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财帛动人心,小薇年纪大些意识到了危险,她鼓足勇气问道:“宋大哥,你们会不会杀了我们灭口啊?我们乖得很,不该知道的一定不知道,我们嘴也很紧,不能说的打死都不会说,求宋大哥饶了我们吧!嗯嗯嗯……”

    “这是从何说起啊?我们为什么要杀你们这两个小女孩?快别哭了,听着怪心烦!”宋鹏飞被忽然又哭起来的小姑娘搞得头大如斗,问道。

    小薇抽抽噎噎道:“马车上装了好多金银细软,这些东西都是我家老爷攒下的,最少值五千两银子。我们死了就没有人知道东西被你们拿了,图财害命好像就是这个样子。呜呜……”

    正好来到这里的黄汉听见了小薇姑娘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

    两个女孩子当然早就看出来黄汉才是正主,她们跪下哭着说道:“求老爷饶了奴婢吧,奴婢不会把今天的事情说出去。奴婢一辈子都会跟着老爷伺候老爷。”

    黄汉昂然道:“我们是铁骨铮铮的好汉。怎么可能屠杀妇孺?你们不要害怕。这里的所有东西都是战场缴获,理所当然属于我们,你家老爷临阵脱逃,朝廷秋后算账之时免不了被问罪,抄家杀头在所难免。”

    这倒不是黄汉瞎说,从三屯营逃跑的文官武将都不会有好下场,因为总兵官朱国彦自杀前把他们的名字都写在墙上,朝廷当然会下死手惩治这些败类。

    这里的财物相当于是打土豪得到的不义之财,黄汉一脸正色把它们定性为战场缴获,目的当然是摆脱贼名。

    至于有没有想过杀人灭口?说实话,黄汉真的根本没有这样想。

    具备现代人思维的黄汉尊重生命,不可能下手去杀害两个无辜的汉家小姑娘。

    黄汉毫不犹豫表态道:“我堂堂七尺男儿,怎么可能见死不救,一定会带着你们离开这个地方。至于以后你们是不是愿意跟着我,再说吧!”

    宋鹏飞道:“你们还跪着干嘛?以后跟了我师父咱们就是一家人。这些马车肯定是要丢弃了,车里的东西咱们能带着多少尽可能多带,都是好东西啊!以后咱过日子用得着。”

    两个小姑娘也是过日子的人,立刻爬起来忙着拿东西,她们也是什么都舍不得丢,连马车里的枕头和靠垫都带上了。

    还好连这一次缴获的战马,黄汉拥有的战马数量已经达到了二十四匹,还得到了拉马车的挽马三匹。

    除了留出两匹最好的战马少装东西由黄汉换乘,其他马匹上都驮了不少物资,马车当然被搬空了,连布幔都被摘下来了,现在仅仅变成了一个木架子。

    最后黄汉也下马帮忙,把白养升和他的姨奶奶以及战死的家丁集中起来点燃三架马车焚化,免得这些尸体曝尸荒野。

    至于如何处理五具被扒得光溜溜的没头建奴尸体,当然是扔在官道边等着喂狼。

    两个女孩子还怕燃料不够,又在附近捡了许多干柴。

    其实她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尸体只要充分燃烧起来了,本身的油脂也会成为助燃物,最后焚化成为一堆枯骨不会走样,当然烧野火根本得不到火葬场的焚化效果,有些骨头烧不透。

    再次上路的队伍比较大,要不是有宋鹏飞这个懂马的好帮手,如何让二十七匹马跟着走就是一个大难题。

    现在宋鹏飞不仅仅做到了,还在教两个女孩子骑马,可是她们貌似心不在焉,老是扭头看燃起大火的地方。有可能是在缅怀她俩的女主人。

    小薇已经告诉宋鹏飞,她们其实一直都是伺候姨奶奶的婢女,也是从小被她买来调教,对她的感情很深。

    她们其实是想着让姨奶奶入土为安,可是目前条件不允许,黄汉决定一把火烧了这些尸体,小姑娘虽然于心不忍但是也不敢开口反对。

    宋鹏飞知道两个女孩子不会骑马,选了两匹脾气好的阉马给俩人骑乘,并且用棉被垫在马鞍上,用从马车上解下的绳子几乎把她们固定在马上,只要她们牢牢地抱住马脖子,肯定掉不下来。

    相当于是送礼来的那一队建奴就是两个马甲一个步甲的哨探组合,两个余丁属于编外的临时工,他俩跟在正兵后面抢劫搞创收而已。

    这队建奴很明显已经捞过界,因为再次上路的黄汉根本没发现前面有后金军存在,路过的村庄跟在之前看到的截然不同,虽然也瞧不见人影,但是都没有起火,看上去就不像遭遇到建奴洗劫。

    黄汉的分析是对的,后金军刚刚拿下三屯营不久,此时正在劫掠周边城镇,确实没有立刻进兵永平府的计划,这一队建奴是在探查之时发现了新鲜的车辙和马蹄印。

    老马甲乃是资深强盗打劫经验丰富,他见到车辙印和马蹄印立刻判断出有明国大官经过此地。

    有多架马车肯定会有大量财物,保不准还会有明国娇滴滴的美娇娘在车上,在如此大的油水的诱惑下,利令智昏的这五个建奴跟踪白养升一行不知不觉远离了三屯营。

    诸多巧合让黄汉掘到了第一桶金,有了二十几匹战马和足以装备十八位战士的装备,以后说不定历史书上会写着“黄汉以十八副铠甲起兵,终究让汉文明之花开遍全世界。”

    永平府是大明的一个府级行政区划,直属北直隶,是北平承宣布政使司管辖。府城所在地属于低山丘陵区,地势北高南低,呈阶梯状向西北东南倾斜。

    进入永平府地界没有遭遇任何危险,官道附近的村庄大多数不见人影,路上行人远远的听见马蹄声就躲了。

    有明军驻守的墩堡全都是大门紧闭,穿着破旧鸳鸯战袄的明军躲在垛口后用讶异的眼神看着二十几匹战马奔驰而过。

    眼看着故乡在望,一路疾驰而来的黄汉有了“近乡情更怯”的感觉。

第二十一章:回家() 
黄汉在离永平府城二十里之时离开官道往北走十里山路,翻过两个小山包后九里台这个只有四五十户人家的村庄就出现在眼前。

    这个庄子和大明其他村庄相仿,有古老的围墙,村口一条路,村后一条河,完全符合人类依水而居的特性。

    可惜所谓的围墙早就没有任何防御力,仅仅能够不让野猪轻易进入庄子罢了。

    有可能永平府的老百姓已经得知后金军杀入京畿之地的噩耗,九里台的老百姓发现有人骑马接近庄子立刻敲起了铜锣,庄子里面马上就热闹起来。

    几十个青壮年拿着刀枪或者农具往庄口跑,不一会儿就传来马蹄声。

    只见一位膀大腰圆的大个子背着三根投枪腰里别着两把斧子手里拿着一根碗口粗的大棒槌跑在前面,后面是一位威风凛凛的骑士,他熟练的操控战马提着一杆长枪。

    见到了这俩人,记忆里的亲情如决堤的洪水般宣泄而出,黄汉禁不住红了眼眶。

    “爹,憨子,你们好吗?”

    黄汉声音洪亮传出去老远,以为来了后金军强盗准备迎战的村民大多数都听见了,憨子耳朵最灵,此时如同打了兴奋剂般发足狂奔而来。

    “哈哈哈……是汉哥儿吗,太好了,哈哈哈……原来你没死啊!老子就知道汉哥儿厉害着呢,建奴肯定打不死你。”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黄汉乐了,道:“憨子,你个夯货,一见面就不能说点好听的,什么死啊死的?老子为什么会死?”

    “嘿嘿,前天叔叔接到韩千总来信了,好像是说你和几千明军都在遵化被建奴杀了,连赵都督都战死了。咦?你怎么会有两匹马,不错、不错,都是好马啊!”

    这个憨子还是老样子,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根本不动脑筋。

    这时黄沂州已经来到面前,黄汉立刻下马行礼,黄沂州很明显受到了刺激,连说话的声音都在颤抖:“是汉儿吗?你还活着,太好,太好了,祖宗保佑啊!”

    黄汉正准备说话,憨子忽然大叫起来:“大家注意迎敌,有大股骑兵过来了。”

    这小子真的耳聪目明,听见了马蹄声,判断出人数不少,认为这回应该是后金军来袭。

    黄汉连忙道:“大家莫要慌,没事儿的,那不是什么骑兵,只不过是二十几匹战马而已,那里还有我收的一个徒弟名字叫做宋鹏飞。”

    说话间,宋鹏飞带着二十几匹马出现在众人视野,本来脑子不太好使的憨子彻底晕了。

    “这么多马啊!哪儿弄来的,汉哥儿真有你的!”

    黄汉用周围人都能够听见的声音道:“爹,儿子不仅回来了,还杀了几个后金军夺了许多战马和缴获,咱们先回家再从长计议。”

    周围吃瓜群众一下子就晕菜了,他们有的惊诧、有的羡慕、有的认为不可置信,议论声嗡嗡一片。

    黄沂州悄悄地擦了擦眼角的泪痕,笑道:“好好好,能够回来就好,这几天可把你娘伤心坏了。”

    “是哥哥回来了吗?哈哈……我哥哥活着,活着呢,娘……”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见到黄汉就往家里跑去。

    这时已经十六岁的黄勇走上前叫了声:“哥哥。”就挠挠头不知道接下来说什么。

    黄汉拍了拍黄勇壮实的肩头,道:“很结实啊!个头也高了不少,是个棒小伙!”

    黄沂州道:“二小已经长大了,下地、伺候牲口样样在行,家里的活计多亏有他在忙。”

    黄勇见父亲、哥哥都在夸他,有些忸怩起来……

    黄家今天可热闹了,黄沂州高兴,干脆杀了准备留着过年的猪在家里办起流水席,庄子里的乡亲们都来吃口肉喝杯酒。

    后院里黄汉的娘黄张氏哭了又笑了,最后拉着儿子带回家的两个女孩子上下打量,越笑越开心。

    这时黄汉已经在武装憨子,在宋鹏飞的帮助下,牛高马大的憨子外穿精铁战甲,内穿棉甲,背上背着三根投枪腰插两把斧子,手中挥舞着一柄开山斧,造型有些像暗黑破坏神里的野蛮人。

    憨子从小就和黄汉一起学文练武,只是他不耐烦识字,认得的字总共加起来也不足二百,他练武却是极有天赋,舞枪弄棒很有章法。

    可是他也有短板,黄沂州买了两张民间常见的小梢弓给黄汉、憨子学习射箭,这种水曲柳材质的弓张力有限,估摸着也仅仅能够用来打兔子而已。

    第一次开弓放箭,才八岁的憨子就拉翻了弓。俗话说“翻弓打死牛”,由此可见翻弓的危险性。

    憨子被弓背抽在脸上,还好这仅仅是一把民间弱弓,没有给憨子带来巨大伤害,可是鼻血长流还是免不了。

    憨子从此以后就恐惧使用弓箭,黄沂州也担心以后用家里的猎弓练习时被憨子毁了这件家当,就不要求他学射箭,用木杆削了三杆短矛指点憨子练习投射,又用家里劈材的斧子教他练习飞斧。

    果然是上帝关了你的门总会给你留一扇窗,憨子十余年苦练投掷,标枪、飞斧的命中率无与伦比,射程也可圈可点。

    得到好武器和坚甲装备的憨子兴奋莫名,他美滋滋道:“汉哥儿,我有了这身行头,上阵保管能够劈死几个建奴巴牙喇威风一下。”

    “那是必须的,杨大朗的武艺谁不知道啊!在整个永平府也是凤毛麟角,建奴白甲兵没什么了不起,以你的本领打死他们不会太难。”

    “汉哥儿,以后我就跟着你去从军吧,我不想在家里种地,闷也闷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