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其被打死或者被“红旗军”俘获送去京师凌迟,还不如冒险倒戈取满蒙骑兵的四千颗脑袋为自己和麾下重新博前程。

    汉奸大多数有死道友不死贫道的自私,况且他们虽然在建奴面前低三下四,骨子里厌恶、憎恨那些兽类,取他们的人头为自己买命,这样的交易孔有德也肯干!

    听完姜新的叙说,孔有德一声叹息,汉城的前车之鉴,平壤城的结局可想而知。

    奈何这里有镶白旗精锐三千,鞑子骑兵七千,还有镶白旗随军的旗丁、阿哈四五千。

    如果他效仿耿仲明用建奴、鞑子的脑袋为自己赎罪、为自己重新回归大明铺路可以吗?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多铎明摆着不信任汉人、高丽人。

    他率领人马来到朝鲜之时立刻占据了平壤城,城里的八千汉军和高丽兵都是多铎自己带着旗丁、阿哈重新挑选过,将领也是镶白旗将佐兼任。

    孔有德负责守卫平壤外围防线、手里有组织起来的军民接近六万,其中有一半是高丽民壮。

    多铎那厮比较狠,只要发现百总以上级官佐有家小在军中的全部安置在平壤城内,目的当然是留下这些人为人质。

    因此平壤城里的人口有十几万,物资、粮食也囤积了不少,在城外驻防的军民每三天需要领出粮食才能够做到不饿肚子。

    多铎的鬼点子还是蛮多的,他不仅仅羁押人质,还控制住粮食和军需,如果被攻击放弃外围的几万人,再杀掉老百姓和人质。

    平壤城里的粮草就能够满足一万满蒙骑兵和五千旗丁、阿哈,八千经过挑选的汉军、高丽兵吃足两年。

    这不是耸人听闻,如果遭遇围城,以多铎的残忍程度,杀光满城老百姓肯定不带眨眼。

    张洪谟比较熟悉好友姜新的尿性,根本不相信他会带着几百人跑来平壤继续等待“红旗军”来攻打。

    因为以己度人,犯得着如此吗?在汉城之时发现“红旗军”打来直接投降多省事?那么多将领都投降了也不多他一个。

    此时性命攸关,如果姜新是怀有异心而来,自己岂不是也存在被坑死的可能性?

    他认为是不是朋友先放到一边,这时得问明白了姜新回来的目的。

    张洪谟嘿嘿干笑两声,开口道:“姜老弟,从‘红旗军’的包围圈中能够突围而出肯定是经历了九死一生,老弟貌似个福将啊,毛都没伤着一根。”

    姜新早有腹稿,笑着答道:“张老哥别来无恙,小弟谈不上是个福将,也没本事从‘红旗军’包围圈中突围。

    那是‘红旗军’瞧不上我等的战斗力,根本没有展开包围,发现我们奔逃也没有刻意追赶,有意放我们一条生路。”

    想当年被“红旗军”追得差一点葬身大海的孔有德疑惑道:“如今的‘红旗军’转了性?他们也肯网开一面不穷追猛打?”

第七百四十三章:封锁消息() 
姜新依旧装老实人,不假思索道:

    “然也,力量悬殊,本官估计‘红旗军’乃是故意放跑一些咱们的兄弟们,好通过他们之口把汉城发生的一切公之于众。

    这么做了也约等于告诉大清国这边所有的汉人、高丽人,只要选择投降一定能够得到赦免。”

    这话其实也是在试探孔有德和张洪谟、杨华征、段学礼等等,姜新偷眼看几人的反应。

    张洪谟、杨华征几个听后都在相互交换眼神,他们对满清没有一丝忠诚度,得知投降能够保命心里蛮高兴。

    孔有德这个汉奸貌似有些铁,闻言脸沉了下来,厉声问道:

    “姜大人莫非其实是‘红旗军’派来的说客?想来也是,你奔逃几百里居然毫发无损,不是‘红旗军’刻意安排根本解释不通。”

    姜新一点点也不慌张,做出很诚恳的样子道:“回禀恭顺王,下官跑出来的时候有一千多人呢。

    可是跑着、跑着被炮子、铳子伤到的兄弟们就坚持不住掉队了,因此跑回来的伤患不多还达不到一成。

    本官有家丁簇拥着虽然没有跟‘红旗军’恶战,但是跑回来的兄弟中有不少人在战壕里跟‘红旗军’干了仗,不信你们传几个受伤的低级军官一问便知。”

    孔有德不糊涂,这件事情不搞清楚了哪肯罢休,立刻让心腹家丁带两三个人进来询问。

    陆元华吊着胳膊、脸肿得像猪头又是百总,被孔有德的家丁头子孔老三一眼看中,他和另外两个负伤的总旗官被带进了恭顺王行辕。

    孔有德的行辕不是临时建筑,而是原朝鲜国一个达官贵人家在城外的一座豪华庄园,建筑风格模仿了大明江南园林,也是雕梁画栋。

    见到了陆元华之时,孔有德就有些相信了陆元华是跟“红旗军”干过仗。

    早就准备了套路跟姜新几个协商过的陆元华心里有数,他满口唾沫星子乱喷,把袭击张存仁进行的恶战张冠李戴讲成跟“红旗军”混战。

    他没有强调杀伤,而是围绕着一个乱字大讲特讲。

    这又是说谎的最高境界,是真的只不过换了主角,根本不为自己吹牛,强调发生的混战乃是不得已,所有人都在夺路而逃场面混乱得一塌糊涂。

    这样的讲述很生动,听得孔有德、张洪谟、杨华征等等如同身临其境。

    听了陆元华的故事,孔有德等等相信他们真是跑回来的,再加上姜新的理由很充足,他之所以回来是舍不下留在盛京才三岁的儿子。

    张洪谟几个比较熟悉姜新的情况,他们都是在大凌河之战被俘,都是孑然一身,后来才娶妻纳妾。

    姜新在老家有妻儿,只不过肯定因为姜新背叛大明被牵连,能不能活下来谁也说不好。

    现在姜新有两个妾室,都是高丽人,其中一个妾室给他生了个大胖小子,她们如今都在盛京生活。

    姜新舍不得儿子故而不肯投明也能够说得通。

    询问清楚后,陆元华被孔有德当场升官当上了把总,而且是实授,麾下的士卒就从跑回来的人中挑选,孔有德安排三个心腹家丁来督军。

    姜新是从汉城跑回来的最高官,孔有德把姜新不肯背叛大清国的故事大书特书,还写了奏疏送交盛京请求免除姜新的丧师失地的罪责。

    过了没几天,姜新就发现他决定回来卧底做对了,因为建奴把所有投降“红旗军”将领的家抄了,把他们家的男丁部在菜市口千刀万剐

    怀顺王耿仲明的儿子首当其冲,用了三千六百刀,剐了足三天才咽气。

    姜新虽然知道抢来的两个妾室对他不可能有感情,但是对才牙牙学语的儿子还是有感情的

    他心里琢磨着即便这一次成功策反汉军、高丽兵投奔“红旗军”后也得低调,请求征虏大将军封锁消息,尽可能别让自己的儿子也被千刀万剐。

    姜新、陆元华等等无间道有几个月时间活动,他们为了自己的安,也为了能够完成任务。

    肯定会竭力鼓动大量汉军、高丽兵倒戈,人多力量大,形成群殴才能够跟镶白旗人马对抗。

    只不过平壤防线的气氛诡异,孔有德的能力比耿仲明强了许多,再加上被多铎控制住了粮食和军需,策反的进展很不顺利。

    三月底,远在福建的郑芝龙接到朝廷调他去辽海参加收复朝鲜之战的圣旨后大惊失色,他意识到征虏大将军出手了。

    随后京城里交好的大人就有书信到来,郑芝龙搞清楚了状况,知道如今面临抉择,是抗旨立刻率领旧部重新做回海盗,还是乖乖的派遣至少五十艘战船去辽东让征虏大将军吞了?

    有了钱和地位的郑芝龙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杀伐果断的巨寇,他开始患得患失,历史上就因为昏了头投降满清丢了性命。

    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郑芝龙在福建老家泉州南安石井镇修建了豪华的府邸,购置了大量田亩,如果抗旨不遵就意味着要反叛大明,就得放弃一切继续在海上漂。

    这些问题还不是关键,最要命是熟悉海战的郑芝龙多次乘坐快船用千里镜观察这两年崛起的龙武水师,发现这支队伍强大得令人咋舌,比西夷甲板大战船毫不逊色的战船多达几十艘。

    郑芝龙打了半辈子海战,也跟西夷甲板大战船好好干过几仗。

    每一次都是靠绝对的数量优势弥补了质量的不足,靠着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让麾下乘坐小艇放火,接舷跳帮进行人海战。

    虽然最后能够打退西夷,但是己方损失很大,绝对是惨胜如败。

    郑芝龙和麾下头领得出经验,对付西夷甲板大战船必须拥有十倍以上的船舶数量,选择有利于围攻的海域才能够取胜。

    幸好大明海疆离西夷本土太远,在这片海域贸易、抢劫的荷兰人、弗朗机人、西班牙人的战船数量不多,一次性发现七八艘都算得上大规模,因此郑芝龙才有了打击他们的机会。

第七百四十四章:郑芝龙() 
龙武水师的战船队列中就有以前郑芝龙瞧见过的几艘西夷大战船,很明显这是“红旗军”打败了西夷夺下的战利品。

    这足以说明龙武水师的战船遇上西夷甲板大战船能够战而胜之。

    如今仅仅看得到的龙武水师大战船就有三四十艘之多,仅仅凭借这些战船,郑芝龙自认为集中所有的力量都未必有一战之力。

    要是郑家公然反叛朝廷,龙武水师就拥有了朝廷大义,集中兵力前来围剿就能够获得福建、广东官方的支持。

    海上再有刘香、李国助等等前十八芝盟友协助征虏大将军对付郑家船队,郑氏会不会再也没有了立足之地?

    思前想后的郑芝龙无法决断,他召集心腹和自家兄弟几十人共同商议此事。

    结果很不好,绝大多数心腹都不想重新流亡海上。

    因为这些年跟着郑一官的头领们无一例外都攒下了家当,在福建、广东修建了府邸、购买了田亩、娶了美娇娘,过上了骄奢淫逸的快活日子。

    这就是为什么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硬道理。

    有了财产和家小的海盗开始厌恶刀头舔血的日子,想穿着官衣舒舒服服过完享乐且受人尊敬的下半辈子,不肯放弃到手的一切重新亡命天涯。

    麾下都不愿意失去官身,郑芝龙何尝不是,他在会上警告诸多心腹道:

    “诸位可要想清楚了,如果服从朝廷调遣前往辽海,我们的五十艘大战船和两千水手、炮手就约等于送给龙武水师了。

    此消彼长,以后我们更加不是人家对手,海上的巨大利益恐怕渐渐的与我们无缘了。”

    郑芝虎见哥哥一脸失落安慰道:“大哥别太往心里去,花无百日红,在海上黑白通吃这几年咱们也捞得不少。

    如今西夷诸国都瞧上了南海的巨大利益,纷纷增加战船来搞事情,这两年咱们跟他们争夺地盘已经死了不少弟兄,损失了几十艘战船。

    即便没有横空出世的龙武水师,说不定荷兰人或者英格兰人还会来更多大战船争夺南海的控制权。

    毕竟这里的利益太大了,谁不眼红?况且大明的茶叶、丝绸、瓷器在西夷那边供不应求,西夷怎么可能放弃来大明贸易?

    我们此时选择服从朝廷调度,以后就可以联合龙武水师打西夷。”

    原本的历史上,郑氏集团跟刘香集团在广东附近的大海上进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