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巨擘-第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堂,施展自己抱负的机会,孰轻孰重,李卫国自是分得清。

    “狗剩感谢黄主簿教诲了。”

    “别介,别介,折煞老夫了!”

    眼看着狗剩就要作揖施礼,黄主簿赶忙挥手阻止“老夫今日未曾穿官府,为图方便穿的可是便衣,你如今已然是解元老爷,可莫要施了这礼,否则传出去,别人可要戳碎了咱老黄的脊梁骨喽!”

    当朝的大学士都不敢穿便服受举人一拜,更何况如今李狗剩还成了山东解元!?

    “小子以晚辈施礼。”狗剩解释道。

    “好了,李卫国,如今你得了解元,这可是咱阳谷县从未有过的光彩事情!老夫也是跟着你赶上了,心中自是欢喜,老夫知道那些个商人们前来拜谒都少不了份子钱,咱要是空着手来,也是落了下风。”林知县这又开口了,说着一拍巴掌“来人。”

    又是送银子!一百两的成色官银。

    李狗剩如今可真是收银子都收的手软了!

    林知县的面子李家人不好不给,李卫国和父母二人这就跟着一众人来了县城最大的酒楼。

    席间吃吃喝喝,李父可从来都未品尝过如此的美酒,喝着也是眼前一亮,真是有如琼枝玉液一般啊!那叫一个美味!

    李狗剩也被灌了不少,根本推脱不过,不喝都不成!一家子人晕晕乎乎的回了家,这会儿家门口堵了不少人,不过这些人看样子不是来送银子的,大多都是农夫。

    “这些人是做啥的?”李父有些不解。

    儿子中了举人,光宗耀祖,当官儿的、做买卖的前来送银子自己还能理解,这些老农来家里是要作甚?难不成也跟之前一样找李狗剩帮着写状子、打官司?

    “求李老爷行行好,收了俺们家当下人!”

    李卫国走近了,一个会说话的老农这就上前说道,简直都是哀求的语气。

    原来是求李卫国庇护的老农。

    这些人常年做活计,脸上都是饱经沧桑的,手掌里的茧子厚的像是铁皮,如今这都打算签了卖身契卖给李家,只求一个日子舒坦!

    朝廷规定举人田地可以免税,这帮子人就是从冲着这个才心甘情愿的来给狗剩家里当下人的。。

第一百七十五章 免税田() 
在古代这种事情唤作投献。

    大凡这一个地方有人中了举人或者进士,都会有老百姓拖家带口的过来投奔,拿着自己名下的地契,签了卖身契,这就成了举人老爷家里的下人,所种田产这也不再向官府缴税,说来也是一种合理避税的办法。

    明代的时候中国商业税不多,政府也是行的重农抑商的手段,由此国家财政收入的大头还是来自这农业税。

    封建时代的农业税很重,就像兖州府属于东南沿海比较发达的地方,阳谷县的农业税往往能征收到四到五成!

    老百姓一年的辛苦劳作下来,地里的收获一半都要交给官府!还要承担着繁杂的徭役,可谓是苦不堪言。

    封建社会里每天都有老百姓造反也正是因为如此,平日里已经是吃糠喝稀勉强求个温饱,万一这再碰见什么天灾**之类的事情,简直都无法活命了!没法活了怎么办?扯旗造反呗。

    世世代代的老百姓都是这么过来的,所有才有诗人云,兴,百姓苦亡,亦百姓苦嘛。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李家人这就逃也似的回乡。

    家里出了如此的大事,自然是要上香告知祖宗的。

    “爹爹,娘亲,您二老在天有灵,看看啊,您的孙子,狗剩子这也中了举人,成了老爷了!”

    古人讲究孝道,孝悌之道似乎是深入人心的,李石头的父母怕是死了少说有十几年了,可是一到坟头上,李父仍旧是哭的稀里哗啦,事先都不需要任何催化泪水的手段,简直那叫一个快。

    李父哭,王氏也跟着哭,二老已经死了很长时间,话说这鬼魂听不到四平八稳的腔调,只能听到这鬼哭狼嚎一般的哭诉!

    所以真有什么事情需要告知祖宗的时候,不管大人小孩儿,来了坟头首先都要哭诉一番。

    李狗剩很不适应。

    后世过来的李狗剩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从小就是在孤儿院吃国家的救济粮长大的,而且后世的时候缅怀亲人很多人已经开始用鲜花,不再使唤爆竹、香火这些,奉上鲜花的时候可能脸上还是带着笑的。

    穿越过来这么久,李狗剩对这种祭祀办法看来还是颇为不适应。

    “来,狗剩,给爷爷奶奶磕头上香,告诉爷爷奶奶,咱家出了举人,以后咱家也能挺直腰板走路了!”

    李父抹吧着眼泪,越哭越甚,摁着李狗剩的脑袋道。

    李家人穷了一辈子,世世代代的穷,今天终于算是扬眉吐气了,李父也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哭的撕心裂肺。

    倒腾完坟地里这些活计,擦干眼泪,一家子人这又来了老里长家,一来自己中了举人,自然要跟老里长报喜,二来李狗剩心里还有别的盘算,所谓富贵不忘乡邻,李狗剩如今也成了老爷,哪里能亏待一直对自己颇为照顾的李家沟乡亲?

    “好啊,好啊!”

    本来坐在椅子上的老里长猛的一下站了起来,死命的拍打着椅背,激动的也是老泪纵横。

    自己是看着李狗剩长大的,如今这小子如愿得以考上举人,给村里挣了如此大的颜面,你让这么个老里长如何能不惊喜?

    “咱李家沟这就要兴旺了!飞出了个第一的举人老爷!”

    老里长不知道什么是解元,李狗剩解释了半天老爷子这才勉强理解,就是第一呗,最厉害的那个。

    李狗剩不光中了举人,还拿了举人的第一!如今化作李卫国的狗剩子在老里长眼里简直成了金凤凰!穷山沟里的金凤凰!

    “爷爷过奖了,狗剩也是托了爷爷您的福气呢!”

    给老里长擦了擦眼泪,李狗剩笑道。

    老人激动了大半天心性这才慢慢的平复下来,明知道李狗剩会有出息,可是真当李狗剩在乡试场上摘了头魁回来以后老爷子仍旧是难以抑制住激动的情绪,震惊的无以复加。

    “里长爷爷,咱们李家沟现在乡亲们手里还有多少地?”

    这事儿才是这次来找老里长的正事,瞅着老人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李狗剩这就言归正传。

    李狗剩昨日打发走了前来投献的一众百姓,自然心里有自己的打算。

    投献这事儿亏的只是官府,对老百姓和举人来说都是有利之事,由此昨日李狗剩含糊其辞打发走前来投献的一众农夫,也是盼着能为李家沟的百姓做点实事。

    “两千亩吧。”老里长盘算了一阵儿“不算自家那些自留地,要给官府上税的,应该有两千多亩!”

    古时家口多,一家十几个孩子的不在少数,加上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不高,风调雨顺的年岁亩产可能也就只有两三百斤,好些百姓都是要依靠番薯来过活的,所以想要活命,家家户户起码都得有个十几二十亩的地,否则你凭啥来养活李家沟百十户的百姓?

    “嗯”李狗剩略一沉吟。

    “老里长爷爷,你唤些百姓前来把田产挂在我的名下,我只收两成的收成用过家用和科举所用。”

    李狗剩正色道。

    “你这是要乡亲们投献?”

    老里长见多识广,对这投献的事儿自然不陌生。

    老百姓谁人不盼着能找个好心的举人老爷投献?简直这都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啊!

    “对!”李狗剩道“只是狗剩现在还只是个举人,我大明的举人名下只能有四百亩的免税田,解元多些,不过也就五百亩。”

    李狗剩有些难为道“狗剩志不在赚钱,也只求能为乡亲们做点实事,不过当下狗剩还不能把全村的地都归到自己名下,那得等狗剩中了进士以后。”

    举人和进士按律都是可以免税的,不过自然免税都有一个限额,兖州府的举人可免税四百亩,解元五百亩已然是举人的极限了,剩下的地都和平田一样是要上缴税赋的。

    李狗剩从李家沟里走出来,自然知道李家沟百姓的不易,如今自己中了举人,自然也想着能多为李家沟的百姓做些事情,五百亩免税田,这是李狗剩如今的极限了。。

第一百七十六章 全村富贵() 
“好啊,狗剩好孩子,好孩子!”

    老里长摸着李狗剩的脑袋说道。

    田产投献给李狗剩,狗剩只取家用和科考的两成,剩下的八成归李家沟投献的百姓!要知道,先前李家沟的百姓地里的收成可是要交近一半给官府!

    李家沟为何贫困?官府横征暴敛,那些地主老财们也是巧取豪夺,很多身为佃户的老农一年辛劳下来,得十成得交七成!

    一共就那么巴掌大点地,七成的粮食要交出去,你让种地这些一家老小吃啥、喝啥?

    现在好了,李家沟有救星了!狗剩如今中了举人,只收两成的收成,李家沟的百姓以后那不是就能经常吃肉了?

    “狗剩真是好孩子啊,呜呜我替李家沟的百姓谢谢你了,我,我给你跪下了!”

    想着李家沟许多百姓这都一夜之间“脱贫致富”,老里长不由老泪纵横,膝盖一打弯这就要跪下去。

    “使不得使不得,老里长,折煞狗剩了!”李狗剩连忙阻拦“狗剩如今还只是举人,能力有限,等有朝一日狗剩中了进士,到时候全村的地亩帐都可以记在我李狗剩的头上,到时候咱全村都有好日子过!”

    李狗剩道“让那几个常年把咱李家沟压在身子底下的村子看看,让小河刘家、小山李家看看,咱李家沟的老百姓也有翻身的那一天!”

    “好好,李狗剩说的好,老夫这就召集全村的老少爷们去打谷场,老夫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全村的老百姓知道,咱李家沟出了举人,咱李家沟出了大善人!”

    李家沟的打谷场。

    “乡亲们,李石头家的孩子李狗剩,中了举人!”

    话说村里老里长那就是天,老里长只是一个吆喝,全村的老少爷们这都跑到打谷场这里来,没多久,先前还稀稀落落的打谷场如今这就人山人海,人满为患。

    老里长也是太兴奋了,瞅着人数差不离了,这就扯开嗓子大声撂道。

    “举人啊!先前我李家沟从来都没有出过举人!就是咱阳谷县里的也就那么三五个举人!而且李狗剩还拿了举人的第一名!是咱阳谷县里最聪明的举人!”

    老里长说来也是半懂不懂,反正糊涂教糊涂吧,这就扯开嗓子大吼道“连林知县都夸咱的李狗剩聪明,前途不可限量!咱李家沟啊,这就要兴旺了,破山沟里飞出金凤凰了!”

    老里长嘴巴里的文绉绉的词儿不多,一下子全都用上了,老百姓们也是不明觉厉,举人啊!年轻轻的这就成了举人老爷,那还得了?

    “俺早就说过,狗剩这娃聪明,以后一准儿了不得!”

    姜满仓得意道,当初李狗剩教众佃户数数,姜满仓还头一个往李狗剩家里送了一捆麦子和一坛子酒,两家说来也是熟络,李狗剩如今高中举人,你让姜满仓如何能不高兴?

    “好啊,我说咋李石头这会儿笑的嘴巴都合不上了?原来这是家里出了举人老爷啊!了不起了不起!”

    “咱可听说了,谁要是能做了举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