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也难怪罗名士不敢相信,此时一碗粘稠的热粥约等于性命,是有可能引发争夺酿成血案的存在。

    一个宣传队员麻利地装了一碗粥送到罗名士面前,罗名士捧着粥碗却没有喝下去。

    他小心翼翼问到:“大人,学生家里还有十几口人在忍饥挨饿,能不能准许学生把这碗粥带走?”

    来人还是个读过书的,刘在旗更加欢喜,道:

    “本官就是奉东平侯之命来营地外给饥民施粥,放心吧!我们是光荣的‘红旗军’,是把鞑子、建奴打得狼奔豕突的好汉。

    ‘红旗军’永远不会杀良冒功,饿死也不会抢掠老百姓,你喝下这碗粥去把家人都带来吧!保证人人有份!”

    原来是东平侯施粥,这真是雪中送炭啊!这一刻这个读书人真的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接下来就简单多了,罗名士带上家人喝上了粥后主动跟弟弟罗名才一起去告诉逃难的同乡遇见了“红旗军”的好消息。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营地外就聚集了几大百嗷嗷待哺的饥民。

    老百姓知道跟着“红旗军”会在每天一大早得到施粥,最后会带着大家渡海去辽西分田亩屯垦。

    可惜大部分人不愿意出海,跟着喝了两碗粥恢复一些体力后选择离开自谋生路去了,走时千恩万谢就怕被刁难。

    刘在旗依旧和颜悦色,还嘱咐大家发现找不到活路再回来,跟着“红旗军”其他不敢说,保证不会饿死一个人还能够做得到。

    “留者自愿,去者自由!”是这一次内地搞人口的基本方针,当然这仅仅局限于良民、流民,暴民、俘虏没有选择权。

    黄汉不会在意白白给许多老百姓吃了几顿,一个老百姓几碗粥罢了,这花费不了多少粮食,但是宣传效应非同小可。

    那些吃到粮食恢复了一些体力的老百姓还会继续流浪,会遇到更多流民,很快遇上仁义的“红旗军”能够有粥吃的消息就会传遍中原大地。

    相信用不了多久“红旗军”给出去辽西走廊的屯垦条件就会有更多人知晓,肯定会有流民主动寻找“红旗军”要求出海。

    这不是想当然,太多流民为了活下去都已经开始选择从贼走上这条不归路,选择冒些风险出海去关外屯垦有什么不可能?

    黄汉是先知,知道这几年的流寇不经打,因此让刘在旗堂而皇之公开“红旗军”行军路线,意图就是让想通了、肯出海的饥民能够找得到队伍。

    这几天给老百姓施粥不是做了无用功,还是有不少人选择追随。

    以罗名士为首的一部分老百姓问清楚了来龙去脉,并且了解到这里的“红旗军”中有一小半兵丁的家小就在辽西,他们就是屯户或者卫所军,如今温饱不愁生活条件蒸蒸日上。

    乱世能够得到温饱已经是奢求,于是乎,有四百多户两千几百人选择了赌一把,留下了。

    他们在一两天内就会由“红旗军”一个百总护送前往天津卫乘船渡海去辽西。

    在孙刘庄留下的几百人马中只有一个总旗正兵,其余是缺一个总旗的卫所军把总,护送两千多人往东去天津卫的是一个总旗正兵和一个总旗卫所军。

    两三千流民自己根本无法走到天津卫,不是因为山高路远,这里乃是一马平川,路况好得很,完全能够满足四轮马车疾驰,而是大股流民根本无法穿州过府。

    沿途州府发现上千流民聚集会派遣衙役、兵丁驱赶,搞不好就会被当做流寇杀了。

    有东平侯出具的文书,再有一个百总的“红旗军”人马护送,根本不可能出现被驱赶、杀戮的惨事,等他们走到天津卫,应该早有接到通知的商船、战船在等候。

    这两年跟天津卫来往不绝,每天都有客轮航行在旅顺口、金州、宁远、山海关、威海卫、莒州、海州等等靠海城池之间,探亲访友、做生意的人很多。

    许多商贾都愿意从天津卫乘船南下,走海路运货不仅仅速度快,装运量大,还节约了一大半运输成本。

    获得辽海经营权的九大商家基本上都有产业在天津卫,这里其实是他们的母港之一,上上下下的关系都打通了,现在为东平侯服务,于公于私都不会有天津卫守将敢吃拿卡要,制造麻烦。

第四百九十九章:霹雳手段() 
新接收的流民要得到“红旗军”给予的五斗杂粮、六钱银子也得尽义务。

    黄汉不会因为当下愿意追随“红旗军”出海去关外屯垦的流民占比不高就惯着他们,哪怕只有一家子也要依法办事。

    况且在河南、山陕宣传一年半载,再有实打实的行为,跟着“红旗军”永远不会饿肚子的神话就会传遍三晋大地、传遍秦、豫、蜀,甚至会影响到湖广、中都凤阳。

    建立了信任度就不愁成千上万被天灾逼得频临饿死边缘的老百姓哭着喊着追随,在一开始就明确义务,告知所有人得到就必须付出,就是为了便于以后更好的管理。

    管理汉人恩威并施很重要,不仅仅用施粥给饥民活下去的希望,还得展示军威使得老百姓敬畏,抓到抢劫、杀人的匪徒,甚至于混迹在流民队伍里的流氓、青皮都会召集流民观斩。

    在已经秩序混乱的内地该杀之人真的不少,几乎每天中午都会有被判决斩立决者当众枭首。

    流民在大庭广众之下看见一颗颗大好头颅滚落地上,被斩匪徒的躯干还在蹬腿之时,一个个呆若木鸡。

    原本和颜悦色的宣传队员此时一脸严肃,他们警告流民不跟着“红旗军”去关外屯垦也万万不能从贼,否则身首异处就是宿命。

    血淋淋的现场教育使得太多流民记忆深刻,“红旗军”血腥的一面让人不寒而栗,想必离开这里依旧在中原流浪的饥民会把“红旗军”不仅仅扶危济困还杀人不眨眼的形象广为传播。

    “君子可欺以其方”太迂腐太消极,黄汉相信“不以霹雳手段,怎显菩萨心肠!”连在大忙时节屯户找不着帮工之时出动军人帮助屯户劳作都按劳取酬就可见一斑。

    进入内地剿寇,遇见老实本分的良民“红旗军”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胆敢出现泼妇刁民,“红旗军”也不介意打打杀杀。

    明末乱世“君子以厚德载物”很明显行不通,唯有富国强兵、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的法家思想才能够有作为。

    黄汉不是君子,也不是善男信女,不会做烂好人,鼓励劳动所得,争取给更多汉人创造劳动机会,为此根本不介意大开杀戒。

    少年兵给流民们建立档案登记了户口后,采取一户有二丁抽一、四丁抽二的条例留下随军,他们主要任务就是帮着推独轮车。

    介于大明基层老百姓超过五十岁就衰老得不成样子,“红旗军”体系放宽了丁口年龄,不是按照大明律十六岁到六十岁的标准算丁口,而是按照十五岁到四十五岁进行抽丁。

    如果有超过四十五岁,自认为身体健壮,又有一技之长且主动愿意代替家中少年服劳役的可以破格抽丁,由各地镇抚官灵活掌握。

    比如赶马车技术好就算拥有一技之长,老车把势熟悉马性,挥鞭赶大车也不需要重体力,这样的人主动服役就大受欢迎。

    第一个找上“红旗军”的罗名士也被抽丁了,因为他家有两个青壮年,只不过刘在旗考虑到这是个读书人,又是第一个接受“红旗军”施恩的人,留下他为宣传队服务。

    不仅仅是罗名士一个人留在宣传队,刘在旗一共收了十几位读过书、会写字、开蒙过的青少年,用本地人参与宣传效果会立竿见影。

    获得了体面的工作能够拿到粮饷的罗名士热情高涨,每天都提着石灰桶带着几个人到处刷宣传标语。

    遇上对“红旗军”的承诺采取怀疑态度的同乡人,罗名士就现身说法,把他初见“红旗军”时的思想斗争和看到一大家子十几口人再也不会饿肚子的喜悦之情讲得绘声绘色。

    听到乡音本来就觉得亲切,见一个读书人都愿意带着家小去辽西屯垦,许多流民选择了不再流浪,留下等待着组团送去天津卫。

    第一批河南籍屯民搞定,留下来随军服劳役的有三百余青壮年,这些人现在都乐得见牙不见眼。

    因为自从被吸纳为劳役起,他们就享受到了三餐每餐都有一个大炊饼,不是每日两餐两大碗稀粥。

    一般情况下,大凡是吃集体的,过于精明的汉人就会胡吃海塞。

    这样做不仅仅浪费了粮食还撑大了胃,对身体也没有任何好处。

    黄汉深知人性,为了杜绝浪费,也为了不让某些人吃撑了,军中伙食从来都是定量分配。

    为了体现特殊性,也是考虑到军官、士官相对于普通兵丁、卫所军、劳役的素质要高出不少,按需分配不定量。

    封建王朝不可以搞平均主义,还要刻意培养等级意识,军中伙食也分等级,新来的劳役自然是最低等伙食标准。

    即便如此,能够得到一日三餐也让下定决心追随“红旗军”的流民觉得一步登天,他们更加想不到每五天还能够吃上鱼或者禽蛋甚至于猪肉。

    还有一件事让刚刚加入的河南籍劳役幸福感倍增。

    他们的劳动报酬在家小到达辽西的当天就可以领到,以后每一个月都会有六钱银子五斗杂粮可拿,如果家中人口多得到的粮饷不够度日还可以借贷,年利息不会超过一成。

    服役的青壮终于吃上了干的,没过几天绝大多数都体力充沛,他们干劲儿十足,推上独轮车健步如飞,他们正好补上了那些经营补给站卫所军的缺额。

    留下经营孙刘庄的是百总谷如山,他是黄汉亲自调教的亲卫,有思想、具备战斗技能,他留下一个总旗指挥缺一个总旗的卫所军把总继续收留流民,加强孙刘庄的防御。

    他自己率领一个总旗正兵和一个总旗卫所军把两千多接纳的流民送上在天津卫等候的商船,然后会带上一些粮食、军需和马铃薯、甘薯种子、秧苗返回孙刘庄,等到聚集的流民超过两千人之时继续往天津卫送。

    接下来就不需要谷如山亲自往返,有走熟了这四五百里官道的麾下采取轮换的方式上路。

第五百章:安得广厦千万间() 
这也是黄汉刻意放手培养这个心腹少年,给予谷如山带领四百多人驻防一地的锻炼机会,在做得到的情况下,他可以留下一部分壮丁进行训练,要做好在此地扎根一两年的准备。

    缺武器用不着发愁,白蜡杆长枪成本才三钱银子要多少要多少,只不过配发鸟铳就需要慎重,没有完成基础训练,没有通过思想考察,家小没有去辽西的基本上不考虑。

    有了大量河南籍流民送去关外,接近一万人抽调出导致有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影响秋收的情况不会存在,今年还应该富裕不少劳动力参与修建水利设施和道路。

    毕竟已经错过了春耕,今年增加屯田指望不上了,只能为明年屯垦打好基础。

    这几年比较干旱的山海关、永平府地区今年一反常态,基本上不会下大雨的春天这个季节今年却是大雨磅礴,中心区居然是虎穴城方圆八十里。

    原本历史上记载的崇祯六年“山海关、永平大雨,水坏城郭、田舍,人畜死亡无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