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2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旗军”体系用甘薯和马铃薯酿造的高度酒醉不死系列,价廉物美喝了头不疼当然被通古斯野人追捧。

第四百七十六章:脓水和尸液() 
虽然在“醉不死”系列高度白酒在建奴控制区的销售价格是在大明京师销售价格的三倍以上。

    但是即便如此,建奴还是认为太便宜太划算,喝几口酒就能够少吃一斤粮食,价格都差不离了。

    后金因为抢劫了大量黄金白银,直接导致贵金属贬值物价高,又因为严重缺粮,因此粮食价格更是居高不下。

    天启年出现过一斗杂粮五两银子的天价,现在后金的粮食也是大明京师粮价的三五倍左右,一石杂粮都不会低于五两白银。

    由于后金粮价奇高,所以从张家口长途运粮承受风险和一路的消耗还能够获利丰厚,才会使得不怕苦、不怕危险为了利润可以杀娘、卖老子的山西卖国商人为了发财毅然前往。

    酒是粮食做的众所周知,价廉物美的醉不死系列白酒进入建奴市场后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

    九家取得经营权的商家自认为钻了粮食禁运空子,大肆采购白酒往建奴那里送。

    直接导致“红旗军”体系里的新农作物马铃薯和甘薯成为了香饽饽,使得许多酿酒的作坊和大量工匠得到了不错的收入。

    现在“红旗军”体系内屯户和自耕农种植马铃薯、甘薯、辣椒等等新农作物的积极性高涨,估摸着崇祯六年的田亩占比会高达三成。

    这个时代酿酒完全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使用的工人很多,其中有一半工作岗位被黄汉以明文规定的形式颁布体系内。

    这个规定很简单,得到了很好的执行,那就是一个酿酒作坊女工的比例不得低于一半,违反规定的业主会处以应交税款三到十倍的处罚。

    为了防止业主和商贾、资本家黑了心,“红旗军”体系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劳动者的条例,其中就有最低薪酬和每天工作时间。

    现在商贾、业主们都知道雇佣的工人每天劳动时间不得超过五个时辰,每个月要给三天带薪假日,最底层的劳动者每个月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六百文铜钱。

    获得辽海经营权的九大商家去年都做了几船贸易赚得盆满钵满,今年一开春就向盖州发货。

    、马元仪、叶紫帆等等八个医者带着二百余少年医务兵学徒把收集到的自认为带病毒的东西涂在一个个酒坛子、酒瓶外面。

    丝绸里、棉布里当然也不会忘了,总而言之只要是运去建奴那一边的货物,他们都会做手脚。

    他们的做法很恶心,不知从何处找到了几十感染天花的流浪者,病情严重的最后当然死了,天花的死亡率超过三成,这还是有医者提供治疗和照顾的情况下。

    其实以大明的医疗手段和掌握的传染源知识,沈朗仲等等八人根本判断不错究竟什么才是最好的携带病毒载体,因此他们尽可能多做尝试。

    也是由于销售给建奴的商品白酒占了大头,因此在酒瓶、酒坛子上做手脚最多。

    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病毒,沈朗仲、马元仪们命令医务学兵暂时不掩埋感染天花的死者,而是把死者身上的脓水和尸液往酒坛子上涂,然后交代日月海运竭尽所能以最快的速度送达盖州。

    建奴控制区今年虽然没有大规模爆发疫情,但是感染天花的人数不少,也不知是不是八个医生发动的细菌战起到了效果。

    按理说应该是,因为历史记载岳托是崇祯十二年死于天花感染,如果这一次岳托感染了却没有死翘翘,他应该再也不会死于天花感染,只不过变成了麻子岳托而已,这就违背了历史。

    被幽禁的阿敏感染上了天花一定是跟被污染的酒坛子亲密接触的恶果,莽古尔泰那厮恐怕也是如此。

    只不过时疫传播往往都是人群面密集区扩散得比较快,而后金绝对是地广人稀,貌似细菌战的效果不太明显。

    忙得不可开交的红歹是得到报告,获知原东江镇的参将孔有德、游击耿仲明等等将佐带了两三千人来投奔根本不肯相信。

    他立刻召见了耿仲明准备亲自询问来龙去脉判断真伪。

    铁了心做汉奸卖国贼的耿仲明见到红歹是老远就跪下磕头爬行,然后他老老实实把这一年多祸乱登莱的情况一一介绍,并且哭诉他们足带了一万三千余人下海,原本意图是取镇江堡献给大汗。

    可惜被黄汉那厮算计了,“红旗军”在海上布置了几十艘装备大量火炮的战船伏击了准备投奔大金国的船队,最后他们损失了一万余人和所有的船舶,只有三千人不足得以进入大金国。

    红歹是得知投诚的主要将领如孔有德、耿仲明都是携家带口,又觉得耿仲明的解释可信。

    因为耿仲明口口声声是老天保佑,被“红旗军”水营伏击之时恰逢大雾弥漫,才使得他们得以侥幸逃出,否则他们有可能葬身海底。

    接下来的情况就简单了,红歹是收下了孔有德这些大明叛徒。

    只不过没有如历史上那般给予高官厚禄,只给了孔有德一等参将给了耿仲明二等参将,余者也给了官职,有意思的是这支汉奸军的名字还是叫做“天佑军”。

    那是红歹是认为老天爷下大雾保佑孔有德这帮人得到了归顺大金国的机会,也是保佑大金国增强实力,因此金口玉言赐名“天佑军”。

    海上黑吃黑玩得不太完美,跑了几千人,黄汉追悔莫及却又无可奈何,通过提审抓捕的几千叛军终于大体知道是跑了哪些叛将后黄汉不由得哑然失笑。

    要改变明末历史上牛人级别的命运看来不是太容易,孔有德和耿仲明等等角色都是属于小强的级别,不太容易被搞死。

    一群汉奸没死黄汉根本不放在心上,截下了所有的船舶、诸多火炮和炮手、水手以及几千杀人如麻的老兵会直接导致孔、耿等等汉奸去投了建奴也无伤大雅。

    最起码汉奸们没有了兵力,没有水师和大炮,想干点啥也难做到,毕竟此时的金州防线非同小可,东江镇的实力也远大于历史。

第四百七十七章:维稳东江镇() 
历史上崇祯六年六月份,由于在投奔后金的路上吃了黄龙的大亏。

    孔有德投降建奴后没几天就带着本部人马和八旗骑兵报复,不仅仅夺了旅顺口还打死了黄龙以下几千东江镇将士。

    现在这个可能性应该被排除,以孔、耿等等叛将的实力,去打毛承禄驻防的镇江堡都应该不是对手。

    况且哨船已经用不着紧紧的盯着登州水城,黄汉接下来会改变重点侦察地点。

    镇江堡和义州沿海每天都会有哨船巡查两次,如果东江镇遭遇攻击,“红旗军”水营在两天内就能够赶到战场,战船会在海上炮击敌军给予东江镇支援。

    哪怕在海上开炮打后金军仅仅有着象征性意义,起到的杀伤效果有可能为零。

    但是给坚守的东江兵带来的精神鼓舞非同小可,他们意识到自己不是孤军奋战爆发出的战斗热情会使得战斗力飙升太多,打退来犯之敌应该不在话下。

    登莱乱局东江镇没有参与搅和也是有原因的,崇祯皇帝曾经问计于方正化和李若琏,得知黄龙这个总兵官去东江镇时日尚短,金声这个兵备道也属于初来乍到。

    纵然这两位文官武将对朝廷忠心耿耿也需要防备其余东江镇将领有二心,万万不可安排东江兵去打同样是东江镇出身的叛军。

    前车之鉴不可不防,孙元化当时命令张可大、张焘率领队伍出击李九成的造反人马适得其反,当场临阵倒戈了超过八成辽东籍兵丁,其中有一半出自东江镇。

    结果很悲催,登州城内又有耿仲明、陈光福率领前东江兵倒戈,在内应外合之下,坚城、大城登州瞬间被叛军夺取。

    崇祯皇帝学乖了,他决定防范于未然,特意下旨命令黄龙和金声安抚东江镇辖区诸岛,严令他们严防死守要确保杜绝东江镇将领带领部下投奔叛军。

    登莱形势严峻也使得黄龙和金声如坐针毡,毕竟那里的判将无一例外都是出自东江镇,得到消息的毛文龙时期东江镇旧将难免不想入非非。

    东江兵在吴桥造反席卷小半个山东跟黄龙、金声没有半毛钱关系,那些人已经不属于东江镇,属于登莱巡抚直辖。

    但是他们确实担心在职的东江镇将领跟着李九成、孔有德去造反。由于统领东江镇时间太短,对麾下诸将了解不多,也自认为谈不上建立了信任度。

    如果在皇帝下达圣旨后东江镇还反了谁,他们俩人罪莫大焉!

    因此他们自始至终都在高度戒备,害怕出乱子,这段时间他们竭尽所能给各岛送去了不少粮食和军饷,这些钱粮都是用木材、药材、山货、兽皮等等跟“红旗军”贸易而来。

    原本历史上旅顺口副将陈有时和广鹿岛副将毛承禄带着人马参与登莱叛乱,急了眼的黄龙一直不遗余力打击叛军的情况没有出现。

    现如今的东江镇以维稳为主,黄龙和金声集中了东江镇的船舶不断巡视诸岛施恩诸将,并且不许任何将领私自带领麾下下海,目的就是防备有人趁机去投奔叛军。

    瓜田李下,东江镇旧将也比较理解,选择了配合,在这段微妙的时刻尽可能不出军营。

    其实皇帝和黄龙、金声纯粹多虑,毛文龙被平反昭雪,毛承禄心里的疙瘩早就解开。

    他在几万军民面前大肆屠戮建奴战俘获得“百人斩”恶名的故事被传得家喻户晓,使得后金军欲擒拿他挫骨扬灰。

    在这种情况下,毛承禄根本没有动过造反投降建奴的念头。

    叛乱积极分子陈有时早在前年就已经为国捐躯,尚可喜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参与登莱叛乱,而是在黄龙战死后才投降了后金,因此东江镇其实目前是安定团结的。

    没有了黄龙带着东江镇水营出现,“红旗军”水营乐滋滋吃了独食,在哨船、小型战船搜寻盯梢下,在渔民自发跟踪下,跑散的叛军船只无一漏网,算计登莱叛军圆满收官。

    这一次在关键时刻出手又使得黄汉发了一笔横财,还使得“日月海运”多出八九十艘商船,多出五艘可以在辽海服役的三桅炮船。

    缴获的战船、商船都要维修,特别是那些冲滩和触礁的二号福船。

    还好中国船拥有抗沉的多密封舱设计,触礁的二号福船上的一部分叛军跳海逃生,再把一部分举手投降的兵丁撤离后,福船立刻空了不少。

    沈宪宜安排水手和俘虏登船把火炮和财物搬空,再进行简单的应急处理,触礁的船基本上能够驶入不太远的青泥洼船坞修理。

    以后青泥洼会发展成为船舶建造基地,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最起码东江镇搞来的木材运输距离少了九成,这会节约太多成本和劳动力。

    还有一个原因很重要,虎穴城毕竟在山海关内,闹得动静太大上上下下不好交代,朝廷已经在猜忌,如果某些人出坏点子由朝廷来接管虎穴城船坞怎么办?

    翻脸?抗旨?这就意味着是要造反的前奏,虎穴城会引得诸多大明军队来完成包围,就如同包围登州那般。

    这对于大发展中的“红旗军”体系肯定会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

    损失难以估计,首先京师不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