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四川、河南、中都、山西、陕西今年几乎没有上交秋赋,朝臣的俸禄已经拖了半年,眼看着年终将至,臣连发放三个月俸禄的银子都没有凑齐,哪有银子用兵陕西。”

    阁臣程国祥是前任户部尚书,熟悉户部的情况,此时实事求是道:

    “陛下,朝廷财政枯竭,户部已经难以为继,连挤出二十万两银子都没有能力,哪有拿得出二百万巨款的可能性。”

    长期拖欠官员俸禄,拖欠兵丁饷银的崇祯皇帝:“唔……”他实在是无言以对,只能满口虚词。

    见把话题引入钱粮后,皇上和衮衮诸公都显得有气无力,张凤翼不失时机开口道:“陛下,老臣有个能够为大明增加收入的好建议。”

    增加收入?穷得叮当响的崇祯大感兴趣。连忙问道:“爱卿有何建议?”

    张凤翼不慌不忙道:“琼州府荒僻且经常有土著造反,我大明在那里得到的税赋还不足以养兵平叛。

    如今‘汉江郡王’需要琼州府的地盘屯田种植橡胶树,‘红旗军’可以抽调两营人马驻防琼州府进行军管,还可以每年上缴朝廷五万两税银。”

    崇祯听得有些懵,问道:“种植橡胶树?橡胶树是什么东西?为何一定要选择在琼州府种植?

    辽西、山西、‘汉江省’的田亩多着呢,‘汉江郡王’为何舍近求远。”

    张凤翼道:“陛下应该见过了自行车,如今自行车的轮胎太不耐用,但是橡胶树能够生产出橡胶,利用橡胶能够生产出耐水、耐暴晒的橡胶轮胎。

    有了橡胶轮胎,自行车的使用成本每年至少会下降三成,骑行之时还更加轻便快捷。”

    大明处处漏风,前几日崇祯连续几天花心思研究自行车已经不是秘密,朝臣都好奇自行车这个新生事物,纷纷打听。

    没几天京师的文官武将就在不夜城见到了骑着自行车巡逻的警卫,太多人进行围观,还有不少官员尝试着骑过几次。

    他们本来就对现在的自行车大加赞赏,今日得知自行车还能够更加轻便、耐用,都叹为观止。

    崇祯已经对自行车有所了解,此时对张凤翼的谈话很感兴趣,道:

    “世界上居然有如此神奇的树?不可思议!为何‘汉江郡王’一定要选择去琼州府种植?”

    “陛下有所不知,那橡胶树喜热,唯有在南方才能够成活,而我大明适合种植的地方海南岛是首选。”

    原来如此,崇祯和满朝文官武将都明白了。

    原来‘汉江郡王’也有求助于朝廷的时候,首辅刘宇亮当然要多替朝廷要些实惠,他道:

    “陛下,老臣认为‘汉江郡王’在琼州府屯田种植橡胶树利国利民,应该准奏。

    橡胶树的作用如此之大,‘红旗军’大面积种植成功后肯定能够获得巨大收益,上交朝廷税赋也应该水涨船高。

    每年只给五万两银子也太少了些!老臣以为一年至少应该上交朝廷十万两税赋。”

    张凤翼连忙道:“橡胶树要生长七八年才能够生产橡胶,也就意味着七八年只有付出没有回报。

    投入何其大也,预计要募集几百万两银子,‘汉江郡王’为此都愁得茶饭不思,麾下众将见状纷纷拿出积蓄,连本官都把留着养老的体己银子拿了出来。

    投资橡胶园的银子都来自于“红旗军”文官武将和普通士兵的积蓄,就差砸锅卖铁了,首辅大人此时多要税赋不合时宜。”

    群臣一阵阵唏嘘,崇祯不由得瞪大眼睛,他疑惑道:“‘汉江郡王’需要银子投资橡胶园,然后你们包括基层将士们都慷慨解囊凑出几十上百万两银子?”

    张凤翼实话实说道:“正是如此,第一批投入资金三百万块银币已经募集到位,来源全部是私款。”

    失落,无比失落,崇祯多次号召群臣疏饷助边,为此还给出银子的文官武将加官进爵。

    可是响应者凤毛麟角,朝臣一个个都在哭穷,最后能够得到十几二十万两银子就算不错了。

    人家“汉江郡王”一个号召,根本没有封官许愿,三百万两雪花银就轻飘飘到手,这岂不是在狠狠地打脸?

    zwqiushu

第八百六十章:有口皆碑() 
此时崇祯幽怨的眼神扫视下面的衣冠禽兽,群臣已经有了免疫力,没人瞧皇帝。

    他们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左顾右盼,一个个脸皮厚如城墙。

    崇祯盯着张凤翼的脸问道:“不知爱卿拿出多少银子参与橡胶园投资?”

    张凤翼顿时醒悟,他尴尬道:“陛下,‘汉江郡王’强调谁投资谁受益,以老臣浅见,橡胶日后会风靡天下,投资翻倍、甚至于翻几倍十几倍都大有可能。

    因此老臣把棺材本都拿了出来,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不少,凑了三万块银币。”

    “原来这里有如此大的好处啊!怪不得、怪不得!”群臣的议论声顿时大了许多,“嗡嗡嗡……”如同一堆苍蝇。

    某侍郎道:“‘汉江郡王’做出的奇巧哪一样不是赚大钱?老夫也肯把银子交给他投资。”

    某员外郎道:“自行车以后肯定会风靡天下,结实耐用的橡胶轮胎不必不可少,由此可见投资橡胶园一定能够赚得盆满钵满。”

    某都御史一脸羡慕道:“是啊,是啊!谁拥有橡胶园就算是拥有了聚宝盆,天天能够淌金流银。人家'汉江郡王'号召投资,当然一呼百应!”

    一位都给事中小声问道:“梁大人,不知橡胶园的资本够了没有,本官也小有积蓄,也愿意响应‘汉江郡王’号召。”

    又一位东林党派系的监察御史拉拉孙元化的衣襟耳语道:“孙大人,本官最喜欢做利国利民的好事,肯拿出银子参与橡胶园计划,不知‘汉江郡王’现在还需要资本吗?”

    京师报功团的主官和随从都有招商引资的意识,孙元化也不例外,见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都对股份制感兴趣解释道:

    “‘汉江郡王’对资本的需求永无止境,橡胶园计划何时追加资本,现在还不得而知。

    但是投资车辆厂生产自行车、投资铁矿开采铁矿石、投资冶炼厂生产生铁都值得投资啊!获利丰厚那是当然。”

    吴襄道:“自行车的零部件除了橡胶就是钢铁,可以预计,日后对于高质量钢铁的需求该有多么大,此时投资煤矿、铁矿、钢铁厂,保管能够赚翻天。”

    这些话不假,黄汉已经准备在永平府开平镇投资一座钢铁厂,这完全是看中了那里有高质量的煤矿、铁矿资源。

    也是因为承包“五年平辽”协议之时,永平府乃是为“红旗军”提供本色粮草的府治之一,用不着给朝廷上交税赋。

    不用担心“五年平辽”期限已经过半,黄汉完成平辽之日实力和威望会达到一个峰值,染指的地区哪有可能被更加没落的大明朝廷收回?

    永平府的群众基础毋庸置疑,包括黄沂州、黄汉,憨子、杨大年、张扬、王展鹏等等高级将领都是永平府人。

    这些年在永平府屯田养兵兴办实业,使得永平府地区的经济水平不亚于锦绣江南。

    又由于军属太多,太多家庭能够得到儿子带回的军饷、本色,富裕程度应该在大明州府中排名前列。

    开平镇是黄汉最先控制的城镇,这八年一直是“红旗军”下辖滦州守备营的驻地,拥有一个千总步兵和一个把总骑兵,如果需要乡勇民壮,“红旗军”挥挥手,五万青壮年三天内就会有。

    这不是自我吹嘘,自从接管开平镇后,矿工的日子就一天天好了起来。

    他们能够得到高于钢铁厂普通工人五成的月钱,原来出现矿难就自认倒霉的现象也不存在,抚恤银三十两必不可少,现如今抚恤银一再增加,已经高达六十两。

    因此“红旗军”需要乡勇效力之时,三天内集结的矿工加上钢铁厂、煤场的工人达到五万不是虚言。

    前期投资的冶炼厂、钢铁厂太松散、规模小、技术已经落后。

    开平镇距离天津卫港口不足三百里,距离“虎穴城”港口三百里出头,这六百里官道早就修建完成,每三十里设置的服务区如今已经形成了集镇。

    这些年不间断投资钢铁厂,又由于太多知识青年成为产业工人、技术员,积累了实力、经验不断技术革新,投资大型钢铁厂的条件已经成熟。

    在赤峰卫投资的大型钢铁厂“赤钢”完全是“红旗军”体系拿出资本,属于官办,在开平镇整合资源投资“开钢”就准备民营走股份制的路子。

    黄汉来自后世,深知政府不能大而全,先期官营的钢铁厂有可能创新不断,十年八年后恐怕就做不到了。

    民营、官办、股份制各显神通,形成竞争,不仅仅有利于发展,还有利于成本倒算的管理模式形成,钢铁质量越来越好、价格逐渐降低才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听到了肯定的答复,诸多文官武将来了劲,他们何尝不知黄氏出品的钢材已经风靡大明,质量无与伦比,要找关系批条子才能够买得到官价,黑市价格已经高出官价三到五成。

    如果谁有本事贩卖钢材出关卖给鞑子、建奴,获得五倍以上的暴利都不是虚言。

    现在黄氏出品的钢铁就已经供不应求,如果主体材料都是钢铁打制的自行车大行其道,需要的钢材何其多也?

    此时拿出银子参与“汉江郡王”投资钢铁厂,获得高回报顺理成章,他们纷纷道:

    “孙大人、吴大人,散了朝,本官做东,咱们去不夜城洗桑拿喝酒去,咱们好好聊聊如何参与‘汉江郡王’的投资。”

    “张大人,你我已经好久没有一起聚一聚了,下朝后本官约上十几个同年一起热闹一下,您千万要赏脸啊!”

    “梁大人……”

    “好好好,感谢诸位大人的盛情邀请,‘汉江郡王’计划中的赚钱项目多着呢,有关于投资咨询,本官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保管不会让诸位失望!”

    ……

    “咳咳咳!”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打断了“嗡嗡”声,那是首辅刘宇亮觉得群臣太不像话,制造出动静。

    龙椅上的崇祯已经气得不行,他真想一顿廷杖打残几个跳得凶的文官武将。

    wxi7

第八百六十一章:节外生枝() 
皇帝不高兴,更加尴尬的张凤翼解释道:“陛下,老臣认为信任度太重要了,'汉江郡王'的奇思妙想太多。

    能够做出太多绝无仅有的好东西,将士们都无比信赖他,因此募集几百万两银币的资本都能够一蹴而就。

    '汉江郡王'投资的工厂生产出的产品有口皆碑,在市场上的同类产品中绝对是抢手货,大家当然放心把银子交给他投资。”

    这些崇祯都知道,宫里嫔妃门使用的梳妆镜、抽水马桶、香水、香皂、毛巾、牙粉,御书房里的座钟、猛火油灯等等都是“黄氏出品”。

    如果不是黄汉擅长赚钱,怎么可能养得起庞大如斯的“红旗军”?

    崇祯甚至于布置御用监、银作局、兵仗局联合仿制座钟、抽水马桶、镀锡管等等产品。

    然而由于原材料成本太高,十二监、四司、八局管辖的工匠根本没有生产热情,根本得不到什么利润。

    生意经吴襄见张凤翼说话不得要领,连忙言归正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