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咱们兄弟帮忙在家主面前提一提?”

    “赶紧打住,老子凭借真凭实学入选‘红旗军’,用不着走后门!”

    刘奋勇道:“好嘞,明天校军场见,咱哥儿几个预祝桑老弟拔个头筹。”

    袁思明大声对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前袍泽道:“兄弟们,机会难得,要抓紧啊!明天见。”

    第二天一大早,神清气爽的黄汉就带着家丁来到演武场挑选家丁。

    由于昨天晚上刘奋勇、袁思明以下二十位“红旗军”战士的宣传,今天主动来演武场接受挑选的抚宁驻守骑兵达到九成。

    这不奇怪,这些大头兵都是苦出身,烂命一条,当兵的目的就是吃粮挣军饷养家糊口,加入“红旗军”不仅仅能够加工资,还能够获得搏军功升官发财的机会当然人人争取。

    至于“红旗军”经常主动出击建奴会出现伤亡,被大家忽略了,因为永平府的守军没有攻击后金军不也是伤亡殆尽?

    况且有了前战友跟着黄汉混得风生水起的榜样在先,绝大多数骑兵都下定决心拿命去搏个前程似锦。

    演武场上,几大百明军骑兵竭尽所能展现骑战技能,每个人的精神状态都不错,由此可见他们及其珍惜这一次被黄汉选上成为家丁战士的机会。

    经过骑射演示,黄汉挑选了身体壮实看上去模样憨厚的五十骑兵,加上原有的家丁战士,现在铁骑家丁算兵额的人数达到四百一十。

    小旗官桑羽果然没给自己丢脸,才一个亮相就被看中,黄汉不仅仅留下他,还给了他“红旗军”小旗官待遇。

    以前收留新人总要一个实习期,这个时段军饷减半,而今天收留的五十人是弓马娴熟的明军骑兵,而且属于十五选一的优胜者,让这些人拿实习期粮饷很明显不合时宜也违背公平原则。

    现在有了大笔金银财宝,那些黄白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黄汉不吝啬,愿意让财力化为战士们的动力。

    他高调宣布给刚刚收留的家丁战士提高待遇,跟老家丁待遇相同。

    普通家丁月饷二两银子,本色为五斗麦子,伍长多拿一两银子折色,小旗官是战士的双倍待遇,总旗官再加倍。

    如此待遇已经跟大明军饷最高的关宁军不相上下,五十位“红旗军”新战士都激动得大声欢呼:“‘红旗军’万胜。”

    晌午刚过,忙完了再收家丁事宜的黄汉准备带着人马回九里台村。

    黄维正和韩志宽都没有挽留,临别之时黄维正拉着黄汉的手借一步说话。

    “本家老弟,不知昨夜伺候的两个婢子可还合心意?她们都是好人家的姑娘,都是处子啊!”

    黄汉还以为有什么要紧事,原来是那啥啥,他不知道人家的用意,只得含糊其辞道:“不错、不错,黄大人抬爱卑职感谢不尽。”

    “咱们都是自家人不说外话,等后金军退了,本官就会送她们两个去九里台村伺候高堂,不知你意下如何?”

    居然还有如此好事,想起昨天那香艳的一幕,想起了温柔可人的两个小萝莉,黄汉仿佛又闻到了那淡淡的处子香,难免小心脏跳得扑通通,他红着脸道:

    “如此甚好,母亲身边确实需要几个贴心人伺候,卑职替母亲谢谢大人。”

    “哈哈哈,好说、好说,老弟日后前途无量,两个婢子有福了。”

    黄汉额头冒汗,他真的不适应这个时代把小姑娘当做礼物来接受。

    再说他只不过在洗澡时香艳了半个时辰,这个香艳还是被动的,浑身上下被两个小姑娘摸了个遍,他自己强忍着没有去摸她们胸前的那两团蓓蕾。

    由于黄汉守身如玉,根本没动又替他梳头、暖床的美少女,两个小萝莉更加爱煞心目中的大英雄,临别之时泪眼婆娑,一直送到大门口才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回了内院。

    ————

    跪求推荐票啊!书友们千万别忘了,这件事很重要、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第七十一章:殷勤() 
副将黄维正见黄家父子简在帝心,想跟黄汉攀上交情,因此昨晚挑选了两个妙龄美婢去殷勤伺候。

    这种做派在大明司空见惯,这个时代的女人没人权,奴籍的女子等同于商品,达官贵人相互之间交换、转让屡见不鲜。

    黄汉知道在这个时代想要谈恋爱完全是个笑话,好人家的女子根本见不着,唯有风月场所才会有女子跟你逢场作戏。

    现在有人送两个美少女,以后留着伺候或者收房做妾都可以,反正黄汉会善待跟着他的女人,收下她俩总能避免她们对以后未知的恐惧。

    黄维正大大方方送两个小美人黄汉真的没想到,他甚至于都没有问昨天来伺候的两个小萝莉叫什么名字。

    人家黄维正已经是正二品副将还如此客气,黄汉哪能坦然受之,他叫过宋鹏飞让他把那级拔什库巴牙喇的首级、腰牌和盔甲丟给黄维正的家丁头目,还再次给了三级真奴脑袋。

    这四级斩获的价值足以去扬州买一个被妈妈精心调教,最擅长做妾的瘦马,想必黄维正一定会很开心。

    黄汉辞别抚宁城里前来送行的文官武将带着“红旗军”西行,路上居然没有发现在打家劫舍的后金军,因此没有发生战斗,当天下午队伍到达九里台村,只见眼前一片狼藉。

    原来后金军已经来此劫掠过,这里空无一人导致后金军一无所获,野蛮人发了兽性,居然收集柴火刻意放火泄愤,九里台村遭殃了,房屋被焚毁超过七成。

    还好建奴、鞑子不会浪费时间进入未知的山区抢劫,有可能他们知道山民住得分散又比较贫穷没什么大的油水。

    后金军发泄过后没有继续往九里台村北搜索,已经做好死守准备工作的黄沂州白白等了一天也没有等来攻防战。

    见到九里台村过火后的萧索场景,憨子、杨大年等等土生土长的家丁战士人人怒不可遏。

    他们心里庆幸没有存在侥幸心理,让亲人们早早的去了避难所没有被后金军祸害。

    九里台村一直有黄沂州派遣的斥候盯着,发现了黄汉带领大队骑兵归来立刻有人回山上报告,两个斥候马上现身来求见黄汉通报这几天的情形。

    黄汉得知朝廷派来的传旨太监是个认死理之人,见不着接旨的正主就在山上苦等,护送的一个总旗锦衣卫也在山上干耗着,此时人人脾气暴涨,有些校尉已经开始骂骂咧咧。

    黄汉不会上山,如此多的骑兵和超过双倍骑兵数量的战马一一牵上山太麻烦了。

    游击大半个月,缴获了不少粮食和物资,黄汉派出二百人脱下笨重的铁甲牵着四百匹战马驮送一部分粮食和所有的物资上山。

    他们回来时要带上些马料,因为战马太多这一次缴获的马料很明显不够用了。

    有了郭孝、刘大寿这两个医务兵带着许多中成药随军救治、照顾伤病员效果很好。

    除了留在老乡那里养伤的重伤员,这一次送去避难所养伤战士的状态很明显比没有医务兵之前战友轮值照顾好得太多。

    负伤的战友得到及时救治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战士们安心许多,他们更加愿意不惧伤亡放开手脚大杀四方。

    郭、刘二位医务兵已经完全进入角色,他们不但要送伤员上山,还要去山上拿些药品和酒精。

    二人现在已经明白了酒精的好处,也懂得了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重要性,缝合伤口的手法已经越来越熟练。

    他们把二十一个养在老乡那里重伤员的病历卡已经建立,并且跟收养伤员的乡亲们说好,等建奴退兵时送“红旗军”伤员回九里台村,届时黄大人会给予拥军模范粮食和赏银。

    黄汉带着队伍回来了的消息当天下午传遍了避难所,山上所有的军民都望眼欲穿。

    当杨大年、黄四方、黄农生、杨谷等等九里台的后生带着二百人四百匹驮了满当当物资的战马出现在山口,军民们沸腾了。

    看着归来的后生脸上荡漾着幸福,乡亲们都知道应该是又打了大胜仗,见到了那些物资,当然晓得缴获很丰厚。

    看见儿子出现在队伍里,杨大年的母亲喜道:“大年,我的儿啊!你可算回来了,为娘担心死了。”

    见到了母亲和兄弟,杨大年当然很开心,他问道:“娘,您身子骨好吗?现在是不是一天吃三顿干的。”

    “为娘干嘛要如此糟践粮食?哪里用得着吃三顿干的,早上、晚上喝些糊糊反而舒服。”

    “娘,你不用担心糟践粮食,儿子能够保证让您吃香喝辣。”

    “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大年啊!在队伍上好好干!”

    杨大年家老三杨大成插话道:“哥,你都是总旗官了,能不能跟少将军说说让我也从军啊?”

    九里台的乡亲们都称呼黄汉为少将军,称呼黄沂州为黄大人,想必是因为黄家父子都是官老爷,都是黄大人,说出来人家有可能不知道是指哪一位的缘故。

    杨大年拒绝道:“休想,老老实实在家伺候娘,我一身武艺还差一点战死,你能行吗?现在家里日子好过了你媳妇也应该贴心些吧?”

    “哥,家里有四弟,还有小妹和嫂嫂,内人现在也是里里外外一把手。你还是让我从军吧,我也是男儿,也懂得自强,也想将来做将军呢。”

    “得了吧,就你那小身板哪里吃得消从军的苦?再说哥哥想帮忙,估摸着你也选不上啊!况且娘最疼你了,也不可能舍得你去当兵。”

    “舍得,大年啊!娘现在舍得。你应该是从村子里来吧?咱家的房子都被狗鞑子烧了。要是咱一大家子没躲在山上,恐怕都要遭了鞑子毒手。少将军说得好,大家都不打鞑子,乡亲们早晚会被鞑子杀光。”

    杨大年实在想不到九里台村被烧了,导致自己的母亲觉悟提高了不少,居然舍得让还读了三年私塾最宠爱的老三来当兵。

    见娘如此说,老三得意道:“哥,我识文断字,要是能从军进步一定不会慢。不就是摸爬滚打、枕戈待旦吗?还能有种地辛苦?我一定能够坚持下来。”

    “咱们先不谈这个,今天我是带领人马送物资山上,完成交接立刻就要返回村子,估摸着马上还要去干鞑子。”

    “好好,三儿从军的事情不急。大年你打仗时要小心些。用不着牵挂着家里,娘现在有女儿、媳妇伺候着,日子好着呢。”

    ————

    跪求推荐票啊!书友们千万别忘了,这件事很重要、很重要真的很重要!

第七十二章:新鸟铳() 
后山避难所外热闹非凡,这一边杨大年一大家子拉着他好似有千言万语,那一边黄农生在给两个哥哥和一对弟妹讲故事,讲得吐沫横飞。

    “咱们的队伍现在叫做‘红旗军’,在永平府地界可有名了,乡亲们见到红旗飘舞都会来帮助咱们,送粮食、送草料、甚至于有的老乡把下蛋鸡都杀了给伤病员炖汤喝。”

    老大黄月生道:“乡亲们也不容易,能够如此足够了。”

    “大哥,咱们‘红旗军’乃是铁骨铮铮的好汉,人人都是子弟兵,咱们的军纪是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是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老乡们给咱东西,咱们会以高于市场价给银子给铜钱。”

    黄菊生问道:“‘红旗军’什么都得买啊?那要花多少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