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汉之魂-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不由得急迫起来,他追问道:“黄汉去了大安口?他想干什么?他莫不是要出关去找鞑子晦气?”

    大明有如此虎将,此时曹化淳觉得与有荣焉,他语气坚定道:

    “正是,黄游击亲口告诉御马监提督方正化和锦衣卫千户李若琏,鞑子为虎作伥跟随建奴杀入关内,不知道破了我大明多少良善之家,抢了多少金银、人口、牲口北归。

    如果我大明听之任之不以牙还牙,这些狐假虎威的强盗以后会变本加厉,黄游击此去就是要把大安口东北方二三百里内的鞑子斩尽杀绝。”

    “嘶!”少年天子倒吸一口凉气,顿时只觉得胸口热血翻涌,觉得鼻子有些泛酸。抢了大明的还回来,杀了大明子民,“红旗军”会杀光鞑子整个部落,报复,大明应该狠狠地报复。

    太解气了,太酸爽!年轻的皇帝恨不能要为黄汉的决定呐喊几声,但是他忍住了,他乃是当今天子,他必须摆出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样。

    崇祯由于内心过于激动声音有些走调,他沉住气问道:“曹伴伴,你以为黄游击胜算几何?”

    “这,老奴说不好,‘红旗军’人马毕竟太少了,黄游击的行动乃是一次军事冒险。”

    “唉!诸臣误朕,朕何尝不知‘红旗军’人马太少,早就有意多给兵额,可是,唉!朕悔不当初啊!”

    “陛下,此时着急于事无补,是否下旨给顺天巡抚刘大人,令其派遣人马接应黄游击。”

    “正该如此,王伴伴火速拟旨……”

    情况紧急,皇帝没时间跟内阁扯皮,直接下达中旨给了顺天巡抚,要求刘之纶竭尽所能减轻“红旗军”的损失,可以便宜行事。

    得到跑腿任务的是锦衣卫试百户娄允,他带着一个总旗锦衣卫熟门熟路再次赶往遵化。

    自从跟着“红旗军”伏击过一次建奴,娄允就时来运转了,一年内已经连升三级,听上官李若琏讲明白了利害,知道时间紧迫,带着麾下一路换马疾驰而去。

    在途中的驿站可以换马的情况下,娄允一行虽然跑不出六百里加急的速度,一天跑三百里完全做得到。

    黄汉屡屡有惊人之举,皇帝觉得他耐人寻味,嘱咐曹化淳和王承恩,只要得到跟黄游击有关的消息,无论大小都要及时回禀,怡春院那里也要派东厂番子去打探,争取能够发现建奴细作。

    崇祯三年十一月初四,正是黄汉混穿大明满周年的日子,他经过遵化之时感慨万千,一个人背着一支马腿,腰里别着半截戚刀,穿着脏兮兮的棉甲在雪地里瑀瑀独行的黄汉如今又来了。

    今非昔比,他在大安口集结的麾下兵强马壮,有骑士一千三百六十,其中有一半人都是经历过以少胜多的永平南伏击战。

    有合格的步兵鸟铳手三百足,抬枪手二百四十,有步弓手四个总旗二百余人、长枪手、刀盾手各两个总旗二百多人。

    还有少年学兵鸟铳手四个总旗,医官刘大寿、郭孝带领的医务兵一个总旗五十余人,自愿追随“红旗军”参加草原奇袭战有战斗技能的随军劳役足一千人。

    “红旗军”集结的人数高达三千四百,除了留下四百射击成绩有待提高的鸟铳手,留下步弓手、长枪手、刀盾手各一个总旗由黄勇、杨坚、黄春生率领驻守“虎穴”城,几乎已经是“红旗军”能够机动的全部打击力量。

    因为连超过十四岁的少年学兵二百来人都带出来了,留在后方学习训练和在京师公干的五百多少年大多数是十二三岁稚气未脱的半大孩子。

    集结在大安口的“红旗军”人数虽然不多,正经八百的战士更少,但是装备却是这个时代的王者。

    “红旗军”骑士所有的伍长以上级官佐都装备了全钢胸甲的组合,大部分老战士也是如此,其余八百骑兵的盔甲也比建奴的装备只强不弱。

    刀盾手和长枪手也有铁甲装备,步弓手和鸟铳手的伍长以上级官佐全部装备了铁甲,所有出战之人都有两套棉甲装备包括随军劳役。

    天寒地冻滴水成冰,“红旗军”战士包括劳役都有厚实的棉甲两件穿在身上,这些棉甲都是体系内妇女精心缝制,质量好过建奴的制式棉甲,不仅仅结实具备防护力还相当保暖。

    “红旗军”出击队伍还多了手套这个小小的装备,从今往后再也不会因为肉手忽然拿极度低温的铁器被黏掉一块皮肉。

    这一千随军劳役确实是自愿追随,他们为此争取了多次,最后发展到成群结队在“红旗军”临时指挥部前跪求。

    黄汉离开之时军事由憨子、宋鹏飞、杨大年、杨国恩、袁思明、王展鹏、张扬七人组建的领导团队共同决策。

    美其名曰:七人团。

    他们是主将黄汉不在之时决策大小事务的权力机构,七人共同决策,出现不同意见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这段时间,七人团率领“红旗军”不断拉练,人马不时出现在蓟镇长城的关隘,这样的举动确实迷惑了诸多大明文官武将也让建奴的细作见怪不怪。

第二百二十章:踏平青城() 
老家主黄沂州知道要练就强军钱粮尤其重要,他现在常住开平,基本上不过问已经把总部迁徙到“虎穴”城的“红旗军”内政,因为他要照看儿子在开平投入的大量产业。

    黄沂州知道黄家一飞冲天完全是儿子运作的结果,儿子有主见用兵从来都只这占便宜不吃亏,他不准备指手画脚过多干预“红旗军”内政。

    他认为自己在开平镇驻防应该难遇战事,把麾下老兵大多数交给了儿子统一带领,自己在开平再次组织起了千把人重新训练。

    黄沂州任用了如黄菊生、杨大成、黄月生、杨丰喜等等这些九里台的本乡人、任命几乎参加了“红旗军”每一场战斗的千户官杨汉威为副手,留下了十几个老兵为中下级官佐。

    新组建的滦州守备营人员组成部分大多数来自于护矿的杂役、原来各家各户的护院武装、维护开平地界治安的类似于保安团的组织。

    黄沂州训练这个千把人的队伍不仅仅是为了应付朝廷点验,他们的战斗力真的在提高,应对山贼、流寇不成问题。

    再给黄沂州一年时间,他的这支队伍战斗力排名应该在各路守备部队中首屈一指。

    “红旗军”的军事行动都是一级机密,普通士卒都无法事先得知,随军劳役更加不可能知道。

    但是“红旗军”上上下下都知道家主预备出关报复鞑子和建奴,夺回一部分被掳掠去的大明人口。

    随军劳役虽然不知道“红旗军”是准备出山海关经辽西走廊去辽东跟建奴较量,还是出龙井关、大安口等等长城关隘去打蒙古鞑子,但是他们无一例外看到了希望。

    因为这些人都有嫡系亲人被后金军裹挟至今生死不明,一部分人甚至于只有自己孤苦伶仃留在“红旗军”中挨日子。

    这些苦大仇深的汉子们之所以死心塌地追随“红旗军”,就是因为这是一支敢跟后金军硬碰硬的强军。

    他们期盼着有朝一日成为“红旗军”战士杀奔辽东,期盼着能和自己魂牵梦绕的亲人再团聚。

    虽然看似很渺茫,但是人们都没有放弃希望。

    随军劳役知道了确切消息,“红旗军”出击行动即将进行,目标是出关杀建奴、鞑子抢回人口。

    他们不管“红旗军”去打哪里,都哭着喊着要跟着,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有可能在哪里,究竟是在辽东还是在茫茫大草原谁能够说得准?

    不可能把随军劳役都带上,憨子、宋鹏飞他们从最少参加集训了半年的两千余人中精选了身体强壮或者武力值高的一千人推着五百辆独轮车跟随队伍出发,配发给了他们两件棉甲御寒增加防护力。

    这些人原本不会武艺的都统一训练过几个月白蜡杆长枪突刺,有武艺的可以除了装备白蜡杆长枪外带上他们习惯使用的武器,虽然五花八门,但是只要能够提升战斗力就无伤大雅。

    现在这一千劳役都满脸兴奋,仿佛出关后打了建奴或者鞑子就能够见到他们失散的亲人了,其实这样的几率有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甚至于只有千分之一。

    劳役们大多数都知道这个比例,可是谁也不愿意说破,他们在谈论自己手中有长枪,身上有两层棉甲,再跟建奴、鞑子遭遇永远不会丢下亲人钻山沟入密林奔逃,他们一定要结阵齐心协力把敌人扎穿。

    一千劳役互相鼓励,互相提醒宁死也不能转身逃跑,要结阵挺着长枪去把鞑子、建奴干掉,只有打败敌人才能够得到夺回亲人的机会。

    连随军劳役都战役盎然,“红旗军”战士更加无需多言,二百多十四五岁的少年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个个嗷嗷叫着要实验手中天天操练的鸟铳。

    十一月初四一大早主将黄汉如约而至,在大安口关城集结的“红旗军”三千四百好汉欢呼雷动。

    跟随而来的刘之纶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亲眼见到“红旗军”中居然有几百孩子,黄汉连这些人都用上了应该又是倾尽全力也。

    刘之纶感慨万千,如此为了国家利益不计较个人得失,不在意个人损失的忠臣良将乃是我辈之楷模。

    送走“红旗军”本官立刻上奏疏为英雄鸣不平,也要告知天子,“红旗军”已经尽力了,他们连孩子都带上了战场,朝廷一定要给予这些忠臣的战士一个好归宿。

    黄汉策马检阅即将出关的好汉儿,他指着北方大声道:“前方三百里外就是给建奴带路偷袭大安口的喀喇沁鞑子布尔噶都、卓尔毕等等几个大小台吉的部落所在地。

    那里有喀喇沁鞑子经营的一个叫做青城的城池,应该有成千上万汉人被他们奴役,现在这些同胞每天被鞑子凌辱生不如死,我辈军人该当如何?”

    “杀出关城,杀光鞑子,踏平青城夺回汉人?杀杀杀!”

    “解救同胞、血洗草原,以血还血!虎虎虎!”

    黄汉大喝道:“那咱们还等什么?全体都有,随着本官出关杀敌!”

    “虎虎虎!”雄浑的吼声地动山摇,英勇的汉儿杀奔草原,让北方的狼族见识汉民族气吞万里如虎的壮志豪情吧!

    车辚辚马萧萧,大好汉儿的军歌声响彻云霄!

    喀喇沁蒙古的青城坐落在后世承德、赤峰两个城市中间地带。

    这个时代跟后世截然不同,承德和赤峰这两个城市如今连村庄的影子都看不见,但是消失在历史的喀喇沁青城却是几百里方圆的一个比较大的鞑子聚居区。

    所谓的青城防御力还不如大明一个下县的城池,仅仅相当于大明内地地主豪强结寨自保的土围子而已。

    黄汉之所以知道这个地方也知道大体位置,是因为建奴入关前在这里驻军三天而记载于史册。

    那时建奴内部出现了分歧,代善、莽古尔泰两个大贝勒不同意红歹是执行军事冒险,担心人马被大明堵在关内。

    最后是红歹是力排众议,建奴少壮派的小贝勒,鞑子的诸多台吉力挺,后金军强盗才兵分三路杀入大明关内。

第二百二十一章:草原广阔() 
力挺建奴入关的台吉之中就有喀喇沁鞑子布尔噶都、卓尔毕。

    这俩小子做了建奴的带路党后近水楼台先得月,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