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人并没有因为传令兵的接连死亡而呈搜索状态前进,而是用快速行军的方式直接向第一道防线增援。

    德国人沿着交通壕快速列队前行,交通壕的位置刚好在葛立夫他们的潜伏位置前面。徐盛和成飞鸣在交通壕里安装了大量的地雷和爆破装置,就等着德国人入罄。

    德国人的单兵素质还是相当优秀的,他们的前进速度很快,很快就来到交通壕中部,这里已经是雷区。

    轰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声震四野,第一枚地雷炸飞了三名德国人,更多的手榴弹被触发了激发装置,连环爆炸持续响起。

    这居然是个连环雷。

    德国士兵虽然无畏,但是也不愿意送死,现在可没有工兵前出排雷,德国士兵被连续的爆炸骇得不敢前进,无论军官们如何催促,士兵们都不敢用身体去排雷。

    前面的交通壕已经垮塌了一半,三十多名士兵在刚才的爆炸中丧生,只有四五个人被炸伤。从伤亡比例上,能看出雷区的密度是多么丧心病狂,进入雷区几乎就是九死一生。

    军官们无奈,把士兵们从交通壕中赶出来,在地面上列队前进。

    这正好方便了葛立夫他们。

    葛立夫他们携带有大量的刘易斯机枪,这些机枪都使用47发弹鼓,能提供源源不绝的杀伤力。

    就在成飞鸣和徐盛埋地雷的时候,葛立夫设置了一个简易阵地,正好卡在德军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之间,阵地的左翼和右翼都各有八挺刘易斯机枪。

    葛立夫准备使用德国人发明的交叉火力回敬德国人。

    对此,德国人并没有防备,德国人的思维已经僵化。在德国人的概念中,法国人从来不会使用迂回这种战术。

    也怪不得德国人,索姆河战役发生的范围,长度只有30公里左右。如果双方参加战斗的军队只有一个团,那么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迂回。但现在双方参加战斗的部队已经超过200万人,平均每一公里长的地方就有超过七万人在对峙。这种密度,已经失去了迂回的空间。

    在德国人看来,想要迂回,除非法国人能挖地道绕到德国人后方,否则,小规模的迂回只会起到骚扰作用,没有任何决定性价值。

    德国人肯定想不到,第六团主持迂回的胡听风,家传的手艺就是打洞。

    第一道防线的爆炸声和射击声越来越弱,这表明战斗已经深入坑道,德军指挥官心急如焚,命令部队从地面快速前进。

    前线的弟兄们需要帮助!

    未几,德国人进入葛立夫伏击阵地的火力范围。

    “嗒嗒”葛立夫不善言辞,他用猛烈的射击下达作战命令。

    “嗒嗒嗒嗒”

    最少20挺刘易斯机枪同时疯狂咆哮,喷出的火舌在阵地前组成一排火扇,一闪一逝的就像是毒蛇口中的舌头,肆意收割德国人的生命。

    这一刻,生命总是脆弱的。

    葛立夫在阵地中线,他的准星里套着一列最少六名德国人。枪声响起的时候,葛立夫只感觉到抵在肩部的枪托有些微震动,致命的子弹已经从枪膛里喷涌而出。

    虽然还是夜里,但在雪地的映射下,能见度还算不错。

    葛立夫能清楚的看到德国人胸前爆起的血雾,笔挺的军装被子弹撕成布条,碎肉和骨头茬子伴随着血雾炸开,头盔、水壶、子弹、甚至手榴弹,只要是弹链扫过,所有的东西都被打的四散乱飞,就像是德国士兵们一样。

    当葛立夫开枪的时候,很多德国士兵们心中只闪过一个“敌袭”的念头,口中还没有喊出来,就被随之而来的金属风暴打成残念。很多人顺势趴下,利用同伴的尸体作为掩体准备回击,更多人四散而逃,想跳进交通壕躲避弹雨。

    轰轰轰

    交通壕里不断传出爆炸声,这里现在不是庇护所,而是死亡谷。

    德国指挥官也趴在地上,他仔细观察葛立夫他们的阵地后,喊来传令兵,想组织部队反击。没想到就在传令兵刚刚爬过来的时候,两发子弹飞过来,指挥官和传令兵双双阵亡。

    第六团中最不缺的就是精确射手,手、眼、身早就在长期的训练中协调如一的武人,想要练习枪法实在是简单,“三点一线”之类的瞄准方式,几乎是一点就破,而且还能举一反三。

    失去了指挥官,德国人陷入各自为战的艰难处境。

    德国人的机枪是mg08,以及mg08/15,这两种机枪都很沉重,不方便携带,因此这支部队往前方增援的时候,并没有携带机枪。这样一来,以步枪为主的德国人想和以刘易斯机枪为主的葛立夫他们对射,无论是密度和强度都处于绝对劣势。

    一般情况下,设置阵地,首先考虑的就是掩体。

    葛立夫他们的掩体虽然是简易掩体,但也能提供基本的防御。

    德国人可没有,他们大多是利用同班的尸体作为掩体。要知道,尸体是能够被子弹打碎的。

    对射不到十分钟,德国人死伤惨重,无以为继,如潮水般退去。

    “哥,咱们去前面帮忙吧。”徐盛很兴奋,拎着枪管微红的刘易斯向葛立夫请战。

    “不,咱们去打第二道。”葛立夫有主张。

    “第,第二道?”徐盛跟不上葛立夫的思路。

    葛立夫没有回答,拍拍身上的衣服。

    德**装。

    (ps:求收藏,求推荐,求评论,不要钱,不费劲,您的支持是对写手最大的鼓励。)

第86章 快() 
1864年,瑞士、法国、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12国在日内瓦签订了日内瓦公约,最初,日内瓦公约只是针对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中立地位以及伤病军人不论国籍应受到接待和照顾等。

    随着时间的推进,1899年和1907年,日内瓦公约进行了修订,将保护对象扩大到战俘。

    所谓的“战俘”,是有明确规定的。比如:备有可从远处识别之固定的特殊标志;公开携带武器;遵守战争法规及惯例进行战斗。

    军装就是可从远处识别的固定特殊标志。

    所以签署过日内瓦公约国家的部队,基本上没有穿着敌军军装进行作战的习惯。原因很简单,如果穿着本方军装作战,一旦被俘,参照日内瓦公约,可以受到战俘待遇。而穿着敌方军装战斗,一旦被俘,将不受日内瓦公约的保护,这也就意味着,到时候,要杀要剐就全凭敌方的心情。

    对于葛立夫和胡听风来说,日内瓦公约没有丝毫的约束力,这俩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纵然是知道,他们也不会在意。和外国人相比,中国人打仗,从来都是无所不用其极,看看三十六计,想想水火无情,中国人狠起来,洋人根本不是个。

    如果需要,让葛立夫和胡听风光着屁股上战场,这俩也不会有任何心理负担。

    秦致远有心理负担。

    几乎就是在战斗刚刚打响的时候,秦致远面前的两部电话几乎同时响起。

    铃铃铃

    听到铃声响起的那一刻,秦致远快速从椅子上弹起,第一声铃声还没有响完,秦致远就抓起话筒。

    “这里是狼穴,我是头狼。”

    虽然德国人更喜欢自称为狼,秦致远还是把指挥部的代号定为“狼穴”。

    法国人喜欢鸡,总不能称为“鸡窝”。

    话筒里传来的声音是法语,秦致远松了口气,这是那两个配合第六团行动的师部打来的。

    行动之前,秦致远已经和那两位师长沟通过了,并且通报了这边的攻击日期,并没有通报具体时间以及作战计划。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情报泄露。

    欧洲就这么大点,雅利安人和高卢人的关系错综复杂,彼此之间的渗透都不少,秦致远为了保证战术发起的突然性,只能这么处理。

    从秦致远的反应上看,他的心里未必和表面一样冷静。

    秦致远有担心的理由,这是华人第一次充当战术主体,谁都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子,有可能会一帆风顺,也有可能会折戟沉沙。秦致远希望能一炮打响第六团的名头,在法国人和英国人面前树立华人的新形象。

    战前要保密,一旦打响就没有意义。秦致远向电话另一端说明战斗已经开始,请他们按照预定计划,对当面德军发起牵制性进攻。

    法国人的参谋部名气没有德国人的大,也能行使基本的职能,对于种种情况,参谋部都有应对预案,那两个师只要按照应对预案执行就可以。

    “秦,看来你也很紧张。”秦致远的表现,都落在皮埃尔眼里,皮埃尔出言调笑。

    “皮埃尔,如果在前线战斗的是你的孩子,你会比我更紧张。”秦致远并不否认,秦致远又不是铁人,紧张是本能反应。

    “是啊,如果我是你,我会更紧张。”皮埃尔也不否认,正是因为这一点,所以福煦才把皮埃尔安排在司令部。

    “先生们,现在紧张没有任何意义,咱们只能选择相信前线的士兵们。”亨特尔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现在已经完全进入角色。

    铃铃铃

    电话铃声再次响起,秦致远拎起听筒。

    “上校您好,我是邓普斯盖尔,您的孩子真能干,他们已经冲进德国人的阵地,干的漂亮极了。现在,我觉得现在我们需要对德国人的第二道防线实施炮击,好让他们无法组织支援。”邓普斯盖尔热情洋溢,以至于都忘记了使用代号。

    “我认为不需要,上校先生。那里有咱们的人,他们能处理好。”秦致远的心终于落到了肚子里,现在就看能有多少战果了。

    当陈康健开始对坑道发起进攻的时候,刘子正率领部队刚刚出发。他们携带着第六团原本配备的重机枪和轻机枪,要前往德国人的阵地准备组织地面防御。

    刘子正他们只带了枪,却没带多少子弹。第六团原本配备的机枪都是从德国人手里缴获的,他们的口径都一样,子弹德国人阵地上有的是,不用单独携带。

    既然是轻装前进,速度就比较快。

    “快快,跑步前进。”刘子正还是嫌慢。

    就在刘子正身边不远处,刚才倒在冲锋路上的战士正在接受战地救护。伤兵的总数并不多,只有三十来人,大概有七八人阵亡,十几名重伤,剩下的都是穿透伤。

    战壕内已经清理完毕,到处散落着枪支和尸体,浓重的血腥味,战壕底部被手榴弹炸的深一脚浅一脚,部分地段墙壁发生了坍塌,充分证明了陈康健他们刚才经历了怎样的苦战。

    战壕内已经没有了第六团的伤兵,他们已经全部转移到后方。偶尔有一两个德国人的伤兵在苟延残喘,这些人无人问津,如果他们能撑到天亮,或者会得到救助,现在肯定不行,第六团的军医们要先抢救自己人。

    德国人的战壕修建的很不错,防御设施完整,机构合理,层次分明。却因为方向的原因,面对德军第二道防线这一面没有任何射击位,如果想要设置机枪阵地,只能自己开挖。

    刘子正没有废话,拿起自己的工兵铲开始干活。

    第六团的军官,到了战场上都是和普通士兵一样的打扮,这样能最大程度的保证指挥体系的完整。

    正在开挖工事,刘德国人第二道防线那边响起剧烈的爆炸声和激烈的枪声。

    “怎么回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