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寒门巨擘-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古代虽说也有法律,可是天高皇帝远,审案、断事儿基本都靠县太爷一个人的脾性,就算他颠倒黑白、贪赃枉法了,你一个星斗小民又能耐他何?

    可你要是没事儿去撺掇一下举人老爷试试!人可是有功名的,正经八百的天子门生,不剥了一身功名,就算人杀人放火、为富不仁了,你也耐他无何,连手心都打不了!

    科举啊,承载着这个时代的人多少荣耀?

    李狗剩叫住抬棺人,以后生晚辈的身份施了一礼,不管怎么着,这老头儿这份执着还是让人颇为尊敬的。

    乡试第二场,考五经一道,诏诰表一道。

    科举制度发展到了明朝的时候已然非常完善,各种文体之类的也都有了自己定式,圈圈绕绕的早就在那儿了,李狗剩这么长时间自然也是多有涉猎,由此瞅着这些中规中矩并未多出格的题目,李狗剩也只是略加思索,这就奋笔疾书。

    后世人来古代有一个莫大的优势就是脑子活泛,当下的人大多读死书,而李狗剩则不然,这家伙说白了对皇家、天地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并未有那么敬畏,加上脑袋里存了无数的后世状元卷子,应付这些东西还不是手到擒来?

    忙活了一天,脑袋早就昏昏然了,李狗剩简单的搓了把脸,这就并起两张板子睡觉,忽然听到“砰”的一声。

    声音有些清脆,该是枪声。

    明朝的时候中国的火器已然非常发达,各类火绳枪、火铳在军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守在贡院门口的总兵衙门兵士手里就持有不少火枪。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隐隐的李狗剩似乎听到了喊杀声音。

    难不成是兵祸?

    门外的喊杀声音越来越甚,刀枪剑戟以及火枪的声音此起彼伏,竟活脱脱的变成了战场!

    “考官,到底何事?”

    旁边号房里一个学子明显被吓得不轻,隐隐的李狗剩似乎都听到了尿尿的声音,这家伙八成是被吓尿了。

    “不许喧哗!”

    蹬蹬蹬的号房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音,明显贡院里的差哥儿们也是措手不及,霍霍的这就抓起身旁的家伙事出去应对。

    “考官,到底何事?”

    学子们如今正在要吹灭蜡烛入睡的档儿,一下子造出如此大的动静岂能不惊?闻听贡院里的衙役们此时也慌了手脚,学子们更是人心惶惶,万一发生兵祸,自己如今孤身一人待在这牢房里,岂不是束手待毙?

    “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已经有学子开始摇晃这号房的号门了,咚咚咚的甚是刺耳。

    “逃命啊”

    眼瞅着贡院似是有乱,学子们这也顾不上许多了,举人是金贵,可自己也得有那福气去消瘦啊!好多学子这也慌了神,求生**的驱使下这就开始造作,许多抓起手里的炭盆这就猛撞号门。

    “放我出去,我要回家。”

    急咔咔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院外的喊杀声音如今更甚,枪声也越来越密集,简直成了活脱脱的战场,隐隐的还听到有人在哀嚎、惨叫,估摸是中弹身亡了。

    李狗剩脑袋飞快的乱转,当下到底是何事故?

    真要是李自成、张献忠之流的只懂破坏不懂建设的造反派攻打省城了,李狗剩估摸着跑的比谁都快,可是脑袋里飞快的乱转一番,嘉靖三十四年,山东好像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兵灾啊!

    难不成是倭寇?

    不对,此时的倭寇虽说猖獗,可大都是在东南沿海一带活动,山东虽说也有小股的倭寇袭扰,可那都是小打小闹,根本打不到济南城里来。

    脑袋里飞快的轮转了一番,李狗剩最后判定,这该是一场小小的民乱,否则史书上为何并未有嘉靖三十四年山东乡试中断的说法?

    从号门缝隙里李狗剩可以看到很多学子此时这都慌了神,冲出号房像是没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好像根本就找不到路一样,此时外边刀枪霍霍,这些个傻逼学子们从未上过求生课,又哪里知道该往何处作逃?

    骚乱看来持续的时间并不太长,约摸还不到一刻钟的功夫,院门那边这就渐渐安静了下来,好多学子这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那儿,然后就听到哎呀一声,估摸着是坐到了墨汁或者火盆一类东西。

    “不许喧哗,违者就按作弊论处!”

    还有好些个学子至今耳朵、眼睛还没变的好使,方才的一通惊吓搞得他们像是丢了魂儿,如今这还明显还六神无主着呢!

    又过了好久,衙役们冲过来或是大声厉喝,或是棍棒招呼,贡院这才重新变的安静下来。

    “众学子莫要惊慌,只管安心考试,闹事的乱民已被抓走,主考官一会儿这便要下来巡查。”

    “众学子莫要”

    几声锣响之后衙役这就大声唱喏,此时贡院已经平静,方才有如惊弓之鸟的考生们如今大都心神也都慢慢安静下来,情绪渐渐变得稳定。

    “开门,去这间看看。”

    果然,不一会儿,身为乡试主考官的山东巡抚刘采等人这就带着几位官员下来巡查,指着其中一个号房这就说道。

    乡试期间号门是关闭的,考生吃喝拉撒全都在这号房里,出了这么大的骚乱,身为主考官的刘采等人自然要首先安稳考生情绪,这就决定亲自见见考生,步子刚停,刘采这就要衙役打开这间看来无恙的号房号门。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我家世清白,祖上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啊!”

    不说失望吧,反正有些赧然,一进门,这号房里的考生早就蜷缩在板子上成了一团,一听到有人开门这就吓得七荤八素,讲话都不利索了!。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叫李狗剩() 
“快起来,不是作乱的百姓,来的可是本届乡试的主考官,刘大人!”

    “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这白面儿考生此时早已被吓破了胆,耳朵像是被什么东西封闭了一样,根本听不到你在说啥,过了好久这才慢慢安定下来,眼睛里慢慢有些神采。

    “是刘大人!”

    “莫要对人无礼!”

    眼看衙役暴怒,做状都要踢了,刘采赶忙拦住,那衙役低头站于一边,刘采上前“这位学子莫要惊慌,老夫是考官,可不是那捣乱的百姓!”

    又过了好一会儿考生这才慢慢回复心神,拱手施礼。

    二十啷当岁的年轻人,属于没怎么见过世面的那种,白面考生回复过来以后这才重新变的正常起来,不过心神仍旧有些恍惚。

    “这位学子你叫什么名字?”

    “小子唤作吴省身。”这人说道。

    “好了,吴省身,无事了,你只要安心考试就好。”

    刘采安慰了几句之后这就带着一众官员离开,年轻人受不住惊吓,遇到这样百年难遇的事情自然也是有些难以招架,老大人也是捋了捋胡子笑了笑,这就示意衙役锁上号门,要这学子安然休息。

    第二间号房里的学子表现要好出许多,一来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外边没动静表明事件已经被解决了,二来这人心智明显也要成熟些,见了几位大人进来这也恭敬施礼,不过从打翻的炭火盆和马桶、墨汁之类的来看,这学子方才也是受了惊。

    “好了,现在已经没事了,损坏的蜡烛、炭火、纸张之类的一会儿会有差哥儿送来,你早些休息,明日安心考试就好。”

    也只是简单安慰了几句,刘采这就带着一众官员从这号房里出来,这号房里马桶被打翻了,那味儿

    刘采心里有些失落,前边巡视的这几个学子明显都受到了不小的惊吓,开科取士乃是国之大事,为的就是为国家求取良才,可这一个个学子瞅着明显岁数都不小了,咋就那么经不住事儿?

    回想自己从一个斗志昂扬渴望施展抱负的年轻人走入官场开始,到如今几十年了,中间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庙堂险恶,真要像你们这些个学子这样遇到点事情就惊慌的不行,我大明还如何能玩得转?

    嘴上不说,可是刘采心中确实颇有些失落。

    “打开这门。”

    考场出了这么大的事故,自己身为主考官,自然要安稳住这考生的情绪,虽说不至于一一安慰,可起码也要多走几间吧?

    心里如此寻思着,刘采还是让一旁的差役开门。

    “喂,你小子,倒是醒醒啊!”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方才进前一间号房的时候里边马桶啥的已经打翻,由此开这号门的时候一众官员大多都是屏住呼吸,有的还掩起了鼻子,看过的几个考生都是作态惶惶的,估摸着这号房里的学子也不会强到哪里去吧?

    试探性的嗅了嗅,这号房没有异样啊,号门开的时候刘采看到这号房里整洁如新,看不出有任何异样。

    “咋,这小子还睡着了?”

    一旁的一位官员不忍笑了起来,这人是朝廷派下来的副考官,乃是一翰林学士,姓赵。

    只见这间号房里的考生不知何时早已将板子对在一起当床睡了起来,身子有些蜷,但是仍旧睡得很香,还有微微的鼾声传过来。

    “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呢!”担任此次乡试同考官的是山东安察佥事陈术,这也不由捋着胡子笑道。

    “既然这位学子已然安睡,看来并未受到这骚乱的影响,走吧。”

    刘采忽然对这考生很感兴趣,默默记下了这号房的号码,可无奈这考生睡得像是头猪,罢了,既然无缘聊上几句,就等阅卷见真招吧。

    “嗯?何事?”

    刘采这刚要走,步子正准备迈呢,屋里的学子忽然醒了,睡眼算不上惺忪,看来也是刚刚睡下。

    “几位考官来看你了!”衙役说道,说着这就闪开身子,借着灯笼的灯光,这学子认出了眼前几人正是此次乡试的几位考官。

    “大人。”学子一个施礼,礼数周全。

    “好了,免礼。”

    刘采明显兴致很高,别个学子如今都是人心惶惶的仿佛惊弓之鸟,你这小子倒好,竟睡得如此香甜!

    “方才贡院外有人闹事,其他学子这都惶惶不可终日,为何你就如此沉着?”

    陈术觉得好笑,问道。

    “一时骚乱而已。”这学子说道。

    “奥?那为何你就如此肯定?”

    刘采觉得好笑,按理说却是如此,可天有不测风云,当下世道虽说总体太平,可说来也是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则是波涛汹涌,且不说当年土木堡,就是本朝也是如此,嘉靖二十九年,蒙古的俺答汗率领大军都打到京畿了,劫掠八天京军竟束手无策,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家来去自如。

    由此大明的百姓其实嘴上说道自己是天朝上邦,可骨子里却是没那股子安全感,由此方才贡院大乱,其他学子这都吓得像是掉了魂儿,可为何眼前这学子如此淡定?难不成是初生牛犊不怕虎?

    一众官吏全都半认真半玩笑的瞅着眼前的学子,这人会如何作答?

    “王阳明说我大明只要守住四地就可长治久安。”这学子说着像是如数家珍一样一一伸出了四个手指头“宣抚、大同、蓟州、辽东。”

    “眼下我大明的主要祸患仍旧在北方,而那些蛮人离我济南府甚远,而沿海一带的倭寇说来也只是疥癣之疾,小子断定他们绝对打不到咱的济南府,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