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4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征虏大将军为国而战拓土三千里,使得大明两京十三省变成了“两京十四省”,功勋卓著,足以得到郡王爵位,以后平定辽东应该得到藩王爵位。

    多铎哪里想到他的项上人头被大明高官惦记上了,将要成为黄汉加官进爵晋级为大明郡王的阶梯。

    他认为自己实力未损,一点点也不紧张,率领两万人马预备退回辽东。

    满蒙骑兵已知“红旗军”战船的厉害,他们当然会避开沿海选择从鸭绿江中上游行军。

    也是八月十五中秋节,鸭绿江方面军杨国恩、黄龙、高忠义、郑学伟、刘四海的一万余步兵率先在叫做平谷川的地方跟满蒙骑兵干上了。

    排名第二的总赞画陈奇瑜是这一次战斗的总指挥,他心里不踏实。

    他不是担心自己的布置有疏漏,也不是担心“红旗军”不敢战导致预期效果达不到,而是认为自己初来乍到,“红旗军”将领有可能瞧不起他。

    陈奇瑜很奇怪为何自己在大明指挥更多人马之时没有这样的感觉,来到征虏大将军麾下总有说不出的压力。

    后来他终于领悟了是什么原因,那是因为“红旗军”体系人才济济,随随便便拉出一个普通少年正兵都能写会算、懂实则虚之、虚则实之。

    作战计划修正稿交于征虏大将军批复之时,陈奇瑜被点名指挥鸭绿江方面军的第一次阻击战,预设战场完全由陈奇瑜布置,其他将领协助。

    贸然被委以重任,陈奇瑜真不敢从命,立刻写信请辞,可惜征虏大将军只留下了“矫情!”两个字的批复发还。

    陈奇瑜见到了这两个字的评语羞得无地自容,第二天他就不再“矫情”全心全意投入到战前准备之中。

    中秋节,多铎的两万人马终于进入打击范围,陈奇瑜知道“红旗军”讲究以最少伤亡获得最大战果,他没有布置步兵冲锋,也刻意没有堵死往西的通道,而是依托工事群和险要打枪放炮。

    平谷川几十里范围的山上都有工事群,都部署有弗朗机一磅炮,满蒙骑兵在这样的环境下蒙圈了,完全是挨打的状态使得他们变成了惊弓之鸟。

    然而每一个工事群之间都没有被堵死,清军承受打击后都会有缝隙使得他们得以逃出生天。

    没有陷入死地,东面不仅仅有成千上万发现敌情就会结阵如墙的“红旗军”骑兵尾随,还有不知多少推着独轮车的步兵跟进。

    遭遇伏击的满蒙骑兵更加没有了回头一战的勇气,他们承受伤亡仓皇向西北山区继续逃遁。

    这样的结果在陈奇瑜的预料之中,他认为结束平壤攻防战的开城方面军投入到围歼多铎部的战争中,如果满蒙骑兵选择往东跟开城方面军血战,那么围歼计划就能够在几天内完成。

    

第七百八十八章:层层扒皮() 
很明显建奴和鞑子都不肯拼命,他们现在的目的不是打仗,而是逃生,不会傻傻的自投罗网,他们承受伤亡往西搜索前进。

    这一战直接使得清军人马减少了一小半,正兵丢了三千余,旗丁、包衣奴才被截下七八成。

    能有几个人天生爱做奴才?汉人给建奴当包衣都是逼不得已,仅仅是为了苟延残喘而已。

    发现主子被包围陷入苦战之时,无论旗丁还是包衣,绝大多数奴才都趴在地上抱着头再也不肯站起来。

    满蒙骑兵自顾不暇,哪有心思对付赖在地上的包衣,他们急急忙忙打马突围,不少动作快的建奴和鞑子很幸运地越过“红旗军”布置的天罗地网,逃出生天。

    被几十巴牙喇和几百亲兵簇拥的多铎没有见到敌人,也没有得到跟“红旗军”厮杀一场的机会就丢了一大半包衣、接近三千麾下和绝大多数辎重欲哭无泪。

    这时他才意识到问题严重,自己应该是成为了“红旗军”的猎杀目标。

    这就是宋鹏飞、孙传庭、陈奇瑜等等制定的围歼计划,将领们戏称为“层层扒皮”。

    只要多铎的两万左右人马落入圈套,他们每过一关都得掉一层皮,多则损失四五千人马,少则两三千,总而言之就是让他们不间断损失兵力。

    只剩下了一万余人的多铎部越过平谷川后道路更加崎岖,许多山道很明显遭遇破坏,他们来来回回折腾了三四天都没有寻到西归之路。

    不仅如此,只要经过山高林密之处都会出现减员,不是满蒙骑兵开小差当了逃兵,而是会遭遇米尼枪手阻击,遭遇埋设的地雷炮乱炸。

    这里的总指挥乃是宋鹏飞,他不由得想起了最初跟着家主之时如何安装火药炸点算计尾随的建奴。

    如今装备完全不同,在大明兵仗局李天成研制成功的几种地雷炮基础上,青泥洼兵工厂又衍生出了花样不同的地雷炮,使得满蒙骑兵防不胜防。

    清军都无比恐惧,踏上未知的道路之时都毛骨悚然,听见炸响都急匆匆滚下战马趴在地上双手抱头。

    大明的官场人浮于事,“红旗军”体系要得到大明拥有的最新技术,只要花些银子、用些心思都是唾手可得。

    青泥洼兵工厂甚至于挖来了两个李天成的嫡传弟子,这一次“汉江省”的选官名录上就有李天成的名字。

    因此“红旗军”出品的地雷炮质量上乘,比大明兵仗局的产品更加稳定。

    地雷炮的触发装置使得钻研新武器的大工匠和学院派技术员诞生了灵感,他们已经在尝试把地雷炮做成炮弹大小,由火炮射入敌军阵地后爆炸。

    现在需要解决的大问题就是如何避免装填了几斤、十几斤火药的炮弹不在炮膛内直接炸了而是出膛后落地才爆炸。

    估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不计成本的研发,包括十几个资深老炮手在内的几百科研人员共同合作,用不了多久就会突破瓶颈。

    在做到能够落地爆炸后,黄汉会及时开金手指,提议给炮弹的铸铁外壳预先破片以增强杀伤力。

    黄汉相信,远渡重洋去海外开拓建立殖民地之时,“红旗军”将要拥有具备实战性能的开花弹,将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榴弹的国家。

    汉人始终能够保持领先一步好处不言而喻,打败西夷称霸大西洋控制海贸利益会遏制英格兰、法兰西、荷兰人等等殖民帝国的发展。

    此消彼长,汉人占有海贸份额越大获利越多国力越强,汉人还拥有人口红利,长期以往成为日不落帝国舍我其谁?

    被“红旗军”变着花样打击,清军哀鸿一片,而参与围歼的各营将士们的战损微不足道,几天时间只不过伤亡几十人而已。

    为数不多的包衣奴才和旗丁早就不是想着跟随主子逃窜,而是竭尽所能在主子遭遇打击之时躲入山林主动向“红旗军”投降。

    遭受“红旗军”打击才七八天而已,多铎的队伍里基本上瞧不见了汉人,接近于被单方面屠杀的建奴、鞑子全怂了,一个个垂头丧气,恐怖的气氛在幸存的九千人马中蔓延。

    他们妄图撤离山区已经做不到,陈奇瑜不但率领伏击的麾下断了清军的后路,“红旗军”骑兵也出现在不远处。

    往西突破还会回到被伏击的平谷川地界,满蒙骑兵哪肯走回头路,那样做岂不是越走里家越远?

    前方的一段山道再次被阻断,满蒙骑兵又被弗朗机炮、米尼枪、自生铳狂虐一番丢了一两千人马之时,多铎已经方寸大乱。

    八月底,多铎下达了分路突围的命令,自己带着两千余镶白旗嫡系弃马进入山林继续往东北。

    满珠习礼带着四五千蒙古轻骑兵转向往东南寻找道路妄图突破。

    建奴能够在深山密林打猎,马步战全能,具备山地战的本能,在山林里不断遭遇“红旗军”袭击的情况下还在苦苦支撑。

    蒙古人大多数是罗圈腿,恐惧离开战马上山入林,跟着满珠习礼往东南搜索道路前进之时,不断开始出现逃兵。

    这是有些鞑子绝望了,他们做出了明智的选择——脱离大部队投降“红旗军”。

    七天后,鞑子被孙传庭再次伏击当场打死了两三千,肝胆俱裂的两千余蒙古人做了俘虏,满珠习礼在这次伏击战中被乱枪击毙。

    被逼无奈的建奴会选择弃马上山入林没有出乎所料,总赞画部早有预案。

    “红旗军”步兵在军犬搜索队配合下以百总为单位搜索跑入山林的建奴。

    亲卫营的少年将士们也全部下马带着军犬参与搜索。

    相对于骑战,亲卫营少年更加适应步战和山地战,这些年轻人绝大多数准装备米尼枪,一个个都是好射手,他们的腰间还别着短铳,远战、近战都不含糊。

    有几百条军犬,有戈大本这位狗王亲自参与,只有亲卫营少年伏击建奴的机会,被建奴打了伏击的可能性基本上被排除,因为建奴无法应对几百军犬的搜索。

第七百八十九章:天罗地网() 
方圆百里的山林里,每一天都会发生遭遇战,建奴人数越打越少,参与围歼的“红旗军”越来越多。

    宋鹏飞、孙传庭、陈奇瑜亲自参与指挥清剿最后的残敌。

    征虏大将军没有对他们提出时间限制,只要求尽可能多杀建奴不计较成本,最终目标是全歼多铎的满蒙骑兵一万三千余。

    因此他们用不着急于求成,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清空几座山头后留下观察哨监视,再组织人手清空下一步计划的几座山头。

    “红旗军”搜山的部队达到两三万人,从四面八方开始清空往中间地带压缩。

    建奴人数越来越少,由于饥饿体力越来越差的清军渐渐的绝望了,开始有三五成群的建奴实在不想活活饿死,主动现身举手投降,还出现了三个投降的巴牙喇。

    多铎才二十几岁,身体健硕,也是由于是最大的主子,因此还能够得到食物,一直带着二百余幸存者在山林里躲猫猫。

    这二百余建奴都经历过了大浪淘沙,绝大多数是镶白旗精锐,其中有一大半人是白甲兵。

    可是期待中的翻山越岭钻出“红旗军”的包围圈在多次碰壁损失几人、十几人后才使得以前狂妄得不可一世的多铎领悟了汉人的成语天罗地网。

    这不奇怪,包围圈布置了这么长时间,“红旗军”已经占领了所有的险要。

    观察员的哨位都有固定式望远镜用来监控所有的活动目标,不仅仅是清军人马跑不了,连出现的野猪、狼等等野兽都被猎杀。

    “红旗军”轮番值守,吃得饱、睡得香以逸待劳,手中都有自生铳或者米尼枪,疲惫不堪两眼一抹黑的建奴哪有可能打得过?

    半个月后,多铎这个主子在绝大多数奴才陷入绝望的情况下、在能够得到的食物越来越少的情况下也无法搞特权,开始和大家一起忍饥挨饿,渐渐的瘦得不成人形。

    此时分散突围的两千余建奴绝大多数已经不是在山林里乱窜,而是没了脑袋,变成了野兽的食物。

    多铎身边的建奴也不例外,如今只剩下了三十几个亲卫,他们断粮后因为不敢生火暴露目标,如同野人般茹毛饮血。

    按理说山高林密如此大的地盘藏几十个人该是多么难以发现?

    但由于是一座座山头按部就班清理过来,有几百条军犬参与在山林里捉迷藏,能够确认拉网后的地盘不存在建奴。

    “红旗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