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遵化文官武将都得到斥候报信,知道断后的“红旗军”人马不仅仅安全归来,还斩杀一级建奴马甲十级鞑子锦上添花。

    一众文官武将都在北门城门楼上远眺夜幕降临的群山,马世龙和吴自勉已经从偷袭建奴哨马得斩获十几级的兴奋劲儿中缓了过来。

    他们实在不好意思再提起此时,两千多人干了十几个建奴,拿人家红旗军只出动八百余人得了三百余后金军首级相比真的不值一提。

    况且一千匹多战马、挽马、四百多头健牛都驮了满当当的物资和麦子,这一次“红旗军”究竟发了多大的财啊?

    羡慕嫉妒的遵化守军太多,特别是马世龙和吴自勉的麾下,他们都在谈论“红旗军”哀叹自己。

    因为刘之纶部的兵丁们人人都最少有四十里银子在手,而马、吴二人的兵已经三个月没有发饷。

    “兄弟,为什么‘红旗军’的主将总能干得如此漂亮?”

    “那是当然,你没瞧见人家主将亲自断后一直到现在才回城吗?要是我跟着这样的主将也会勇往直前。”

    “那是,主将亲冒矢石咱们这些小兵怎么可能惜命?况且打了胜仗能够到手军功分到金银,谁不争先恐后?”

    “娘的,为何我们不去干这一票,我们的人马比‘红旗军’多两倍都不止啊!”

    “主将带着我们这样的兵乘着夜色去转山沟,最后到达伏击点之时还能够有多少人你估计得出吗?弄不好你小子半途就会跑了!”

    “得了吧,你还好意思说我,恐怕你会第一个钻进林子跑得没影儿!”

    “这能怪我们吗?吃粮当兵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那一点点粮饷。现在要上阵拿命去拼也就罢了,那点粮饷居然拖了三个月都没给,我们还为人家去拼命难道真的少根筋?”

    这时一个百总大声喝道:“王三、赵四你们再说怪话信不信老子抽死你们?”

    见他们的谈话被上官听见了,两个兵油子立刻乖乖地不吭声。

    城头上,十几位遵化武将簇拥着刘之纶在城头看风景,马世龙感慨道:“自古英雄出少年,此言非虚啊!黄大人轻飘飘出去转了两天而已,得到的缴获和斩获就恐怕能够养几百家丁一年。”

    刘之纶笑道:“马经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也!你麾下有骑兵步兵四五千,早先如黃将军这样出击一次,那些斩获、缴获不都是你的吗?”

    马世龙无语了,心里在琢磨,想了想也确实如此,自己的人马是“红旗军”的两三倍,要是自己放开手脚去干这一票,那许多缴获不就是自己的吗?

    吴自勉忍不住笑出了声,道:“咱们打了半辈子仗,哪里能够跟黄大人那个冒失的愣头青比,他带兵打仗全无章法,也就是那帮‘红旗军’能够如臂使指让他如鱼得水,把咱们的人马换给他,黄大人也是白瞎。”

    刘之纶笑骂道:“胡扯,袭击遵化之时还没有什么‘红旗军’黃将军只有五十几个铁甲家丁,遵化城还不是被我军一鼓而下?你们不应该羡慕黃将军的‘红旗军’,而是应该请教他如何训练出这样的强军劲旅。”

第一百零二章:揭过去了() 
马世龙道:“吴大人,别强词夺理了,人家有多次成功出击的战例,有如假包换的斩获,我们不如也!”

    吴自勉也知道事实胜于雄辩,他不吭声了。就在这时听见了“红旗军”战士的欢呼声,知道应该是黄汉带着断后的人马入城了。

    刘之纶道:“诸位还等什么?跟本官一起去喝庆功酒啊!你们到时候多敬黄将军几杯,保不准他喝高了会透露出为何‘红旗军’钻密林爬山岗就是不会溃散的真谛!”

    吴自勉乐了,他忙不迭道:“正该如此,我老吴百思不得其解就是这一桩事。要是我的兵也如此好带,下一次保不准就是延绥镇建功立业。”

    晚上的庆功宴自然热闹非凡,黄汉没有陪诸将喝酒侃大山。他认为报捷要趁早,找刘之纶协议此事。

    刘之纶当然知道天子一直在为战事忧心,他更加愿意早传捷报,于是连夜派遣一队骑兵带上所有的斩获和腰牌疾驰京师呈报兵部。

    梁廷栋见到遵化再传捷报乐得合不拢嘴,建奴在关内横行无忌最难挨的就是兵部尚书,在此抗击建奴的艰难时刻每一个好消息都是兵部的成绩。

    第二天早朝,本兵大人就高调奏事,当着满朝文武把捷报抑扬顿挫念了出来。

    还好遵化又有了捷报,否则刘之纶和黄汉恐怕要遇到一些小挫折,虽然不至于罢官、丟脑袋,但是少不了被天子申饬,搞不好有可能被降级。

    朝廷总是有一群从来不干正经事,专门给干实事的人挑刺的御史、给事中,没有不透风的墙,黄汉和刘之纶在遵化分给麾下四十两纹银的普赏很快就被诸多御史知道了。

    现在几十封弹劾刘之纶顺带着弹劾黄汉胆大妄为的奏疏就在御书房龙书案上堆着呢。

    崇祯皇帝很不高兴,为什么?因为刘之纶和黄汉以及八营将佐居然私分了最起码四十万两白银。

    崇祯皇帝穷啊,他把天启皇帝和魏忠贤留下的那些内帑全部用在了能够五年平辽的袁都督身上。

    皇帝身体力行勤俭节约,连他的龙袍居然也打补丁,就可见一斑。

    可惜皇帝把这些省吃俭用的银子成全了辽东将门骄奢淫逸的生活,也让原本潦倒的袁家成为广东巨贾。

    如今的皇帝搞不到银子只能更加苦自己,他不但没有机会如同康麻子、乾隆那般三番五次去祸害江南,连宫里的用度都是一减再减。皇后都带着嫔妃刺绣织锦补贴皇家开销。

    圣天子见御史、给事中纷纷上奏,他破格提拔的刘之纶居然一挥手就散去了最少四十万两雪花银,崇祯当然心疼得直哆嗦。

    就在皇帝跟阁臣商议要给刘之纶和黄汉以及一干参与的将佐什么处罚之时,遵化再传捷报,明军居然主动出击东奴斩杀三百余级,虽然真奴和控弦鞑子只要一小半,但也是战果硕硕。

    满京畿的明军都在龟缩防御,唯有刘之纶部主动出击并且大胜而归,如此功臣即便小节有亏,只要大节不失,圣天子也得容忍啊!

    毕竟人无完人,大凡不循规蹈矩的人,大多数是有两把刷子的。

    原本舆情汹汹的满朝朱紫也歇菜了,谁也不傻,如今是什么形势?建奴、鞑子把大明京畿当成了猎场。

    而刘之纶和黄汉无疑是大明军民心目中的大英雄,此时揪着英雄的尾巴不放,准备挨百万军民唾骂吗?

    最后一道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圣旨下达到遵化。

    内容是对刘之纶等人公然私分缴获且数额巨大的违纪问题提出严厉批评,如果再有下次,一定会从严从重治罪,有关于这一次报捷的赏赐,只字未提。

    刘之纶见到了这份圣旨乐不可支,心里的大石头终于放下了。他乃是庶吉士出身,如何不知衮衮诸公的德行,自己不仅仅参与私分了近百万两白银,还纳入私馕足八万两。

    他心里一直七上八下,倒不是他如何贪财,而是当家后知道了柴米贵,知道要带兵出战如果手里不养一些家丁完全是拿自己的性命当儿戏。

    因此他已经用从遵化分到手的银子让心腹家丁刘福、刘贵选拔了本分、孔武有力之人一百左右收做家丁。

    私分缴获且数额巨大,这无疑是个火药桶啊!不知何时就会被言官引爆,现如今尘埃落定,天子知道了,内阁票拟司礼监批红的问罪乃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就表示这件事完全揭过去了。

    接到圣旨的刘之纶很想私自请黄汉来大醉一场,奈何黄将军终日忙忙碌碌,此时根本不在遵化城中。

    得了便宜回来的黄汉这几天没有闲着,他让憨子、杨大年、袁思明等等猛人带着骑兵战士以战练兵,马世龙和吴自勉也纷纷效仿,每天跟着“红旗军”出城丟圈子。

    宋鹏飞组建了足额一个总旗的鸟铳手,现在紧锣密鼓用那些劣质鸟铳进行装填训练,他们当然会模拟三段击齐射。

    本来被选中的原明军铳手有些不乐意重新玩回鸟铳,因为那玩意儿太容易炸膛最容易伤了眼睛。

    他们见到了宋鹏飞的七杆好铳,再亲眼见宋鹏飞和赵坤几个从容装填、打放,再听宋鹏飞宣传。

    鸟铳手们得知以后“红旗军”的制式装备都是质量上乘的优质好铳,包管只有比现在的七杆铳质量更好,大家都打消了顾虑人人认真操练。

    这几天由于明军活动频繁,建奴三屯营城的守将瓦克达更加无所适从。

    因为明军已经实际控制了遵化外围三十里的区域,建奴、鞑子的哨马胆敢靠近遵化十有八九就回不去,遵化城已经成为了未知。

    瓦克达如芒在背,遵化城军情不明还不算太可怕,关键是那个主将刘之纶是个慣会扮猪吃虎的主。

    他曾经故意示弱让所有人都不看好他带出京师的花子军,谁知就在大金军被麻痹之时,花子军居然以在冰天雪地一天行军超过八十里的速度杀到遵化城下并且一举夺城。

    现在这位明国的刘大人又在搞什么鬼花样?他又有了什么阴谋诡计呢?会不会准备突袭三屯营城?

    ————

    向书友们要推荐票!

第一百零三章:罗家寨() 
这就是名声的好处在体现,历史上的刘之纶碌碌无为枉死在遵化城外,成为了满朝文武的笑料。

    现在的刘之纶被认为是个足智多谋的智将,是个扮猪吃虎的枭雄,后金将领人人提防。

    野蛮人一思考上帝也会发笑,刘之纶没打算干什么,他不敢也没有这个实力攻打有两三千后金军披甲人驻守的坚城三屯营。

    之所以遵化守军表现得如此强势,一则是为了提升明军士气让兵丁们再也不畏敌如虎。

    二则为了争取搞些建奴首级争取再次报捷。

    三则当然是让敌军主将疑神疑鬼,把注意力集中到遵化是否有大规模军事行动。

    四则是有意把驻防遵化的明军骑兵有意往遵化外围带,有利于下一步行动。

    接下来黄汉就会带着“红旗军”再来一个小规模便宜战聊胜于无。

    上一次是去山里打了从三屯营城出发送物资、粮食出关的运输队,这一次黄汉选择打送劫掠物资去三屯营城的队伍。

    打奇袭战,战场选择尤其重要,主将大人要亲力亲为。

    黄汉这些天根本不在闹得杀气腾腾的遵化城里,他带领宋鹏飞、王展鹏、桑羽、王守诚等等三十六精骑干起了侦察兵的行当。

    三十七条好汉,七十四匹战马,其中有一人几乎没有战斗力,他是随军医务兵刘大寿,还有七个战士乃是老家在迁安北的本地人。

    为了把迁安至三屯营城这一段官道的军情探报仔细,黄汉带了七天的给养,准备如同自己一个人从遵化往永平府城潜行的方式带着三十六骑在山沟密林餐风露宿。

    原本这一次侦察不准备带上宋鹏飞,让他专心训练刚刚组建的一个总旗鸟铳手,可是憨子、郑孝文、杨大年等等军官都觉得让机灵的宋鹏飞跟着家主,他们心里舒坦些。

    宋鹏飞也喜欢跟着师傅办事,他表态有赵坤几个用心训练鸟铳手根本用不着他操心。

    因为一个总旗的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