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巨擘-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都说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其实天下的读书人亦是如此,虽说明知伴君如伴虎,可天下的读书人还不是渴望着学得一身手艺,卖予那帝王家,削尖了脑袋的往士大夫的阶层里钻营?

    李大用常借酒浇愁,所愁其实也不过自己未能黄榜加身,光宗耀祖,这便把希望都寄托在了李狗剩身上。

    回到学堂,李狗剩端坐于书桌前,平心静气的开始描红,背书容易,可是这字,却是得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的去写,非一日之功,急不得,燥不得。

    比对着薄宣纸下的字帖一笔一划的去描,额头上豆粒大的汗水滴下而不自知,李狗剩写字写的忘我,全身心的投入,不一会儿,一个个鲜活的楷字这便跃然纸上。

    “嗯,写字要平心静气,手腕发力,以求力透纸背,不得虚浮。”

    李狗剩如今是李大用心里的希望,这人自然更不会放弃督促、授书,李狗剩端坐写字,这人这便立于一旁指点。

    狗剩听着这便压正手腕,五指发力,按压钩顶指,继续泼墨。

    写毛笔字开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要突破更是尤为困难,毕竟后世自己玩的是硬笔,使唤这软软的狼毫实在手生。

    大明为官需讲究身言书判!每当握起狼毫的时候狗剩这便想起当日郝半仙对自己所言,这便更加奋力的挺直腰板,笔走龙蛇。

    “楷书要遒劲有力,提顿如松。手掌虚空,再试一次。”

    李大用撤去字帖,这又喊李狗剩临帖,字帖丢于一旁,照着去写。

    乍一撤去字帖有些不适应,可是狗剩仍旧挺直腰板,五指紧握,一笔一划的来钩笔、提顿。

    不一会儿,这竟大汗淋漓而不自知!

    想当初王羲之可是蘸黑了一条小河,废旧毛笔堆成小山这才练就天下第一行书的,你李狗剩还想着云淡风轻的就写出一手遒劲有力的书法?

    写字就如做人,非一日之功,非一日可荒废,在李大用严厉的督促下,李狗剩如今可是吃尽了苦头,一节毛笔课下来,手腕僵硬的似乎不再听使唤,额头上的汗水像是断了线儿的珠子,压根就没断过!

    可李狗剩,如今全都咬着牙扛了下来。

    想想家中一贫如洗,想想父母整日劳作,自己就该费些功夫,得个功名,为这家族,搏来万世荣光!

    一想到此,才略一休息的李狗剩这又抓起狼毫,挥毫泼墨

    忙活了一天,李狗剩这会儿已经两眼昏花了,手腕硬的简直像是木头,使劲的甩了一下手,背上书包,骑上大黄,这就来到李老爷家。

    早晨李老爷来找自己其实就是为了商量让自己去给他当记账管家的事儿,说是商量,其实也不算,李狗剩在家里没啥发言权,李父被李老爷一说道这就傻乎乎的点了点头应承下来,所以啊,如今狗剩这便稀里糊涂的被决定,成了李老爷家的账房先生了。

    走的时候李狗剩左顾右盼,就怕被村里人看到,自己其实很想接这活计,散课了给李老爷记记账就是了,一来赚点银子补贴家用,二来也当时换换脑子,可是这事儿要是给老里长知道了估计能疯了!

    你个读书人不安稳读书当什么账房先生?要是缺钱了跟爷爷说,爷爷就算招呼全村的老少爷们砸锅卖铁也能供了你读书!还用得着你出来给别人卖手脖子?

    李狗剩不想惹麻烦,不想被老里长知道,这就骑着大黄丢丢当当的来到了李老爷家。

第二十九章 烫手的活计() 
因为怕被村里人看到,李狗剩来的时候都是抄小路,路上左顾右盼的样子活像做贼,花了好一会儿的功夫这才到了李老爷家。

    李府看门房的是个老头,狗剩来过一次,倒是认得,明显这小老头还对狗剩有印象呢,瞅着狗剩来了这就颠颠儿的跑去通报,不一会儿,这老头儿就回来了,身边竟还跟着李老爷。

    李老爷这竟亲自跑来门口迎自己?

    “哎呀呀小友可是放课了?老夫等你好久了。”

    一见到狗剩李老爷这就热情的招呼道,又是摸脑袋又是揽肩膀的,简直亲热的一塌糊涂。

    狗剩对这李老爷倒不是很有恶感,其实地主这行当也并不像书里写的那样全都为富不仁,起码眼前这位地主先生倒还大度,底下的佃户交租子少些拖些这人一般都还不至于暴走,之前李府苛刻也都是因为那个扒皮管家。

    起码,在无云山上得了好处的李老爷还不忘把大黄送给狗剩当坐骑,可见这人也算不上太抠。

    “来来,狗剩,大伯知道你小子好吃,这不,喊后厨做了几样点心,来尝尝?大伯家的厨子可是花钱从”

    李老爷话没等说完,因为狗剩见下人端了点心过来眼珠子这就扎里头去了,李老爷刚刚伸手接过招呼,李狗剩这就一把抓了过来,比起跟你虚与委蛇的瞎客气,狗剩还是觉得填饱肚子实在。

    李老爷有些尴尬,却也以之为奇,村里莫说小孩子了,就算是大人们瞅见自己这个东家往往都是吓得说话都不利索了,这小孩儿反倒是一上来就开吃,全然没有拘谨的感觉

    点心很好吃,桃酥果子、果脯蜜饯之类的装满了一个小盘子,李狗剩风卷残云全都丢到了肚子里,不一会儿这就肚皮浑圆,一脸的满足。

    “李老爷家里果然卧虎藏龙,这点心手艺当真是不错。”

    确实好吃,李狗剩也不忘夸耀几句,吃人家的嘴短嘛。

    “呵呵,好说,一会儿大伯还可以给你带些回去。”

    李老爷捋着胡子笑呵呵道,这小子是贪吃些,不过倒是同传闻一样讨喜,有意思。

    “好,谢过李老爷了。”作为吃货,李狗剩一点拒绝的意思儿没有,若是给,就照单全收。

    李老爷笑着这又招呼狗剩往家里走,穿过迎宾墙,走过上次交租子的那头进房子,李老爷这又引狗剩在这莫大的家院里穿梭,两人在一间颇有些大的青砖房子面前停了下来,李老爷不禁腰板一直:“这就是咱家的账房了,以后你就在这里干活计。”

    李老爷富甲一方,盖房建屋的都是此地的高规格,就像眼前这书海阁,虽说有些名不副实,不过门前小路都是鹅卵石铺就,青砖、白石的主体构建的的“房高马大”,瞅着还是颇有些气势的。

    房子上头牌匾用楷体书写的“书海阁”三个大字。

    “老夫幼时贪耍,家中虽颇有家私,不过到老也是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由此啊,咱平生最是敬重读书人,越是有文化的咱越佩服,你看这书海阁三个大字就是你的恩师为我所作,我和大用这是老交了,来往了几十年”

    怪不得这字瞅着有些熟悉呢,原来是出自先生之手。李狗剩释然,这李老爷看样儿也是有些附庸风雅的人物呢,不由一笑。

    事实很快证明了狗剩的判断,一推开书海阁,一股子书香气息立马迎面而来,这屋里书本少说得有几千本吧,硕大的书架上满满的都是藏书,简直都称得上浩如烟海。

    李狗剩心里一惊,忽然又是一甜,如此多的书,自己以后岂不是可以过来免费阅读了?甚好,这活计,值了。

    而且就算老里长知道自己来这李府当了账房先生也不会骂自己了,自己来这李府一来为了赚些银钱,二来还可以免费读书,何乐而不为?

    “这边书桌就是记账写字的地方,狗剩啊,你是咱李家沟唯一识字的人,不过当下还是以学业为重,不能常来,也不能替自己管事儿,大伯一个月开你七钱银子可还满意?”

    谈到生意李老爷立即一本正经,脸上有些严肃道。

    李狗剩的眼珠子还扎在书海里没出来,若不是李老爷在跟前,这家伙一准儿能抽出几本书瞅瞅,李老爷倒也识趣、好说话:“这书你可以在账房随意翻看,家里也没人用,你能来,这些书也算是真正派上用场了。”

    “好,成交。我做。”

    狗剩答应的很痛快。

    父亲去河道帮工,那活计,干一天下来累得腰杆子都直不起来!一天才得三分银子,一个月算下来不过九钱,自己跑李老爷家拨拉拨拉算盘、摆摆笺子这就能得七钱银子,况且还是兼职,这工钱,不算少了。

    “嗯。”李老爷捋着胡子笑笑。

    其实价钱这光景李老爷早就跟李父谈好了,多多少少的也由不得李狗剩,不过人狗剩倒也识趣,一副小大人的样子郑重的点点头,人李老爷没拿自己当小孩子,自己也没必要去扮猪吃老虎,没意思。

    给台阶就下,这是小狗剩如今的处事原则。

    账房先生的日子这就开始了,来到大案前,李老爷这就招呼着李狗剩开始干活。

    “这些就是今年交上来的租子,还有租出去、买回来的农具、牛啥的这些,还有这些,记得好像是家里的开销,还有这些,有的字不识当时就画了圈圈,有的数不会写当初就画的叉叉,有的”

    看着圈圈叉叉的白纸上墨迹成摊,哪里是在记账嘛,李狗剩颇有些头疼,看来这一个月七钱的银子还有点烫手呢

    饭要一点一点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既来之则安之吧,毕竟李老爷也不是慈善家,雇自己来是干活的,不是白养活的,李狗剩心里发苦,这就铺好白纸,饱蘸墨汁。

    心里细细寻思了一番,李狗剩并未直接补账做账,而是首先用笔在偌大的宣纸上画了一个大大的表格,两列,一列进项,一列出项。

第三十章 小学() 
狗剩最近的学业越来越重,每日除了早上会到桃花坡的小溪旁练字,剩下的日程这都排的满满当当,简直脑袋里连根针都插不进去!

    学堂里先生如今会对狗剩单独指导,桃花屋里能得此等待遇的可不多,况且狗剩刚来桃花屋的时间也不长,学堂中比狗剩资深的学生也是好多,这可真是羡煞了旁人。

    放了课狗剩会到李老爷家做账,李府那些筋头巴脑的账如今全都成了糊涂账,许多都得去库房或者银库亲自查看这才行,况且账目这是粗不得心,狗剩如今在李府一天不知道要跑多少地方,脚上都磨破了,可是又不敢让父母知道,回家还要装着正常的样子走路,着实苦不堪言。

    好在李府却账房的时间不是很长,经过狗剩的不屑努力,三五天的光景儿,账目这就捋的清清楚楚,以后的日子也就轻松了,这还惹得李老爷一阵高兴,留狗剩吃了顿丰盛的晚饭,还赠了本全唐诗。

    李大用这几天发现自己教的狗剩根本不够学,这家伙脑袋实在灵光,学啥都是一学就会,这不,幼学琼林自己传授了没多久,这家伙已经能轻松的说出个四五六了,背也背的差不多了。

    简直就是来吃书的嘛。

    成,不怕你吃不够,就怕你吃不上!除了每日督促练字以外,李大用这又开始传授了狗剩新书——立教。

    这立教一文是宋代朱熹所注的小学六卷中的一篇。

    从今儿起,狗剩的蒙学之路,这就算是结束了,通俗点讲,这娃今儿算是升学了。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古代教育系统中同样有小学这个层次,孩童咿咿呀呀的时候送到书院,是为蒙学,这个阶段主要任务就是背诵,小孩子嘛,这会儿先生也不会去给你讲太多大道理,每日的工作其实主要就是背诵和检查背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