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贵妃当然是两套、两位皇后必须给四套啊!

    皇宫里这些大明最尊贵的女人们不仅仅是贪图郑秀娥和楚楚带来的礼品,她们人人都喜欢听故事。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辽阔的大海、巍峨的高山、汹涌黄河、滔滔长江每每都听得笼中鸟们心旷神怡。

    人往往就是这样,熟络了就建立起友谊,酒肉朋友也好、手帕交也罢,算不上真朋友也最起码不是仇敌。

    况且郑秀娥和楚楚就是为了和宫里的后妃们相处而来,多多少少有些曲意逢迎,得到好感理所当然。

    皇宫里的女人经常谈起平辽将军当然也会在有意无意中落入皇帝的耳朵,因此崇祯总是想到黄汉完全属于条件反射。

    况且朝廷议论大事之时平辽将军还是不断被诸多重臣提及,皇帝想要遗忘黄汉都做不到。

    辽东经略高第不断上奏有关“燕北大捷”的封赏,皇帝和阁臣以及六部堂官在平台共议多次都无果而终。

    白杆兵请求回川的奏疏已经上达天听有了两三个月,一直拖着没有批复,远在四川石柱的秦良玉老夫人也有奏疏送达,也是奏请圣天子放白杆兵回川。

    皇帝和重臣都认为一心替朝廷着想的秦良玉都开了口,足以说明四川局势不稳,经过阁臣合议皇帝首肯兵部只得给白杆兵下达即日回川的公文。

    归心似箭的马祥麟和秦翼明等等早就做足了开拔准备,二月底,兵部命令一到,七千白杆兵第二天就上路了。

    山海关少了白杆兵会直接导致防御力下降,高第请求委任“燕北大捷”第一功臣阵斩色愣的薊镇副将杨大郎为山海关总兵的折子又被旧事重提。

    朝廷官员很多,各司其职很重要,辽东经略高第肩负抗击东奴守卫山海关的重任,在白杆兵撤离的情况下为了不使关城战斗力下降指名道姓要能战、敢战的猛将在情理之中。

    虽然大多数朝廷官员眼红高家跟平辽将军走得太近,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自己在辽东任职,不依仗“红旗军”还能够指望祖大寿那厮吗?

    可是平辽将军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太猛了,如果山海关也被染指,祸福难料啊!

    为此皇帝顾虑重重,黄家父子都是总兵官,都在抗击建奴第一线,今年眼看着就能够把兵额用足。

    届时朝廷要给四五万人马发饷,发兵器、铠甲、战马的采买银子,还要给维修城池墩堡的银子等等不一而足。

    算算账一年的费用恐怕需要超过两百万两雪花银。

第四百八十二章:权衡、制衡() 
崇祯四年开始,由于朝廷用度艰难,田课由九厘提高到一分二厘,派银六百六十七万余两。

    除兵荒蠲免,实征银五百二十二万余两,另加关税、盐课及杂项,共征银七百四十万八千二百九十八两,而山海关、辽东一线所费即年需支银四百余万两。

    由此可见辽饷占去了整个大明财政收入的一大半,而给予平辽将军父子足额人马,这就要占去辽饷一半的额度。

    如果山海关总兵又是出自“红旗军”,一年半载过后,岂不是一半朝廷财政收入都要给了“红旗军”?

    这些年众所周知“红旗军”能打仗,对上建奴不落下风。

    可是大明不能把命运全部押在这一支军队之上!

    崇祯当然要权衡,总要想方设法制衡才行!

    二月底快马加鞭回到京师的方正化和李若琏当天就被天子召见,崇祯性子不是一般的急,他肚子里憋了许多话要询问这二人。

    崇祯召见方、李二人之时身边只留下了心腹大太监王承恩和曹化淳伺候,三个知心的内臣加上李若琏这个家臣,皇帝说话很轻松。

    他在细致问完了登莱战况后得知没有出兵参战的黄汉支持了京营和锦衣卫不少粮食,才使得一万余人马没有饿肚子。

    皇帝已经知道了黄汉搞钱粮的本领,得知他主动为朝廷分忧满心欢喜。

    崇祯还询问杨大郎的情况,方正化和李若琏多次跟随“红旗军”骑兵作战,确实跟憨子比较熟悉,都欣赏这位力大无穷战斗技能出众的好汉,在天子面前有一说一。

    本来憨子就是个猛将型的实在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恶行,再有方、李二人帮着捧一捧,本来对憨子就有一些印象的崇祯对憨子有了一定的了解。

    皇帝忽然灵机一动,为何不召杨大郎来京师相见?

    自己亲自跟这员猛将交流,给予恩典,激励他为大明尽忠职守,明确他任职总兵官后用不着受其他总兵官节制。

    再换下以前的监军,重新委派可靠的内臣去山海关,把杨大郎这个实在人牢牢地掌握在朝廷手中应该不难办到。

    此时的崇祯充满自信,其实过于自信就是刚愎自用。

    崇祯认为朝廷给钱粮养兵,自己再给予杨大郎厚恩,得到这位将领的效忠应该在情理之中。

    皇帝交代王承恩拟旨传杨大郎即日进京觐见。

    接下来崇祯交代曹化淳带着方、李二人这几日去不夜城看看,要求三人联手安排锦衣卫和东厂加紧在崇文门外大街的巡查,他准备亲自去看看那个被传得神乎其神的地方。

    曹化淳和王承恩心里有数,因为皇帝询问了多次有关不夜城的情况每一次都听得云山雾罩。

    那里就在京师外城,他们早就想着劝皇帝微服私访一探究竟,免得皇帝总是问这问那,许多东西确实不是凭借三言两语能够描述清楚的。

    既然是微服私访当然要瞒过满朝文武,这倒是不难,只要散了早朝皇帝大可以今日不舒服的理由不见任何官员,下午去外城即可。

    只不过不夜城早就成为京城最好的去处,每天都有许多文官武将在逍遥,皇帝被认出来的可能性太大,最好还是选择傍晚时分。

    此时大明京师外城并非历史上的脏乱差,真的比较干净。

    在锦衣卫的罚款教育下,以前乱丢垃圾,甚至于乱到马桶的人基本上看不到。

    由于按照人头收取卫生管理费,锦衣卫有了银子雇人把垃圾运出城外填埋、把肥料卖给农民。

    别看卫生费只不过每人一个月十文钱,众人拾柴火焰高,京城常住人口包括流动人口超过百万,锦衣卫一个月能够到手接近一万两银子,雇佣五千人打扫都能够有结余。

    今年春天的京城就已经享受到了卫生带来的好处,患流行病的人大幅度减少,老百姓脸上气色都好了许多,这当然也是得益于不夜城提供了成千上万工作岗位。

    步行街上新颖的商铺得益于不夜城的大量人气,生意蒸蒸日上,逐渐形成了规模。

    这里采取了严格的管理制度,货源可以贵,但是不能够以次充优,不夜城步行街的发展目标是打造成为大明甚至于整个世界的精品集中地。

    步行街东侧是一个大型游乐场,那里现在是京城所有孩子向往的地方,旋转木马、跷跷板、秋千、滑梯、吊秋千、玩具小屋及迷宫、利用落差建造的过山车等等。

    为了鼓励孩子们习文练武,这里还有猜谜语、射箭拿奖品的游乐活动。

    建设这个地方根本没考虑盈利,只求收支平衡而已,目的是寓教于乐,别让四书五经把大明的孩子虐成书呆子。

    因此门票价格和各种设施的单价都比较低廉,谁知开业以来人气火爆,不仅仅是小孩子爱来这里玩耍,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也乐此不疲,居然也赚了不少银子。

    名气太大了,连紫禁城的嫔妃都有耳闻,才四岁的坤兴公主朱徽娖每一次见到郑秀娥、楚楚都缠着她俩,细细问游乐场里的玩具。

    楚楚说话随意多了,她告诉朱徽娖,等到春暖花开之时一定找机会带她去游乐场好好玩一整天。

    才四岁的孩子当然喜欢玩,她把楚楚的承诺记在了心里,现在只要见到她来紫禁城都追问什么时候带她出宫去外城的游乐场。

    郑秀娥发现楚楚随意的一句话让坤兴公主惦记了几个月,有些好笑,因此她特意跟周皇后商量等天气暖和了接坤兴公主去不夜城黄家府邸玩几天。

    崇祯子嗣不旺现在只不过才有二子、一女,郑秀娥有分寸没有动带太子、皇子出宫玩玩的念头。

    其实紫禁城的女人们都想去游乐场看看,可是她们出宫不太容易,崇祯对儿子相当严苛,相对而言对坤兴就宽容了许多,由郑秀娥带出宫外玩几天也无伤大雅。

    周皇后当着坤兴的面答应了郑秀娥,乐坏了这位四岁的公主,五岁的皇太子朱慈烺当然是一脸苦逼。

第四百八十三章:锄奸去恶() 
管理不夜城的职员和警卫都是以家丁武装存在,在大明完全合法,因为达官贵人都豢养家丁,黄家、郑家也完全可以。

    建造不夜城之时从没有技术的苦力中挑选了六七百体格健壮干活儿积极的汉子留作家丁,一半算郑阁老府上的人、一半打平辽将军旗号。

    黄四方公然派来十几个个伤残军人训练管理这些人,每天都会组织他们绕着不夜城跑操、练习擒拿格斗和刺杀。

    不夜城警卫不是合法的军队,当然不能使用鸟铳、不能穿戴盔甲拥有弓、弩,但是在“红旗军”伤残退役军人训练下,对付市井流氓绝对能够做到一个打俩。

    这些警卫的着装也很吸引眼球,在大明人眼里属于奇装异服,这种服装类似于十八世纪英国人的红衫军,唯一不同的是没有那样子古怪的黑色三角帽。

    由于同样是维护京城治安,不夜城警卫的工作得到了锦衣卫和东厂、以及五城兵马司的积极配合,他们不仅仅抓小偷、流氓,还抓流民、乞丐。

    以前,五城兵马司最头疼的就是乞丐,抓了这些人还得给他们粥吃,谁会多事?

    谁知这几年,黄家只要见到乞丐、流民就抓,根本不介意需要提供两餐,这些人会得到能够温饱的工作机会,好吃懒做的职业乞丐会被强制劳动。

    这个时代需要的劳动力何其多也,煤矿、铁矿、石矿等等地方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黄家在锦衣卫等等配合下真的做到了保持京城没有乞丐、流民。

    用不着顾及人权管理一个城市真的不费劲,由于最底层有卖烤红薯、炸薯片、鸭血粉丝的妇女参与侦察,京城的大事小情旗卫都能够掌握。

    旗卫不仅仅刺探情报也会顺手锄奸去恶,几个拐卖孩子,甚至下手把孩子弄残推上街乞讨的犯罪团伙被得到准确情报的锦衣卫侦破。

    去年秋天,在京师菜市口杀了几十个这样的人贩子,十几个被腰斩,京师百姓大快人心,人人喝彩。

    现在,上身穿着醒目的红色衣服,头戴黑色圆高帽,还在耳朵上方插上一支羽毛,下身穿着黑色裤子、黑色战靴的不夜城警卫得到了京师老百姓广泛好评。

    不夜城警卫一个个都是热心肠,不仅仅打击流氓恶势力,还扶危济困,现在京师升斗小民都称呼他们“红衫卫”,比锦衣卫的名声好多了。

    退役军人对“红衫卫”的管理相当严格,一切制度都是参照“红旗军”。

    连军礼都有讲究,“红旗军”敬礼有明文规定,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一寸处,手心向下,微向外张,手腕不得弯曲,右大臂略平,与两肩略成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