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南洋的华人中,很多人都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智、踏实肯干,在东南亚成就了一番事业。

    这一方面说明华人确实聪明,另一方面也说明东南亚的土著确实不堪。

    黄博涵和黄锦盛就是出海谋生华人中的佼佼者。

    当看到米夏送上茶水的时候,黄博涵和黄锦盛对视一眼,黄博涵微不可察的点点头。

    “秦,我回来了。”皮埃尔得意洋洋的声音传过来。

    “弄好了?”秦致远关心皮埃尔的任务。

    “是的,全部办妥,你最好准备点好东西准备送给老头子”皮埃尔走进客厅,这才现有客人:“呃不好意思,看样子我回来的不是时候。”

    看到皮埃尔进来,黄博涵和黄锦盛纷纷起身。

    秦致远起身介绍:“这位是我的参谋长,皮埃尔,皮埃尔福煦。

    皮埃尔的姓氏再次挥作用,这次不用对视,黄博涵和黄锦盛都点头示意。

    “这两位是我的同胞,我们只是闲聊。”秦致远语气随意。

    “很高兴认识您,皮埃尔先生,鄙人黄博涵,请带我向福煦先生问好。”黄博涵自报家门。

    “你认识我父亲?”本来想转身上楼骚扰米夏的皮埃尔转身坐到沙上,随意的就跟在自家客厅一样。

    “曾有过一面之缘。”黄博涵略带拘谨。

    “哦,他现在情况不太好。”皮埃尔并不忌讳福煦的失势。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说不定明天就会否极泰来。”黄博涵装神棍。

    黄博涵久居海外,法语说的比秦致远溜,起码对古文的翻译上,黄博涵比秦致远精通。

    “很有意思!你们再聊些什么?我能加入吗?”皮埃尔提起了兴趣。

    “当然,我和这位黄先生是来请求秦将军保护的。”黄博涵语出惊人。

    “保护?”秦致远知道南洋地区华人的处境不佳,但没想到已经到了需要保护的程度。

    南洋地区通常意义上,指的是吕宋和婆罗洲,现在分属美国和荷兰的殖民地。相对而言,婆罗洲的华人处境更加恶劣。和另一个时空中的21世纪华人的含义不同,此时的南洋华人,就是华人,而不是华裔。自从荷兰殖民者占据婆罗洲之后,从清国大量迁移人口充实婆罗洲地区,使用的手段并不怎么光彩,既有名义上是招聘实则是拐骗的移民,又有直接的绑架。

    自从全球性的“贩奴运动”停止后,华人作为全球最大的劳动力市场,被诱拐到全球的各个角落,从美国到古巴,从巴达维亚到巴黎,处处都有华人的踪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人中很多人都是中国国籍,并不是什么所谓的华裔,而是标准的华人。

    “是的,我们需要保护。”黄博涵面色凄然,声音低沉,带着压抑着悲痛:“婆罗洲的华人生存条件已经极端恶劣,如果国内再不伸出援手,恐怕长此以往,将会生不忍言的惨剧。”

    婆罗洲的华人生存条件之恶劣,荷兰人的残暴无耻,实在是罄竹难书。华人聪明能干,当荷兰人侵占婆罗洲的时候,华人实则掌控了婆罗洲所有的方方面面,从种植园到手工业者、船员、泥水匠、小贩等等,只要是稍有技术含量的工作,都被华人占据,当地土著只能从事苦力、雇工、农夫等等毫无技术含量的工作。

    荷兰殖民者知悉实情之后,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从18世纪开始,就开始从各方面打压华人的威望,挑拨华人和本地人的关系,巩固自己的统治。但华人的根基稳固,荷兰人的种种手段成效不大,于是在174o年,荷兰人制造了“红溪惨案”,人类历史上最无耻的一幕出现了。数万华人被屠杀,荷兰人终于全面掌控了婆罗洲。

    “秦将军有所不知,荷兰人在婆罗洲课以重税,咱们华人所用之物,无一不要交税,住的房子有房税,使用的家具有家具税,生下孩子有人头税,甚至连种棵树养匹马都要交税。而且税赋还出其他种族甚多,他人交一盾,咱们就要五盾甚至十盾。”黄锦盛补充。

    “不仅是交税,荷兰人规定了咱们华人的居住地,不得随意搬迁,甚至不得随意行动;咱们华人不能穿西服,不能前往浴池洗澡。咱们的孩子甚至不能上学,荷兰人和本地人的学校不准咱们的孩子上,咱们自己办学又不允许,这是要灭我文化的根基。打官司的时后,别人可以站着或者坐着,咱们只能戴着镣铐蹲着,那些荷兰警察动辄对咱们华人称呼‘支那人猪猡’,极尽侮辱只能事。”黄博涵怒目圆睁。

    荷兰这个国家,是标准的寄生虫,他们现在已经没有了“海上马车夫”的荣光,就靠着祖上传下来的殖民地苟延残踹。他们不求上进,不思进取,只想着能保有那些殖民地,继续维持现在的状态就心满意足。

    “婆罗洲的华人生存条件恶劣,应该向国内求援,为何跑到这里?秦某鞭长莫及,怕是无能为力。”秦致远同情婆罗洲的华人,但现在秦致远有更重要的事,实在是腾不出手来。

    “秦将军,非是我等舍近求远,实在是无计可施,这才求到秦将军门前。”黄博涵痛苦摇头,很有往事不堪回的意思。

    “早在5o年前,从黄某的父辈开始,就请求当时的清国在婆罗洲设置领事馆,但一直没能如愿,直到五年前,清国才合荷兰人签订了荷兰领地殖民地领事条约,本以为终于守的云开见日出,怎奈国内革命又起,直到三年前,爪哇领事才到任巴达维亚。”黄博涵想起父辈的心酸,情不自禁流下泪水。

    “本以为爪哇领事到任,情况会有所好转,咱们华人的生存环境会有所改观。岂知领事和甲必丹互相勾结,对华人不闻不问,只以从国内雇佣华工输往婆罗洲牟利为己任,丝毫不为华人谋福祉,华人生存环境每况愈下。上个月椰城一户华人被枪杀,上报荷兰警局,他们居然说是野兽造成。上报领事馆,领事馆居然责怪本地商会互助不力,实在是无耻之尤。”黄锦盛补充。

    真是无耻之尤。

第128章 雇佣兵()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不要钱,不费劲,您的支持是对写手最大的鼓励。

    (感谢,胸中有剑、阿仙哥、顾秦菲,三位朋友的打赏,这章是正常更新,今天又是诚意满满的三更!)

    南洋地区的华人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秦致远在另一个时空中对于这些事有所耳闻,总不及听取当事人诉说来得印象深刻。

    “我能做点什么?”秦致远不想袖手旁观。

    南洋地区的华人有很多人虽然背井离乡,但从来没有忘本。每每临到国难当头,南洋华人总是会慷慨解囊,或者捐钱捐物,或者回国效命,从来没有借口离乡日久推辞过。

    这些事,值得所有人铭记。

    “秦将军,如果可以,请您派一支偏师,进驻婆罗洲保护华人。我们婆罗洲各大商会,不仅将会负责全部的驻军费用,而且还有一笔赞助送上。”黄博涵急切。

    黄博涵说完,和黄锦盛对视一眼。黄锦盛掏出一张支票,双手奉到秦致远面前。

    秦致远拿起支票一看,赫然是纽约城市银行的一张本票,面额为1ooo万美元。

    “1ooo万美元!黄先生好大手笔。”秦致远感叹。

    1ooo万美元,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天文数字,秦致远乘坐的雷诺汽车,每一辆的价值也不过3ooo法郎,也就是6oo美元(美元和法郎的兑换比例,是根据一战初期的法定货币含金量推算而出。战前,美元的含金量为一美元等于1。5克黄金,法郎的含金量为o。29,所以美元兑法郎大概就是5:1)。

    “秦将军有所不知,荷兰人前不久刚刚颁了战时法令,规定从欧洲大战爆开始,每一个赚取3ooo盾以上的婆罗洲居民,都要缴纳百分之三十的战争税。可是谁都知道,荷兰人根本就没有参战,他们的战争税从何谈起?”黄博涵义愤填膺。

    “对,这个战争税今年刚刚宣布,居然要补齐前两年未缴的部分,实在是无耻至极。单单是这一项,博涵兄就要缴纳近35oo万荷兰盾,如果缴不上,荷兰人就要以7ooo万荷兰盾的价格收购博涵兄手中的产业,荷兰人的贪婪无耻可见一斑。”黄锦盛不经意透露出黄博涵的能量。

    荷兰盾对美元的兑换比例,大概是四比一,也就是说,仅仅是黄博涵一个人要缴的战争税,就差不多达到了1ooo万美元之巨。婆罗洲华人需要担负的税赋,不仅有临时的战争税,还有人头税、掌更税、映相税、做字税、屋地税、器具税、栽种税、蓄养税、马车税、公司税、出口税、入口税、遗产税等等三十多种税,在南洋地区屈一指。

    “欧洲这边的战事尚在进行中,恐怕抽不出人手。”当着皮埃尔的面,秦致远无法立即给出答案。

    皮埃尔是法国人,秦致远不可能为了1ooo万美元,就把外籍军团的现役部队抽出来返回远东,这会招致皮埃尔的反感。

    “如果抽调不出部队,抽调一批军官也可以,只要有军官进入婆罗洲,我等就可以召集民团,由秦将军派出的军官加以训练,只要秦将军允许我等借用秦将军的名义,亦可成就同样效果。”黄博涵临来时一定作了周密计划,见秦致远不能直接派出军队,就退而求其次。

    黄博涵和黄锦盛找到秦致远是有原因的,在他们看来,秦致远虽然是外籍军团的军人,实质上就是雇佣兵,谁给钱替谁卖命。雇佣兵这个职业其实在国际上的名声并不好,“战争猎犬”就是雇佣兵的代名词。法国外籍军团之所以强调什么“荣誉”、“忠诚”之类的概念,其实全部都是忽悠人去卖命,外籍军团在西方人眼中没有丝毫的荣誉和忠诚可言。

    “荷兰人对华人防备甚深,在婆罗洲的华人不准拥有武器,亦不准成立民团。我华人虽然有五六十万之众,却如同一盘散沙,不能形成合力,徒然扼腕叹息。”黄锦盛痛心疾。

    “五六十万之众?有那么多?”秦致远怀疑。

    2o世纪初的婆罗洲到底有多少华人,这个没有精确数字。在另一个时空中国建国后,因为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所以婆罗洲一地只有万余华人选择了中国国籍,剩余的要么是自认印尼国籍,要么就是使用印尼和民国的双重国籍,6o年代开始排华,大6准备撤侨6o万人,但因为种种原因,最后只有9万多人选择回到大6。到9o年代末期的排华事件中,有中国国籍的或者返回大6,或者躲入中国大使馆受到庇护,那些遇难者几乎全部都是拥有双重国籍的那些人。

    “只多不少!荷兰人有计划的拐骗华工已经有数十年,每年又有上万华工从大6被拐骗到婆罗洲,这一数字正在逐年增加,仅仅是我知道的,就有大概五十多万人,分布于爪哇、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等地,可以说已经遍布婆罗洲。”黄博涵的地位较高,得到的信息更加完善。

    “华工,嗯,他们的身份倒是和我们差不多。”秦致远开始找渊源。

    “可惜婆罗洲的华人中没有出现秦将军这样的人才,否则我们这些华人也不会贱如猪狗,苟且偷生。”黄锦盛声音哽咽。

    “你们知道,我的部队基本上都是由华人劳工组成的。所以,如果合适的话,我可以在婆罗洲设立一个后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