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天时间遵化城里近十万军民都在大谈“红旗军”下手抢建奴、鞑子到手的诸多好处,听得许多马世龙、吴自勉的麾下直流口水。

    再有参与攻击遵化的刘之纶八营兵丁重新提起夺取遵化后到手的好处,渴望发财的延绥边军率先开始鼓噪。

    他们纷纷表态请求主将吴自勉学着“红旗军”主将黄汉,也带着兄弟们走上袭杀建奴、鞑子发财升官两不误的光明大道。

    这段日子遵化城里的两三千骑兵共同合作,把鞑子、建奴的侦查线成功压缩出遵化方圆三十里,现在马世龙和吴自勉的骑兵都已经恢复了许多自信心。

    近几天听“红旗军”讲打后金军的运输队和打敌军哨马得到的好处相比乃是天壤之别,人人都认为自家主将也应该选择几个目标下手。

    马、吴二人都有带兵超过二十年的经验,兵丁们从来都是被动打仗,都是被家丁们看着才不会溃散,曾几何时见他们叫嚷着要主动出击啊?而且对手是凶名远扬的女真骑兵。

    现在军营里议论纷纷,太多自认为弓马娴熟的猛兵都不满意主将做缩头乌龟。

    原来大家不吭声是因为没有可比性,明军都是如此罢了。

    现在大不相同,“红旗军”的人马也是来自普通骑兵,战斗技能未必比自己强,他们如今一个个吃香喝辣、升官发财,究其原因就是主动攻击建奴、鞑子得到了斩首功和大量缴获。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该扔,老子也是弓马娴熟,主将如果还是躲在城里让麾下吃干饭老子不干了,投奔“红旗军”搏个大好前程去。

    怪异的情况发生了,许许多多猛兵在跟“红旗军”中相熟的袍泽联络,他们都准备跳槽加入“红旗军”。

    黄汉招募的战士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籍贯地遍布大明九边,此时体现出好处了,他们的榜样作用在同乡人中更加具备说服力,真的吸引诸多猛兵心向往之。

    很快马世龙、吴自勉就得到了消息,他们怎么能够坐视让麾下的好兵成为他人的实力,于是乎,总兵官亲自下基层嘘寒问暖,最后发现大部分战士都热了心,都想找建奴、鞑子狠狠地干一票。

    “娘的!军心可用啊!”马世龙心动了,他决定付诸行动,找吴自勉商议。

    ————

    要推荐票和月票,谢谢!

第一百一十三章:爆发边缘() 
延绥镇的兵闹得更凶,那些秦兵本来就穷、就肯玩儿命、就极度好战,现在被“红旗军”刻意煽动,简直到了爆发边缘。

    吴自勉见到了马世龙得知来意,喜道:“能够干死些建奴,谁愿意一天到晚躲在城里啊?可是怎么干?如何干?马经略可曾有了章程?”

    “本官要是有了章程还找你商量个屁?今天就是来问问你心里有什么打算?”

    “本官哪里有什么打算,干脆咱们去找刘大人聚将议事,大家共同商议如何?”

    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刘侍郎乃是正三品文官,他理所当然节制遵化城里所有的文官武将,如今麾下请战当然应该找他决断。

    原遵化巡抚衙门后堂,刘之纶瞧着说明来意的两位总兵官感到不真实,他特意抬头看了看门外,瞧瞧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

    “马经略、吴总兵,你们麾下将士们守城守烦了,一致要求出击,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为何这般愁眉苦脸?”

    马世龙道:“刘大人有所不知,兵丁有了战心是好事。可是为将者也要量力而行不能贸然行动!去打三屯营城,以我们的实力很明显做不到,如果选择迁安下手又担心被鞑子、建奴断了归路,左右为难啊!”

    吴自勉道:“下官跟马经略商议了许久总是想不好如何出击,今日就是来请刘大人帮着决断。”

    刘之纶心道,你们不敢去打三屯营又不敢去攻迁安,还让我来决断,我命令你们去奔袭永平府、滦州你们恐怕更加不敢,我还能说什么?

    想了想,刘之纶认为两位总兵官请战乃是大好事,即便只是嘴上嚷嚷也是一种态度,决定即刻擂鼓聚将议事,不一会儿遵化城里的文官武将纷至沓来。

    刘之纶想大大方方把马世龙、吴自勉请战的要求公之于众,然后诸将集思广益共同决策如何展开攻击,哪怕最后达不成共识也无伤大雅,反正表面文章比较好看。

    遵化城里擂鼓聚将,守备将军黄汉没来,他此时正在城头看风景。因为他不隶属于刘之纶指挥,来时就说好了不参与遵化城里的调度或者换防。

    已经是三月十四,再有五天红歹是会带着后金军主力在京师武装游行一圈来到良乡认祖宗。

    黄汉认为机不可失,此时在已知建奴主力佯攻京畿为后勤运输争取时间的情况下不下手虎口夺食,太对不起自己是先知这个大大的金手指。

    现在遵化城里战士们的杀敌热情被能够升官发财的诱惑勾起来了,想必马世龙和吴自勉以及刘之纶很快就会来找自己。

    黄汉准备表现得很消极,摆出一副自己早想好了怎么干一票,就是不肯带上其他人分功、分润好处的做派顾左右而言他。

    让遵化诸将死乞白赖要求跟着“红旗军”干,既然是主动要求入伙,那么指挥权黄汉就当仁不让了,要求出击部队遵守“红旗军”的纪律也能够水到渠成。

    “红旗军”这几天都没有闲着,一直在为打破袭战做准备工作,战士们每天都在演习奔袭破城的战术。

    爆破组是王展鹏负责,安放火药包的任务尤其重要,他已经有两次实战经历,演习之时得心应手。

    其实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此爆破组非近现代战争中危险系数很吓人的工作。

    近现代战争中工兵战士,或者是选出来的勇士需要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前进把炸药包送到暗堡下。

    而王展鹏的爆破组很牛掰,足一个总旗的麾下骑马带着七个三十斤重的火药包奔驰接近到需要炸开的地点。

    然后才下马举盾结阵如墙在城门口安放火药包并且绑牢了,最后快速上马撤离,这就算完成了任务。

    危险系数体现在火药包不能被敌人的火箭射中,还好用火药爆破攻城在这个时代不多见,守城的建奴基本上意识不到危险,也未必懂得要集中火箭射急速接近城门的明军。

    负责骑射掩护的是王志诚和杨大年各带两个总旗,憨子是破门行动的总指挥。

    宋鹏飞依旧是负责探查,攻城之时也率领一个总旗“红旗军”向罗家寨城头射击为袍泽提供掩护。

    想必七杆鸟铳跟城头敌军对射之时,所有的鸟铳手都能够亲眼看到火器的杀伤力无与伦比。以后会更加坚定他们练习火器的信心。

    黄汉还是遗憾人马太少,虽然大部分都是明军老兵,但是超过六成都是“红旗军”新兵,彼此间的磨合期还不长,做到如臂使指还需要时日。

    如果有两三千“红旗军”老兵在手,黄汉哪里用得着花心思算计马世龙和吴自勉他们上钩。

    自己带着人马就去把罗家寨里至多六七百后金军披甲人,七八百旗丁、包衣奴才给干了,还可以独得那里的缴获。

    通过不间断袭击后金军,黄汉知道此时大明京畿之地是一百几十年来第一次面临异族入侵,关内老百姓的泱泱大国思维还在,除非命悬一线,基本上没有人肯主动做异民族的奴才。

    罗家寨虽然有几百旗丁看管汉人,在面临攻击之时,寨子里被裹挟的一两万汉民最少会有一大半人发生暴动。

    因此计算战斗力完全可以忽略那些旗丁和包衣,他们十有八九没有盔甲,没有强弓,其实这些人中能够射箭的也应该不是很多。

    他们面临十几倍汉民的反噬,順刀跟木棍、扁担、板儿砖比优势其实不明显,在人数完全劣势的情形下被打得不成人形那是必然。

    “红旗军”的军纪严明,保密工作也做得相当好,即便如此黄汉也没有在军中广而告之出击目标,只有总旗官以上级军官才被明确了下一阶段任务。

    憨子知道骑兵奔袭一座城池,哪怕仅仅是一个宗族武装的寨子也要力争做得一鼓而下,毕竟骑兵不是用来攻城的,唯有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成偷袭才能够避免无谓的牺牲。

    他的脑子不拐弯,因此比别人执着,每天都跟弟兄们磨合、协同,每一次演习都能够做到比上一次更加快速、更加有效率。

第一百一十四章:孰不可忍() 
经过几十次演练,破袭战展开时战士们的攻击位置,完成安放火药包后爆破组的撤退线路已经井然有序,再也不可能相互影响。

    宣传蛊惑尤其重要,黄汉在教学时给“红旗军”战士提了许多朗朗上口的口号,战士们不仅仅会脱口喊出,大多数人还能写得出。

    如今“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疾如电,快如风,猛如虎,来无影,去无踪。”等等战士们已经耳熟能详。

    要得伤亡小,演习很重要,战士们不敢把演习当演戏来糊弄,都以临战状态小心对待。

    刘之纶聚将商议如何主动攻击后金军,可是众说纷纭根本无法达成共识,导致刘侍郎头大如斗,害得马世龙和吴自勉失望透顶。

    会议上一直跟“红旗军”走得比较近的吴应龙给大家透露了一个惊天大秘密,“红旗军”在不断演习,很明显这几天又会有大动作。

    一石激起千层浪!议事的诸位将领炸锅了。黄汉那小子太不像话是可忍孰不可忍!

    吴自勉、马世龙和八营主将都无比暴怒。有财大家发,那黄汉一惯吃独食这还了得?还让不让人好好的为国杀敌啊?

    几十赳赳武夫怒不可遏,他们围着最高领导刘之纶讲苦衷,讲如果再不满足麾下骄兵悍将出击一次的要求,那些渴望杀敌立功得缴获的猛兵就会全跑去投靠“红旗军”。

    刘之纶被一群粗胚围在中间喷了满头满脸吐沫星子,恶心得一塌糊涂。

    他大喝道:“诸位将军,你们大可不必如此担心,黄将军本官比较了解,他收麾下要求及其严格,你们的兵能够被人家看上一成、半成就不错了,应该损失不了几个。”

    这很明显是赤裸裸的打脸,怎么我们的兵就不见得入了黄汉那小子的法眼?这是啥意思么?这很明显是袒护黄汉,诸将不服。

    吴自勉哭丧着脸道:“大人,下官有苦衷啊!虽然这些天承蒙大人照顾,我延绥子弟还能得以温饱。

    可是那帮秦兵跑了大老远来到京畿之地,如果不得点实惠回去,恐怕上上下下不好交代。因此下官请大人下达命令,让‘红旗军’出击时带上下官的延绥骑兵。”

    仅此而已?这就不是个事啊!刘之纶答应道:

    “黄将军来遵化之时就跟本官讲好,‘红旗军’主动接受本官节制,现如今他们又准备不声不响出击,简直是岂有此理,诸位这就随本官前往‘红旗军’驻地讨个说法!”

    吴自勉立刻起哄道:“诸位将军听本官一言,咱们的人马是‘红旗军’的十几倍,如果黄大人这一次出击不带上咱们,本官提议大家带上本部人马堵了‘红旗军’驻地,让黄大人明白要不大家都去,要么大家都去不成。”

    几个将领立刻附和道:“吴总兵的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