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巨擘-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成。”老张头说道,说着这就招呼身旁带来的活计点燃火炉,一边拉着风箱,一边忙活。

    “换木炭!”

    火炉已经点着,伙计捧来石炭,老张头皱眉道。

    明代时候煤早就不稀奇了,这东西这会儿唤作石炭。

    石炭较之木炭便宜,不过这东西烧铁有个毛病,就是因为其中硫等不利元素的影响,烧出来的钢铁比较脆。

    一般制作上等兵器的时候都是用木炭烧火的,这是打铁老师傅都懂的一个道理。

    “李大人,其实火枪这东西啊,造起来也简单,主要就是俩物什,一个枪管,一个枪机。”

    老师傅明显这是要传授知识了,匠作坊里的伙计们这都凑了过来,李卫国他们也是听的很认真。

    李卫国这人喜性,喜欢和老百姓交谈,这老张头的话也不免多了起来。

    老张头一边说一边这就用大钳子夹来一块铁板,火上烧热,反复敲打。

    火枪其实最主要的部位还是枪管,作为一个火枪师傅,打造枪管的本事那是必修课。

    上好的铁料在火上烧热,反复锻打。

    偌大的匠作坊里叮叮当当,不一会儿,这膀大腰圆的老张头儿就浑身是汗,好生痛快。

    “这火枪好坏啊,一大半要看这枪管。”

    老张头看来也是喜欢卖弄,加上瞅着李卫国也挺喜欢听,这货一边敲打,一边这就说道。

    铁皮烧热,这就用锤子反复的锻打,瞅着火候成色已经差不多,此时的铁皮已经被锻打出一个比较规矩的长方形,而且厚薄也变得比较均匀了。

    这个时代不同后世,大规模生产有一个大的指标和参数,由于生产力的限制,这个时代造东西一大半都要看手艺,李卫国今天算是领教到了。

    铁料被打造成一块矩形的铁皮,烧的红彤彤的,兹拉着火星,老张头儿不敢怠慢,这就抓来一根铁棍。

    这是卷制枪管的重要步骤,必须全神贯注,到了这里,老张头儿这也闭上了嘴巴,全神贯注的开始做活记。

    铁棍压在铁皮上,锤子不断的敲打,用了好一会儿的功夫,铁皮这才慢慢的被卷到了这铁棍上。

    这个时代生产钢管不像后世那般有无数机械,一般生产枪管的时候都得用这种笨办法。

    俗称“卷冷骨”。

    手艺得精湛,这功夫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老张头也是小心翼翼,不一会儿,额头上这都冒了好些汗水。

    观察了好一番,枪管的贴何处足够紧密,枪管没有变形,总体直立成一条直线……

    观察了好一会儿,看到没有问题之后老张头这才喊伙计找来水盆。

    兹拉一声将这铁皮包棍丢入水中……

    拔出铁棍,也就是冷骨,一根铁管这才算是完工。

    不过你若是以为枪管这就成了那就大错特错了,万里长征,这才只是第一步。

    观察这根铁管合格之后,老张头这又依样画葫芦,还是方才的手段,这又在方才铁管的基础上又卷制了一层铁皮上去……

    两层铁皮要紧密贴合,是个考教人的技术活儿。

    不知不觉,大半天的时间这就过去了。

    这还是在没有出残次品,一次性成功的基础上。

    古人的智慧就是建立在勤奋的基础上的,全程观看的李卫国心里不由肃然起敬。

    “老夫也是今天才知,原来做这火枪如此麻烦!?”

    王克善目瞪口呆。

    原本以为两层铁管卷制成功,这活计应该就算完工了呀,不过老张头儿并未是丝毫的停歇,将这枪管用锉刀打磨一番之后这又差人找来钻头。

    “火枪的内壁必须是光滑的,所以啊,卷制完枪管之后这还要用钻头钻!”

    老张头儿早就挥汗如雨,一边擦汗,一边说道。

    没有电动机之类的物什,钻头那边是用绞盘助力的,很费劲,老张头使劲钻磨了几下,好一会儿的功夫,这才钻了不过一截指头长短。

    “钻磨是个细活,以前在军中,钻磨一根枪管,常要用到半个月!”

    老张头说道。

    有些东西李卫国听到也是怵目惊心。

    说实话,后世来的李卫国只是知道这个时代发展火枪是必须要做的,是不惜代价也要做的,可真要你身临其境你才知道,任何时代的发展都是要当朝人付出些辛苦出来的。

    如今的老张头在众人眼皮子底下马不停蹄的忙活了一天,这也才卷制了两层的枪管出来,打磨还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各中心酸,或许只有这人知道吧。

    “好了,老张头,辛苦了,你休息会儿吧。”

    李卫国心疼道。

    自己当初也只是知道制作火枪定然不易,却不知道竟如此繁琐!

    怪不得这个时代的一根火枪要几十两银子!要一个县太爷一年的进项!

    李卫国不由对中国古代的劳动者肃然起敬。

    社会的进步就是以牺牲人为代价的,李卫国今天算是理解了这句话了。

    “王主簿,今后我桐乡匠作坊做活计的一众弟兄,待遇从厚!”

    李卫国说道。

    “谢谢李大人了。”

    “谢谢李大人了!”

    ……

    这是他们改得了,可这些人仍旧是对李卫国感恩戴德。

    “不过本官也有个小小的要求。”李卫国忽然道。

    “啥要求?”老张头憨笑问道,谁人不想赚银子?方才小大人一句话让老张头儿感觉颇为暖心。

    “凡是我匠作坊出来的物什,必是精品!不得打折扣!”

    李卫国厉色道。

    待遇可以从厚,可质量,也必须从优!(。)

第二百五十二章 陈大虾() 
“李大人,陈大虾那边接上头儿了。”

    从匠作坊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一个衙役这就跑过来说道。

    私市说白了干的是见不得光的买卖,一般行事也是在晚上,李卫国也是理解万岁吧。

    “走,去看看。”

    带着吴大勇、王主簿等人,众人这就上了马车,往那乍浦去。

    桐乡去那乍浦将近百里,说来不近,一路上马车颠颠簸簸,路上有些狼藉。

    嘉兴是遭倭寇祸患的重灾区,自然少不得这些光景,李卫国掀开车帘看了一番,这就拉下车帘。

    到时,天已大黑。

    为了增强说服力,李卫国特意的穿着官服,映着火把,七品的补子尤其扎眼。

    陈大虾这人是常年走私市的行家里手,估摸着这货能在这一片立足这么久不倒,也是同汪老板手底下的人有交情。

    这会儿的海风还有些凉,等了好久,才听见海上有船开来,衙役唤作张三,张三举起灯笼,示之三下,是为信号。

    私市的风险很大,毕竟是见不得光的买卖,一般百姓有亡命之徒者,自己驾船出海,不过李卫国当下不适合如此做,这就找到了陈大虾。

    陈大虾平日里做惯了这活计,李卫国估摸着这人该和汪老板手下有些交情,这就找吴大勇主动联系。

    小心驶得万年船,李卫国也是有些啼笑皆非,见一次陈大虾,双方都谨慎的像是电视剧里演的贩毒接头,颇有些谨慎。

    信号看来无误,许久陈大虾这才下船。

    扑通扑通的远远的听见有脚丫子踩着沙滩前进的声音,举着灯笼,李卫国看到来者数人,领头这人络腮胡子,颇有些彪悍,声音洪亮:“陈大虾这里见过了!”

    张三举着灯笼照了一番,确认之后这就对着李卫国道:“李大人,这人就是常年跑私市的陈大虾。”

    陈大虾这人瞅着颇有些海胡子的味道,这些人常年都是脑袋别在腰带上讨生活的,说来其实也跟胡子差不多,很有些粗犷的意思。

    “吆,还真是个官儿?”

    陈大虾心里有些发怵,不过声音异常洪亮,该是在给自己和众兄弟壮胆,不过话儿虽说的洪亮,手里却是不由抓紧了刀和袖子里的火枪。

    李卫国沉眼一瞅,这人袖子里沉甸甸的,该是装了不少火枪呢!

    这个时代的海盗头子好些都有火枪,那种短版的燧发火枪,只能打一枪,由此海盗头子们为了紧急时刻逃命,一般都是随身携带十几把。

    混迹江湖久了,都拿自己的命金贵了。

    这么个老油子还能接上茬,如今李卫国都有些佩服王主簿他们的手段了。

    “我是奉胡总督之命,与那汪直做笔买卖!”

    李卫国罕见的拿出了一种倨傲的语气说道。

    自己是朝廷命官,这会儿自然不适合矮人一头说话。

    这些海胡子每日同大海打交道,大海喜怒无常,这些人也大多性情彪悍,凶狠嗜杀,除了精明,这些人就剩下狠厉了,谁要是在这个档儿文弱,那是自找苦吃。

    陈大虾也是心里一惊,这小子瞅着不过十几岁,说话却是昂首挺胸硬气的要命,不由暗忖一声不好对付。

    本来同官府做买卖这陈大虾心里就有些打鼓,方才下船那会儿这人刻意的走的很慢,就是害怕官兵冷不丁的从四处杀出来。

    虽说地方是自己选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四处没有可以容身的场所,不过陈大虾还是颇为谨慎,丝毫不敢懈怠。

    许多人搞私市是看重这其中的巨大利润,可毕竟不是谁都有胆量出海的,由此陈大虾就辗转其中,做的其实就是跑腿或者说句好听的,叫物流的行当。

    你老百姓出货,陈大虾出力,得货那头出钱。得了钱陈大虾再从中抽点油水,这就是陈大虾的进项。

    “你可能跟那汪直搭上线儿?”

    李卫国开门见山。

    “能,海上跑船的,没咱陈大虾不认识的!”

    也不知道这货是不是吹牛,不过胸脯倒是拍的震天响。

    “成,我有一批货,你送给汪直,价钱嘛,就由汪老板开价,他给什么行情就算什么行情!”

    李卫国道。

    你汪直不一直想着通商互市?如今咱就跟你来这么一出,老子穿着七品补子,够正式了吧?

    陈大虾眼珠子不由自主的转了转,或是不信,或是迟疑。

    “成啊,咱是常年跑船的,不过这大海说来也是娃娃脸,都有个……”

    “这些你甭说,规矩我懂。”

    李卫国打断道。

    “本官要做的,如今是公事。真若是天公不作美,想来胡总督和汪老板都能理解!”李卫国说道。

    “还有,告诉毛海峰,日后本官还有笔大买卖和他谈。”

    毛海峰是汪直的养子,汪直对其颇为信任,后世汪直来明朝的时候也是唤这个毛海峰在日本坐镇。

    “大买卖?”

    “你别多问,只将这货运给汪老板便是!”

    李卫国一挥手,很不耐烦的打断。

    “还有这个,这是陈可愿的亲笔信!”李卫国一个眼神,王主簿这就递上一封书信,陈大虾接了。

    “陈可愿大人是胡总督当初派去日本的使者,与那汪老板相熟,你只将这书信交于汪老板那里就是!”

    “成,一准儿丢不了,给您变得漂漂亮亮的!”陈大虾接了书信,揣进怀里。

    “照例,我得抽三成!”陈大虾伸出三根手指,这是报酬。

    “公道。”这是当下行情,李卫国也没拒绝。

    当下浙江没有市舶司,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