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是实情,郑国昌不由得一时语塞。

    谁知接下来就有人趁机做文章,阁臣薛国观立刻跳出来弹劾侯恂靡饷误国,紧接着首辅温体仁附议,接下来几十个御史、给事中都来踩一脚。

    原因很简单,党同伐异,侯恂是地地道道的东林党,郑国昌率先放炮,这样的大好机会温体仁焉能放过?

    

第六百五十六章:侯恂下狱() 
至于户部尚书侯恂是不是好人不去论断。

    但是可以证明他给朝廷保举的两个人——袁崇焕、左良玉都不是好鸟,简直是送了大明小半条命。

    还可以确认他的儿子侯方域乃是人渣级别的汉奸,侯方域很有名,复社四公子之一。

    这小子为了谄媚满清朝廷混个一官半职,居然向当时满清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张存仁献计,精准地扒开荆隆口黄河大堤,将直隶、山东、河南许多地区化为无人区。

    此举以水代兵杀人以数百万计,一举镇压了号称有百万之众的榆园反清复明的起义军各部,成功解决了满清初年的一场大危机。

    朝廷钱粮如此吃紧,户部尚书居然靡饷误国,急脾气而且翻脸不认人的皇帝当场把侯恂办了扔进昭狱,户部左侍郎程国祥接管尚书职务。

    郑国昌没想到被人当枪使了,导致户部尚书入狱,他没有一丝歉意,因为他不是东林党人。

    老人家现在立场坚定,认为坑女婿的人都不是好人,都应该打倒在地再踩上一脚。

    因为女婿胸有大志,要完成一个利国利民的五年平辽计划,为此甘愿破家为国。

    郑国昌紧接着拿出女婿铸造的钱币,阐述新币如果大行天下会节省火耗、方便大众的种种好处。

    结果令人满意,温体仁刚刚挤掉了一员身居要职的东林党大将侯恂心情好着呢,况且他是个大清官,又不可能在铸币这个环节有私利,率先同意征虏大将军铸币。

    刚刚被提拔的户部尚书惊魂未定,他可不想下狱,不敢违逆首辅,况且他也是个大清官,也没有铸币的利益瓜葛,当场附议。

    郑阁老一上朝就向户部尚书开炮,接下来就公然替女婿请旨铸币,就是没有提及“红旗军”出兵之事,崇祯等不及了,开口询问道:

    “郑爱卿此去山海关跟征虏大将军协商得如何?朕这几天茶饭不思,就等着爱卿能够带回好消息呢!”

    郑国昌这才想起还没有回禀皇帝,让皇帝得知当天黄汉就下达命令,在驻守或者拉练中的“红旗军”正兵有五六万将要在紫荆关集结。

    他道:“老臣只不过转达了朝廷有调‘红旗军’进入山西抗击东奴的意图,谈不上什么协商。

    老臣话音刚落,征虏大将军就表态‘红旗军’跟朝廷不分彼此,当场宣布出兵,立刻当着老臣和监军的面下达了命令。

    如今在训练之中,准备在月底发动攻击收复锦州的‘红旗军’人马仓促集中赶去紫荆关集结,计划是夺回雁门关,直逼建奴设在朔州城的大本营。”

    群臣们正在乱糟糟议论铸币之事,不少人准备跳出来反对,谁知皇帝话锋一转谈起“红旗军”是否出兵的话题,又安静下来听讲。

    郑国昌此时当然要竭尽所能彰显女婿的忠勇,他接着道:

    “在朝廷两个月没有给饷银的情况下,征虏大将军都没有一句怨言,他为了不失信于麾下,砸锅卖铁按时发饷。

    前天见到老夫,得知天子为难,欣然同意暂缓执行平辽计划,即刻率领人马前往山西跟建奴决战。”

    说着、说着,郑国昌情绪不由得激动起来,他目光炯炯瞧向群臣,大声质问道:“不知那日共同商谈辽饷的大人此时是何感想?不仅仅不按时下拨辽饷还单方面毁诺,朝廷还要不要脸了?”

    被郑国昌质问,群臣却无话可说,因为太多重臣见证了五年平辽计划,邸报也早就刊印了具体内容。

    很明显建奴的第一意图是从薊镇突破,然“红旗军”布防得当,建奴偷鸡不成蚀把米后知难而退。

    征虏大将军及时示警,朝廷也做了防范,然而建奴选择在宣大、太原三镇的边墙下手简直是势如破竹。

    朝廷又不是只有“红旗军”,军费也不是仅仅三十万两白银一个月的辽饷,其他边军和各路将领的人马也是朝廷花银子供养的军队。

    现在看来朝廷每个月花几十万两银子养的其他军队,绝大多数都是做了无用功,最后还得“红旗军”力挽狂澜。

    此次建奴大举犯境,征虏大将军没有任何责任,朝廷根据协议也不可以征调在训练中的那些用于收复辽东的兵马,误了五年平辽大计划。

    可是征虏大将军不肯做看客,不计较得失欣然同意提兵前往山西、宣大跟建奴拼命,如此态度谁还能挑得出毛病?

    皇帝得知“红旗军”已经在行动,安心了不少,道:“征虏大将军忠勇可嘉,朕心甚慰,户部必须在十日内下拨所欠辽饷不得有误!”

    程国祥原是户部二把手,心里有数,知道侯恂多多少少有些刻意刁难征虏大将军的意图,估摸着还妄图收取好处。

    谁知大半年时间里,“辽饷”变成了铁公鸡一毛不拔,因此才被恶意拖欠了两个月。

    户部说没钱肯定天天没钱,说有钱总会弄出钱来,全看户部尚书的态度,如今程国祥这个尚书态度端正,根本没有一丝为自己捞好处的念头。

    他立刻出班表态道:“臣领旨,断然不会少了即将跟建奴奋战的‘红旗军’饷银。”

    郑国昌趁热打铁道:“陛下,老臣也不知征虏大将军为何要承揽铸币之事,更加不知道这里会有什么好处?

    但是老臣识得自家女婿,他从来不做作奸犯科之事,更加不会坑害朝廷。

    他断言由‘红旗军’铸币利国利民,对此老臣深信不疑,故而老臣请陛下恩准!”

    崇祯也不知道同意黄汉铸币会发生什么,但是相处了这些年。貌似黄汉从来没有坑害过大明,也没有欺骗过自己。

    他毫不犹豫答应道:“郑爱卿替征虏大将军请旨铸币,朕准了,内阁即刻拟旨司礼监批红下达。”

    不少在铸币中有利益相关的文臣和勋贵傻了眼,可是此时郑国昌风头正劲,皇帝心情糟糕,跳出来被扔进昭狱那可说不好,一时间面面相觑,没人做傻傻的出头鸟。

    黄汉注定会乐滋滋拿到铸币大权,以后伴随着一系列改革,贪官污吏通过吃火耗来盘剥升斗小民的日子将要一去不复返。

第六百五十七章:杀奔山西() 
黄汉痛痛快快答应皇帝出兵,其实是双赢。

    军队的战斗力不是练出来的,而是经过一场场战斗打出来的,训练场上练兵哪有实战练兵来得痛快?

    演习、训练也是要花费大笔钱粮,何不如去实战?那时还会得到不少缴获弥补消耗呢!

    况且整编不久的旧军队、四方快运选拔镖师扩充的骑兵和刚刚由卫所军转正的新兵占比达到一半,需要融合建立认同感,一起战斗过更加容易心连心。

    只要拉上部队入关进行几次会战之后,所有的人马都能够得到锻炼快速成长,不少将士们会博得军功得到赏赐和提拔带动榜样效应。

    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大量“红旗军”进入山西打仗,数百万山西军民都会亲眼见到这支承诺“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的强军劲旅。

    山西军心、民心从今往后会被黄汉争取,到时候消灭贪官、惩办奸商就会水到渠成。

    郑国昌和郑之惠回京复命后没几天满朝文武由刚刚遭受建奴入侵的惊慌失措,变成了充满期待。

    因为京畿之地的州府都有奏疏送达,“红旗军”人马过境无边无岸,恐怕要有七八万甚至于更多,战马膘肥体壮,兵丁容光焕发,一门门火炮黝黑发亮。

    大明文官武将跟建奴奴隶主的见识截然不同,他们不仅仅相信火力,还在不遗余力研究新式火器。

    这一次布防黄河沿线,工部军器局正九品大使李天成被连升两级以正八品随军赞画之职跟随刘之伦部参与布防。

    这完全是因为李天成是个火器专家,崇祯三年就研制成功了“地雷炮”,经过这些年不断改进,成本下降了不少,实用效果已然显现。

    而刘之伦也是个火器迷,他为了防止清军铁骑突破黄河天险再也无法遏制,试图在建奴必经之地大量布置地雷炮。

    这种触发式地雷被建奴的战马踩到或者引线被绊到立刻爆炸的几率已经超过八成。

    大明军器局有不少研究新火器的专家,比如现在正在改进的一次性发射二十支火箭的“火龙箭”,发射三十二支的“一窝蜂”、发射足一百支火箭的“百虎齐奔箭”等等。

    这些火器已经接近康格里夫火箭,只不过杀伤效果和稳定性、飞行距离有待提高,其实英国人康格里夫发明火箭的灵感就是源自于汉人制造的火器。

    军器局的开花弹也研究了不少品种,只不过非常难操作而且危险,没有被推广,相当于还是实验室产品。

    关键问题是明朝根本没有先进的引信,用来引爆的引信通常是一根中空的芦管内置药捻。

    装填前根据所要射击目标的距离裁剪相应长度,开炮前先从炮口点燃炮弹上引信,再速燃火门上引信发射。

    这样做就导致有些情况不可控,点燃发射药产生的火焰从炮弹跟炮管的间隙窜到炮弹前方,极容易引燃暴露出来的药捻,使得开花弹提前爆炸甚至大炮炸膛,发生灾难性事故。

    大明的火器让人眼花缭乱,操作流程当然更是五花八门,黄汉一直认为简单实用最现实,所以仅仅在造枪、铸炮时开了金手指,如今效果杠杠的。

    满朝文武得知“红旗军”拥有可以一次性发射三四十枚三四钱重弹丸的火炮,并且做得到接二连三开火。

    这种还相当轻便,拆解后,一辆独轮车就能够推着走羊肠小道,人人觉得不可思议。

    又得知“红旗军”中拥有的火炮数量达到几大百门,征虏大将军把那些可以灵活转运的大炮、小炮命名为野战炮。

    许多文官不懂军事,但是他们会算账,一门小炮打出三四十颗铅弹,五百门炮齐射岂不是打出接近两万?岂不是如同雨点般密集?建奴的骑兵吃得消吗?

    文官武将都在期盼“红旗军”炮火齐鸣打得建奴血流漂杵。

    宋鹏飞守卫金州防线有功,但是也许久没有指挥大战,黄汉派遣安小乐、皮小虎、沈明率领他们的三营水师陆战队替换下宋鹏飞直领的一营人马和杨谷营入关作战。

    刘四海营和三个水师陆战队营严防死守金州一线,主将刘四海、副将沈明、安小乐。皮小虎营驻守金州港口,随时保持能够上船机动。

    为何如此麻烦,直接让水师陆战队上不好吗?那是因为黄汉不肯水师陆战队远离大海、长江,否则这支军队跟普通陆军有何区别?

    曾同享、俞飞带着两营水师陆战队登陆宁远西,他们换下憨子和杨大年直领的营伍。

    黄龙、毛承禄的两营人马也进入宁远换防,袁思明、王志诚得到了再次跟谁黄汉进入宣大攻击建奴的机会。

    女人的体力跟男人存在巨大差距,黄汉不想让女兵长途转战,调秦蓉的女兵营驻扎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