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2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得到旗卫送来的情报。

    能够比较准确的获知明军围剿的消息和部署漏洞,“插翅虎”完全可以采取死贫道不死道友的方式率先抛弃大头目逃跑保存实力。

    裴大能和盛玉花等等十几人的团队今后的主要任务就是专门负责跟这一路人马联络,并且要保障他们能够得到赖以生存的粮食和武器。

    由于在战斗中伤到了肺叶,导致裴大能一旦开始咳嗽根本控制不住,因此他不能跟着“插翅虎”起家人马打游击转战在密林山岗。

    他的主要据点就在离太行山脉不远群众基础好的侯家庄,他会随军或者化妆成商贾和山里的人马定期联络,在紧要关头还可以调动附近留守的“红旗军”虚晃一枪。

    赵十三和已经成为他的妻子,如今是旗卫小组长的韩满枝带着十几个旗卫跟着靳明虎进入太行山谋发展,这些人会成为这彪人马的中流砥柱。

    旗卫跟正规军的编制略有不同,五人为一伍,三伍为一组设正负两个小组长,三个小组为一大组设组长、副组长、教员、类似于政治监督员的镇抚官各一人。

    三组旗卫为一队,加上小组长以上级头目总人数达到一百七十余人,三队为一个军情处编制达到六百人。

    现在黄四方手里有编制的旗卫达到十三队,还有超过旗卫人数的帮闲,活动范围覆盖半个大明北方,有李三娘子全权负责的京畿军情处。

    还有正在蓬勃发展中的山西、山东、陕西、河南军情处,现在又被黄汉要求发展南直隶、中都凤阳、湖广、四川、江西等等地区。

    “插翅虎”有了旗卫扶持得到粮食和武器的资助,有了太行山作为根据地,有几十上百万活不下去的流民成为兵源,以后人马过万都大有可能。

    窜入太行山的流寇何其多也,出现了“插翅虎”招降纳叛,相信没多久就会有一支与众不同山贼队伍活跃在太行山上,他们的纪律跟崇祯十三年后的闯贼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时机成熟之时可以在闯贼之前提出均田免赋的政治纲领,提前叫嚣出“不纳粮”的谎言,然后再故意自相矛盾自毁诺言,单看看如果闯贼依旧命大能够活到崇祯十三年后该怎么玩?

    他总不至于把“插翅虎”玩儿剩下的,甚至于已经玩砸了的捡起来继续玩。

    这就是黄汉带着上帝视角来到末世大明的优越性,出手刻意毁了以后闯贼能够一呼百应的根基,让天下人明白“不纳粮”的欺骗性。

    往西挺进太行山的靳明虎一行四十几人牵着二十几匹驮马带上了五十石粮食。

    “红旗军”的制式武器不能给他们装备,只有赵十三和他的娘子携带了四支自生短铳和火药、铅弹。

    赵十三现在是山西军情处副处长,这个职务的待遇相当于“红旗军”实授副千总。

    他是负伤后留下了后遗症,一支胳膊使不上力气导致无法骑射才不得已转行当上了旗卫,但是使用自生短铳能够得心应手。

    韩满枝身体好但是没有武艺,苦练射击后能够熟练使用火绳枪、自生铳,使用米尼枪射击二百余步的目标能够打出八环以上的好成绩。

    可惜这支小小队伍不能携带米尼枪,甚至于“红旗军”特有的自生铳都不能带上,万一在山区转战之时被谁缴获麻烦不小。

    现在韩满枝使用的是一支鲁密铳,腰上插着两支被布包裹的自生短铳,这支队伍携带了质量过得去的鲁密铳十几支。

    由于担心太过刻意露出破绽,明明有好马也没有给他们带上。

    “插翅虎”的小小队伍里只有七匹战马,还是中下等,给他们带上的盔甲都是原本属于流寇的装备,靳明虎身上的盔甲就是他原来的装备,据说是杀了一个明军千户官得到的缴获。

    没有大量携带“红旗军”标配武器不表示他们战斗力不行,四十几人中有十八人箭术不错,他们从缴获的弓箭中挑选了明军制式强弓三十六张携带,带了羽箭不下于一千支。

    靳明虎也是一个力量型的猛人,武器是一口重量达到十八斤的九环大砍刀,他能够左右开弓,谈不上箭无虚发也不远矣!

    他们往西走了一天后就收罗到了一些流民,其实沿途发现的流民成百上千,赵十三大部分瞧不上眼,因为这些人要不就是骨瘦如柴没有几两力气,要不就是拖家带口有十几人负担太重。

    有二十几家子八十几人成为了“插翅虎”山贼武装开张的第一批喽啰,这些太行山里的山西人很明显饿得不久还算强壮,基本上没有老人跟随,太小的孩子也没几个。

    给三十几个青壮年发了一把刀,给五六个强壮的猎户配发了明军制式步弓,再让他们用一块红布裹上头部,这类似于后世洪秀全太平军的打扮,就成为了“插翅虎”部的标准形象。

    他们一路上也打劫所有遇到的人,发现山村、人家也冲进去搜刮粮食和金银,做法和流寇别无二致,只不过不太凶残,基本上是要粮要钱不要命。

第五百一十四章:人善被人欺() 
这股山贼还到处标榜“插翅虎”的人马类似于“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目的是杀官造反混诏安。

    只要老百姓不反抗,他们就不杀人,更加不会坏了女人的清白。

    渐渐地就有山民、猎户愿意追随仁义的“插翅虎”,没几天拥有青壮年山贼达到三百、总人口已经超过一千的这彪人马打起了旗号。

    大旗上面是韩满枝带着妇女们绣的一只肋下生了双翅的斑斓猛虎,还有一面大旗当然是说书人口中梁山好汉的旗帜,上书“替天行道”四个歪歪扭扭的大字。

    侯家庄离彰德府七八十里,西边是层峦逶迤沟壑纵横的太行山余脉,流寇就是窜入太行山中积累了力量后往东杀出祸害了不少县城州府。

    “红旗军”在塞外、在辽东声名赫赫,建奴、鞑子都被震慑,来到内地反而不如曹文昭、曹变蛟出名,也比不上洪承畴的威风,岂有此理?

    以上这三人仅仅能够打内战,只不过对付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武器造反的暴民而已,哪里算得上能打恶仗的好汉。

    这不是黄汉夜郎自大,因为曹文昭叔侄打得流寇闻听“大小曹”的人马来了都望风而逃,听说洪承畴“洪剃头”在陕西主政纷纷往山西、河南逃窜。

    而“大小曹”崇祯七年跟建奴偏师在宣大干了一仗一败涂地,龟缩进城池再也不敢战,洪承畴带领十几万大军在松山被建奴打得几乎全军覆没,投降建奴做了一个遗臭万年的大汉奸。

    “红旗军”在内地没有威望怎么可以,要打出威名让流寇闻风而逃、让官军仰视、让老百姓如同见到了大救星!

    黄汉准备在侯家庄驻扎一段时间,争取再寻找几个出名的流寇大头目的人马来一次聚而歼之,杀得流寇丧胆。

    让流寇两三年内绕着侯家庄走,再也不敢来捋“红旗军”虎须。

    有屯兵几百的侯家庄,再花时间建立乡勇自卫武装一两千人,山里还活跃着逐渐发展起来的“插翅虎”山贼,控制住这片广袤区域十拿九稳。

    趁着“红旗军”主力在此的时机不间断清缴附近的山贼、流寇不仅仅能够安定地方,还变相的协助“插翅虎”打击了竞争对手,使得他们的发展能够得心应手。

    歼灭王自用、王嘉允等等贼骨头的人马后黄汉就写了捷报上达天听。

    并且写信给徐光启,告知河南由于流寇过境许多麦田被毁,会直接影响到秋收,粮食短缺问题会更加严重。

    恳请徐师傅利用影响力建议朝廷组织指导补种马铃薯和甘薯,被流寇践踏过的地方太大了,遭受影响的老百姓有数百万之多,误了一季农时后果不堪设想。

    有阁老徐光启牵头,但愿朝廷和各级州城府县能够有所作为。

    只是不知道由于黄汉出现在河南导致许多人口得以存活,福兮?祸兮?

    万一历史如故,依旧是大明越来越弱,闯贼每每都能够绝处逢生以后越打越强。

    河南这个闯贼的老巢之一多出粮食、多出几十上百万甚至于几百万人口,岂不是会让这个异族贼子愈发壮大?

    后人自有后人福,黄汉被调离河南自然没办法给予这里过多干预,不肯去关外的河南人最后是从贼还是成为大明团练和乡勇武装现在真的难以预料。

    但是黄汉能够保证现在和即将带走的几十万人能够丰衣足食,能够成为优质兵源和农工商业的劳动者。

    与此同时黄汉也给周边的彰德府、顺德府、广平府、卫辉府、泽州府、潞安府都发了公函,告知州府、兵备道等等官员“红旗军”来之能战,且战必胜,如今已经杀贼兵足五千。

    东平侯是以通知下发,目的不是表功,而是要求各级官吏为兵灾过后恢复生产多动脑筋,为大军提供粮饷,可是十几天过去了了无音讯,那些士大夫在玩惹不起咱躲得起的办法装聋作哑。

    广平府、顺德府到是堂而皇之回复了公文,他们拒绝了给“红旗军”提供粮草,理由充分,天雄军在西山围歼流寇,他们需要负责卢按察使的军需。

    黄汉暗自冷笑,怪不得老百姓见到明军跟见到流寇的反应如出一辙,这里有很大原因是地方官僚不作为造成的。

    要是“红旗军”不携带几千独轮车粮草随军,此时岂不是真的要为了“饿死也不抢掠老百姓”的承诺忍饥挨饿?

    四月下旬,四方快运送来的甘薯和马铃薯种子已经开始大规模育苗,半个月后满足几十万亩被毁了麦苗的田亩补种应该不成问题。

    “红旗军”领导流民和侯家庄村民生产自救之时,没有发现任何官吏来侯家庄接洽,黄汉决定不能听之任之。

    有粮食不能成为该地方上提供的粮食拿不到手的原因,如果老虎不发威岂不是会被当做病猫?

    以后在内地打仗的机会多着呢,要是不给粮食的兵备道或者知县、知府能够蒙混过关岂不是会导致人人效仿?

    黄汉率领三个把总骑兵直驰彰德府,还好这里的知府和兵备道以及驻守参将迫于“红旗军”名声没敢紧闭城门不放黄汉入城。

    明末太混乱了,客兵要求入城被拒绝的次数多不胜数,最后发展道挂兵部尚书衘的文官带兵要求入城修整都被拒绝,不得已忍饥挨饿继续行军几百里直到进入京畿之地才得到了给养。

    彰德府官员可能有了默契,他们真的敢欺负“红旗军”,因为他们知道这一支军队纪律严明,不可能下手抢掠,他们采取的是软磨硬泡策略,一个个诉苦不已,就是不肯爽快给粮草。

    真是人善被人欺,纵然黄汉气得不轻也无可奈何,人家不是玩强硬,而是玩滚刀肉,黄汉总不能下手打人、杀人,最后好说歹说才要到了三百石杂粮。

    不给粮食黄汉也不能下手抢夺,但是他心里有了计较,立刻收缩兵力,这段时间“红旗军”千军万马就在侯家庄驻扎不走了。

    。

第五百一十五章:流寇大爆发() 
由于害怕曹文昭叔侄和洪承畴,从陕西、陕西蜂拥而至的流寇加流氓多达几十万。

    他们都是蝗虫,必须获得可以糟蹋的地方才能够苟延残喘,不可能消停。

    河南在黄河北靠近太行山的地区是流寇们的最爱,他们会不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