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4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变蛟的人马比较猛,冲破阻截后依旧往潼关疾驰。

    他剩下的骑兵还有足五百,这些人绝对是大浪淘沙后的精英,一大半都是曾经跟着曹文诏的老兵。

    潼关几乎天天接受溃兵和难民,胆子很肥的何勇庆、黄惠武在潼关前十里带领上万军民修建了防御工事,

    因为春暖花开,挖土变得容易,也是因为潼关在关中平原东端,北濒黄河,南依秦岭,西连华山,关前的平原其实是黄河冲积而成易于开挖。

    何勇庆修建的工事群很简单,战壕、土堆、胸墙外加铁丝网,三十门可以灵活转运弗朗机一磅炮不足以布防十几里的防线,只能多多预设炮兵阵地在遭遇敌袭之时随机应变。

    有了关前十里的防线成为缓冲区,甄别难民、明军的工作就可以在城外进行粗选,被敌人用间谍混入夺关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红旗军”的好名声此时体现出优越性,只要是明军和难民逃到这里就安心了,他们会主动报告可疑情况,这段时间抓捕到的疑似奸细高达一千人。

    现在的“红旗军”尽可能不杀汉人,明知道是汉奸、流寇也尽量不杀,因为各营都接到了通知,征虏大将军需要矿工多多益善。

    “红旗军”体系的军民们都知道最好是用不着给工钱的劳改犯去做矿工,因为招募良民去做矿工月钱少了基本上无人问津,现如今管吃管住一个月给到了三块银元。

    抓鞑子、建奴、流寇去做矿工,这些人每天需要完成的工作量还要大于雇佣矿工两成。

    这就意味着一万俘虏成为矿工一年就会为“红旗军”节约四十万块银币,有了这些白得的利润,都能够给一万“红旗军”战士发饷了。

    “红旗军”体系在大发展,需要大量铁矿石、煤炭,工业革命其实已经在悄悄的来临。

    大明的工业革命用不着发动圈地运动,犯不着刻意导致自耕农失去土地不得不走向城市变成产业工人。

    因为“红旗军”预计可以抓捕百万流寇、鞑子和建奴,利用劳动改造的名义让这些人做矿工,开采、粉碎石头烧制水泥,进入砖窑做苦力。

    服刑期满,这些人也就具备了劳动技能。

    当他们发现以后如果还是干这样的工作会得到不低的月钱之时,估摸着一半以上的人都会留下成为自由的工人,还可能成为管理新来劳改犯的如组长、队长这样的小头目。

    黄汉布置在潼关屯粮、养兵、安民的目的当然是永不放弃这个雄关。哪怕明军全部撤出,“红旗军”也要在此要地扎根。

    有粮食、有装备、有军官,位置又在兵荒马乱的陕西、河南之间,黄河北就是山西吕梁山、中条山,这个交通要道永远不会缺人。

    相信何勇庆、马福临、黄惠武等等在这里的时间越长兵马越多,有了潼关给建奴、流寇添堵,会为其他地区驻防的“红旗军”缓解太多压力。

    曹变蛟的人马一边奔逃、一边进行遭遇战,他们打得艰苦一路减员,但是很少有人主动投降。

    接近潼关之时,曹变蛟身边只剩下了二百几十人困马乏的铁甲家丁,身后一彪人马超过一千的鞑子轻骑兵穷追不舍。

    眼看着关城在望,曹变蛟更加心事重重,他担心跑到关下,守军害怕追兵尾随入关不肯开门。

    人困马乏,又累、又饿,一大半麾下包括曹变蛟自己都说遍体鳞伤,想要再战击退追兵,纵然人还能够鼓足勇气,奈何马再也无法冲刺。

    忽然所有的幸存者都大叫起来:“红旗,无字红旗,前方有'红旗军'咱们得救了。”

    “曹军门,老天开眼了,'红旗军'终于出现了,呜呜呜”

    不知怎的这一刻曹变蛟也觉得鼻子发酸,很快他就发现了一队“红旗军”骑兵,人数不多只有三百余,领头的一员将领膀大腰圆声音洪亮。

    他道:“所有的明军听好喽,为了防止流寇、建奴用间,所有人都必须下马缴械接受盘查,用不着担心安全问题,有我'红旗军'在,所有的清军、流寇都赶来也只有送死的命。”

    来人正是何勇庆,他这半个月只觉得神清气爽,昨天更加高兴,因为家主派来的军官团六百人已经赶到,带队的是老熟人,被委任为一营主将的马福临。

    何勇庆已经挑选了一千余身家清白的明军骑兵组建了五个把总,原一个把总“红旗军”的三百六十骑兵最起码都当上了伍长。

    为了更多收留逃难的老百姓和被打散的明军,他不仅仅带领扩充了一倍由于,人数达到五千多的步兵、炮兵在关前十里构筑防线建立缓冲区,还让五个把总骑兵轮换着探查敌情寻求战机。

    意图很简单,发现小股追兵,不管是清军还是流寇,先厮杀一番过过手瘾。

    

第八百二十七章:急怒攻心() 
今天还大不同,那是昨天刚刚赶到的六百军官立刻进入角色,他们在马福临率领下来到潼关西的阵地上熟悉环境。手机端

    装备短缺,刚刚被选上的原明军骑兵只有三成得到了全钢胸甲和缠绕软甲,其余人只得到了全钢头盔、钢面甲。

    立足关前十里,监视二十里是骑兵的任务,有明军被鞑子追得上天入地当然被隐藏的斥候用固定式望远镜瞧得清清楚楚。

    得知有一两千鞑子接近,“红旗军”骑兵都准备好了,便宜一把那是必须的。

    见到了“红旗军”将领,曹变蛟打马上前抱拳道:“本官曹变蛟,请问将军尊姓大名?”

    何勇庆道:“原来是曹总兵,幸会幸会,本官乃是征虏大将军麾下营主将何勇庆。其余人必须下马缴械接受盘查,曹总兵用不着。”

    忽然间一声炮响,那是带着军官们巡查的马福临发现鞑子的追兵已经进入可以攻击范围,果断命令开炮全军突袭。

    听到了号炮声,何勇庆没时间跟曹变蛟说话,立刻打马如飞冲上前。

    追来的一千几百鞑子轻骑兵没想到被明军反冲锋,顿时大乱,他们的反应足够快,立刻打马逃窜。

    何勇庆布置的一千八百骑兵和马福临率领六百军官追击了十里后见好就收,退回工事区。

    此战完全是掩杀模式,“红旗军”的损失微不足道,得到了二百余匹战马和接近三百鞑子首级。

    加入“红旗军”后首战告捷,约等于零伤亡,一千余明军老兵现在的“红旗军”新骑兵欣喜若狂,他们高唱凯歌而还。

    进入潼关城之时一个个在马上左顾右盼,枪头上挑着还在滴血的清军头颅的更加得意洋洋。

    得知“红旗军”获胜的消息,潼关内围观的军民摩肩接踵,“‘红旗军’万胜!征虏大将军万胜!”的口号声响彻云霄。

    虽然是小胜一把,但是由于宣传得当,不仅仅提升了明军的士气,也让潼关里的乡绅、子民提振了精神,他们相信只要有“红旗军”在此,潼关一定会固若金汤。

    败逃的鞑子骑兵把遭遇“红旗军”突袭的始末报告后,阿济格很重视。

    他知道“红旗军”的编制,有两千余骑兵在潼关,由此可见那里的“红旗军”最起码应该有两个营。

    在宁武关下,主子崇德率领的几万精锐都曾经吃了亏,折了老将扬古利和两千子弟兵。

    前车之鉴,阿济格是无论如何不敢率领满蒙骑兵去触碰潼关,他布置人手探报潼关西,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掌握是否有大量“红旗军”出潼关。

    由于出现了追击明军的人马遭遇“红旗军”突袭,再也没有清军敢追到潼关西二十里之内,使得不少眼看着支撑不住的明军得以漏网。

    英勇作战的曹变蛟受到了礼遇,因为满身的伤痕足以证明他的顽强和不屈。

    他和仅存的二百余家丁都得到了“红旗军”提供的医疗服务,最后只有几人伤重不治成为了烈士,二十几个留下了残疾。

    没有了兵的总兵官往往都会成为替罪羊,这一次丢了西安城导致两位藩王十几位郡王下落不明,被冠以失陷封藩罪杀头的文官武将不知凡几。

    曹变蛟没有了选择,只能留在“红旗军”中寻求保护。

    四月中旬,潼关守将孙应元发出的六百里加急到达京师,杨嗣昌得知噩耗当场吐血昏厥。

    他不是装病,而是急怒攻心真的病倒了,而且由于他生无可恋纵然住进了“红旗军”体系的“仁义信”大医院得到了科学的治疗也没见着有好转迹象。

    崇祯皇帝得知朝廷大军毁于一旦怒不可遏,即刻派遣缇骑前往潼关逮拿熊文灿等等问罪。

    可是秋后算账有用吗?不惜加重老百姓负担收取剿饷,养出的十几万大军绝大多数送给了流寇和清军,他这个当家人难推其咎。

    还好潼关在大明手中,孙应元的奏折言明,潼关固若金汤,只要朝廷能够确保一万八千守军的粮饷,这里永远不会被如何敌人夺取。

    为了安定人心,崇祯给予潼关守将加官进爵,孙应元成为了陕西总兵官加左都督衔,何勇庆被委任为潼关总兵官加都督签事衔、黄惠武当上了团练总兵官。

    “红旗军”不在意大明给的职务,这段时间由于收编了两三万明军,总不能全放在潼关空耗钱粮。

    这一两个月中原地区的人马调动频繁,目的当然是完善刚刚得到的三个甲种营编制。

    坐镇襄阳的赵坤直领一个甲种营,指挥两个乙种营,正兵人数超过一万,还有卫所军八个千总可以调用。

    有了如此实力,确保汉水流域的屯田不在话下。

    协防潼关的何勇庆近水楼台先得月,他率领一个甲种营,骑兵千总都是优选的骑战好手,战马也是从过手的一万余匹中挑选的良驹。

    黄惠武领一个乙种营依旧驻扎潼关,他俩还有在强化训练中的卫所军六个千总。

    加上卫所军、旗卫、“四方钱庄”警卫、四方快运镖师,不算上乡勇、民壮,“红旗军”驻防潼关的人马高达一万五千,人数跟孙应元节制的人马不相上下。

    朝廷不遗余力在潼关屯粮,“红旗军”也在囤积粮食,“红旗大粮行”的粮库里能够容纳粮食六千石的二十个筒式粮仓已经满了。

    现在还有十个能够容纳一万石粮食的筒式粮仓在紧锣密鼓修筑之中,七月底肯定能够完工。

    滞留在潼关的陕西难民已经在疏散之中,一万几千户接近十万人将要北上山西从张家口出关赶去赤峰卫定居。

    马福临直领的甲种营驻扎郧阳,也有两个乙种营归属于他指挥。

    郧阳这个地方在秦岭、大巴山区,境内苍山似海莽莽起伏,拥有汉水、堵河两条大江河,战略位置相当突出,是陕西、河南、四川、湖广的中间地带。

    可惜如此重要的地方已经连续被流寇夺取三次,城池破败不堪,军民逃亡者不知凡几。

    明末汉之魂

第八百二十八章:翻脸() 
大明朝廷何尝不知郧阳的重要性,自从成化年就设郧阳巡抚,崇祯年的前三位巡抚是蒋允仪、卢象升、宋祖舜。

    现任巡抚是左佥都御史苗胙土,相对于前任,这位苗巡抚应该是个窝囊废。

    这不奇怪,崇祯朝就是如此,朝廷的大员一茬不如一茬,最后绝大多数是窝囊废或者王八蛋,一小部分是“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