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看地图,如果兰芳继续保有北疆区,那么日本就会处于兰芳的南北夹击之中,日本人当然有理由表达不满。

    而美国人和英国人的立场也可以理解,因为美国人和英国人现在和兰芳也有领土上的纠纷,关于美属菲律宾和英属马来亚。

    “不不不,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兰芳对于日本没有野心,兰芳只是要替自己的祖先讨回公道,并没有针对日本的意思”陆徵祥首先声明立场。

    当然了,克里蒙梭也不会相信陆徵祥的鬼话,冠冕堂皇的话谁都会说。所以克里蒙梭只是摊手做了个“无奈”的手势,让陆徵祥继续说下去。

    “实际上,日本人目前在民国东北地区享有绝大部分权利,如果兰芳把远东还给民国那么总理先生,您可以想象,谁会最终控制那里?我认为,绝对不是民国,因为民国目前没有那个能力。”陆徵祥要祸水东引。

    其实现在日本人也不召英国人和美国人待见,日本人借助世界大战从民国攫取了大量权利,而且这些权利具有排他性,这肯定会影响英国人和美国人利益,英国人和美国人并不是不知道这一点,只是两权相害取其轻,当日本和兰芳相比较的时候,英国人和美国人明显认为兰芳的威胁更大,所以才会站在日本人一方。

    呃,如果拿在世界大战中兰芳军队和日本军队的表现作比较,这两者确实是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至于我们的疆域,总理先生,一个强大的兰芳总比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要好,而兰芳的强大也是法国所希望的,不是吗?”陆徵祥对于法国人的心态把握还是比较精准的。

    说实话,当兰芳开始反抗荷兰殖民政府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事情会演变成这个样子。

    想想看吧,兰芳当初只占有荷属东印度,但几乎是一转眼间,英国人托管给澳大利亚人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成了兰芳的领土,同时还包括整个所罗门群岛,现在又要加上300平方公里左右的远东地区,兰芳的崛起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以至于到了令人感到恐惧的程度。

    也正因如此,或许英国人和美国人现在都正在后悔的擂胸顿足,早知道荷兰人的表现如此不堪,又何必把那么大的地盘留给兰芳

    法国人或许对此并不感到后悔,但嫉妒肯定是免不了的。

    对了,已经丢失了东印度地区掌控权的荷兰人并没有放弃,就在几天前,荷兰女王刚刚公布了一个造舰计划,准备在三年内建成8艘战列舰,然后重返东南亚。

    呵呵,这个计划怎么说呢,不管荷兰人有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撑这个计划,就算是建成了,荷兰人也不一定能如愿重返东南亚。

    立国之后的兰芳也没有闲着,目前,在马赛的船厂中,第一艘“军团级”战列舰已经开始铺设龙骨,进度比荷兰人快得多。

    “你说的没错,我希望兰芳强大,但我更希望秦能用另一种方式发展国家,而不是现在这种充满攻击性的方式。要知道,现在的兰芳,已经引起了英国人和美国人的不安,如果持续下去,恐怕后果不容乐观,所以劳合乔治和威尔逊都感觉到一定程度上的威胁,这一点你们一定要理解,尤其是秦。”克里蒙梭知道目前的兰芳是谁说了算,因此句句紧扣秦致远。

    克里蒙梭和秦致远打交道也不是一天两天,克里蒙梭对秦致远非常了解。

    在克里蒙梭想来,如果对兰芳不加以遏制,那么兰芳的疆域将会继续扩大,那么总有一天,兰芳会危及法国的利益。

    想想看吧,法属印度支那距离兰芳也不远。

    “乔治,在这个问题上,我想你们不用担心,英国人和美国人也不用担心。我们只是一群弃民,一群被祖国抛弃的可怜人,所以,请您理解我们这群人的不安。或许目前看来,兰芳的确充满了攻击性,但这肯定不是常态,世界大战刚刚结束,没有人愿意挑起另一场战争,目前有几百万人要依赖秦才能生存,秦背负着巨大压力所以乔治,现在是兰芳需要法兰西友谊的时候,而且请你相信,兰芳一定会回报法兰西,就像是在世界大战中我们曾经做过的那样。”陆徵祥软硬兼施。

    陆徵祥的话说得可怜,实际上却是在指责法国人过河拆桥,并且隐晦的点明如果现在法国不支持兰芳,那么兰芳将会重新考虑和法国之间的关系。

    这就必须引起法国人重视了。

    或许兰芳威胁日本人会让法国人感到不安,但如果因为日本人导致法国失去兰芳这个盟友,那么结果确实是得不偿失,克里蒙梭没有多长时间,就做出了正确选择。

    法国已经失去了俄罗斯这个传统盟友,如果再失去兰芳,那么法国将孤掌难鸣。

    想想看吧,如果兰芳投入英国或者是保持中立,那么法国现在将处于被孤立的局面,美国人是英国人的“亲儿子”,日本人是英国人的“干儿子”,而法国有什么?

    高尔察克的联合政府?

    别搞笑了!

    于是在第二天的国联会议上,法国马上就转变了口风,态度坚决地支持兰芳暂时管理远东地区,直到民国形成统一政府为止。

    这样一来,兰芳的处境就大大好转。

    目前的法国,还不是那个被德国人完全占领的法国,法国人现在是胜利者,而且是作为主力打赢世界大战的胜利者,英国人和美国人或许可以忽视兰芳的意见,但必须要重视法国的意见。

    当然了,为了让英国人心甘情愿的放弃日本,秦致远还有后手计划。

    而与此同时,科西嘉的研究所终于传来好消息,经过化学研究所的不懈努力,聚酰胺纤维终于诞生,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有一个曾经广为人知的名字“尼龙”。

    。。。

    。。。

461 有辱国体() 
想要孤立日本人并不容易,但是也不算难。

    还是那句话,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就是利益之争。

    英国人之所以能和日本结盟,源于英国人在上个世纪末期担心俄罗斯人的势力在当时的清帝国泛滥,所以英国人才会选择和日本人结盟,试图利用日本人的实力遏制俄罗斯人。

    现在时过境迁,俄罗斯帝国已经不存在,清帝国也不存在,英国人和日本人结盟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

    再加上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趁着列强无暇东顾的机会攫取了大部分的在华利益,几乎占领了所有的民国市场,因此英国人对日本人实际上已经非常不满,所以英日之间的联盟已经在破裂边缘,或许只需要一个契机,英日联盟就将不复存在。

    而就在英国人对日本人心存不满的时候,日本人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远远不仅是表面上看起来的经济衰退、社会混乱那么简单,更让日本人看清了欧洲列强特别是英国人和法国人衰弱的本质。

    简单说来,日本人现在看不起欧洲列强,日本不认为欧洲列强有多么强大,至少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

    日本人认为,他们的羽翼已经即将丰满,是时候要一飞冲天了。

    想想看吧,仅仅是一个德国,就让英法两国如此狼狈,如果德国人也有一个强大的盟友

    所以不难理解为什么20年后日本人要和德国人组成轴心国联盟。

    而在这一个时空,秦致远和兰芳横空出世,使日本面临极大威胁,这让日本人对英国和法国的不满已经到了极点。

    兰芳这个国家,身上有着浓重的英法烙印,特别是法国。

    兰芳等于是法国一手扶植起来的国家,而看看兰芳的位置,善于发散思维的日本人很难不想点什么。

    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正眼看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冥冥中自有定数,如果侧眼看世界,那么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阴谋。

    日本人现在就怀疑这个世界上到处都是阴谋,针对日本的阴谋。

    好吧,这算是受被迫害妄想症。

    也不算是妄想,因为秦致远现在正在火上浇油。

    火上浇油也是有技巧的,最起码不能把自己牵扯进去,于是风波从英国伦敦开始。

    还记得世界大战期间,伦敦的媒体曾经有一段时间,集体开扒日本人的各种黑历史,当时伦敦市民群情激奋,要求英国政府断绝了日本这个卑劣国家之间的关系,接触和日本人的同盟合约。

    当时是战争期间,英国政府使用行政命令,将那场风波强制性的压制下去。

    事情并没有因此结束,就在八月份,伦敦的媒体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再次开扒日本人的黑历史,而且这一次更加彻底,更加声势浩大。

    其实这个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不干净,真要仔细说起来,都有那么一两段黑历史,甚至就连刚刚成立的兰芳,在成立之初针对原住民的某些举动也不光彩。

    但没人关注这个,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日本这个岛国上。

    伦敦这座城市,在目前来说,还是全世界的经济中心,传媒业也因此非常发达,从偏政治的泰晤士报到关注八卦的太阳报应有尽有,因此开扒日本的黑历史那就是全方位的。

    当然了,开扒黑历史,总要有点证据的,于是所有的故事都从一张照片开始,这就是著名的“弗洛贝奇照片”。

    在这张照片上,一共有四十多人,云集了公卿、商人、教师、武士、幕臣等等职业,而这些人全部都是推翻幕府、对明治维新作出巨大贡献的大功臣。

    看看这些名字吧,伊藤博文、陆奥宗光、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大室寅之佑

    都是些鼎鼎大名的日本重臣,唯一陌生的可能就是大室寅之佑。

    但大室寅之佑在这里可是扮演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因为太阳报头版头条刊登出他们得出的结论:前任的明治天皇根本就不是原来的明治天皇,天皇早已被人冒名顶替,而顶替者就是大室寅之佑。

    这一消息一经刊发,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如果明治天皇被顶替,那么也就是说现在的日本天皇的血统已经混淆,现任天皇大正根本就不具备登基资格。

    这可是大事件!

    日本驻英大使马上联系英国政府,要求英国政府进行行政干预,命令太阳报立即停止对日本的污蔑。

    但是不是污蔑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消息已经迅速扩散。

    第二天,法国费加罗报,美国纽约日报,兰芳每日新闻等等只要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报纸,纷纷对此事进行转载。

    特别是每日新闻,每日新闻的欧洲分部和亚洲分部同时转载这个新闻,并且对当日的报纸进行免费推广。

    同时起底的,还有日本在日俄战争期间制造的“旅顺大屠杀”,以及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初,政府为了增加收入,组织日本妇女前往东南亚解决那些单身汉们的生理需求等等。

    于是几乎是在顷刻之前,日本在国际上成了“造假者”的代名词。

    想想看吧,他们连天皇都是假的,还有什么是真的?

    伦敦政府对此反应好像慢了一拍,足足过了一个星期,伦敦政府才开始行政干预。而此时,经过一个星期的发酵,传言已经愈演愈烈,并且衍生出好几个版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