。”

    散工了,一个佃户这又招呼李狗剩道。

    “对对,狗剩,明儿接着来,俺再给你捎块杂粮饼子,你婶子做得咸菜可好吃了,只要教会了咱,保准你能再长上个十斤八斤。”

    听着一众佃户对李狗剩赞赏有加,李父心里那叫一个乐呵,刮了刮狗剩的鼻子,心花怒放的无以复加。

    哪个做父亲不希望自己子女成龙成凤?

    还了牛,狗剩和李父这就回家,一高一矮的两个影子映在地上,很温馨。

    老远的,狗剩瞅着一个人正守在自己家门口,背上还背着啥东西,走近了一看,正是那个许诺给自己一捆麦子的姜满仓。

    “嘿嘿,你二人等得我好苦,这可回来了。”

    瞅着李狗剩和李父丢丢当当的回来,姜满仓搓着大手说道,说完这就把自己背上的一捆麦子递给了李父,把半坛子酒递给了李狗剩。

    “咱佃户虽穷,可说出去的话也是泼出去的水,狗剩子今日教咱背会了小九九,想想以后那李扒皮也不敢再骗俺了,这捆麦子和酒是俺们早就说好的,一并给你,咱庄户人家,不干那说一套做一套的营生。”姜满仓笑道。

    瞅着这么一大捆麦子,李狗剩似乎看到了疙瘩汤,似乎看到了饺子,眼珠子掉进去这就再也没能拔出来,不争气的肚子这会儿又开始咕咕乱叫了。

    “满仓兄弟,你看这”

    李狗剩掐了掐自己父亲,让他不要拒绝,自己这会儿可是眼珠子都要掉进去了,不过李父实诚,仍旧有些不好意思的开口道。

    “狗剩这娃平日瞅着虎头虎脑,却不成想,胸有胸有千秋,竟然还会背这小九九,这样的娃子了不得,咱跟狗剩子学会了算数,想想以后肯定也会少吃很多亏,这捆麦子啊,送的值当,你就全当俺送给你儿子的,莫要再客气了。”

    “这酒是村头酒坊烧的,俺兄弟送给了俺些,好东西,你也没事儿尝尝鲜,这东西,解乏!”

    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大堆,李狗剩根本懒得理会,眼睛扎到那捆麦子里就没出来过。

    “狗剩,你以后金榜题名、光宗耀祖,可切莫忘了你满仓叔啊!”

    也不知道后边这个姜满仓说了啥,反正临了就撂下了这么一句。

    瞅着姜满仓走远了,李狗剩火急火燎的就抱着这捆麦子回了家,这么一大捆麦子,得能包多少个饺子啊

第四章 交租() 
中国人讲闲时吃稀,忙时吃干。这几天正是夏收的季节,而且姜满仓还送了一大捆麦子来,这可便宜了李狗剩,吃了好几天的馒头、疙瘩汤和饺子,日子那叫一个惬意。

    转眼间这就到了交租的时候,朝廷每年都收夏秋两赋,地主家也一样,到了夏秋收成的季节,这都会催着众佃户交租子。

    大凡地主把地租给佃户这都会埋下界石,立下地亩帐,由佃户签字画押,每年收成的时候就根据收成和地亩帐来计算地租,世世代代都是这么过来的。

    李父如今推着独轮手推车过来交租子,李狗剩就坐在车子上一边晃晃悠悠一边啃着白面馍馍,时不时的哼哼小曲儿,摇头晃脑的样子煞是可爱。

    车子吱吱悠悠,没一会儿这就到了李老爷家,一众佃户这早排成了长龙,几十辆独轮车排在李老爷家门口那场面煞是壮观。

    抬眼望去,高大的门楼上一个偌大的招牌——李府。

    不同于狗剩家的土坯房,明代凡是高门大户,一般都会用青砖、方石建屋,这叫“青砖会儿”,都是地主老财才有的待遇,就像眼前这富甲一方的李老爷家。

    众佃户如今瞅着李狗剩都要夸赞几句,年纪轻轻能背小九九的,那得是神童,一个个的见着都要竖起大拇指,羡慕的不得了,真是恨不得掐着自己儿女的耳朵过来说,瞅瞅,这是李狗剩,这娃聪明的要命,你以后就要学他。

    “李石头,十亩麦,一亩出两百斤,十亩两千斤,地租七成,交租一千四百斤。”

    李家今儿似乎是有什么客人来,家里热热闹闹的像是在摆宴席,李老爷估计是忙着招呼客人,并未露面,过秤记账的是李扒皮,这家伙噼噼啪啪的拨拉了一阵子算盘子之后这就道。

    明代时候的粮食产量不高,就比如小麦,亩产二百斤已经是风调雨顺了,根据地亩帐,李扒皮能轻易的算出粮食的大致总产量,这再扣除佃户三成口粮,剩下的,便归李老爷。

    几个家丁说着这就七手八脚的搬着粮食过秤,李扒皮眯缝着眼睛一旁监督,时不时的瞥瞥李狗剩,一眼的寒光。

    “哼,臭小子,会背小九九神气啥?我倒要看看,今天你能不能过得了咱老李头的五指关!”

    斜瞥一眼李狗剩,这小子万年不变的一脸憨憨的表情,李扒皮心里恶狠狠的道。

    前些日子让老子出了那么大的丑,看今日咱老李头让你好看!

    不知又有了啥鬼主意了,李扒皮一脸的小人得志。

    一旁的李狗剩斜瞥一眼,心里也不由紧张起来,这家伙,看样子今日又要耍些什么手段出来了。

    “成,一千四百斤,签字画押吧。”

    一切似乎都是顺风顺水,粮食分量都是足足的,过了秤,李扒皮这就挥毫写下了粮食斤数,喊李父过来签字画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