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莫要太过忧虑,保重龙体要紧。建奴如果真的在大凌河城占了上风,那么奴婢可以断言,黄副将带着‘红旗军’会把南四卫闹个天翻地覆。”

    “哦?王伴伴,何以见得?”

    “我大明援军加上锦州、宁远的人马不少了,那些都是边军,战力也不容小觑,奴酋亲自带着人马围困大凌河城又待如何?没有足够的兵力哪里撼得动我大明四五万大军?”

    崇祯道:“说得有道理,伴伴接着讲。”

    王承恩清了清嗓子道:“所以奴婢以为此次用兵辽东大明会立于不败之地。如果‘红旗军’偷袭南四卫损兵折将,说明他们遭遇建奴主力着重打击。

    那么兵备道张大人救援大凌河城就会马到成功,击退建奴的围城人马杀人大凌河城得到的斩获应该不会少。

    反之,就是张大人损兵折将,而黄副将会破袭南四卫数城解救大量大明子民,以黄副将颗粒归仓的习性,‘红旗军’得到的斩获和缴获更加可观。”

    “伴伴的意思其实是认为四五千‘红旗军’能够建功,而四五万在大凌河城鏖战的明军前途堪忧?”

    “然也,奴婢多次翻看黄副将的奏疏,他早就阐明大凌河城是个阴谋,是奴酋设想的战场,张大人巴巴的赶去岂不是自投罗网?

    可是坐视大凌河城不管,朝廷如何向天下人交代?奴婢知道陛下难,只能期望张大人福星高照能够打好这一仗。”

    崇祯紧锁眉头想了又想,道:“王伴伴,即刻拟旨派遣六百里加急送达张春,命令他戒急用忍,要稳扎稳打万万不可冒进。

    明确告诉他对峙的建奴后院即将起火,或许战局会有改观,大凌河战事拖得越久越有利于大明。”

    “陛下圣明,张大人只要能够稳住,建奴接下来就应该首尾难顾,奴婢立刻去内阁请温阁老拟旨。”

    王承恩出去了,少年皇帝依旧在出神,他憋屈坏了,真的很期待一场大胜……

    此时建奴主子红歹是也是睡不着,他披着大氅在中军帐外仰望夜空,已经接近月中,正是月朗星稀之时。

    可是十分好月也难以让红歹是情绪好起来,他两天前刚刚接到盖州守将送来的战报。

    盖州出动三百余八旗精锐前往复州探明“红旗军”虚实,谁知遭遇伏击,己方损失七成人马,盖州守将认为无力救援复州请求主子派遣大军。

    由此可见“红旗军”攻击南四卫不是虚晃一枪,而是跟他的出发点一样,真真假假,如果大金军全力驰援,“红旗军”就是玩一个虚招后上船撤退。

    如果大金军主力不做反应,以黄汉那厮的贪婪程度,恐怕复州方圆百里都会被祸害,变成无人区十之八九。

    在这难以抉择的紧要关头,红歹是提醒自己要坚持、要以不变应万变,可是今天下午刚刚得到了最新战报,可恶的“红旗军”居然一鼓而下复州城。

    手心手背都是肉,红歹是的小心脏在哆嗦,他恨“红旗军”突袭南四卫,也恨救援的明军一路上磨磨蹭蹭还没有达到预设战场。

    可是事到如今他还有什么办法,明明知道已经是骑虎难下也得坚持,总要干掉明军援兵才能够不枉此行,否则后果会很严重。

    辽东的秋季大战乃是大金军发动,至今为止还没有取得战果,而被攻击方大明却异军突起打入南四卫并且成功夺取复州城。

    这简直是本末倒置,后金军上上下下一片哗然。还好由于红歹是有了率领八旗子弟杀人大明京畿之地抢得盆满钵满的战果,威望与日俱增,目前没有军事贵族敢跳出来公然反对。

    红歹是实在没想到大明会忽然冒出黄汉这个狡诈之徒,认为此人早晚会成为大金国的心腹大患,总要想个法子除掉他。

    许多家小在南四卫的八旗子弟兵都萎靡不振,打下大凌河城的兴趣根本没有,伏击明军也根本不上心。

    他们多次请求主将跪求主子派遣人马救援南四卫,可是得到的答复是再有动摇大汗决心的说客杀无赦!

第三百一十二章:不惜马革裹尸() 
红歹是连续煎熬了十几日,在中秋节后才终于闻报四五万明军出了宁远往大凌河城方向而来。

    他此时也接到了“红旗军”联合东江镇人马把金州围困得水泄不通的报告。

    奴酋没有向诸将通报金州军情,只告诉大家明军往大凌河派遣的援军有四五万,如今已经接近锦州。

    后金军诸将得到这个消息兴奋不已,他们磨拳擦掌等着明军自投罗网。

    谁知明军的效率太低了,建奴斥候眼看着他们开拔了十里就停下来安营扎寨,明军还不怕麻烦居然也学着大金军掘壕磊起土墙插上木桩,一副准备严防死守的架势。

    本来古井无波的奴酋发现走在接近包围圈路上的明军是如此小心翼翼额头开始冒汗,看来要吃掉这样的明军得需要一副好牙口。

    援辽的明军进兵速度怎么可能快捷?况且这一次还不同以往,兵部和皇帝根本不催促他们。

    本来明军的战斗意志就有待商榷,出宁远赶到锦州意味着接近了大凌河战场,人人都小心翼翼,在中秋节前一天忽然接到了六百里加急送来的圣旨。

    主将兵备道张春,关宁副将孙定辽、参将姜新和赶来合兵一处的总兵吴襄、宋伟等等几十将领一个个满心忐忑,他们还以为是太子发现他们进军缓慢下旨申饬。

    谁知这一次例外了,圣天子宽宏大度,严令救援人马不可以轻敌冒进,一定要稳扎稳打,指示援辽人马防止建奴围点打援。

    接了圣旨,所有的将领都弹冠相庆,稳扎稳打他们很擅长,于是乎,四五万人马每天行军的时间还没有安营下寨的时间长。

    他们简直是以一步一个脚印往前挪的方式向大凌河城方向靠拢,发现山高林密的险地干脆扎营三天细致探查过后才挪窝,估摸着走到大凌河城外没有一个月时间到不了。

    明军搞出如此慢动作简直把渴望速战速决的后金军急疯了,建奴是忍受着被黄汉**花的痛苦在大凌河坚持,如今的红歹是如同被架在火上烤,再这样下去奴酋恐怕会外焦里嫩。

    殊不知明军这一次乃是奉旨拖沓,目的就是使得后金军首尾难顾,辽西明军主力摆明了是大军压境,也算深谙兵法的张春知道建奴此时撤兵去辽南绝无可能。

    他其实内心里满心希望建奴主力离开大凌河,如果是这样,他就会率领大军攻击建奴直至杀人大凌河城,他就会立下盖世奇功。

    但是理智告诉张春建奴不可能疲于奔命,应该会在大凌河城附近以逸待劳等待跟自己率领的大军决战,他不着急,认为时间拖久了,最起码会让偷袭南四卫的人马获得了宝贵的时间。

    张春利用一年多的时间训练了一支步兵部队,这支人马以车营为依托作战,车营携带的大车上都蒙上了牛皮和木板,紧要部位甚至于蒙上了铁皮。

    这样的大车列阵时横过来,车上有射击孔,可以满足三个明军鸟铳手在里面打放。

    张春车营的大车缺点很明显,过于庞大、难以运输、容易毁坏,但是相对于独轮车,这种战车的防护力大了许多,简直是装甲战车的原始版。

    明军有了战车结阵来减缓建奴骑兵冲击确实让兵丁们在心理上安定不少,只要阵型不乱建奴真的不太好下口,因此张春自认为有一战之力,有对抗建奴主力的心理准备。

    崇祯四年八月十二日,方正化、李若琏带着三千营和锦衣卫不足五百人马由天津卫水营送达旅顺口。

    三千营也就是神枢营是相当牛掰的京营,官佐都是大有来头的,锦衣卫更是天子亲军。

    见到这些祖宗天津卫指挥使哪敢怠慢,不仅仅派出最好的战船、运输船,还亲自带领麾下大多数千户官以上级官佐一路陪同。

    黄龙守约竭力经营旅顺口,他和金声、沈世魁、尚可义等等早在七月中旬就带着一大半皮岛人马来到这里布防,加固城池储备粮食一直都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此时见到了天使还见到了前所未有的颁旨阵容,黄龙、金声等等都觉得不对劲。

    圣天子十分重视反攻南四卫,派来了御马监大太监方正化和锦衣卫佥事李若琏,他们带来了三千营和锦衣卫精锐骑兵四百余,这是个什么意思?他们是真的来战场厮杀吗?

    恐怕未必尽然,他们有可能是以督战为主要目的,有小五百骑兵压阵,确实能够让琢磨着调头逃跑的兵痞收了心思。

    金声一腔热血,见天子如此重视此次反攻南四卫兴奋莫名,他当然不介意有锦衣卫和神枢营骑兵来督战。

    黄龙也没什么好说的,他毕竟是待罪留职,能够有机会带兵建功善莫大焉,哪里会在意天子是不是根本不信任东江镇人马。

    方正化和李若琏在原旅顺副将行辕召集在此驻防的百户官以上级官佐议事。

    他们现在也深刻领悟了臣不密失其身的道理,在带着人马登陆旅顺口的当天就传达命令此地戒严准进不准出,每一艘需要离开的船舶必须得到放行公文和锦衣卫上船检查后才能够离港。

    来时方正化他们在天津卫停留了一天做出海准备,天津卫指挥使和一些文官武将送了不少孝敬。

    方正化和李若琏存了上战场拼命的心思,哪里会在意黄白之物,他们全部换成了米面、菜油、酒和熏肉、火腿之类的食物带来了旅顺口。

    召集百户官以上级官佐议事也是宴请大家喝酒吃肉,李若琏和方正化知道马上就得用东江镇人马去跟建奴拼命,此时当然不拿架子,跟将佐们推杯换盏喝得热闹。

    多少年了,东江镇貌似已经被圣天子遗忘,今天不仅仅来了天使,还来了许多锦衣卫,而且这些人跟记忆中的截然不同,不仅仅好言好语还请大家喝酒,许多东江镇下级官佐真的感动得落泪。

    他们思念毛文龙大帅,哀叹这些年的不公正待遇,他们也想堂堂正正做人,也想为国杀敌不惜马革裹尸,几杯酒下肚一个个豪情万丈。

第三百一十三章:会攻金州() 
娄允、张超等等十几个参与草原奇袭战的锦衣卫绘声绘色描述去年底的奔袭。

    讲他们是如何杀鞑子、吃羊肉高歌一剪梅,讲他们回到京师后是多么风光。

    东江镇将佐得知参战的锦衣卫都最少官升两级,每人都分了不少于五十两银子的缴获,一个个羡慕不已。

    他们在琢磨连养尊处优的锦衣卫都能够杀敌建功,吃苦耐劳惯了的东江镇人马难道还不如他们?这一次跟“红旗军”联手应该会有惊喜。

    席间方正化郑重其事转告东江镇将领道:“圣天子派咱家来这里就是和东江镇人马并肩作战,诸位不要有什么顾虑。天子期盼此次能够获得胜利,期盼能够光复故土,咱家希望诸位尽力而为。”

    黄龙和金声不是东江镇旧部属于外来户,他们没有开口,沈世魁立刻起身道:“方公公,下官一定为国而战不惜战死,东江镇的儿郎们也会全力以赴。”

    李惟鸾、尚可义、尚可喜、项祚临等等东江镇将领都抱拳道:“我等愿效死!”

    就在此时,闻报“红旗军”派来了联络官,方正化、金声和黄龙、李若琏等等都无比高兴,当即请来入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